<h3>據一項社會調查顯示,中國的“丁克家庭”已超過60萬。</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在“丁克”愈發流行的當下,拒絕下一代出現,究竟會給家庭和個人帶來怎樣的影響?</strong></h3><div><strong><br></strong></div><h3>我們和幾位丁克人士聊了聊,試圖通過他們的敘述去理解婚姻與生育的意義。</h3><br><h3><strong></strong></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丁克,是為我人生的最后一搏</strong></h3><div><strong><br></strong></div><br><h3><strong>@小乖</strong></h3><br><h3>30歲這年,我突然有了丁克的想法。</h3><br><h3>那天我正坐在書桌前復習功課,丈夫湊過來說:“你看,我同事家的小孩子多可愛。”手機屏幕里小寶寶笑得燦爛,我隨聲附和著,生怕他又說出那句“我們也該要個孩子了”。</h3><br><h3>剛結婚時,我們沒有要孩子的想法,那時我們都還年輕,承擔另一個生命似乎是很遙遠的事。轉眼到了30歲,一切穩定下來,我卻有了逃離的念頭。</h3><br><h3>去年,單位組織我們到上海學習,幾天時間,另一個世界在我眼前鋪開。同樣是做財務工作,和我差不多年紀的女孩穿著利落西服,站在講臺上用英語侃侃而談,周圍人講的是我聽不懂的專業術語和品牌名稱,我坐在他們身邊好像來自另一個時空。</h3><br><h3>在上海的最后一晚,我一直站在路邊看辦公大樓的燈光,突然覺得自己的人生不該是這樣。我在南京讀完大學,同時考上了研究生和家鄉的公務員。因為家人覺得公務員更穩定,我回到家鄉,在一腳油門就能逛完的縣里,每天聽同事們嘮些家長里短,渾渾噩噩地過了八年。</h3><br><h3></h3> <h3>從上海回來后,我決定給自己一個重新選擇人生的機會,再考一次研究生,和丈夫換個城市生活。</h3><br><h3>看到我真的開始學習,丈夫的第一反應卻是“你不可能考上的,別白費力氣,我們都30歲了,還是安安穩穩生個孩子吧”。</h3><br><h3>丁克的拉鋸戰在婚姻中打響,我不知道該怎么告訴他,等考上了研究生,我還想再打拼一番事業。如果有了孩子,我的精力和競爭力會大打折扣,也許我這輩子再也沒有翻盤機會了。丁克,是我改變人生的最后一搏。</h3><br><h3>或許是對當初干涉我選擇有些愧疚,父母對我考研表示了全力支持,公婆偶爾會說些催生的話,但也理解我的想法。只有丈夫不止一次開玩笑似地說:“要是再不生孩子就離婚。” </h3><br><h3>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會撒嬌混過去,心里卻有些發慌,怕我們真的會因為這件事分開。我很珍惜和他的感情,結婚前,我們租住在老房子里,廚房沒有熱水管道,他怕我受涼,整整兩年從未讓我洗過碗。</h3><br><h3>可如今家里的爭吵越來越頻繁,話題最后往往會落到孩子身上。</h3><br><h3>我知道這樣有些自私,但我始終放不下夢想。我打算年底再考一次研究生,如果能考上,我會辭職離開這座縣城。偶爾和朋友談起這件事,會忍不住懷疑婚姻的意義,我們到底要做多少規劃,才能和一個陌生人綁定人生。</h3><br><h3><strong></strong></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丁克后,我們成了出差狂魔</strong></h3><div><strong><br></strong></div><br><h3><strong>@明哥</strong></h3><br><h3>在康復科待了幾個月,現實版“久病床前無孝子”不斷在我和妻子面前上演。</h3><br><h3>那時妻子才27歲,因動靜脈畸形導致腦出血入院。和她一起做康復的大多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他們經常因訓練效果不好被兒女訓斥,因花銷太大被家人嫌棄。在醫院的十個月,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誰說養兒防老呢?”</h3><br><h3>丁克的想法在那時產生。我和妻子是高中同學,相處多年,默契到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也有同樣的心思。</h3><br><h3>說服父母的過程很順利,她父母沒有多問,我爸媽則直接來了句:“挺好的,反正生了我們也不想帶。”</h3><br><h3>其實結婚前后妻子都懷過一次寶寶,當時她說怕疼,想以事業為重,我們就放棄了孩子。現在想想,還好沒有一時沖動地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h3><br><h3>妻子是醫療設備代理,我在政府部門上班,工作性質使我們經常出差。確定丁克后,沒有了后顧之憂,我們更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只有事業進步才能帶來更多安全感。</h3><br><h3></h3> <h3>結婚7年,我們很少膩在一起,現在我們每個月初會對一次時間表,看看對方這個月都在哪些城市,如果恰好碰在一起,就見面喝個咖啡,然后各自回酒店忙工作。</h3><br><h3>上個月我們總共打了13分鐘電話,有一次7分鐘的視頻。感情沒有因聯系的減少變淡,偶爾休息回家,她守在書桌前畫畫,我在房間練薩克斯。晚間就牽手出去看電影、逛公園。</h3><br><h3>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不打算要孩子,生活在一線城市,工作狀態決定了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分給孩子。再計算一下自己和父母的相處時間,更不能指望老了以后,靠孩子陪伴來解決寂寞。</h3><br><h3><strong></strong></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我和丈夫的丁克誓言,毀于父母</strong></h3><div><strong><br></strong></div><br><h3><strong>@雨欣</strong></h3><br><h3>孩子出生那天,媽媽激動地坐不住,一直在我床邊轉來轉去,拉著我的手說:“你看你爸,都躲出去哭了。”我卻滿心疲憊,不想說話,扭過頭去看醫院窗戶上的樹影。</h3><br><h3>孩子是他們最期待的禮物,卻不是我想要的。早在戀愛時,我和老公就約定好,要做個“鐵釘”,甚至還簽了協議,誰提出要孩子,離婚時不能分得房產。</h3><br><h3>丁克的原因很簡單,我們都不喜歡小孩子。小時候,我家樓下有個幼兒園,每天都會有小孩子的哭鬧聲傳來,聽得我頭疼。后來爸媽又生了個兒子,他們沒時間帶,11歲的我每天放學后都要照看弟弟。</h3><br><h3>那時我總氣鼓鼓地說“以后我才不要生孩子”,親戚還笑著打趣我,這么小就想到生孩子的事了。</h3><br><h3>認識老公后,他總說自己還是個孩子,最討厭小朋友纏著他,我們一拍即合,很快結了婚。婚后我們很少吵架,有時間便一起去各地游玩。他喜歡爬山,我也慢慢愛上這項運動,我們加入戶外俱樂部,經常去野外自駕,日子過得很是愜意。</h3><br><h3>可隨著年齡增長,雙方父母催生的號角越吹越響。剛開始我們以工作繁忙推脫,后來我從公司辭職,和朋友開了間五金店,我媽立刻抓住“把柄”,勸我趁著時間自由,趕緊要個孩子。</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被逼去爬求子山 | 受訪者提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丁克第四年,防線崩塌于一場爭吵。爸爸胃部手術開刀,婆婆又因心臟病住進同一家醫院。雙方老人長時間待在一起,瑣碎的恩怨逐漸爆發,他們開始指責對方兒女思想有問題,才一直不生孩子。</h3><br><h3>眼看家里吵得一團糟,我和老公疲憊不堪,同時默認了丁克失敗的事實。</h3><br><h3>孩子的到來比預想中順利,我幾乎沒有孕吐反應,只是剖腹產時挨了一刀。坐月子時,我總對著鏡子摸那道疤痕,想不通這里怎么會產生一條生命。看著孩子也覺得陌生,他好像是另一個世界來的小怪獸,和我語言不通,總是哭鬧。</h3><br><h3>老人們輪班照顧孩子,我偶爾搭把手,老公干脆躲了起來。我理解他的心情,可每次推開臥室門,看他坐在書桌前拼模型,又忍不住發脾氣。最崩潰的是喂夜奶,老人幫不上忙,我們經常半夜爬起來,對坐在床上生悶氣。</h3><h3></h3> <h3>那段時間,好像把之前沒吵過的架都補回來了,最后我們達成共識,用孩子來解決家庭問題,只會帶來更多問題。</h3><br><h3>有兩個孩子的閨蜜安慰我,和孩子接觸久了,自然就會培養出感情。可孩子一天天長大,我沒覺得感情有什么變化。倒是因為他,我們不敢再出遠門,怕孩子生病,老人應付不來。</h3><br><h3>現在孩子放在我父母家,每兩天去看他一次成了我和老公的日常任務。爸媽對養孩子興致勃勃,我媽甚至加入了小區的媽媽微信群,每天端著手機研究哪家幼兒園更好。</h3><br><h3>前幾天,老人決定趁著夏末帶孩子去濕地公園轉轉。出門前老公手忙腳亂地搬嬰兒車,我提著大包小裹和他對視一眼,一臉苦笑。</h3><br><h3><strong></strong></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丁克了一輩子的夫妻,寂寞離世</strong></h3><div><strong><br></strong></div><br><h3><strong>@王帥</strong><br></h3><br><h3>2016年春節,我提著幾盒營養品去給表嬸拜年。木門吱吱悠悠地打開,表嬸一看是我,連忙笑著招呼我進來。</h3><br><h3>屋外被她掃出條窄窄的小道,門口的院子還堆滿了雪。我和她寒暄了一會,臨走前去倉庫找了輛小推車,幫她把院子里的雪清掃干凈。</h3><br><h3>那是我最后一次見到表嬸,同年秋天她腦出血倒在家里,被鄰居發現時人已經涼了。</h3><br><h3>表嬸一生無兒無女,在那個年代,她和表叔一直受著村里人的閑言碎語。有人說他們身體有病,還有人說他們祖墳葬錯了位置。父親告訴我,表叔的爸爸是個老師,曾被學生舉報,表叔對小孩子有陰影,才堅決不生孩子。我想追問,父親揮揮手說:“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h3><br><h3></h3> <h3>記憶里表叔表嬸感情很好,總是出雙入對,有說有笑。那時農村用水不方便,婦女們經常聚在井邊洗衣服,表叔每天早晚都去打兩桶水回家,讓表嬸能在家干活,不用去受人擠兌。</h3><br><h3>可表嬸似乎很喜歡小孩子,我們一群小孩跑到她家后院捉迷藏,把柴火堆碰倒了她也不惱,還會招呼我們去她家園子里摘西紅柿吃。每逢過年,他家總是很冷清,我去拜年時,她會在我口袋里塞滿糖。</h3><br><h3>長大后我理解了父親的話,對他們多了些同情,放假回家常去他們家探望。表叔對我話很少,總坐在一邊抽旱煙,表嬸會拉著我溫柔地問些學校里的事,每次都硬留我在他家吃飯。</h3><br><h3>2005年,表叔因肺癌住院,我和父親去看他,他躺在病床上認真地打量我兩眼,說道:“小帥都長這么高了,是個男子漢了,以后我家里就多靠你們幫襯了。”我突然有些憤怒,認為都是他的自私,表嬸才沒能有個自己的孩子。</h3><br><h3>表叔走后,父親幫他家承擔了不少農活。那次我去幫忙給他家院子鋪磚,忍不住問表嬸為什么會嫁過來。表嬸突然有些害羞,講起那時表叔每次上山都會給她采一堆野花回來,悄悄放在她家后面的窗臺上。</h3><br><h3>我問她會不會后悔沒有孩子,她答非所問地說:“他結婚后也對我很好呀,你看他攢錢買的金戒指,他在的時候我都不好意思戴,他走了之后我才拿出來的。”表嬸一邊說一邊低頭摸著手上那枚金色的戒指。</h3><br><h3>后來我去了城里工作,很少再回老家。表嬸去世后,我和父親回去參加葬禮。沒人戴孝,幾個親戚簡單操持,將表嬸葬在了表叔身邊。</h3><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回鄉路上 | 受訪者提供</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回城路上,我問父親“你說表嬸后悔嗎?”。</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父親立馬說:“后悔啊,她一個人在那院子里守了十一年,能不后悔嗎。”</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車快開到城里,父親突然冒出來一句:</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后悔嗎?</strong><strong>人這一輩子,誰能說得明白呢?</strong></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wqfsUHeiDhcEgYw_82SqA"><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沧源|
临夏市|
河东区|
平阴县|
化德县|
双辽市|
隆昌县|
海淀区|
安宁市|
北辰区|
呼伦贝尔市|
威远县|
凤冈县|
宜兰县|
依安县|
苍山县|
台东市|
新沂市|
万年县|
平武县|
淳化县|
关岭|
辽阳县|
长泰县|
电白县|
新龙县|
大埔县|
东方市|
巴中市|
汉源县|
竹溪县|
海口市|
成都市|
九龙县|
霞浦县|
胶南市|
互助|
黔南|
黄冈市|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