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攝影是技術和藝術緊密結合的藝術門類。要拍好照片,起碼的要熟悉相機的操作使用和各種拍攝手法,但這遠遠不夠,如果沒有深厚的藝術審美,可能你連自己拍的照片是好是壞都搞不清楚,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候無意中翻到初學攝影時拍的照片,經常能在廢片中撿到寶,這估計就是審美能力提高的證據吧。藝術這東西,說的懸乎點,是個人內心精神世界的外化。說的通俗點,就是你的精神境界有多高,作品的水平才可能有多高,這中間差的往往就是攝影技術。技術一般都容易提高,畢竟現在網絡時代,想學什么都能找到,甚至不需要拜師求教等。所以,一直固執地認為,攝影技術的提升滯后于、甚至是依賴于審美能力的提升。我自己也深有體味,每一次遇到瓶頸期,其實都是審美遇到了瓶頸。當審美水平高于攝影技術水平的時候,往往看不上自己的作品,這種不滿足會驅使你不斷探索、甚至去創新,從而提升了攝影技術水平。一旦攝影技術水平提升了,特別是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審美水平反而沒有提升,自然瓶頸就來了。我想這也是很多影友共同的艱辛路途吧。</h3><h3><br></h3><h3>從2015年開始,每年都會寫一篇攝影小結,今年卻格外難以下筆,主要是因為今年的拍攝沒有任何進步,幾乎沒有讓自己滿意的作品,當然究其原因,更多的自己審美水平沒有得到提升。回想自己的經歷,從2008年開始自學攝影,中間因種種原因有三年沒碰相機,到2018年,學習攝影正好七年時間。都說七年之癢,看來學攝影也有七年之癢。所謂的癢就是說遇到了瓶頸了吧。根據上面我羅里吧嗦講的審美水平與技術水平的關系的論據,對我個人來講,2020年最關鍵的還是提升審美能力。那究竟如何提升呢?有幾點思考,分享給各位影友。</h3><h3><br></h3><h3>一,持續從中國畫中尋找靈感。中國畫,特別是中國寫意畫,可謂是博大精深。每次深入觀賞,特別是了解其中故事和精神內核之后,再去細細品賞,都能受益匪淺。中國畫永遠都是我攝影的營養源泉。</h3><h3>二,多研究美學理論。理論聯系實踐,沒有理論的提升,實踐遲早會遇到瓶頸。2019年年初學習了《曲苑風荷》,重溫《美學散步》等經典書籍,感觸頗深。但有時候自己好讀書不求甚解,近些年漸漸體悟到這不是個好做法,好的學習方法,應該是系統性地學習,同時吃透細節、多琢磨、多思考,不求多,只求精細和體悟。</h3><h3>三,多閱讀古典詩詞。中國人講究詩畫同體,詩歌本身的審美,就是中國畫的審美。所謂的詩意攝影,其實就是借鑒了中國詩歌之審美。所以中國古典文化也永遠是我攝影的營養源泉!</h3><h3>四,多總結。怎么才叫總結呢?閱讀有沒有收獲呢?肯定有,但閱讀之后寫些文章,特別是原創性的文章,肯定會總結的更深刻,所以要強調輸出。這里先設定個目標,要爭取在2020年把個人攝影書籍《意境與攝影》達到出版狀態(目前完成了百分之七十了),目的是逼迫自己多思考多總結。</h3><h3>五,多授課。2019年講了幾次攝影課,講課其實是非常好的學習和總結手段。每次講課前,都要精心準備PPT,有些東西,看著簡單,一旦寫出來就發現有多難了,這就叫眼高手低,因為寫出來的東西,需要很強的邏輯性,需要需要去組織,所以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另外講課還需要更多的通俗性,要用生活的語言去表達,才能讓人更容易接受,這就逼迫自己每次講課前還要梳理一遍思路,想清楚怎么讓別人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寫的時候考慮嚴謹性和邏輯性,講的時候考慮通俗性和直白性。這樣兩次以上的打磨,逐步讓自己思想成熟起來。</h3><h3><br></h3><h3>暫時小結了幾點,其實算是2020年的計劃。希望對影友們也有所啟發。</h3><h3><br></h3><h3>期待2020年更多讓自己滿意的作品!</h3> <h3>春</h3> <h3>夏</h3> <h3>秋</h3> <h3>冬</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凤山市|
南昌县|
淄博市|
庆元县|
大田县|
犍为县|
安龙县|
保亭|
霍林郭勒市|
麻阳|
巴林右旗|
千阳县|
蒙山县|
酉阳|
额济纳旗|
灵川县|
吉木萨尔县|
金塔县|
石城县|
本溪市|
上犹县|
庆云县|
岳池县|
当阳市|
乐亭县|
桃源县|
迁安市|
安泽县|
卢龙县|
松原市|
陵水|
东平县|
增城市|
民和|
涪陵区|
临猗县|
明星|
弋阳县|
阳谷县|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