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西班牙之 低調奢華的馬德里 </b></h1><h3></h3><h3> </h3><h3> 作為西班牙首都的馬德里,第一眼看上去并沒那么驚艷。它既沒有巴塞羅那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現代藝術的狂野,也沒有格拉納達和塞維利亞的厚重歷史的多維元素。論歷史,馬德里真正意義上的建都也就三百多年,這在歐洲各國首都中是小字輩;論名勝,它也遠遠趕不上羅馬、巴黎、倫敦……</h3><h3> 但在歐洲,馬德里卻實實在在是僅次于巴黎和倫敦的第三大城市。這不僅因為它有300多萬人口,600多平方公里的首都面積,還因為它擁有歐洲第三大皇宮和第四大博物館,擁有讓全世界球迷為之瘋狂的皇馬,擁有讓人流連忘返的眾多美食……</h3><h3> 就像一句網紅話說的那樣,“你現在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h3><h3> 只是馬德里很低調。在馬德里走一圈你就會發現,無論是皇宮還是街巷,外表大都平實樸素,不事張揚。站在皇宮大廣場上四望,并沒有披金掛銀琉璃瓦,進入到皇宮里面卻金碧輝煌到極致;步入尋常的街巷老舊灰暗,一低頭看到的可能就是釘在腳下的百年老店銅制標志。就連曾經貴為皇家離宮的麗池公園,也樸素到土路沙徑,草木天然,簡單得超乎想象。</h3><h3> 但馬德里畢竟是天子腳下,皇城根兒。她的魅力藏在她四季宜人的氣候里,藏在她陽光充足明媚如春的藍天白云里,藏在她雍容華貴的皇族風范里,藏在她最接地氣的街頭巷尾咖啡座餐廳里……</h3><h3> 馬德里的皇家真的很低調。一座巨大的透明玻璃房原來叫“皇家大菜場”,現在變身為圣米蓋爾美食城。里面的美食鋪天蓋地,琳瑯滿目,簡直就是讓人眼暈流口水的美食集中營!</h3><h3> 最市民的馬約爾廣場上赫然開著“皇家面包房”,伺候著所有的市井百姓;</h3><h3> 皇家的飲食習慣就是國民飲食標桿。西班牙統一前,卡斯蒂利亞王國最偉大的智者國王阿方索十世,因為脾胃虛弱改成少吃多餐并佐一小杯葡萄酒,推而廣之,國民群起效仿,直接改良了西班牙人的飲食習慣,讓西班牙成為歐洲人均壽命第一高的國家。<br></h3><h3> 大眾不能再大眾的油條蘸著熱巧克力醬被伊莎貝爾女王吃成經典,從而成為大眾食品。據說女王一生就好這一口,她一次竟能吃二十根兒呢。難得的是,女王吃的那家油條店至今還在,每天慕名前去一快朵頤的國內外吃貨絡繹不絕……</h3><h3> 歷史上的伊莎貝拉女王和丈夫裴迪南雖然是政治聯姻卻情投意合,相愛甚篤。他們通過愛情施展的文治武功將西班牙幾百年的破碎山河天下一統;為了國強民富伊莎貝拉女王不惜拿出自己的珠寶錢財資助哥倫布航海去美洲探險,從而把西班牙帶入歐洲富國強國之列。他們也成為最受西班牙人民尊崇的偉大國王。</h3><h3> 現任國王費利佩六世和平民王后萊蒂齊亞的愛情故事同樣轟轟烈烈,震驚世界。</h3><h3> 西班牙有一句有名的諺語:“世間唯有美食與愛情不能辜負。”</h3><h3> 這話用來形容馬德里再貼切不過了。</h3><h3> 而對整個西班牙來說,只要來過,塞萬提斯,斗牛,足球,弗拉明戈,美食……哪一個,都舍不得辜負。</h3><h3><br></h3> <h3>馬德里王宮全景(網上借用)。</h3><h3>作為歐洲僅次于凡爾賽宮和維也納皇宮的第三大王宮,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精美、還正常使用的的宮殿。主要用于國王外事接待。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攜夫人訪問西班牙時,西班牙國王就在這里會見并宴請了習近平總書記夫婦。那間據說用一噸黃金裝飾的宴會廳,雍容華貴,大氣凝重,長長的餐桌旁特意拉開的高背椅指示人們,這就是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坐的位置。這樣的待特殊禮遇顯示著西班牙人對中國的重視,我們也倍感自豪。(可惜皇宮里不允許拍照)</h3><h3>雖然馬德里皇宮歷史并不悠久,風格也是承襲法國凡爾賽宮而來,但它的收藏豐富,裝飾奢華,大到穹頂壁畫,小到壁燈擺件,稱得上精奢華麗,美輪美奐。</h3><h3>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皇宮里竟然看到了一間中國屋“China Room”。據說當年專門從中國調了1700多位木匠、瓷器匠、畫匠等藝術家專門建造的,墻壁上全都是手工刺繡圖案,能看出立體感,鏡框、裝飾品都是木雕,屋頂全是陶瓷繪畫,天花板正中央是幾朵牡丹。當時的國王希望在這座皇宮里能展現世界各地的風情,所以每間屋子都有每個國家的特色,有意大利房子、 土耳其房子、還有瑞士鐘表機芯做的茶幾……</h3><h3>從皇宮里出來,總覺得馬德里人太低調,2000多間如此華貴恢宏的宮殿,為什么才僅僅開放50幾個房間呢。這冰山一角,實在也太吊人胃口了。</h3><h3><br></h3><h3><br></h3> <h3>皇宮對面的阿爾穆德納皇家圣母大教堂。這是一座皇家御用的1993年才完工的年輕教堂。讓這座教堂名聲鵲起的不僅是它在馬德里皇宮對面,而是2004年轟動全球的西班牙王儲費利佩與新聞主播萊蒂齊亞婚禮就在這座教堂舉行,西班牙歷史上首位平民王妃由此誕生。</h3> <h3>馬德里皇宮中庭廣場。看上去曠遠而壯觀。尤其是西面的長廊,拱拱相連,古風濃郁,透過長廊露臺上可俯瞰整個馬德里市區的景象。</h3> <h3>西走廊內拱,氣勢恢宏中現歲月悠長,行走其中大有時空穿越之感。</h3> <h3>站在皇宮門前,阿爾穆德納圣母大教堂就是皇宮壁上的一幅畫。</h3> <h3>這是皇宮里懸掛的前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全家福”油畫。據說此畫歷時20年才完成。畫風簡約質樸,但王族貴氣逼人,皇家風范昭然。2014年6月國王讓位給了兒子費利佩六世(右一)。</h3> <h3>現任國王費利佩六世和平民王后萊蒂齊亞。馬德里愛情的楷模。萊蒂齊亞原是西班牙電視臺的主持人,因采訪環保事件認識國王費利佩,兩人一見鐘情,墜入愛河。但因萊蒂齊亞曾經有過一段婚姻,一般很難被王室接受。故事的結局是馬德里相信愛情,他們如愿在圣母大教堂舉行了一個轟動全球的王室婚禮。</h3> <h3>王宮走廊上佇立的伊薩貝拉女王雕塑。伊莎貝拉女王是西班牙人最最崇拜的國王。她一生對西班牙功勛卓著:她和丈夫費爾南率眾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后一個小國格拉那達,統一了西班牙;隨后她又極富遠見的鼎力支持哥倫布遠涉重洋探險,最終發現拉丁美洲新大陸。雕塑中的女王,頭戴王冠,目光炯炯的注視著前方,右手拿著一個漂亮的首飾盒,這一造型反映的是她當年不惜變賣自己心愛的首飾資助哥倫布探險的經歷,正是她這一舉動,成就了哥倫布的偉大壯舉,也開啟了歐洲大航海時代,為西班牙乃至歐洲的繁榮強盛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h3> <h3>馬德里街景:火腿,圖書館,服裝,一個也不能少。</h3> <h3>馬德里街景:色彩艷麗的街邊披薩店。美食不可辜負,陽臺上的蠟像男女也不可辜負。</h3> <h3>馬德里街景:貌似吉普賽舞蹈演出或培訓機構。能開起這樣一所演出或培訓機構的應該也是有實力的羅姆人了。</h3> <h3>馬德里市政廣場一角。廣場不大,規整有序,很喜歡這種簡潔大氣的風格。</h3> <h3>馬德里太陽門廣場。這里是馬德里人和游客最多的打卡地。廣場原來有一個東門,每天太陽從那里升起,所以得名太陽門。太陽門廣場呈半圓形,有十條馬路向周邊輻射。這個廣場最著名的標志有五:一是紅白相間的舊郵電大樓,二是棕熊樹莓雕塑,三是卡洛斯三世騎馬雕像,四是鐘樓,五是西班牙0公里標志牌。</h3><h3>舊郵電大樓是18世紀中葉的新古典主義作品。是馬德里非常有代表性的宮殿式樓房。</h3><h3>馬德里作為一個只有三百多年建都史的城市,當初地處荒僻,棕熊出沒,樹莓成林。人們就把它們作為馬德里的城徽以紀念當年開拓的艱辛。</h3><h3>卡洛斯三世是波旁王朝時期的西班牙國王。他在位時大力修建馬德里城市公共設施,被人們尊稱為“馬德里最偉大的市長。”</h3><h3>鐘樓時間是馬德里人的標準時間。每年很多人都會到這里等待著新年的到來。等到十二點鐘聲敲響的時候,人們吃下代表著好運的十二粒葡萄,互相慶祝新年。</h3><h3></h3><h3>廣場地面上有個不大的地標,是西班牙“零公里”標志。游客們樂此不疲地伸出一只腳拍照留念。</h3><h3><br></h3> <h3>為了詩和遠方,為了溫暖的陽光——殊途同歸于太陽門廣場。</h3> <h3>馬德里的市徽棕熊與樹莓。萌萌的棕熊和果實累累的樹莓,看上去就特卡通,特可愛。</h3> <h3>這就是太陽門廣場釘在地上的“零公里”標志牌。半圓環內是伊比利亞半島地圖,馬德里正好處于地圖的正中。地圖上方標有“零公里”的字樣,西班牙以此為起點計算全國公路的里程。同時太陽門廣場也是馬德里市門牌號的起點。這個地標最早設置于1950年,不過舊的已經被人踩壞,現在看到的是2009年更新的。</h3> <h3>馬約爾廣場座落在太陽門廣場邊上,呈長方形,由四層高的建筑圍成。又稱作“西班牙大院”。建于17世紀的馬約爾廣場生活氣息濃郁,周邊的四層樓上共有114個拱頂、377個陽臺和四個尖塔。廣場的商業設置有明確規定,按照東西南北方位確定商鋪種類。比如西邊買布料,東邊買毯子,金屬小百貨,北邊賣面包等等。除了固定的酒吧和商鋪,每個周日上午都有貨幣集郵市場,圣誕節時會有圣誕集市。</h3><h3>馬約爾廣場最著名的是皇家面包房。據說皇家并不指著這家面包房的面包過活,而是在面包房一樓辟有專屬的包廂,用于觀賞廣場的各種娛樂活動,節日慶典等等。</h3><h3><br></h3> <h3>西班牙的橄欖樹不光種植面積約占世界總種植面積的70%,栽培歷史也是首屈一指。馬德里的皇家苗圃中,有一棵樹齡長達五百年橄欖樹,依然年年掛果,油品極優。可惜的是,整個苗圃明顯長期疏于管理和保護,破敗不堪,僅存的這棵橄欖壽星樹煢煢孑立,令人惋惜。</h3> <h3>在馬德里,以塞萬提斯命名的廣場、街道,馬路,樓堂館所等不計其數。看的出塞萬提斯在西班牙人心中的至高無上。地導帶我們在馬德里走街串巷,在一條偏僻的小巷里,竟有一處塞萬提斯故居!</h3><h3>一幢奶黃色小樓中間,門頭上鐫刻著塞萬提斯的側面半身浮雕像。旁邊配有西班牙文,意為塞翁曾在此居住直到逝世。問及導游,方知此地乃是當年國王養獅子之所在,也曾是大航海時代各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可見當時的塞翁雖然已經名滿天下,依然生活不盡如人意。</h3><h3><br></h3> <h3>路過一幢由五彩斑斕的鸚鵡裝飾的大樓,非常艷麗。導游介紹說是西班牙同性戀總部。一般來說,同性戀場所會懸掛彩虹旗作為標志,這種用斑斕的鸚鵡代替彩虹旗更漂亮也更有創意。</h3> <h3>西班牙現存300個斗牛場,最大的就是馬德里文塔斯斗牛場了。斗牛場建于1929年。擁有25000個座位,是鮮明的新摩爾式風格的建筑。<br></h3><h3>馬德里斗牛場是所有斗牛士的夢想之地,也是所有牛的夢想之地。從這個斗牛場勝利走出的斗牛士會名揚四海,而從這個斗牛場勝出的牛,從此可以自由地云游天下,再不用時刻面對死亡了。</h3> <h3>文塔斯斗牛場外的墻壁上大型斗牛士與斗牛的浮雕,氣勢雄渾。</h3> <h3>位于西班牙馬德里的圣地亞哥?伯納烏球場,是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和西班牙國家隊的主場,也是歐洲足聯五星級足球場。一次性可容納八萬觀眾。原名新查?馬丁球場,后為紀念前皇馬俱樂部主席圣地亞哥·伯納烏而改名。伯納烏球場先后承辦過多屆歐冠決賽,歐洲杯決賽和1982年世界杯足球賽決賽'。2005年,伯納烏球場被歐洲足聯評選為五星級球場,這就意味著伯納烏球場已經成為歐洲冠軍杯決賽舉行場地了。</h3> <h3>這是馬德里美食之一炸魷魚圈。真的超級好吃。國內最常見的是鐵板魷魚,撒上濃濃的胡椒辣椒孜然,哧哧哈哈吃得一頭一臉的汗,那才過癮。馬德里人把魷魚裹上粉炸了吃,外焦里嫩,擠上幾滴檸檬,咬一口,齒頰生香。聽說還有炸魷魚仔,外面裹上面粉雞蛋,大火熱油一煎炸,外脆內嫩,一咬就滿口爆漿……</h3> <h3>馬德里最有名的油條蘸熱巧克力。吃了多少天的面包火腿果醬,一聞到熟悉的油條香,頓時整個人都興奮起來。當馬德里的美女地導帶我們尋到那家伊莎貝拉女王最愛的百年油條店時,客人尚少。不久我們便大開殺戒,一陣風地把油條和巧克力醬消滅殆盡。原來油條可以這樣吃!香脆的油條裹上濃郁的熱巧克力,甜糯,酥脆,濃香……難怪伊莎貝拉女王會吃上癮,最后吃成一個超級胖女王呢。</h3> <h3>這是一家三百多年老店的銅制標識牌。像這樣的標識牌在馬德里的老街深巷中隨處可見。讓人欽佩的是,這樣有分量的牌子按說該高高懸掛,讓世人皆知。但馬德里人卻把它們全部嵌在地上,隨你看與不看。他們深知,能歷經百年滄桑流傳至今,靠的不是牌子,而是口碑。</h3><h3><br></h3> <h3>位于馬約爾廣場拱門附近的波丁餐廳(Botin)是獲得吉尼斯紀錄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餐廳。于1725年開業,營運至今未曾一日歇業。它的招牌菜是烤乳豬。而用來烤乳豬的爐灶從18世紀以來一直用到今天。過去來這里用餐的基本是貴族要人。今天想到這里體驗一把經典和古老美食的人們依然需要預約。</h3><h3>在馬德里,以bottin為代表的百年飲食老店就有12家之多。</h3><h3>它們大多隱藏在老街深巷中,沒有炫耀,不事張揚,默默地守候在那里,你來,它在,你不來,它也依然在。這種低調的奢華令人肅然起敬。</h3> <h3>這是波丁餐廳的立體剖面示意圖。門臉兒雖小,內里有乾坤。</h3> <h3>馬德里的美食大排檔——圣米蓋爾市場。</h3><h3>有人說,如果你想在一個地方吃遍馬德里小吃,那么圣米蓋爾是首選。這里被稱作Tapas的狂歡圣地。</h3><h3>這座玻璃房子建于1916年,原本是皇家大菜場,現在只賣小吃不賣菜。這里從蔬果,海鮮到各類咸點,甜點,花樣多到讓你目瞪口呆。</h3><h3>在這里你可以打包帶走,更可以找個座位坐下來慢慢享用。夏有空調,冬有取暖設施。或一人獨品,或三兩好友小聚,一小杯雪莉酒,一份Tapas,醉不了也撐不著,那真是人生一大樂事了。</h3><h3>Tapas中文譯成大巴斯,其實它并不大。只是一小杯食物。但它種類繁多,馬德里幾乎所有食物都可以做成Tapas。關于它的起源,眾說紛紜,相傳十三世紀時,在位的阿方索十世智者使用了一種以清淡食物佐以酒精飲料來防止酒醉的方法。待他酒醉病好后,便向全國頒布法令,要求所有酒吧在賣酒的同時必須提供一小份食物,之后這種習慣便延續了下來。</h3><h3>行走在馬德里的大街小巷,處處可見Tapas,人人愛食Tapas,Tapas已成為馬德里人精神和物質相融合的紐帶,不可或缺。有新聞說,西班牙政府正準備為Tapas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已計劃向皇家美食學院撥款4萬歐元用于推廣Tapas文化,小小的美食Tapas也能作大文章啊。</h3><h3><br></h3> <h3>誘人的意大利煎餅</h3> <h3>眼花繚亂的橄欖制品,各種搭配的橄欖串串,想象不出是什么味道。</h3> <h3>奶酪包裹的火腿雞肉等做的炸丸子</h3> <h3>加利西亞風味系列小吃</h3> <h3>蟹肉松卷蟹肉飯</h3> <h3>馬路對面就是馬德里最大的麗池公園。</h3><h3>麗池公園建于17世紀,原本是皇家花園。園內植物眾多,超過一萬五千株。公園里有一座以鐵和玻璃建造的玻璃宮,一片不算很大的湖面。這里原本是作為皇室成員的娛樂場所,如今都已演變成展覽館,作為馬德里人鍛煉休閑以及國內外游客參觀的公共場所了。</h3><h3>這里還是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開始的地方,也是三毛最愛去的地方。在麗池公園,年輕的荷西對三毛說:“你再等我6年,讓我4年念大學,2年服兵役。6年以后,我們可以結婚了……我一生的想法就是有一個很小的公寓,里面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太太,然后我去賺錢養活你。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夢想。”</h3><h3>那時剛剛經歷失戀的三毛拒絕了18歲的荷西。那個晚上,馬德里忽然下起了少見的大雪,雪花一片片飄落。荷西在空曠的雪地里,一面跑一面回頭,臉上還掛著笑,一手揮著帽子,口中喊著:“再見!再見!”漸漸地消失在黑茫茫的夜色中和皚皚的雪地里……</h3><h3>因這一段愛情故事,麗池公園被蒙上了一層浪漫的色彩。</h3> <h3>從未見過如此精致的松。像極了人的大腦,溝迴逼真;又似瑪瑙琥珀,恨不得把玩在手。反復欣賞,唯有嘆服。</h3> <h3>我們去時斜陽正炫,把公園燒成一片斑斕。</h3> <h3>公園里素面朝天,匝地老樹,一任瘋長,土路沙地,毫無修飾。一幅地老天荒我行我素的摸樣。</h3> <h3>麗池公園里西班牙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哈辛托·貝納文特的雕像。貝納文特1922年以《不吉利的姑娘》等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由于他以適當的方式,延續了戲劇之燦爛傳統”。</h3> <h3>一件不起眼的大理石器皿往公園綠地里一站,就站出了皇家貴氣,自然而然地生成一幅油畫。</h3> <h3>公園里最亮眼的玻璃宮和湖。趁著馬德里的秋色,確實美成仙境。</h3> <h3>玻璃宮近景。鮮明的摩爾風格端莊典雅。</h3> <h3>公園里騎著電動滑板車執勤的巡警穿行在金色的時光里。</h3> <h3>從麗池公園出來,就看到矗立在市中心獨立廣場中間的阿爾卡拉門。大門為新古典主義風格,有羅馬凱旋門的形式,又比羅馬凱旋門更加震撼。五個門洞三拱兩平,別開生面,氣宇軒昂,在18世紀歐洲是史無前例的建筑巨作。</h3><h3>夕陽如時光般把阿爾卡拉門映成兩段,似乎告訴人們,這個了不起國家的輝煌一半在過去的歲月,一半在緊隨時代的今天。</h3><h3>再見,馬德里,再見,西班牙!</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措美县|
贵南县|
兴仁县|
汝阳县|
肥西县|
滨海县|
浦东新区|
徐州市|
年辖:市辖区|
鄂托克前旗|
图们市|
商南县|
社旗县|
焉耆|
盐池县|
永泰县|
仁布县|
固阳县|
定安县|
花莲市|
怀宁县|
乐山市|
乌苏市|
宁阳县|
习水县|
吉木萨尔县|
南汇区|
汾西县|
香港|
龙川县|
麻江县|
小金县|
麟游县|
都兰县|
彰化市|
教育|
衡水市|
隆尧县|
芮城县|
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