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黃河之濱也很美……蘭州游記之二

西家泉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一,游五泉山</font></h1><h1><br></h1><h1><br></h1><h1>十一月下旬的蘭州氣溫已經很低,人們普遍都穿上了厚重的棉衣,冷風吹來一陣陣的寒意,午后氣溫回升,寒氣減輕,走在街上好似有了一絲暖意。出門坐公交車到五泉山,有二十多站后到達五泉山廣場。</h1><h1>五泉山公園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邇聞名的旅游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筑群10余處,1000余間,建筑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郁,環境清幽;廟宇建筑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h1> <h1>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清澈甘美的泉水而得名。相傳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霍去病征西,曾駐兵于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馬鞭,連擊五下,鞭響泉涌,遂成五泉。其實,公元前121年年僅20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匈奴時,從現今甘肅臨洮出發,過焉支山,與匈奴軍隊鏖戰于皋蘭山下,這個皋蘭山是如今張掖地區高臺縣北的合黎山,蘭州的南山大約在北朝的時候才稱作皋蘭山,與霍去病毫無關系。但是后來的人們,一直把蘭州的皋蘭山當作霍去病遠征的皋蘭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傳說。</h1> <h1>坐落于蘭州城南,皋蘭山畔的五泉山,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發為公園,是蘭州市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也是外地游客的必到之處。</h1> <h1>一進入公園內,首先是一尊高大威猛的漢代大將霍去病雕像,身穿盔甲騎馬抱拳,威風凜凜似在疾馳前行途中向迎送的人群致意,給人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使人肅然起敬。</h1><h1>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于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戰。</h1><h1>霍去病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孫,開疆拓土,衛我中華,使“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語句落到實處。“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是霍去病的名言,懷抱衛國的壯志雄心,他的信念就是進攻,打的匈奴人發出了“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悲嘆!河西四郡張掖,酒泉,武威,敦煌納入漢帝國版圖,霍去病功莫大焉!武威意為武功軍威之意;張掖意為斷匈奴之臂,張漢朝之臂掖;酒泉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敦煌即盛大輝煌之意。霍去病英年早逝后不久,漢武帝另設軍事要塞玉門關和陽關,還有金城府,就是今天的蘭州。</h1> <h1>作雨還云,隨時天趣;</h1><h1>鐘靈毓秀,他日人才。</h1><h1>這是五泉山公園樂到名山大殿前的楹聯,在這可以分東中西三路上山,放眼望去,山間草木凋零,但各種亭臺樓閣布滿各處,自已沿著中間通道向上走去。</h1><h1></h1><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筑群。從山門沿中間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剛殿、大雄寶殿、萬源閣、清虛府,文昌宮、地藏寺、千佛閣等古廟宇依山就勢排列,層層相疊,以石階亭廊相連。中峰兩翼為東西龍口,五泉沿東龍口——文昌宮——西龍口一線呈弧形排列,懸于山腰。各泉間又以石階棧橋和亭閣四廊相連。各種亭廊雕梁畫棟,色彩明艷,古色古香,造型各異,從山下一直向山上鋪展而去。</h1> <h1>山中有好幾處寺廟,浚源寺、嘛呢寺、臥佛寺、地藏寺。嘛尼寺內瞰霞樓下有依依徑、仄仄門、曲曲亭;延月樓下有重重院、疊疊園等清幽去處。五泉山古建筑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1> <h1>經過嶇折的山路攀登,來到了敬奉宋朝岳飛,明代揚繼盛,清朝左宗棠的祠堂清虛府。這里不時有人祭祀朝拜,他們都是為我們這個民族有大功之人。特別是左宗棠的祠堂,更是大氣肅穆,在這站立良久………</h1> <h1>左宗棠(1812年—1885年9),字季高,湖南湘陰人。清同治時任欽差大臣,陜甘總督,平定關隴。在蘭州時創辦機器局、織呢局、率軍西征,收復新疆。在陜甘新道,栽植楊柳。官至東閣大學士、封恪靖侯,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早在同治十年(1871年)左宗棠尚在世之時,以省城官紳為代表的蘭州老百姓給左宗棠建了生祠,地點在五泉山清暉閣(今清虛府)。“提江南江北書數千里掃蕩之師,靖隴上烽煙,修明禮樂;愿關內關外億萬戶弦歌之士,學湘中豪杰,旋轉乾坤。”蘭州翰林劉爾炘書就于五泉山的這一副楹聯,可謂是對左宗棠在西北的功勛的高度凝練。</h1> <h1>垂暮之年的左宗棠抬著棺材西進,懷著馬革裹尸的堅定信念去抗擊入侵者。光緒二年(1876年)左宗棠讓護衛抬著一口棺材,親率6萬大軍翻天山,穿沙漠,歷時兩年,收復新疆全境,是晚清歷史上最揚眉吐氣的大事件,也是抗拒外來侵略的光彩一頁。“左宗棠駐扎蘭州,并以蘭州為大本營光復新疆,這是蘭州之幸。他先后創辦蘭州制造局、甘肅織呢局等,進行了興辦近代工業的嘗試,因為他,這個往日風氣閉塞、死氣沉沉的邊陲古城,閃現出一縷近代工業文明的光華,并在全國最早邁入近代工業文明的殿堂。”左宗棠在甘肅民間口碑很好,修建甘肅貢院,使隴上學子再不用幾個月時間,奔赴陜西應試。征戰新疆途經甘肅幾千里沿線種植的“左公柳”,福蔭幾代甘肅人民。</h1><h1>紀念一個人、感覺一個人,是在紀念這個人留下的精神,在老百姓心中,左宗棠還是那個“活著”的偉大的湘人:洋務派首領之一,晚清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他的為政先求利民的思想,在經營西北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來。用現在的語句評價他就是一位“為人民服務”的好領導!</h1><h1><font color="#ff8a00">為國家為人民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人民永遠是不會忘記的,古今如此!</font></h1> <h1>繼續向前,到了文昌閣,這是明清時代的建筑,這里是古代文人雅士游山必到的地方,留下了好多有名的楹聯名句。</h1><h1>莫只貪身外虛榮,忠孝性天真爵位;</h1><h1>倘能有眼前神悟,山川云水大文章。</h1><h1>在看介紹五泉山楹聯的資料中有以上一聯,就是提文昌閣的。在五泉山整個古建筑群中楹聯很多,都很富于哲理,現整理部分如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部分蘭州五泉山楹聯</h1><h3></h3><h3><br></h3><h3>牛運震題山坊------野曠天低樹</h3><h3>山空月滿樓</h3><h3>山坊------頻年在這個山中,與水為緣,偶種成林泉花草</h3><h3>舉世入奈何天里,及時行樂,都來上煙雨樓臺。</h3><h3>劉爾炘題山門------作雨還云,隨時天趣</h3><h3>鐘靈毓秀,他日人才</h3><h3>劉爾炘題山門------妙造自然,上有飛瀑</h3><h3>所思不遠,人聞清鐘</h3><h3>劉爾炘題山門------紅杏在林,是有真宰</h3><h3>綠杉野屋,忽逢幽人</h3><h3>劉爾炘題賽樓------數十年九曲河邊,聽鼙鼓,唱刀環,喜頭上弦歌,武樂奏完文樂起</h3><h3>億萬世五泉山下,扮公侯,演將相,愿眼前豪杰,后人爭作古人看</h3><h3>劉爾炘題賽樓------耳邊鼓吹山如笑</h3><h3>眼前風云戲又開</h3><h3>劉爾炘題賽樓------你出來要人愛看</h3><h3>他夸著說我會聽</h3><h3>浚源寺山門小門------流水今日</h3><h3>明月前身</h3><h3>劉爾炘題浚源寺山門------大地河山,造成樂土</h3><h3>滿林風月,來叩禪門</h3><h3>劉爾炘題浚源寺大雄寶殿------從皓月光中,聽滴滴流泉,但覺天機皆活潑</h3><h3>在紅塵影里,看茫茫苦海,雖無人相也慈悲</h3><h3>劉爾炘題浚源寺大雄寶殿------救人于百千萬億劫中,是為宏愿</h3><h3>出世到二十八重天上,才算真空</h3><h3>左宗棠題浚源寺大雄寶殿------法輪自轉菩提海</h3><h3>凈域長流功德泉</h3><h3>余香館------我是無聊時節無聊人,且料理溪山,度當世無聊歲月</h3><h3>你趁有趣林泉有趣酒,快招邀儔侶,過大家有趣光陰</h3><h3>摸子洞------糊糊涂涂,將佛腳抱來,永為父母</h3><h3>明明白白,把石頭拿去,說是兒孫</h3><h3>劉爾炘題話月園------且隨機種竹栽花,長倩菩提開口笑</h3><h3>倘有意貪山戀水,也成魔障擾禪心</h3><h3>劉爾炘題拈花塢------白鳥忘機,任林間云來云去,云去云來</h3><h3>青山無語,看世上花開花落,花落花開</h3><h3>崇慶寺金剛殿------里面清清凈凈,安安閑閑,無非妙諦</h3><h3>到頭囫囫圇圇,活活潑潑,便是如來</h3><h3>劉爾炘題臥佛殿------還不起來么,此等功夫,怕是懶人都藉口</h3><h3>何妨睡著了,這般時代,倘成好夢亦歡心</h3><h3>醉梨亭------問來來往往人,今日之游,水情山意都樂否</h3><h3>到活活潑潑地,任天而動,花光草色亦欣然</h3><h3>梁章鉅題千佛閣------佛地本無邊,看排闥層層,紫塞千峰平檻立</h3><h3>清泉不能濁,喜出山滾滾,黃河九曲抱城來</h3><h3>顏玉題水月邨------四圍山色里</h3><h3>終日泉石中</h3><h3>梁齊湹題水月邨------半榻爐煙邀素月</h3><h3>一簾風雨讀南華</h3><h3>顏學重題水月邨------流水不將山色去</h3><h3>好風時卷市聲來</h3><h3>張廣建題鴻泥園------四面云山半城郭</h3><h3>一溝泉水小亭園</h3><h3>慕壽祺題三教洞------與天同不朽</h3><h3>易地則皆然</h3><h3>玉泉山人題文昌宮------莫只貪身外虛榮,忠孝性天真爵位</h3><h3>倘能有眼前神悟,山川云水大文章</h3><h3>劉爾炘題五泉書院,在文昌宮內------云階月路引人來,樂水志在水,樂山志在山,隨處襟懷隨處暢</h3><h3>學海書城延客入,見仁謂之仁,見智謂之智,自家門徑自家求</h3><h3>劉爾炘題五泉書院------胸前排數十百里云山,圖畫天開,好趁閑情臨稿去</h3><h3>眼底是幾千萬人城郭,英賢日出,共邀同志看書來</h3><h3>劉爾炘題太昊宮------我問你是謁廟是游山,謁廟須恭,游山須雅</h3><h3>誰到此不花錢不吃酒,花錢莫浪,吃酒莫狂</h3><h3></h3><h3>誰教人只管好高上上上上;我替你從容定喘來來來來。</h3><h3>甘肅蘭州五泉山涼亭。</h3><h3>愿將當世事;告與后人知。</h3> <h1>五泉分別是:一為<font color="#ff8a00">甘露泉</font>,在文昌宮西邊,孤亭掩蔽,清泉涓涓,久雨不淫,大旱不干,飲之如甘露。二為<font color="#ff8a00">掬月泉</font>,在文昌宮東面,泉寬約尺許,深約五尺,形如井狀,中秋之夜,月出東山,這里得月最早,月影投泉心,如掬月盤中。三為<font color="#ff8a00">摸子泉</font>曠觀樓下的摸子洞中。過去善男信女,用手在泉水中摸索,說摸著石子的生男孩,摸著瓦片的生女孩。清末學者劉爾欣曾在洞口書寫一聯,嘲諷這種迷信行為是“糊糊涂涂,將佛腳抱來,求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頭拿去,說是兒孫。”四為<font color="#ff8a00">蒙泉</font>,在東龍口下。這里懸崖凌空,有瀑布瀉下,如掛練,如揚絲,墜入亂石叢中,濺起無數明珠,流到草坡間,積成一片明鏡。“蒙”為卦名,寓意東谷山下有險之意。五為<font color="#ff8a00">惠泉</font>,在西龍口下的企橋南端谷底,泉圓形,水凈沙明,清澈見底,味甘美,宜于烹菜,且有灌溉之利,有惠于民,故而得名。</h1> <h1>臥佛寺建于公元1399年,后來清同治六年焚毀。現在為1923年重修。臥佛寺大殿里,陳列著三百余尊木雕佛像,使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寺院,一躍變成一個木雕佛像藝術品的薈萃之地。這里聚集了各種式樣的木雕菩薩,造型奇特,有很高的研究價值。</h1> <h1>游覽了臥佛寺,走出山門,向東南方向望去,只見長長的樓閣凌空疊起、長廊依山勢起伏橫臥,下臨深谿幽谷,這就是五泉山有名的千佛閣。現只能遠處張望千佛閣的閣、廊。因為上去通道已經被封堵。</h1><h1>劉爾炘先生曾題一副妙聯:</h1><h1>登斯樓危乎危哉,敢存妄想,焉有妄為,能這般面壁十 年,入定便成尊者相</h1><h1>到此處高則高矣,且莫自矜,也休自 喜,忘不得懸崖萬丈,臨深常抱惕然心。</h1><h1>雖千佛閣不能入內游覽了,但站在五泉山的高處,俯瞰五泉山、眺望蘭州市容,也是很開心的事</h1> <h1>站在五泉山高處的回廊中遠眺蘭州市:古建筑與現代建筑交相輝映,古老與現代和諧共存。記得1980年11月首次登上五泉山此地時,曾有感而發,寫下如下的句子:</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蘭州五泉山</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長天山河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幾代人空去,</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泉登高望,</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城莽蒼蒼。</h1> <h1>望著茫茫一片兩山加一河的蘭州地貌、想起曾看到的關于蘭州風水的一段文字,述說了蘭州城的地形地貌吧!現摘錄如下:</h1><h1>一條玉帶穿城過,南北兩山跨兩邊(此為水龍過川)二、客山總比主山高,不旺主人旺客人(蘭州主山為白塔山,客山為皋蘭山,客山高于主山,所以旺外來投資者)。三、龍脈始于馬銜山,神龍見首不見尾(蘭州龍脈始于蘭州榆中縣的馬銜山,此山為蘭州最高峰)。四、固若金湯是金城,自古兵家必爭地(蘭州古稱金城,始于漢代有兩千多年歷史)。五、六百年前龍脈斬,此劍化作紅泥溝(六百年前劉伯溫在此斬斷龍脈,山腳下化作紅泥)。六、自古兵家咽喉道,一道關隘鎖金城(指金城關)。七、雁灘二九十八灘,此地脈氣最為寶;可惜風水破了相,不倫不類托假名(之前蘭州雁灘實實在在的有十八灘,后黃河改道把十八灘填平)。八、五泉山下風水好,秀山環保龍虎臥;自從一劍穿了足,魂飛氣散兩茫茫(蘭州五泉山,龍虎環抱藏龍臥虎,后在山腳下修建鐵路等于把足截斷,氣脈盡失)。九、蘭州后天居乾位,只能望洋不旺文(蘭州屬于金旺之地,所以地下水豐富,但是不利文)。十、呂祖當年騎白馬,過了關口造白云(呂洞賓當年來蘭州見這里水流湍急,于是騎神馬過金城關,后在此對岸修建白云觀,詣在收水煞)。十一、最不過是體育館,白虎在此吞錢財(蘭州體育館是蘭州風水的一大敗筆,大部分在這兒做展覽的人都會血本而歸,原因在于體育館相為白虎,有居西、西為白虎位)。十二、白虎不過是青龍,一頭輕來一頭沉(體育館對面是國芳百貨,國芳百貨居青龍位,是蘭州最好的商業風水寶地)。十三、風生水起夸蘭州,不折不扣是金城。十四、要說蘭州風水地,今后還要看秦川(秦川是新蘭州的開發地)。</h1> <h1>沿著廊橋與山路不斷向下走去,沿途草木枯黃,一派蕭瑟深秋之象,走到山底,在公園中四處張望,一些古樹粗壯的身影在寒風中廷立,枝桿經過不知多少年的風吹雨打,生長的不是筆直,大部分都是彎曲成長,但它們都還活著!堅強的活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公園中看到了幾首描寫蘭州五泉山的古詩詞,很有意境,拍下錄入供大家欣賞。</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泉</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李文</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面峰巒紫翠連,白云深處有人煙。</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落花泛泛流雙澗,古塔巍巍出半天。</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福地近城三四里,名師卓錫幾千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人邀我烹新茗,水汲山中第五泉。</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泉山遠眺</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張和</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縹緲樓臺壯大觀,雄心忽忽引無端。</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籌邊事業思充國,入望風沙接賀蘭。</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雁南翔云淡淡,黃河東下水漫漫。</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臨此日情何限,灑落泉聲獨倚攔。</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匯川雨中邀飲五泉</h1><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吳鎮</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笠紅杉上五泉,水竿風鐸響泠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人莫恨蒼苔滑,妙領山光是雨天。</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翠微深處起摟臺,天外黃河入酒杯。</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盡東川三百里,柳煙花霧繞蓬萊。</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泉山</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陳質</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梵宮高聳與云連,晝靜僧焚寶鼎煙。</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缽龍收檐外雨,聽經鶴隱洞中天。</h3> <h1>九龍碑</h1> <h3>蓮花塢</h3> <h1>黃河之濱,五泉山下,紅塵滾滾,興旺千年。霍去病揮劍出五泉只是傳說,左宗棠西北干實事才是真跡,歷代文人墨客題句五泉山,使這方熱土更具文化色彩,古建筑成就了五泉山歷史的厚重,宗教寺院使這里千年香火不斷,人們在信仰與現實中不斷走過,一代代人周而復始,五泉山還是那坐山,人可能已不是那個人!時代也不是過去的時代!</h1> <h1>走出山門,外面是一片新天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二,游蘭州西固金城公園</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1><font color="#010101">蘭州城建城早期,應該在現今蘭州市西固區一帶,這坐城是隨著軍事要塞而興起不斷發展而來,要想全面了解蘭州,有必要去西固看看。西固</font>位于蘭州市西大門,是甘肅省和蘭州市的核心工業區,是工業要素密集之地。坐公交車一路向西,沿途可以領略蘭州的變化,一坐坐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不斷出現在眼前,大型工礦企業的名稱不時在車窗外閃現。西固是甘肅的重要工業基地,也是蘭州歷史發展最早的區域,西固區的主城區,城市規劃和基礎建設很具有前瞻性,很多道路和景觀布置,美觀度甚至超過蘭州市城關區主要干道的觀感。來到西固首先要到的地方就應該是金城公園。</h1> <h1>金城公園(原西固公園)是蘭州市最大的公園,地處蘭州市西固區南山腳下。金城公園一期就占地150畝(10萬平方米以上),園內有大型人工湖,還有彩色電子音樂噴泉,博物館、文化館、兒童游樂園、戲樓、園林建筑、花圃、生態林、體育場,且公園是免費開放,各種資源優勢占盡,其他的蘭州公園完全無法和其相比。目前這座金城公園還在進行二期工程項目,二期工程已經基本建成了橫跨南山路的石頭坪階梯步道,廊橋,民族風情園,廉政文化園,文德廣場等主體工程大部分都以完工。據網上公開的金城公園二期規劃,二期規劃面積47.23公頃(47.23萬平方米),總投資估算187300萬元,整個規劃規模相當龐大,堪稱是蘭州最大的主題公園規模。</h1> <h1>那么金城公園為什么要叫金城公園呢?事實上,甘肅的古代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戰爭史,也是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史,其中最耀眼的一段就是由鮮卑族地方政權西秦國在西固建都。自古西固就為邊陲重鎮,羌戎之地,秦昭王時始入秦版圖,屬隴西郡。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將李息在此筑“金城”。西漢昭帝(公元前81年)始置金城縣,隸屬金城郡。這也是史料中記載,“先有西固金城郡,后有蘭州城”的由來。為了紀念這段歷史,西固公園更名為金城公園。</h1> <h1>《史記·驃騎列傳》記載,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征討河西匈奴。是年秋,在返回長安途中,命麾下將軍李息在黃河岸邊筑城。李息修筑的城堡是西固城的前身,為漢代金城縣所在地。漢昭帝在位期間,正式設立金城縣(今蘭州西固),屬金城郡。金城西可通河西走廊,絲綢之路上最黃金的地段;往南通過河州(今甘肅臨夏),就是青藏高原北緣;北方則是馬背民族游弋了千年的廣袤土地;向東自不必說,富庶的關中平原觸手可及。憑借絕佳的地理位置,金城自此成為中原王朝在邊地的一顆重要棋子。</h1><h1>關于金城一名的來歷,大體有三種說法,其一,掘地得金之說。據說“筑城時掘地得金”;其二,地勢險要之說,有固若金湯之意;其三,金城在都城長安的西面,從五行方位來說,西方屬金,故而命名金城。</h1><h1>在漢代,蘭州的統治中心就在金城縣一帶。這里既控制了黃河渡口,也扼守住西北交通十字路口。最初的金城縣城非常簡陋,其實就一個要塞,職責是保衛黃河渡口的安全。</h1><h1>后來,中央政府經營西域及河湟谷地的力度不斷加強,蘭州的政治軍事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元鼎三年(公元前116年),從隴西郡中分設了天水郡,今天蘭州的榆中縣、城關區、七里河區、西固區等地方歸天水郡管轄。公元前81年,漢政府設立金城郡,郡治允吾(在今天青海民和境內),管轄十三縣,轄區包括了蘭州很大的一部分,后金城縣一度成為金城郡治所。蘭州的范圍逐漸形成。</h1> <h1>李息,北地郡郁郅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史書上關于李息的記載著實不多,大多來自《史記》,甚至于連他的生卒年月都沒有記載。但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被封為關內侯的李息,卻與蘭州城的初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李息最初到達河西走廊的入口,肩負著為帝國向西開拓的宏大戰略,在黃河入口南岸尋找合適大軍通行的渡口,并建立一座攻守兼備的軍事要塞,而最后選定的地方就在西固平原。這位蘭州城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理應同這個地方的歷史一起,被人們所記住。所以在如今的金城公園里,進門處就可看到將軍李息倚馬而立的雕塑,雖經歷歲月滄桑,但只要還有人記得這些歷史,即使韶華白首已逝,仍可以將人們帶回兩千多年前黃河邊的烽煙歲月。</h1> <h1>廣場兩側分別矗立兩座大型漢白玉浮雕,一座是絲路古道,一座是唐蕃古道浮雕,正面栩栩如生商旅團隊,背面蜿蜒勾畫古道地圖,不僅向人們展現出漢唐盛世曾經的雄風,還向人們訴說古金城在國家歷史發展中輝煌的歷史。</h1> <h1>金城最早筑于西固,西秦鮮卑曾建都于西固,舊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古墓群、古城堡、明長城、明古燧等古跡建筑都見證了西固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金城公園中所建西秦宮,金城樓都是為了體現西固的歷史吧!</h1> <h1>在這建有鮮卑文化搏物館,主題展館建筑面積達4500平方米,分為金城文化博物館和鮮卑文化博物館2個主題展館,鮮卑文化搏物館在西秦宮,金城文化搏物館在金城樓中,包括“ 金城春秋”展廳、“金城人杰”展廳、臨展廳、鮮卑民族的起源與所建立的政權展廳、西秦王國歷史與文化展廳、鮮卑文化體驗中心展廳共6個展廳,重點以金城歷史人物事跡、鮮卑族南涼、西秦歷史文化為主線,利用先進的聲、光、電及多媒體融合技術,將實景與虛景相互補充、歷史與現實相互轉換,清晰地展現了西固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h1> <h1>金城公園中的仿古建筑,亭臺樓閣,廊橋雕塑遍布,望著這些現代作品也能使人產生回想,雖然西固存世的人文景觀有限,但他確有漫長輝煌的過去,做為古代中原政權在西面的門戶,二千多年來這里發生了戍邊的無數故事,經過了鮮卑與漢人的民族融合,使我們民族的血液中融人強悍的基因。</h1> <h1></h1><h1>戲波長廊楹聯</h1><h1>素月眠波魚戲夢,</h1><h1>繁星爍目柳為煙。</h1><h1>金城公園中有面積不小的人工湖,垂柳沿湖不斷,假山亭臺時有看到,初冬季節,葉落草枯,蘭州的氣溫已經很低,湖面絲絲冰紋清晰可見,但湖光倒映,山光水色還是很美的。在公園中行走散步的人往來不斷,廣場舞更是參與的人數眾多!這是人們休閑娛樂的一處及佳場所。</h1><h3><br></h3><h3><br></h3> <h1>西固是甘肅的工業重鎮,工廠集中,人口密度很高,在這樣的地方修建一處大型公園,從各方面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山水園林,人文景觀,融入地域文化歷史,使之成為一方地標,金城公園就是這樣的杰作!他的二期工程更為巨大,期待早日完工,對外開放。</h1> <h1>公園中曲徑通幽,各種亭廊小橋連接,外地游客與本地人群一隊隊穿行其中,使這里顯得人氣很足。外地人是觀光,本地人是休閑,這個地方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但在觀光與休閑中,都能感受到這方熱土的歷史氣息,都能被美麗的風景吸引,使人們對過去有所認識,記住現在的美麗景色,繼而有所思考。</h1> <h1>這是有地方歷史特色的雕塑,吼秦腔,粗曠豪放,盡情喧泄;人生如戲,不同的人生就有不同的舞臺,你,我,他(她),在不同的場景下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生旦凈未丑變換出演。最終你的人生屬于喜劇還是悲劇?這有很多因素制約,時代,階層,還有后天的努力等等。但在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偉大的民族中,人生喜劇的機會要大一些。本來你生活在一個安定自由幸福的環境中,但整天又抱怨天地不公,選擇性失明,看不到光明,只覺得到處是黑暗,這樣的人他就體會不到歡喜與快樂,人生就漸漸向悲劇的一面走去。</h1> <h1>這是一幅安靜平和的圖景,在初冬的草地上,青青的小草還在換發著頑強的生命活力,為大地平添一抹綠色,在高大松柏的掩映下,和諧生長;一輛歐美風格的小三輪車停在一邊,似是等待主人的歸來。這是一幅畫,是一幅和平的寫真圖景。祖國大地上現在到處有這樣的場景,它與腥風血雨的時日完全不同,和平不是固有的,<font color="#ff8a00">那有什么歲月靜好,只因為你生在了一個偉大的國度!很多人都在為你負重前行。</font></h1> <h1>“大樹底下好乘涼”,人們都可以這樣去做,但大樹的載種成長經過了多少風霜歲月,電閃雷鳴?國家就是一株大樹,在載種這株巨樹的過程中,無數的英雄豪杰都付出了艱辛與苦難,不管是古代與現在,霍去病,左宗棠,李息等等,還是現代的毛澤東,習近平他們都為民族,為國家努力奮獻了一切,才有了國家的強盛。我們不應忘記他們,也不能忘記他們!</h1><h3></h3> <h1>走出金城公園,看看人們的精氣神,大都體現出自信樂觀,富于朝氣的神態。寬廣的道路,現代化的街區,這就是二零一九年的蘭州,這就是新世紀的中國!</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合水县| 万宁市| 英超| 绥阳县| 镶黄旗| 格尔木市| 连平县| 沅江市| 锡林郭勒盟| 潼关县| 施秉县| 惠安县| 南陵县| 谢通门县| 磐安县| 旬阳县| 南木林县| 洛宁县| 静宁县| 香格里拉县| 迁安市| 乌鲁木齐县| 枣强县| 舒城县| 南康市| 天津市| 成安县| 兴文县| 乌兰察布市| 邵东县| SHOW| 新宁县| 齐齐哈尔市| 盐池县| 伊宁市| 清镇市| 绥芬河市| 伊春市| 黄平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