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9年的攝影實踐,突破了傳統視角的局限,更多地發揮了航拍的獨特魅力. 作品風格還是以宏大視角的Epic風為主,兼顧抽象簡約(simplicity)和近切攝影(intimate).</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延時攝影的視角,也從地下升到了空中,由滑軌轉盤的移動,升級到了航跡延時. 以前總是講,攝影包再沉,也要拼死把70-200塞進去,現在則是用盡最后一點力氣,也要多帶一塊無人機電池了</span></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按往年慣例,先得有一個總結視頻. 這次的基本全部是航跡延時的集錦. 音樂比較響亮,建議戴耳機觀看.</p> 這段視頻的配樂,是著名的Two Steps From Hell 樂隊的 Wild Heart. 那段空靈的女聲,歌詞曾經非常打動我心,因此也分享一下:<div><br></div><div>Live by heart</div><div>Beaming love and peace</div><div>Letting magic pave the road ahead</div><div>Look inside you</div><div>For the book of truth</div><div>Anchor to your soul and follow</div><div>All the way north, back home.</div>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A.碌碌無為的城市風光</b></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今年城市風光沒啥能拿出手的,不過好歹把三番天際線拍了,給多年的Urban Illusion 系列,又湊了一份子.</p> 空中的視角俯視三番城和海灣大橋 日出時分的都市天際線 惡魔島的落日 金門大橋 <h3>達拉斯 Thanksgiving 廣場的榮耀之窗. 象征人的靈魂旋轉上升,進入天堂。</h3> Fort Worth 的水上花園 <b>B.千里冰封的冬季落基山</b><br> 新年伊始,與攝影小伙伴們匯聚落基山. 上次來到這里拍攝冰泡湖,還是2015年參加阿劉的攝影團. 那次算得上是此生第一次硬核攝影,穿著電熱的防寒服趴著冰面上拍照. 4年過去了,現在是薄羽絨服對付,不知是野外生存能力大幅度提高了,還是脂肪層更加向海豹們靠攏.<br> 2019版的雪浪孤樹 超然世外般存在的神奇冰洞 What is your question? 冰泡拍了不少,問號形狀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最常見的倒是這樣層層疊疊的神奇冰泡 向勇敢的冰瀑攀登者致敬 <b>C. 三探反射峽和走遍美西南</b><br> 做任何事情,有一個志同道合相互協作的團隊無比重要. 在10個月的時間里,我們“紅衣幫”的四位隊友, Willa, 老邊, 酷哥和我,為了尋覓最佳的拍攝天氣,克服各種困難先后三次探訪反射峽,野外徒步超過60英里(接近100公里). <br> 經過三次努力,終于等到完美的天氣,和更加完美的反射峽全銀河構圖。 <h3>雪后初霽的布萊斯峽谷</h3> Inspiration Point, 不知你在這里是否也收獲了靈感。 日出的輝煌一瞬 走遍美西南一直是我多年的夙愿. 自去年成功探訪北波浪谷之后,今年完成了 Canyon Falls (巧克力瀑布), 南波浪谷和White Pocket (白口袋)的拍攝. 在白口袋的那一晚,光色好得令人不可思議. 白口袋的網紅孤樹:拍了十幾年的經典構圖 銀河下的怪石峽谷 外星人登陸:仔細看一下,畫面中的那位當真穿著宇航服 這塊名為“漩渦”的神奇巖石也是白口袋的招牌之一 銀河下的Canyon Falls, 瀑布當真是巧克力的顏色。 南波浪谷的曲曲彎彎 可愛的小朋友巖石 巖石火炬 <b>D.見縫插針的波多黎各之游 </b><br> 無論中外,國營企業的特色都是文山會海. 本銀行系統每年兩次的例會,心照不宣地都會選擇在風景旅游勝地舉行. 今年紐約行承辦的年會,以在城里開會費用太高為理由, 選址在了千里以外的波多黎各. 當然開會還是工作,只能在會議結束后見縫插針地拍個半天,不枉到此一游. 波多黎各是美國的屬地,雖然不算正式的一州。不過人民到美國旅行工作都沒有任何限制,只是沒有選舉權而已。這里西班牙殖民文化的印記深刻,隨處可見這些熱情奔放的建筑。 <h3>圣胡安的老城街道,長方形的石地磚,讓我想起家鄉青島的菠蘿油子街道.</h3> 殖民時代遺留下的城堡角樓,也算是波多黎各的招牌照片之一,機場了到處都是。 這位老哥是要睡到日落三桿嗎...... 波多黎各圣胡安城的浪漫所在,花雨傘街。一只好奇的貓,大剌剌地走入鏡頭。 <b>E. 多洛美地我來了</b><br> 聽老邊念叨多洛美地 (Dolomites)已有許多年了. 這哥們總是念念不忘在那里遭遇每日光板天的慘景, 于是乎這次我們請動了總是能自帶祥云的Willa. 多洛美地是阿爾卑斯山的一部分,精致的農舍和教堂掩映在壯美的群山之中,單是看一眼便也醉了. 這次的目標在于拍攝積雪覆蓋的多洛美地群山,以及星空銀河,因此只能選擇在冬春之交的一個狹窄窗口. 這段時間纜車全部關閉,上山只能靠腿,于是一星期的時間里又是累積負重登山100公里.<br> 下山的途中,眼望這座在阿爾卑斯山深處的小鎮, 當第一輛離去的機車, 劃破鄉村寧靜的時刻. 高聳入云的神山 三峰山頭觀云海 在刀鋒山,被日出一瞬間的輝煌感動。 云遮霧障的多洛美地群山 這個絕世的教堂,就這樣在美麗的風景中,超然存在。 如果說多洛米蒂的群山是雄壯的交響樂,那美麗的田園風光便是那如歌的行板. 從空中俯瞰,則是別樣的美麗風景. 這是綠野仙蹤記中的童話小屋嗎? <b>F. 殺死它殺死它</b><br> 發揚快閃的傳統,找了個周末悄悄潛入加州攝友們的后院 - Mt. Shasta, 諧音便是殺死它. 據說這神山頂上終年積雪迷霧繚繞,訪客難見真容. 或許是看在我千里迢迢從德州趕來的份上, 神山露出各種神秘的微笑.<br> Mt. Shasta 附近瀑布眾多 <h3>附近心形的Heart Lake</h3> 晨霧中的一頁扁舟 日出時分的Mt. Shasta <b>G. 重回冰島</b><br> 沒有哪個地方像冰島一樣,令老邊魂系夢牽,以至于稍不留心就會從紐約溜達過去一次. 今年我們的重點是中部高地,因為沿海的景色,在以往的幾次快閃中,基本掃蕩殆盡了. 老邊和Willa的細心研究和精密準備,保證了又一次收獲滿滿地旅行.<br> 每年夏天冰川的融水,在此匯聚。冰島高地的壯美,非航拍視角不能表達。 游客不常出沒的高地瀑布。這次拍攝時遇到狂風,幾乎時匍匐前進爬到懸崖邊設置腳架,然后死死地按住。 旅游小鎮Vik和那里著名的海鸚鵡們 <h3>Vik的招牌小教堂, 在這個清冷的夜晚,溫暖了時光.</h3> 在這個巨大的瀑布面前,一切生命都顯得如此渺小。 泥流入海:高地匯聚的冰川融水在此流入大海。 神奇的河網,好似大地的枝干。 <h3>塞里雅蘭的黃昏:這個巨大的瀑布,被燦爛落日染紅。</h3> 冰島高地的常見地貌 黑沙灘 火山艦隊 此起彼伏的冰島高山 如藍寶石般美麗的火山湖 <b>H.與阿拉斯加秋色的偶遇</b><br> 阿拉斯加的秋天,廣闊而壯美,巍巍的雪山與無盡的冰川相依,燃燒的苔原上靜靜地流淌著蔚藍的溪水 Denali(迪納利)是印第安部落語言中“大山”的意思. 這座北美第一的高峰,海拔6194米,巍然屹立于阿拉斯加州東南部,阿拉斯加山脈中段. 第一天晚上拍攝結束,徒步回宿營地的時候. 抬頭赫然看到遠山在云端浮現,初生的月亮照亮了腳下的苔原,山峰上還殘存著落日的余暉,真是如詩一般的畫面. Denali山脈是多種野生動物的家園. 黑熊,棕熊,麋鹿,駝鹿,山羊不一而足. 這是一只早起用餐的母駝鹿. 棕熊都吃的圓滾滾的,為冬眠做準備. 因此也越發可愛. Denali作為北美第一高峰,終年云霧繚繞。到訪的游客,只有大概20%能夠目睹她的真容。我們不僅有幸在第一次到訪變成為那幸運的20%,更有在清晨拍攝時,一隊南歸的大雁恰如其分地飛過畫面,留下了這絕美的瞬間。 阿拉斯加處處是風景,無需特別進入國家公園,隨處的公路兩旁隨時可以大飽眼福. 到處秋色如畫 蔚藍的冰川河穿越五彩的苔原,蜿蜒地匯入太平洋. 冰川河流過彩色的苔原,絢爛如大地的枝干。 千年的寒冰,在晨霧中映出幽暗的冷光. 火熱苔原與冷峻冰山湖的交界 日出時分的Matanuska 冰川全景 亮黃色的白樺樹,處處燃亮了高山. <b>I. 狂風中探險Hunts Mesa</b><br> 所謂Mesa的意思,其實就是亂石崗. 不過站在這個崗上,看到的確是雄偉的紀念碑谷. 做為一個獨特的攝影視角,這里一直在我心里種草. 不過由于此地是在印第安人保護區之內,也沒有道理通行,所以到達這里還是頗費了一番周折. 這里還有不曾被介紹的一大特色,就是風沙奇大. 站立懸崖邊拍攝時,人幾乎要被吹下去. 每天吃飯的調料,也是躲也躲不掉的黃沙.<br> 這個角度觀看紀念碑谷,各個石峰交錯排列,甚為壯觀。 風化的砂巖,如果古城的殘骸。 <h3>蛛網拱門:這大概是我學習攝影以來,技術難度最大的一張全景接片了。總共拍了60張,上下三排的14毫米構圖。</h3> <b>J. 秋日的卡多湖迷霧</b><br> 德州的地形有多平呢?用統計的術語講,德州全境海拔高低的平整度,以標準方差計算,居然小于平底鍋. 這種地形對風光攝影,基本就是個災難. 好在呢好在呢,我大德州幾百年前地震之時,在與路易斯安那州交界處形成了一處堰塞湖. 湖內百年的水杉林密布,樹掛白色的西班牙苔蘚. 與秋日迷霧之季,形成了自己獨特神秘的hauntingly beautiful 景色.<br> 晨霧中的水杉陣列,美麗而神秘 清晨寂靜的森林和早起的白鷺 500年樹齡的水杉林,在日出時如火般燃燒 一片孤舟穿越神秘的森林 百年的老水杉,在每年的秋季,綻放出最燦爛的顏色。 清早寂寞的垂釣者 空中俯瞰德州這燦爛的秋天 到處是如詩般的畫面 <b>K. 惡土之野</b><br> 在猶他州的南部,有這樣一片土地. 幾乎寸草不生的高原沙漠中,溝壑叢生,被稱為 badlands, 亦即惡土之意. 由于獨特的礦物質成分,土壤呈現黃灰藍紫紅的各色,有些區域從空中看,好似月球與火星的表面. 此次一路經歷狂風,暴雨,冰雪,陽光和彩霞. 感謝Willa 的周密計劃,大家收獲滿滿,至此2019攝影季圓滿結束. <br> <h3>Factory Butte: 工廠山. 典型的惡土堆積結構,獨特的溝壑結構使其充滿了邪惡的美.</h3> <h3>火星地表:這一處則是紅壤的沖積結構,空中俯瞰猶如火星的表面.</h3> <h3>圓形的土山與溝壑的條紋,看起來猶如珊瑚中游動的水母.</h3> <h3>Temples of Sun and Moon: 高低兩座尖利入云的沙礫層積巖石峰,分別被命名為太陽與月亮神廟.</h3> 有風景的拱門 惡土之野的黃昏 沙漠中的鏡泊 日落時如魔幻般的光線,稍縱即逝。 通往神秘的西部世界之旅,就此開啟。 因為好多人問,所以最后說明一下,攝影不是我的職業,只是幾個業余愛好中的一支. 大概從2015年開始,認真地開始風光攝影的探索. 幾年下來,攝影水平有無提高不論,竄上跳下攀巖的靈活度和跋山涉水的體力與耐力,倒是有了長足的進步, 算得上是最滿意收獲吧. 大自然每時每刻都有她不同的美麗,就讓我繼續有能力做這些輝煌瞬間的記錄者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宜丰县|
遂川县|
山阳县|
海丰县|
九台市|
五峰|
嵊泗县|
忻城县|
信丰县|
雅江县|
凉城县|
清流县|
浦江县|
阜阳市|
甘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汽车|
乌鲁木齐县|
焦作市|
全南县|
大兴区|
乌恰县|
康马县|
利川市|
永吉县|
加查县|
日照市|
河曲县|
衡水市|
武功县|
胶州市|
门源|
鹤壁市|
南开区|
辰溪县|
翁牛特旗|
丰宁|
九龙坡区|
洞头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