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人生的旅途中,許多往事都可以漸漸淡漠,唯獨那段知青歲月,我們不能忘掉。多少人們的青春和追求,就是在那段歲月里開始的;多少青年的人生之路,就是在上山下鄉的地方,一步一步走出來的。</h3><h3> 毛家村是安義縣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貧瘠的小山村,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這里下放了十幾位知青,據村里的老人介紹,他們的到來,給村里帶來了一股清新之氣,從開始的不接納、排斥,到后來的依依不舍,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知青們從洗衣做飯,縫補打掃,到后來的莊家里手,培養了卓絕的艱苦奮斗的精神。有一對知青,在勞動中相戀,他們徜徉在田頭,樹下,激情的歲月,純真的戀情,至今是村里的一段佳話。</h3><h3> 也許,曾經艱苦的日子也是一種美好,因為它最能體會到人世間最真摯的溫情。</h3> <h3>1968年的一天,知識青年鄧添月鄒文山響應偉大領袖的號召,來到了毛家村。</h3> <h3>在村口,受到了大隊書記和生產隊長的熱情歡迎</h3> <h3>書記叮嚀:廣大的農村,是大有作為的</h3> <h3>你添柴來我做飯,自食其力樂開懷</h3> <h3>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h3> <h3>小雞小雞來吃米,聽聽奶奶說家史</h3> <h3>暮靄勞動歸,牽牛伴他回</h3> <h3>村口池塘石板上,他們一起把衣晾</h3> <h3>橋下流水聲聲響,勞動經驗交流忙</h3> <h3>騎在大路上</h3> <h3>共同的勞動與生活,他們相戀了</h3> <h3>相約電影院</h3> <h3>觀看紅燈記</h3> <h3>大隊生產會后</h3> <h3>黃昏下的約會</h3> <h3>四年的知青歲月,難忘的人生經歷,再見</h3> <h3>同行人員合影</h3><h3>策劃:輕舟</h3><h3>出鏡:鄧添月/鄒文山</h3><h3>攝影/后期:麥子</h3><h3>友情出鏡:毛家村村長及眾鄉親</h3><h3>同行人員:輕舟,潤,棋子,月,樂樂,平哥,劉老師,三個火槍手,寶兒</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富阳市|
许昌市|
收藏|
道真|
清流县|
金沙县|
巴南区|
隆安县|
石屏县|
嫩江县|
祁东县|
红河县|
德钦县|
宽城|
化德县|
嵊州市|
琼海市|
富顺县|
调兵山市|
周至县|
改则县|
白河县|
晋宁县|
绥阳县|
三台县|
乌兰浩特市|
崇义县|
大石桥市|
绥中县|
金塔县|
保山市|
宁化县|
抚顺市|
长子县|
庆城县|
肥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连州市|
桑植县|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