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深圳有個世界之窗主題公園,打開世界之窗,世界原來如此精彩,歷史的長河中世界各族人民創造了如此多的文化景觀和建筑奇跡、歷史遺跡、古今名勝、精彩紛呈。</p><p>民間歌舞則是一幅幅活潑生動的風情畫,動感項目裹挾著科技與夢幻,帶你穿梭古今。</p> <p>2019.12高中姐妹們相聚世界之窗</p> <h3>羅浮宮金字塔</h3><h3>華裔設計師貝聿銘設計建造了玻璃金字塔, 采用普通的幾何形態和玻璃材料,可以透視巴黎不斷變化的天空,還能為地下設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創造性地解決了把古老宮殿改造成現代化美術館的一系列難題,取得了極大成功。</h3> <h3>走出中華門看世界。</h3><h3>世界廣場108根意蘊深遠的廊柱,1680平方米象征世界文明的浮雕墻,六座代表不同文化的城門。</h3> <h3>巴比倫伊什塔門</h3><h3>建于公元前575年,以女神伊什塔命名。</h3> <h3>埃及荷拉斯神廟大門</h3><h3>建于公元前237至57年,埃及神廟大門的典型。</h3> <h3>玻利維亞太陽門</h3><h3>建于公元前八世紀,南美印第安文化遺跡。</h3><h3><br></h3> <h3>土耳其英杰馬杜拉伊斯蘭經學院大門</h3><h3>建于13世紀,雕刻精美,圖案富有特色。</h3> <h3>泰國大皇宮</h3><h3>坐落于曼谷湄南河東岸,是泰國的地標。始建于1782年,經歷代國王的不斷修繕擴建,至今仍然金碧輝煌。這里匯聚了泰國建筑、繪畫、雕刻和裝潢藝術的精粹。</h3> <h3>韓國景福宮,建于1394年,是首爾最古老的宮殿,現為博物館。</h3> <h3>日本桂離宮,始建于1620,在日本京都西部桂川的西岸,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古色古香的建筑,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桂離宮。</h3> <h3>法隆寺,日本奈良的著名佛寺,始建于公元607年,大殿和五層塔是現存最古老的木建筑之一。</h3> <h3>日本姬路城天守閣,主城樓建成于1609年,形如展翅白鷺又稱白鷺城,日本城堡建筑中最杰出的代表。</h3> <h3>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h3><h3>大約建于公元750年至850年間,后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并隱蓋于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h3><h3>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并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跡。</h3> <h3>吳哥窟</h3><h3>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規模宏大,建筑精美。 始建于1113年。</h3> <h3>老撾將東寺,建于1560年,老撾佛教名寺</h3> <h3>緬甸仰光大金塔</h3><h3>是馳名世界的佛塔,也是緬甸國家的象征。</h3><h3>始建于公元前 588 年,貼有七噸金箔。</h3><h3></h3> <h3>科威特水塔</h3><h3>科威特的象征,全市有30多座錐形貯水塔,矗立在科威特城東北角的三座貯水塔建于1977年,每個球形儲水塔儲100萬加侖淡化海水,塔上還有旋轉餐廳,是集儲水、旅游、觀賞為一體的宏偉建筑。</h3> <h3>新加坡獅頭魚身像</h3><h3>魚尾獅(Merlion)不是實際存在的動物,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由新加坡華人林浪新為旅游標志設計的形象,為新加坡市中心著名噴水雕塑,新加坡的城市地標,從1997年一直沿用到至今。</h3> <h3>伊朗波斯波利斯</h3><h3>公元前六世紀波斯帝國遺址,伊斯蘭阿拉伯廣場及咖啡壺。</h3> <h3>伊朗伊斯法罕清真大寺</h3><h3>坐落在伊朗伊斯法罕市中心。建于1612年,建筑宏偉,造型優美。</h3> <h3>東南亞水鄉</h3> <h3>尼泊爾斯瓦揚布納特佛塔</h3><h3>建于公元前三世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教圣跡之一,位于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h3> <h3>馬來西亞極樂寺</h3><h3>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佛寺。中國妙蓮和尚建于1889年,依山而建,占地12公頃結合了中國,泰國,緬甸三種建筑風格。環境清幽,也是東南亞最大、最宏偉的佛寺之一。</h3> <h3>伊拉克螺旋塔</h3><h3>矗立在巴格達北部125公里的薩馬拉大清真寺廣場之上,是清真寺的宣禮塔,被列為全球十大螺旋樓梯之一,建于公元837年,這是一座只有樓梯的建筑,是阿拔斯王朝時代建筑藝術的杰作。盡管只有七層,看上去卻似乎比二十層樓還高。體現古代人通向天堂的向往。</h3> <h3>印度泰姬陵</h3><h3>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h3><h3>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 </h3><h3>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杰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h3><h3></h3> <h3>印度摩托哈拉圣井</h3><h3>建于公園11世紀,位于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省,著名印度教太陽神廟前,是印度教徒朝圣前沐浴凈身的地方,人們相信圣井的水可以清除罪惡,還可以祛除病痛。</h3> <h3>土耳其圣索菲亞大教堂</h3><h3>位于伊斯坦堡,由君士坦丁大帝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亞,始建于公元325年,歷史上原為基督教堂后為清真寺。</h3> <h3>俄羅斯華西里伯拉仁諾教堂</h3><h3>始建于公元1555年,公元1560年完成。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外紅場南端,是俄羅斯中后期建筑的主要代表。</h3> <h3>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宮墻和鐘樓</h3><h3>位于莫斯科中心,是克里姆林宮的標志。</h3> <h3>俄羅斯冬宮</h3><h3>坐落在圣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羅斯帝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后辟為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它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筑的杰出典范。</h3><h3>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h3> <h3>俄羅斯民居和木教堂</h3><h3>典型的東歐民居風情,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全木結構是民居的一大特色。</h3> <h3>悉尼歌劇院</h3><h3>1959年3月動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澳大利亞地標式建筑。建筑特色像在風浪中鼓帆前進的巨型帆船,又像漂浮在悉尼港灣海面上的潔白貝殼。</h3><h3>2007年,悉尼歌劇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h3> <h3>新西蘭毛利民居</h3> <h3>澳大利亞變色石</h3><h3>是一塊像山一樣的巨石,隨著環境氣候的變化,改變顏色</h3> <h3>英國白金漢宮</h3><h3>英國君主位于倫敦的主要寢宮及辦公處。宮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是國家慶典和王室歡迎禮舉行場地之一,也是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始建于1703-1705年。 </h3> <h3>倫敦塔橋和國會大廈</h3><h3>倫敦塔橋是一座上開懸索橋,橫跨泰晤士河,是從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也是倫敦的象征。該橋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h3><h3>國會大廈也叫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議會上議院和下議院址。是哥特復興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初建于1097年。</h3> <h3>巨石陣</h3><h3>在英國倫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巨石陣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大約建造于史前2300年。</h3> <h3>西班牙阿爾漢布拉宮</h3><h3>阿爾罕布拉宮是西班牙的著名故宮,為13世紀摩爾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納達埃米爾國的王宮。為摩爾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跡中的精華,有“宮殿之城”和“世界奇跡”之稱。</h3> <h3>西班牙阿卡沙堡</h3><h3>位于西班牙塞哥維亞市,又名童話堡,原為13世紀建成的要塞城堡,15世紀擴建為王宮,1862年重建,為西班牙城堡式宮殿,造型宏偉而俏麗!</h3> <h3>西班牙巴塞隆納高迪花園</h3><h3>198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建造它們的靈感來自多樣的文化根源,從這一點上看這是真正的世界性的工程,安東尼奧·高迪在巴塞羅那的創作非常個性化,影響了一代人的建筑、園林、雕塑和各種裝飾藝術。</h3> <h3>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h3><h3>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于1889年建成,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h3><h3>埃菲爾鐵塔是世界著名建筑、法國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 。</h3> <h3>巴黎圣母院</h3><h3>位于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163年。</h3> <h3>圣米歇爾修道院</h3><h3>法國著名古跡和天主教朝圣地,位于芒什省一小島上,距海岸兩公里。圣米歇爾山是天主教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岡之外的第三大圣地,歷史悠久,自然風光優美。1979年,圣米歇爾山及海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h3> <h3>凡爾賽宮</h3><h3>位于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是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中國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h3> <h3>巴黎凱旋門</h3><h3>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夏爾·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中央,是拿破侖為紀念他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打敗奧俄聯軍的功績,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h3> <h3>法國四大洲噴泉</h3><h3>位于巴黎盧森堡公園,這四個女性雕像表示歐洲、亞洲、非洲及美洲,這四大洲是雕塑的主題,整個作品是象征天主教向全球布教的理想。</h3> <h3>德國科隆大教堂</h3><h3>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志性建筑物。</h3><h3>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于一身,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始建于1248年,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至今仍修繕工程不斷。</h3> <h3>德國新天鵝堡</h3><h3>19世紀晚期的建筑,位于德國巴伐利亞西南方,鄰近年代較早的高天鵝堡又稱舊天鵝堡。</h3><h3>新天鵝城堡是德國的象征,是迪士尼城堡的原型,也叫灰姑娘城堡。建于1869年。</h3> <h3>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h3><h3>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于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征之一。</h3><h3>最杰出的文藝復興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圣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h3> <h3>羅馬假日廣場</h3> <h3>意大利比薩斜塔</h3><h3>建于1173年,是意大利比薩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于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h3> <h3>羅馬斗獸場</h3><h3>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h3><h3>建于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征。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h3> <h3>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圣馬可廣場</h3><h3>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由公爵府、圣馬可大教堂、圣馬可鐘樓、行政官邸大樓、和圣馬可圖書館等建筑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廣場四周的建筑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都有。</h3> <h3>佛羅倫薩市政廣場</h3><h3>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城市佛羅倫薩,市政廣場因為周圍的精美建筑而被認為是意大利最美的廣場之一。始建于13、14世紀。</h3> <h3>希臘雅典衛城</h3><h3>希臘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筑,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 位于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衛城中最早的建筑是供奉雅典娜的帕提農神廟,是歐洲古典建筑的典范。</h3> <h3>荷蘭風車</h3><h3>最早從德國引進。開始時僅用于磨粉之類。到了十六七世紀,風車對荷蘭的經濟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當時,荷蘭在世界的商業中,占首要地位,各種原料從各路水道運往風車加工。</h3><h3>十八世紀末,荷蘭全國的風車約有一萬二千架。</h3> <h3>埃及吉薩金字塔</h3><h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現在的尼羅河下游,散布著約80座金字塔遺跡。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世紀。</h3> <h3>阿布辛伯勒神廟</h3><h3>是一處在努比亞尼羅河畔的懸崖峭壁上雕琢而成洞窟神廟。</h3> <h3>非洲野生動物</h3> <h3>非洲民居</h3> <h3>尼亞加拉大瀑布</h3><h3>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紐約州的交界處,主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內,在美國境內瀑布由月亮島隔開,觀賞的是瀑布側面。</h3><h3>尼亞加拉瀑布與伊瓜蘇瀑布、維多利亞瀑布并稱為世界三大跨國瀑布!</h3> <h3>美國國會大廈和美國總統山</h3><h3>美國國會所在地,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美國人把它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權的最高象征。</h3><h3>國會大廈1793年9月18日由華盛頓總統親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1814年第二次美英戰爭期間被英國人焚燒,部分建筑被毀。后來增建了參眾兩院會議室、圓形屋頂和圓形大廳,并多次改建和擴建。<br></h3><h3>美國總統山</h3><h3>位于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公園內有四座高達18米的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前總統頭像,他們分別是華盛頓、杰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林肯,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h3><h3></h3> <h3>美國白宮</h3><h3>美國總統的官邸和辦公室。1902年被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正式命名為“白宮”。</h3> <h3>美國紐約曼哈頓</h3> <h3>自由女神像</h3><h3>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位于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h3><h3>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征,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象征,表達美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h3><h3>1984年,美國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內涵被廣泛用于各種領域。</h3><h3><br></h3> <h3>美國杰弗遜紀念堂</h3><h3>是為紀念美國第三任總統,《獨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馬斯·杰斐遜而建的,1938年在羅斯福主持下開工,至1943年落成。</h3> <h3>林肯紀念堂,它被視為美國永恒的塑像及華盛頓市標志,為紀念美國第十六屆總統,首位共和黨籍總統,在任期間主導廢除了美國黑人奴隸制的亞伯拉罕·林肯而建。</h3><h3>紀念堂位于華盛頓的國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馬克河東岸上,與東端的國會大廈遙遙相望,是一座用通體潔白的花崗巖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臘神殿式紀念堂。</h3> <p>亞馬遜叢林穿梭</p> <h3>巴西耶穌山</h3><h3>是觀光里約熱內盧最理想地方,山頂為世界著名的里約熱內盧基督像。</h3><h3>1922 年,巴西獨立100 周年時始建,于1931年完成了的一個建筑壯舉。</h3><h3>2007年7月7日,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h3> <h3>巴西巴西利亞國會大廈</h3><h3>整幢大廈水平、垂直的體形對比強烈,而用一仰一覆兩個半球體調和、對比,豐富建筑輪廓,構圖新穎醒目。</h3><h3>建成于1958年,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巴西利亞這座建都不到30年的城市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世界對巴西現代建筑設計的最高評價。</h3><h3><br></h3> <h3>北美印第安圖騰</h3> <h3>印第安舞蹈</h3> <h3>墨西哥瑪雅金字塔</h3><h3>體現了托克特克人天文學和建筑藝術成就以及宗教特色。</h3><h3>瑪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輝煌的文明,約形成于公元前1500。</h3><h3>瑪雅文明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并列為美洲三大文明。</h3> <h3>墨西哥凝神武士像</h3><h3>公元10到12世紀,托爾特克人圖拉文化遺址,辰星金字塔殿前的石雕群像柱,柱高4.6米。</h3> <h3>智利復活節島巨石像</h3><h3>復活節島位于南太平洋上,全島發現1000多尊整石雕成的石像,工藝粗陋,但輪廓鮮明,最大的高22米。</h3><h3>是至今未曾完全破解的文化之謎。</h3> <h3>秘魯納斯卡線條</h3><h3>是一種巨型的地上繪,有著廣大寬闊的直線,看起來就像機場跑道一樣,描繪的大多是動植物。位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是存在了2000年的謎局:究竟是誰創造了它們并且為了什么而創造,至今仍無人能解,因此被列入世界十大謎團。</h3> <h3>納斯卡線條畫</h3> <h3>重返侏羅紀</h3> <p class="ql-block">世界雕塑園,陳列有50多尊雕塑。</p><p class="ql-block">摩西像,摩西是公元前13世紀時猶太人的民族領袖,史學界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p> <h3>伏爾泰</h3><h3>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h3> <h3>拿破侖之妹</h3><h3>拿破侖之妹要求雕塑師把自己雕刻成躺著的維納斯,雕塑師用細膩的手法滿足了寶琳的愿望</h3> <h3>伊斯蘭街</h3> <h3>歐洲街</h3> <h3>凱撒宮</h3> <h3>德國小教堂</h3> <h3>世界之窗是很好的主題公園,號稱“給我一日時間,給你一個世界”,但實際上旅行的人匆匆一日,是沒有時間和精力游玩的那么詳盡,吸收那么多文史信息的。于是作成此篇,也讓大家或可閑來一讀。????</h3><h3>對于沒有什么名勝古跡的深圳人民而言,無疑平添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去處。</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改则县|
深州市|
厦门市|
威海市|
碌曲县|
星子县|
浦县|
二手房|
丘北县|
铜山县|
都匀市|
伊川县|
青神县|
博湖县|
乌兰察布市|
航空|
桂阳县|
巴青县|
砚山县|
乌恰县|
昭觉县|
建昌县|
潞西市|
徐闻县|
哈尔滨市|
且末县|
永顺县|
牙克石市|
页游|
富川|
栾川县|
湘阴县|
常州市|
梧州市|
福建省|
九龙坡区|
梅河口市|
赤壁市|
宁强县|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