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趕場偶記》</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圖 / 劉浩</h5><h3><br></h3><h5> 2010年1月中旬,時值農歷臘月,牛年歲末,資中歸德鎮正逢趕場天。十點過后,霧氣逐漸散去。場鎮上熙來攘往,買賣興旺。 </h5><h3></h3> <h5> 人群中走來一位賣鱉人,他的到來,使得原本熱鬧的場鎮又增添了活躍氣氛。 </h5> <h5> 這個老兄是趕場天的常客,用樹棍挑拎著一只麻繩拴吊著的龜鰲,十分惹眼。極像是撐起的一面招徠“幌子”,亦或“道具”一枚,引出一連串話題來。</h5> <h5> 須臾之間,圍擾來一幫湊熱鬧的人。</h5> <h5> “對眼”,“你那個王八是拿來耍的還是拿來賣的呦”?</h5> <h5> “你說個錘子!老子的團魚是土生土長的哈,價錢相因了搞不倒事”!</h5> <h5> “你豁別個的,塘子頭哪來野生的喲,烏棒差不多”?!</h5> <h5> “喊你來趕場,你要來抵黃!我看你龜兒子就像是野生的”!</h5> <h5> “胡幺爺,你當公公咯噠,買回去跟兒媳婦補哈噻”!</h5> <h5> “要球你操心,月母子要燉肥雞婆,這個東西適合你媽老漢兒”!</h5> <h5> “不懂科學莫開黃腔哈!曉不曉得啥子叫“霸王別姫”呦(鱉和雞的諧音)?”聽沒聽說過“龍鳳湯”?老子跟你講,鰲和雞伙倒一鍋燉,那才是最補人的”!</h5> <h5> ……</h5> <h5> 買鱉人的口氣略帶嘲諷又有幾分得意!明顯占了上風,語言更有權威,掌控著聊天閑侃的“話語權”。不停地接話搭腔,舌戰好幾個回合,刁在嘴上的香煙一直沒顧上點火。</h5> <h5> 看樣子,他們都是些熟識的鄉里鄉親或是集市上的熟面孔,湊攏話就多,玩笑開得大!互懟戲謔,插科打諢,攛掇慫恿,七嘴八舌,鬧渣麻了……</h5> <h5> 賣鱉人,大家喊他“對眼”。</h5> <h5> 此人戴一頂護耳鴨舌帽,夾克外面套西裝,與眾不同,模樣很扯。尤其自帶“表情包”,喜感十足,惹人發笑。這人似乎不是來做買賣的,更像是專來集市上找“感覺”的。和熟人打個招呼,吹吹龍門陣,享受其中過程,逍遙自在,自得其樂,心滿意足矣!</h5> <h5> 一來一去,渾身是戲。</h5> <h5> 眼前這一幕生活“情景劇”,本色出演,真實自然,言談話語之間,細想起來還多有意思的,著實讓人產生聯想,受到感染觸動,不由得思考琢磨一番:</h5> <h5> 讓日子過得有趣,乃生活態度和能力。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人的興趣愛好不盡相同,但愉悅的心情感受是相通的。</h5> <h5> 愛閱讀的人會覺得開卷有益,腹有詩書氣自華。吃貨老饕視美食如人生,寧可傷心,不可傷胃,唯有美食不可辜負。背包客的人生信仰:一生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追求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抱負。可謂生活姿態,不可替代!有人好飲酒,“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有人愛品茶,“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養花種草,提籠架鳥,活得有趣,形態各異,關鍵還是自已的心情感受。<br></h5> <h5> 過得有趣,這和所謂的“層次”沒有關系,無須攀比,普通百姓自有其“有趣”的方式和道理。就像這位仁兄,快樂如此簡單,一個“聊”程下來,益神解郁,周身通泰。</h5> <h5> 小日子,大生活,愜意舒心就安逸。隨遇而安,自娛其樂,不失為一種生活態度!</h5> <h5> “元芳,你怎么看”?</h5><h5><br></h5><h5> 2019年12月18日 / 成都</h5><h3><br></h3><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南康市|
灌南县|
中山市|
舞阳县|
江安县|
通化市|
武宣县|
宁晋县|
湖南省|
加查县|
彭阳县|
荣成市|
灯塔市|
克东县|
盖州市|
东阳市|
丰县|
清原|
内丘县|
扎鲁特旗|
霍州市|
博湖县|
寻乌县|
平利县|
镇江市|
偏关县|
大余县|
科尔|
积石山|
平昌县|
土默特右旗|
中西区|
清水县|
易门县|
广平县|
元阳县|
宿松县|
贡觉县|
茌平县|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