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第斯山脈南端,作為巴塔哥尼亞東部的延伸,就是阿根廷的冰川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los glaciers)。公園里的莫雷諾冰川(glacier Moreno)和菲茨羅伊峰(Fitzroy)都是巴塔哥尼亞來客必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交代一下我們的路線:從智利????的百內國家公園出來,北上穿過國境線,往東北到達El Calafate????,然后向北經阿根廷湖和Viedma湖到西北方向的小鎮El Chalten????。次日去Fitzroy????走山。稍后南下回到El Calafate,往西轉戰去爬Moreno冰川????。</p> <h3>分享一件文物,大概往后再也見不著了。幾年前第一次去阿根廷????,要交160刀reciprocal費。弄這么一張路引隨身帶著過關。那一次本來要同行的一位持中國護照的老先生,就是沒搞到這張路引,最終飲恨未能成行。達幫O8的努力,再不用花銀子買這勞什子了。</h3> <p class="ql-block">離智利和阿根廷邊界不遠,位于巴塔哥尼亞南部阿根廷一側的阿根廷湖(lake Argentino),屬于阿根廷圣塔克魯茲省,海拔185米,成細長狀,湖面有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最寬處有32公里,平均深度150米,最深處有700米。湖水來源于附近多個冰川,包括我們行程中將要去的莫雷諾冰川(Moreno)。湖水由圣塔克魯茲河由西向東一瀉4百里橫穿阿根廷流向大西洋。阿根廷湖從81年起就被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湖中盛產鮮美的彩虹鱒魚。只是地廣人稀,食客甚少。</p> <p class="ql-block">南美湖泊一般由于含有大量不同的礦物質,各自色彩繽紛。在地圖上看由北向南,就像老天爺把一串五顏六色美麗的珍珠毫不經意地灑將在大地,星羅棋布閃耀在山川之間,與藍天,白雪,森林,草地相映成輝。如果沒記錯,阿根廷湖好像是阿根廷最大的淡水湖,呈現碧綠偏藍,煞是好看,貌似就是傳說中的湖藍色。即使是陰天,湖色映到厚厚的云層上也是碧綠的,真的是美得讓人動容。</p> <p>阿根廷湖風云多變氣象萬千。人說從巴塔哥尼亞過來的山風大得能把胡子吹掉。這棵湖畔被山風終年吹倒向一邊的樹叢可以證明所言不虛。</p> <p>沿途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沒遮沒攔,一望無際</p> <p class="ql-block">公路兩旁大草原上漫步的南美原駝,在藍天白云下,熙熙攘攘,自由自在</p> <p class="ql-block">El catalafe小鎮,名字起的挺浪漫,catalafe是當地產類似藍莓的一種植物。El catalafe位于美麗的阿根廷湖南,1萬人口,有飛機去布宜諾斯艾利斯。一般到這來的人都是奔Fitzroy和Moreno冰川公園去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從El Catalafe沿麥哲倫半島往西51公里就到了冰川國家公園,到西北方Fitzroy附近的El Chalton卻要3.5小時的車程(200多公里呢)。</span>從智利????的巴塔哥尼亞白內國家公園到這里只有長途汽車。寒風凜冽中哆哆嗦嗦地過邊卡入境,沿途還要開過一段RN40。說來這RN40是阿根廷????最長的公路,最北可達玻利維亞????邊境,南邊能走到火地島。據說越往南越難走,主要是路況隨季節多變,有些地圖上明明標好的路走到了才發現其實根本就不存在。要不怎么書上說如果有誰真能從北到南走下來還活蹦亂跳的,那真的可以炫耀一輩子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羊肉一定不能錯過,熱騰騰噴香鮮嫩,而且沒有膻味。之后離開每每再想起阿根廷,最思念的就是這一口烤羊排了,當然還有鮮美可口的羊肉湯。</p> <p class="ql-block">小鎮美食一瞥驚鴻</p> <p class="ql-block">年輕時經常能在《參考消息》上讀到有關????的消息,盡是有關庇隆的軍政政府獨裁專制的報道。后來也讀過一些經濟學家的評論,庇隆夫婦推行的民粹主義左派福利政策拖垮了????的經濟,讓????萬劫不復,從曾經的世界富國流落成二流國家。總之負面報道居多。<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沒想到這倆寶貝在這還挺popular,這么多年在El Catalafe這么偏遠地區竟還有紀念碑矗在這,看來老百姓還是挺喜歡他們的,或者說民粹主義還是容易被老百姓接受的。也可能還要再過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真的客觀地對這二位歷史定位。觀點,特別是有政治偏見的觀點,一時都不可信。要看幾十年幾百年,由歷史由當地百姓民心所向來決定。天朝如是,番邦亦然。</span></p> <p class="ql-block">從El Catalafe往北沿RN40開3個多小時就到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鎮El Chalten。原本其實就是一個位于山腳下山溝里的一個小村莊,荒僻的很。只不過這幾年由于登山客劇增,發展很快,成了登山者們去Mt Fitzroy的大本營,街上碰到的人大多不是躍躍欲試次日要上山的,就是余興未消剛從山上跑下來的。</span></p> <p class="ql-block">El Chalten小鎮街景</p> <p class="ql-block">盜圖一張小伙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小鎮美食,酒肉管夠,無關地界偏遠</p> <p class="ql-block">葡萄美酒夜光杯??。阿根廷????產葡萄??,自然葡萄酒??也挺不錯的,物美價廉,古來圣賢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隨行的七仙女亦不例外,故事暫且按下不表。</p> <p class="ql-block">傳說中的考全羊在巴塔哥尼亞是這樣做的,香脆,不膩,不膻,鮮嫩可口,沒嘗過的等于沒來過。</p> <p class="ql-block">五谷輪回之所的別樣標志。瞅瞅那張告示,很好奇,難道說此地黃蜂??好這一口?</p> <p class="ql-block">從El Chalten上山的地圖,按照當地人的推薦,先找車沿黑線開到山的東北邊,一路往南轉東南延紫線走回來,邊走邊觀山。這么走的好處是一路下山省力。其實如果不怕累,建議反著走,早上陽光正好打在Fitzroy山峰,景色將會越走越更好看。</p> <p class="ql-block">更詳細一點的地圖,我們走的是I, D, C, B段</p> <p class="ql-block">在I段穿山越嶺,大霧茫茫,求老天給個好天氣</p> <p class="ql-block">霧中彩虹??。El Chalten,當地語意為冒煙的山,終日云霧繚繞,果然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在I段穿過的樹林,這里鬧蟲災很厲害,慘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那蟲子有點像北京的楊砬子,也稱毛毛蟲,黑乎乎的嚇人。不知到了夏天它們會不會化繭成蝶,漫山飛舞。</p> <p class="ql-block">馬上就到D點Largo de los Tres,還是不見Fitzroy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小伙伴們加油</p> <p class="ql-block">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到達D點Lago de los Tres,大家怎么都是這個動作?</p> <p class="ql-block">彼時其實照出來就是這個樣子,啥也看不清,可是總不能空手而歸吧</p> <p class="ql-block">Lago de los Tres</p> <p class="ql-block">Lago de los Tres全景</p> <p class="ql-block">借用路邊這個路標把附近幾個山峰??誰是誰,還有它們的高度搞搞清爽。</p> <p class="ql-block">回程B段在Capri湖畔歇歇腳。遠遠看去,Fitzroy附近幾座山峰環繞在一起,竟像一座蓮花臺,主峰如佛祖一般自帶光環,四周幾峰如觀音,普賢,文殊,地藏一眾菩薩側坐兩旁,果然寶像光華,俯瞰天下云云眾生。稍許日落云散,大家開玩笑,說是佛祖退朝了。</p> <p class="ql-block">回程B段路上回眸Fitzroy</p> <p class="ql-block">懷抱琵琶半遮面,有點要出來的樣子啦</p> <p class="ql-block">Mt Fitzroy,海拔3406米,是安第斯山脈中最漂亮的山峰之一。印加人把他稱作blue mountain)藍山)。我個人猜想,現在這名字大概是紀念小獵犬號船長吧。當年FitsRoy船長想找人一路解悶,找著<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達爾文乘坐這船,沒想到竟成就了達爾文在南美一路考察采集標本,才有了后來的《物種起源》一書,進化論由此面世。不過達爾文本職工作并沒做好,Fitsroy船長的郁悶心情沒被解開,最后還是自殺了。說不定達爾文心懷感念,覺得對不起老船長,于是就把路上看見的這座當時并不知名的美麗山峰命名給Fitsroy船長,當做紀念。</span></p> <p class="ql-block">Fitzroy以及周邊的山峰屬于世界上最難攀登的山峰之一,登山者屢敗屢戰,樂此不疲。終于1952年2月2日,法國探險家Lionnel Terray帶領的登山隊首次征服Fitzroy山頂???。當時阿根廷的F Ibaflez少校和Jacques Poincenot都同時參與了。所不幸的是Poincenot最終沒能活著回來。</p> <p class="ql-block">Capri湖畔</p> <h3>既然老天不給面子,只好從朋友圈里盜圖一見Fitzroy的真面目</h3>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出生在巴塔哥尼亞長大的世界級登山家Casimiro Farrari(不知道法拉力是不是就是因他聞名天下的),1974年帶著他號稱(the spiders of Lecco)團隊首次征服了Cerro Torre。迄今為止,Cerro Torre上由石灰巖和冰組成的峭壁依然是全世界最危險最艱難登峰挑戰。據說這家伙太喜歡這里的環境,就在附近找了個農場安下家來,整天看山爬山,一直到2001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留下這張圖,后來的小伙伴可以參考各條登山路線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次日,幾個體力好的小伙伴頂風冒雪征服lago Torre。風大得可以把人吹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lago Torre岸邊激浪</p> <p class="ql-block">去moreno冰川公園的路上,天清日朗,阿根廷湖歲月靜好</p> <p class="ql-block">冰川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los glaciares)建立于1937年旨在保護南巴塔哥尼亞冰原,冰川以及亞南極圈森林植被。</p> <p class="ql-block">一眼望去,冰原上能看見的最高峰Cerro Pietrobelli,海拔2950米。同伴們講,乍一看還頗有點珠峰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走進冰川 一探風韻</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來誰都不容易</p> <h3>冰川里的捉狹鬼 - 導游確保每個進冰川的人安全</h3> <p class="ql-block">下得冰川,大伙干一杯冰川白蘭地</p> <p class="ql-block">巴塔哥尼亞冰蓋大約400公里長。從麥哲倫半島邊上可以乘輪渡,橫跨Brazo Rico,就來到Moreno冰川的visitor center。大伙都在這端著照相機??等著照冰川塌陷。</p> <p class="ql-block">Moreno冰川寬約5公里,高出湖面70米余,在水下也有160米深。我們腳下這塊土地和冰川之間被稱作canal de los tempanos水道,把阿根廷湖的兩部分連接起來。平時左手邊的Brazo Rico的積水由此進入阿根廷湖。天寒地凍的時候,水道被冰川封住,以至于Brazo Rico的積水上漲達30米。水壓逼迫冰川到一定程度,冰川破裂,Brazo Rico一側的積水噴薄而出,驚天動地。這種情況早年是每年一次,后來大概是global warming的原因,變成了十幾年才能一見的景觀,而且88年以來這種事再也沒有發生。</p> <p class="ql-block">冰川一般分為兩部分,在accumulation部分形成增長,在ablation部分消融分離。兩部分交接的那條線就是平衡線(equilibrium line)。我們眼前的Moreno冰川只是更大的Upsala冰川的ablation之一。Upsala冰川在南巴塔哥尼亞排第三。之所以出名就是近年來global warming造成冰川退卻,從1986年的838平方公里退縮到2011年的750平方公里。Perito Moreno大概覆蓋了254平方公里,高度在海拔185和3000之間不等。從遠處的Cerro Pietrobelli到Moreno直線距離約24公里</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temperate glacier(我不知道地理學怎么翻譯,暫且叫它活動冰川)的形成accumulation和消融ablation速率一般都很高。Moreno冰川屬于活動冰川,但目前處于相對穩定狀態(equilibrium state)或者說冰川的形成與消融達到一定的動態平衡,近兩個世紀變化不大。每日移動約2-4米,??從形成到消融大約需要2-3百年。稍微有時間駐足的游客們經常可以觀察到冰川融化、崩塌入水,如雷動地的那一瞬間。</p> <p>也有呆頭呆腦的游艇專門跑過去等著的</p> <p class="ql-block">晶瑩剔透的冰川在高強度的壓力下泛出特有冰藍色</p> <p>水上高達70米的冰川,水下深160米</p> <p class="ql-block">七仙女在美麗的冰川前激動得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安第斯神鷹,亦稱Indian Condor印第安禿鷹,南美人心目中的神鳥,每逢見到,大家都激動不已,駐足行注目禮。這種鷹脖子上一圈白色羽毛,識別起來很容易。它屬于食肉類猛禽,是西半球最大的飛行鳥類,翅膀展開來有2-3米寬。安第斯神鷲分布在南美安第斯山脈及太平洋沿岸,目前估計還有大約6700只存活。</p> <p class="ql-block">南美原駝,一副安步當車,滿不在乎的樣子。不過也是,這里本來就是它的地盤。在自己家里還用得著怕誰嗎。</p> <p class="ql-block">不知名的鳥</p> <p class="ql-block">之前提到過的紅毛狐貍,在營地里悄聲出沒</p> <p class="ql-block">高喬(gaucho)牧羊人,也被人稱為安第斯山脈的Cowboy。高喬人屬于安第斯土著民族,生活在????潘帕斯草原和????巴塔哥尼亞山區。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游牧生活方式。之前道聽途說美篇里記錄過他們的民族舞蹈。</p> <p class="ql-block">再見夢縈魂牽的巴塔哥尼亞</p> <p class="ql-block">再見碧綠清澈的阿根廷湖</p> <p class="ql-block">俯瞰冰川</p> <p class="ql-block">遠眺Fitzroy</p> <p class="ql-block">再見百內</p> <p class="ql-block">路過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算起來應該是第三次來到這個魅力十足的南美重鎮。<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一瞥,市中心的方尖塔。</span></p> <p class="ql-block">這條世界上最寬的大街依舊綠樹成蔭(在俺們心里,北京的長安街才是最寬的那一個)</p> <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的街道人流,依然有人自由抗議游行</p> <p class="ql-block">粉紅色的總統府,庇隆夫人(就是音樂劇里唱“阿根廷請別為我哭泣”的那個Evita)曾在那里在丈夫的扶助下靠著鋼板向阿根廷人民做了最后的演說</p> <p class="ql-block">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此行路線圖</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的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回望百內,趁著還有空,貼幾張前文因為限制而沒地方貼的百內國家公園照</p> <p class="ql-block">文中借用小伙伴們拍的照片數張,在此一并致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静县|
长子县|
广丰县|
教育|
射洪县|
昌都县|
房产|
塘沽区|
武清区|
库尔勒市|
台东市|
紫云|
呼伦贝尔市|
冷水江市|
长泰县|
连云港市|
扎鲁特旗|
北辰区|
镇平县|
浠水县|
景德镇市|
娄烦县|
海林市|
石嘴山市|
永靖县|
望谟县|
彭山县|
偃师市|
仙居县|
弥勒县|
东莞市|
施秉县|
麻阳|
鹤壁市|
安庆市|
富平县|
淮安市|
裕民县|
连山|
万州区|
杭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