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大理,我們曾經在心中無數次的想象它的模樣,它在我們的心中是一個神秘而夢幻的存在,蒼山、洱海、蝴蝶泉、崇圣三塔,大理古城,秀美的風光讓人無限向往,精彩的故事讓人津津樂道。記得上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迷戀武俠小說,最喜歡的是金庸的作品,除了曲折的故事情節,眾多的人物形象,讓人難以忘記,還有那些名山大川也是讓人銘記于心,就像《天龍八部》中的大理,《神雕俠侶》中的襄陽,這些地方因為武俠小說的流行而聞名遐邇。從上學時讀小說到后來上班后看電視劇,大理這個名字,已經深深的印記在自己的腦海里了,總想著有機會要到大理走一走。</font></b></h1> <h1><font color="#ff8a00"><b>早起在祥云吃了特色小吃肉餌絲,然后乘高鐵二十多分鐘就到了大理。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剛開始我們只是看到他的局部,難以勾勒出它的整體面貌。踏上這片土地,不但要欣賞它的山水風光,還要了解它的風俗人情,它的形象才能慢慢的豐滿鮮活起來。還有我們想象的往往比較美好,現實總會有一些差距。大理,它會給我留下什么印象呢?</b><b>
</b><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大理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距離昆明350公里,有機場,高鐵,高速公路,交通發達。接近北回歸線,“四時之氣,常如初春,寒止于涼,暑止于溫”。大理歷史悠久,是云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秦漢以來是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從唐朝的南詔國到宋朝的大理國,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b><b>
</b><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到大理,不能不知道“風花雪月”,它是眾所周知的大理四絕,四個著名的景觀。自古至今就流傳著一首民謠:“上關花,下關風,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映蒼山雪”。</b></font></h1> <h1><b><font color="#808080">下關風,下關位于蒼山和哀牢山之間山谷的出口,是蒼山洱海之間的主要風源,風期之長、風力之強,為世所罕見。一年之中大風有35天以上,風力大,最高風速可達十級,稱作“風城”,下關風是這個地方獨特的地勢形態形成的。下關風還產生了一些奇怪的自然現象,行人迎風前行,帽子應該吹落在身后,但是在這里卻會掉在身前,令人百思不理其解。下關風在民間流傳著兩個動人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觀音化作一個老奶奶,背著一個風瓶,經過天生橋時,遇到守橋土兵檢查,還沒等老奶奶說明情況,瓶蓋已被打開,大風一沖而出,不可收拾,從此大風日夜不停地從天生橋吹向下關。還有一個傳說,有一個白面書生與一位美麗的姑娘相愛,引起了南詔國王的不滿,國王命法師把書生打入洱海。姑娘為救情人,向觀音菩薩要了六瓶風,想讓大風把海水吹干救出書生。誰知才到天生橋,姑娘一不小心跌了一跤,打碎了五個風瓶。剎時間狂風怒吼,一年四季風吹不斷。</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上關花,上關是一片開闊的草原,鮮花鋪地,姹紫嫣紅, 相傳這里有棵“十里奇香樹”,花大如蓮,香飄十里,花開十二瓣,代表十二個月,閏年開十三瓣,非常神奇。果實黑而堅硬,用作朝珠,又稱為“朝珠花”。《大理府志》:“花樹高六丈,其質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應十二月,遇潤月則多一瓣,俗以仙人遺種,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以其地名之。” 上關花也有一個膾炙人口的傳說,當年有個善良的婦女難產,一位仙翁送給她朝珠,讓她含在口中。由于不慎朝珠落地,長出了這棵奇異的花樹。花樹長成后經常招來貪官污吏的騷擾,百姓苦不堪言,便忍痛將花樹砍了,從此這種花便絕跡了。大理氣候溫和濕潤,適宜花木生長,養花愛花成了白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大理花卉品種之多舉世矚目,猶以茶花為甚,“家家流水,戶戶茶花”,所以現在多以茶花代表上關花。</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蒼山雪,是指點蒼山山頂四季不化的積雪景象,蒼山十九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達4122米,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 銀裝素裹,堆銀砌玉,蔚為壯觀。傳說有一年蒼山腳下瘟疫流行,為使人們免遭災難,有兩兄妹去找觀音學法,回來后把瘟神趕到蒼山頂上,埋在雪里凍死了。為了使瘟神不得復生,兄妹倆在雪人峰上變成了雪神永鎮蒼山,從此蒼山就有了千年不化之雪。</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洱海月,洱海水質清澈,水平如鏡,每到月夜,天上的月亮清清楚楚的倒影在水里,水色如天,月光似水,如夢似幻。傳說月宮里的公主思慕人間,來到洱海邊與漁民岸黑成婚。為了幫助漁民多打魚,她把自己的寶鏡放在海中,照得魚群清清楚楚。漁民打魚多了,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公主的寶鏡在海中變成了金月亮,世世代代放射著光芒。所以洱海月被白族人民稱為"金月亮",時時刻刻在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b><b>
</b><b><br></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風花雪月”,包含著秀美壯麗的自然風光,包含著娓娓動聽的傳說故事。如今在大理,還有風情浪漫的風花雪月大酒店,風味獨特的風花雪月啤酒,從大街上走過的白族少女,她們漂亮的帽子上也有風花雪月的裝飾,風花雪月寄托著人們豐富的情感,已經密切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中,成為大理的亮麗名片,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我們的第一站是去洱海坐游船,洱海位于大理市西北,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全國第七大淡水湖,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9公里,因其形狀像耳朵故名洱海。把</b><b>湖泊叫做海,也是云南一怪,寄托著當地人對海的向往。海水清澈見底,透明干凈,被譽為“群山間的無瑕美玉”。洱海的西邊就是點蒼山,因其山色蒼翠,山頂點雪而得名,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十八溪流水潺潺,百里蒼山猶如一幅多彩的畫屏,矗立在洱海西岸。</b><b>
</b><b><br></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當我站在蒼山前,當我站在洱海邊,心情還是有點激動,我終于來到了這個夢寐以求的地方。我曾經無數次的想象,在洱海邊漫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洱海上泛舟,“船在碧波漂,人在畫中游”。今天終于來到了這里,好想去滿足心中的愿望,但是我們的安排是坐游船游覽洱海,只能是望海興嘆了。</b></font></h1> <h1><b><font color="#808080">洱海邊停著兩艘龐大的游船,樣子幾乎一模一樣,分別為洱海一號和洱海二號,我們登上了洱海一號,首先觀看了白族的歌舞表演。白族為大理最多的少數民族,崇尚白色,以白為貴,所以白族有三白,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首飾、白色的房子。白族人能歌善舞,為我們獻上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特別是白族三道茶,讓人記憶尤深。“頭苦二甜三回味”,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讓人久久回味。</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看完充滿民族風情的表演,便迫不及待的去欣賞蒼洱風光。登上游船的最高層,讓人豁然開朗,心曠神怡。憑欄遠眺,遠山如黛,那就是蒼山,因為天氣陰沉,看不到它的全部面目,山腰以上云霧繚繞,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蒼山是白族人心中的“圣山”,把它比喻為“父親”,而洱海則為“母親”。放眼望去,碧波蕩漾,煙波浩渺,因為天空晦暗,烏云翻涌,我們錯失了藍天白云,錯失了水天一色。即使這樣的天氣,也能看出來洱海的水是如此的清澈。忽然想到了那篇寫漓江的文章,“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洱海不也是這樣的美嗎?</font></b></h1> <h1><font color="#ed2308"><b>游船中途在南詔風情島短暫停留,因為時間緊張,只在島邊走了一下。海島邊有窄窄的沙灘,有照相的平臺,還看到了海的女兒的雕像。一個既像圓月又像圓鏡形狀的石頭立在海邊,上邊寫著“洱海月”,可以站在這里想象一下洱海明月的美景。</b><b>
</b><b><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因為季節和氣候的原因,風花雪月的美景我們并不能一次都看到,那就讓它成為一個夢想,永遠綻放在我們心中吧。</b></font></h1> <h1><b><font color="#010101">返回時在停車場邊發現了洱海之門,門的兩邊有副對聯:“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這該是蒼山洱海的最真實的寫照。</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u>文字:獨語斜闌<br></u></b><b><u>拍攝:獨語斜闌</u></b></font></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鞍山市|
红原县|
台中县|
许昌县|
吉木乃县|
庆阳市|
阜新市|
桐梓县|
衡南县|
新疆|
伊春市|
息烽县|
涞源县|
桂东县|
永善县|
高尔夫|
大新县|
乌鲁木齐市|
宿松县|
渭源县|
策勒县|
黑山县|
昌宁县|
西藏|
连山|
惠州市|
金秀|
延川县|
梨树县|
清水河县|
扬州市|
怀远县|
益阳市|
广州市|
华蓥市|
衡阳市|
怀安县|
承德县|
全南县|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