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送走清涼的十一月,迎來了凜冽的十二月,雖說已是深冬,卻不見凜冽刺骨的寒風肆虐,也不見漫天白雪飛舞,不是冬至這個節氣的到來,真的忘記了現在是冬季,此刻只能用一首歌來形容:大約在冬季!今天周末,又到歡度周末休閑自駕的時節,經過大家的推薦商議 ,決定走進伏牛山深處,一起去探尋楊苗山的傳說!
楊苗山,位于偃師市南部山區佛光峪,上世紀初,緱氏有個叫楊苗的女子,十八歲上山參佛,獨自在山上生活,在閑暇之余,開荒種糧,植樹造林,使荒山變青山,自嘗百草,修煉醫術,周邊山民有求必應,被民間稱之為活神仙。當地人為了記住她的功績,將此山改名為楊苗山。<br></h3> <h3>一路歡歌笑語到達楊苗山</h3> <h3>途徑甘露寺</h3> <h3> 甘露寺、甘露泉!相傳,秦始皇時期的甘羅天資聰穎、睿智過人,十二歲就當了宰相(史書記載為秦國上卿)。民間喜歡把甘羅與神童劃等號,因史書有關甘羅的記載十分稀少,百姓就為他演繹出許多神童故事,對他的崇拜在民間也經久不衰。
甘羅的業績像陽光朝露,春風細雨般滋潤大地,后人為紀念這位神童,就在此建造甘露寺。甘露寺坐北朝南,馬鞍山、黃龍洞山、麒麟山自南迎面撲來,在寺院的北面和東面,九龍角如玉帶相扣、環狀拱衛。寺內主殿供奉甘羅塑像,端莊俊秀,脖子上帶著紅項圈,一把金鎖垂在胸前,象征甘羅還是孩童之身。
據傳隋代就有甘露寺,還是著名的皇家寺院,屬于少林寺的上院,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就發生在附近的柏谷塢。明清時期甘露寺武僧團,比少林寺的還要著名,也可能受此影響,附近村民素有尚武之風,清代共出武舉人和擔任武騎尉以上軍職者有十余人。
甘露泉,寺院西北角有天然甘泉噴涌而出,無論春夏秋冬還是天旱雨澇,涓涓泉水總是川流不息,偃師的萬安鎮與登封的君召鎮兩地的翻山路從此經過,自古以來就是客商與過往行人或當地村民休息納涼的好地方。寺院的西北角的百年古槐樹,曾是當年“槐抱槐”老槐樹中間的小槐樹,如今樹冠遮天濃陰覆蓋了半個寺院,見證了歷史的滄桑。<br></h3> <h3>甘露寺的泉水甘甜可口</h3> <h3>冰鎮山泉水</h3> <h3> 抗日英雄紀念碑 ,抗戰時期,此地曾為八路軍皮定均部根據地,曹窯村伏擊仗除十多名日軍向登封逃竄,其余的三百多名日偽軍全部被殲滅。皮定均指揮若定,有勇有謀,八路軍在豫西數十縣威名遠揚。敢打敢拼、不畏強敵的精神,使豫西敵后抗日根據地成為全國十九塊敵后抗日根據地之一。皮定均被豫西民眾尊為“戰神”,這支八路軍也被昵稱之為“皮旅”,甘露寺現有偃師市人民政府敬立的“抗日英雄紀念碑”。<br></h3> <h3>烈士們的流血犧牲,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向烈士致敬!</h3> <h3> 楊苗山又叫楊苗洞,位于偃師府店鎮曹窯自然村正南偏西,無論山或洞均因楊苗而得名。
楊苗,全名為楊苗珍,緱氏鎮姨移廟村人。自幼崇拜道教,1918年,楊苗十八歲因婚姻生活不幸,執意出家修行,先后在大口牛心山、翟灣等地給村民紡花、織布、縫衣、刺繡,辛辛苦苦積蓄了八塊銀元,二十多歲那年與母親一道由香客護送到佛光田窯村南、麒麟山西的山上修行,二人省吃儉用,以四塊銀元購下一塊山地,又以四塊銀元購買一頭殘牛,放牛創業。母女住在一個山洞里,開荒地、燒磚瓦,將一頭殘牛繁殖成十一頭耕牛,建成三孔磚券窯,并塑神像。楊苗在山上一邊修行,一邊艱苦創業,信徒逐漸增多。
1980年開始,在信徒和附近群眾的支持下,陸續建成了祖母殿、大悲母殿、彌勒殿、觀音殿等建筑,共有房屋三十九間,石窯洞七孔,其山被稱為楊苗山,楊苗所住的洞叫楊苗洞。 楊苗洞周圍風景秀麗,森林茂密,曲徑通幽,怪石林立,鱗次櫛比。已經成為佛光山區的一個著名旅游景區。2000年農歷2月8日,楊苗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二歲。埋葬時漫山遍野人頭攢動,萬人為其送行,成為一大奇觀。
楊苗山山頂及東端是一片紅石林,犬牙交錯,賞心悅目。 楊苗山景區沿途廟宇建筑群包括:甘露寺、中海寺、楊苗洞、麒麟山奶奶廟、安陽宮、玄天宮等。<br></h3> <h3>走進楊苗山</h3> <h3>楊苗山</h3> <h3>楊苗住過的地方</h3> <h3>不忘初心,寺廟懸掛國旗!</h3> <h3>麒麟山頂,指點江山!</h3> <h3>站在海拔700多米的麒麟山頂,指點江山!</h3> <h3>游覽了甘露寺,楊苗山,麒麟山!肚子餓了,開始支攤做飯!</h3> <h3>今天中午的大餐羊肉餃子</h3> <h3>天氣雖然有點冷,為了吃到更加新鮮的羊肉餃子,現場制作,開始剁羊肉!</h3> <h3>新鮮的韭菜</h3> <h3>羊肉餃子餡做好了</h3> <h3>現場和面</h3> <h3>揉面</h3> <h3>包餃子啦</h3> <h3>開火,煮餃子!</h3> <h3>香噴噴熱乎乎的羊肉餃子煮好了,開吃!</h3> <h3>蒜汁</h3> <h3>餃子就酒,越吃越有!</h3> <h3>喝一杯,助消化,御寒!</h3> <h3>吃完餃子,喝茶聊天!</h3> <h3>兩位大師在交流!</h3> <h3>吃完餃子,喝完茶,繼續上山!消食!</h3> <h3>看看這塊石頭像啥?</h3> <h3>麒麟山,麒麟石!</h3> <h3>麒麟山,麒麟石!</h3> <h3>螞蜂窩</h3> <h3>山上的紅葉??</h3> <h3>大螞蜂窩</h3> <h3>今年是暖冬,山上的連翹開花了!</h3> <h3>高原的約定,永遠的牽手!只有經歷過高原反應的人才能懂得!</h3> <h3>時間不早了,下山吧!楊苗山,我們還會再來的!</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上饶市|
五原县|
定兴县|
灵川县|
栾城县|
含山县|
平顶山市|
阳谷县|
兰州市|
禹城市|
营山县|
泾源县|
黄浦区|
漳浦县|
即墨市|
汝南县|
洞头县|
绍兴县|
阜阳市|
南城县|
都昌县|
交口县|
山西省|
北川|
柞水县|
英德市|
襄樊市|
巩义市|
云和县|
通山县|
五寨县|
革吉县|
沅江市|
广东省|
沧州市|
和政县|
汕尾市|
吉林省|
安西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