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去巴塞羅那,享受視覺的盛宴

江山菊

<h1></h1><h1> 作南歐旅游的準備時,在網上查到這個蓄著大胡子的西班牙人,從照片上看很像著名的恩格斯。</h1><h1> 他叫安東尼奧·高迪(1852–1926),是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人,著名的建筑家,新藝術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以其復雜、新穎、獨樹一幟、個人色彩強烈的建筑作品知名,被譽為「上帝的建筑師」。</h1> <h1></h1><h1> 建筑是一個城市的氣質,有故事的建筑,甚至是城市的靈魂。如果我們以建筑來論城市,那么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無疑是其中卓爾不群的一個,其原因就是因為有了高迪。<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在整個巴塞羅那市,高迪的作品共有16處,7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毫無疑問,這是一座屬于安東尼奧·高迪的城市。</span></h1><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div><h1> 其中圣家堂、桂爾公園、米拉之家、巴洛特之家都是巴塞羅那的著名旅游景點。</h1><h1> 在9月18日的巴塞羅那之行中,我們將驚嘆和贊美毫不猶豫地拋撒于高迪的這些奇妙建筑之中。</h1> <h1></h1><h1><font color="#b06fbb">1.圣家堂</font><br></h1><h1> 圣家族是基督教對耶穌基督、耶穌的生母瑪利亞以及人間養父約瑟夫的合稱,在繪畫、雕塑等各種藝術品中常有表現,也常常用以命名教會建筑以及教會所屬的教育機構。</h1><h1> 神圣家族大教堂,簡稱圣家堂。是位于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羅那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大型教堂。它是巴塞羅那地標性建筑、高迪建筑藝術的巔峰之作也是未完成之作。是世界上唯一 一座尚未完工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筑。 </h1> <h1>  建造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羅那書商朱塞佩?瑪麗亞?博卡貝里亞提出的。他是圣徒約瑟夫崇敬會的創始人,該會的會員紛紛為此慷慨解囊,始建于1882年。1883年由高迪接手主持該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完全謝絕了其他工程,專心致志于這一教堂的建筑。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偉大的建筑,也可以說是他心血的結晶、榮譽的象征。<br></h1><h1> 高迪為教堂圣殿設計了三個宏偉的立面:誕生立面,受難立面,榮耀立面,分別對應耶穌存在的三個重要事件:耶穌的誕生,死亡和復活,現在以及未來的榮耀。每個立面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塔代表耶穌12個門徒。還有4座塔共同簇擁著一個中心尖塔,象征4位福音傳教士和基督本身。 </h1> <h1>  1926年7月10日下午,在巴塞羅那有軌電車通車典禮時,高迪不幸被電車撞倒,被送到醫院三天后就去世了。出殯那天,巴塞羅那萬人空巷,全城的人都出來為他送葬、致哀! </h1><h1> 高迪被安葬在圣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室。這座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全竣工,現在的建設者已經是第五代了。計劃要在高迪逝世100周年的2026年建好。 </h1> <h1>  入內參觀不僅要購票還須提前預約,人數被控制在一定數量之內。</h1><h1> 我們趕到景點時已經超過預約時間,只好在教堂對面的廣場等待導游前去溝通協商。在等待入內的時段,大家抓緊拍照,也對外部的裝飾好好地察看一番。</h1><h1><br></h1><h1> 這是圣家堂誕生立面,主要由三座門組成,從左到右依次是希望之門,仁慈之門和信心之門。 </h1> <h1>  已建好的四座尖塔如破土而出的竹筍,直指云天,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標志 。</h1> <h1>  大門頂部的生命樹用綠葉白鴿裝飾,是褐色中閃現的一個亮點。</h1> <h1><font color="#010101">  左邊的側殿也是哥特式造形,白色窗戶尖頂上雕刻著各種色彩鮮艷的水果,寄托著美好的希冀。</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font>穿過馬路,走上臺階,看到的是一幅幅繁雜精美的立體雕塑,整個外墻立面表述的都是關于圣母和耶穌誕生等圣經中的故事。人物眾多,形態各異,精致寫實,呈現出了喜慶的景象。 </h1> <h1>  站在誕生立面前仰視,即使不了解圣經內容的人也會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千姿百態的裝飾品所感染。</h1> <h1>  中間那根刻有耶穌族譜的立柱上端就是神圣家族:圣約瑟夫、圣瑪利亞和出生在馬槽中的耶穌。</h1> <h1>  高迪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將圣經中的故事和人物展現在建筑之中,不僅外立面如此,教堂內部空間也是如此。</h1><h1> 進入東大門反身仰視,正中上方人物雕塑就是圣約瑟夫,他在默默地注視著每一位來訪的客人。</h1><h1> </h1> <h1>  西邊大門內側上方的人物雕塑為圣瑪利亞</h1> <h1>  進教堂時當地導游發給每人耳塞聽機,參觀時由我們的隨團領隊講解,地導不講解只是陪著走,感覺他是來控制參觀時間的。</h1> <h1></h1><h1><font color="#010101"> 進入教堂仿佛進入一個夢幻世界和石林之中。原來“上帝的房子”竟然可以修建成這種樣子,完全沒有傳統教堂中肅穆神秘的氛圍, </font>絕對可以用“令人驚嘆”來形容。</h1><h1> 導游的解說詞中說這是一個有溫度、會呼吸的教堂。</h1> <h1><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font-size: 20px;">教堂內的36根石柱有不同的顏色 ,中央大廳最大的四根</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石柱為紅色,節結處的圓形燈飾上不同的圖案含有特殊的隱喻,這些圖案分別代表四位圣經福音書的作者。</span>其中帶翅膀的獅子代表馬可,帶翅膀的牛代表路加,帶翅膀的人代表馬太,鷹代表約翰。</h1><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  </font>離祭壇近的那個坐位區,走進去后有工作人員示意不能站在中間拍照,但可以坐在長椅上拍。只好站的遠一點,<font color="#010101">請來自天津的朋友,幫我在大廳拍了一張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向我的身后看過去,巨大的華蓋</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下</span><font color="#010101">是</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的雕像以及祭壇兩邊的管風琴。</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  曾經去過其它歐洲國家風格不同的哥特式教堂,但從沒看見將耶穌十字架懸吊在華蓋下面的,高迪真是一個有創新意識的信徒。</font></h1> <h1>  支撐屋頂重量的立柱如高大粗壯的樹桿,枝葉舒展向上生長,交織成繁復華麗的穹頂。如鮮花盛開,似繁星閃爍,面對如此美麗的畫面,仿佛在與大自然對話。</h1> <h1>  大廳十字中心上空,立柱的分枝從四面以漸變形態向穹頂交匯,高低錯落。大小燈光組合成一圈圓形圖案。</h1><h1> 高迪認為,直線屬于人類,而曲線歸于上帝。在圣家族大教堂的設計中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而是以各種曲線變化組合成充滿韻律動感的神圣建筑。</h1> <h1>  大廳一側有螺旋形的樓梯,樓梯的鐵欄桿經過富有曲線美的加工,繁復多變的細節裝飾屬于時代而超越時代。</h1> <h1><font color="#010101">  陽光透過彩色玻璃在</font>轉角處<font color="#010101">形成迷人的柔光,</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非常自然和諧。</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  精美的藍色花窗、可愛的小天使笑臉,由桔色的光線組合成溫暖的一角。</font></h1> <h1>  任何一個地方都綻放著高迪精心設計的光芒,光影和建筑完美地融在一起,增強了教堂的感染力 。</h1><h1> 高迪說,色彩是生命的動人之處。這也正是圣家堂表現出的獨有特質,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和享受。</h1> <h1>  每天隨著陽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教堂內的光影也會有不同的變化, 明暗交替,美在其間流動。據說清晨和下午落日前的兩小時最眩目迷人。 </h1> <h1></h1><h1> 通過不同形狀和配色的彩色玻璃,讓教堂里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形成夢幻般的世界。</h1><h1> 西窗黃紅,東窗藍綠,有黃昏夕陽的溫暖 ,有晨光熹微的清涼。來到上帝的房間,不同的心境會有不同的感悟。 </h1> <h1><font color="#010101">  自從走進這座教堂,一直處于</font>抬頭仰望,四下環顧,目不暇給,生怕錯過這些光和影交匯的盛宴。覺得每一處都值得拍下反復品味和欣賞,可惜由于安排的時間太短,對教堂內部來不及一一細看,匆匆拍了幾張照片,便跟隨導游到西門去參觀受難立面。</h1> <h1><font color="#010101">  受難立面與誕生立面風格迥然不同。</font>受難立面由六根傾斜的紅杉樹般的巨大立柱支撐,上端則是由18根骨頭型支柱組成的金字塔狀的三角楣飾,灰白冰涼。</h1><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所有人物雕刻線條生硬、面目模糊,甚至有點陰森恐怖。表述的是耶穌被出賣、受難死亡及埋葬的情節,營造出悲痛和苦難的景況。</span></h1> <h1>  大門旁邊的一個雕塑刻畫的是圣經里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叫做“猶大之吻”。講述的是十二門徒之一的猶大被猶太祭司們以三十個銀幣收買,在最后的晚餐中以親吻耶穌為暗號,使得士兵們辨認出并抓捕了耶穌。雕塑中的右下角有一條蛇,象征猶大背叛耶穌的邪惡。</h1><h1> 在雕像的左邊,有一個奇妙的四階幻方,這個方陣的數字,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相加,都是數字33。而33是耶穌死亡的年齡。</h1> <h1>  門外正中最大的一尊石雕是耶穌被綁在石柱上受鞭刑,痛苦的表情讓人不忍多視。</h1><h1> 我們在唏噓聲中結束了圣家堂的參觀。</h1> <h1></h1><h1> 圣家堂這部震撼人心的創世之作,只有身臨其境一睹真容才能領受深刻的悸動。 </h1><h1> 離開時再回望一眼圣家堂,陽光下,感覺這確實是一座有溫度、會呼吸的神奇建筑。 而它更是一部用石頭雕刻的圣經。</h1> <h1>  <font color="#b06fbb">2.桂爾公園</font> </h1><h1> 桂爾公園是高迪的另一部杰作,他的自然主義理念在此得到了充分展現。是巴塞羅那必游之地。</h1><h1> 先放幾幅我從網頁上看到的照片,它們可以代表桂爾公園的精華。也是我們隨團游覽的路線。</h1> <h1>  自然廣場和世界最長的坐椅 。</h1> <h1>圓柱大廳和標志性階梯。</h1> <h1>公園大門口的兩棟門房</h1> <h1>  精心打造的石柱走廊</h1> <h1><font color="#010101">高迪故居博物館。</font></h1> <h1>  桂爾公園位于巴塞羅那市區北,占地20公頃,是巴塞羅那富商艾烏塞尼.桂爾伯爵計劃建立并由高迪設計的一個社區舊址。</h1><h1> 桂爾先生是個企業家,他買下了人們俗稱“刀削山”地區的一塊土地,這片區域位置絕佳,景色宜人,巴塞羅那平原和地中海的美麗景色一覽無余,他希望復制英國的業主共享公共區域的房產模式,計劃在這里建一座有60棟洋房的花園式富人住宅社區。桂爾先生把他的夢想委托高迪來實現。并于1900年開始動工。</h1><h1> 高迪對住宅社區進行了整體性構思,包括所有配套設施:門衛樓、休閑廣場、街道、柱廊、菜市場、排水系統等等。開始著手一次非同尋常的藝術創作。 </h1><h1> 最初工程進展頗為順利,然而,由于該住宅區交通不便、地塊銷售的復雜性、社區的特殊性等等原因,導致計劃無法繼續施行,<span style="color: inherit;">只完成公共設施和兩棟樓房。1914年桂爾先生最終放棄了這一項目。1918年桂爾去世,</span>他的繼承者將這個未完成的社區提供給了巴塞羅那政府。1922年巴塞羅那政府買下這片區域,并于1926年作為公園向公眾開放。</h1><h1> 桂爾先生在高迪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他是高迪的伯樂。高迪的每一個新奇的構思,在旁人看來都可能是瘋狂的想法,但在桂爾那里總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應。他與高迪在設計理念上的高度契合,使他們的合作進行了一生。桂爾委托高迪設計的宅邸、莊園、酒窖、教堂、公園等等都成為西班牙和全世界的藝術杰作。高迪設計的7項建筑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其中3項是桂爾先生的。<br></h1><h1> 1984年,公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一個爛尾工程的華麗轉身,反證了桂爾與高迪兩位的理念是多么的前衛和浪漫。</h1> <h1>  桂爾公園面積很大,分收票區和免票區,有多個入口。停車場在后門高坡上,所以我們是從后門進入公園的。在導游的帶領下,先來到一處橢圓形的平臺,黃沙地面,沒有一棵樹木,空曠開闊。當時設計的是個露天表演場,被稱為希臘式劇場或自然廣場。</h1><h1> 廣場的精彩之處是圍繞廣場一圈的蛇形長椅,它既有坐椅的功能又有圍墻的功能。其中一部分還是下面圓柱大廳的上檐。</h1><h1> 高迪根據地形做出了如同蕾絲磙邊的曲折座位,并以彩色瓷片拼貼,創造出豐富的視覺感受,同時也營造出活潑的氣氛。</h1> <h1>  長椅變化豐富,根據不同的彎曲程度,可以理解為是單人座、情侶座;如果占據整個圓弧,就成為了數多個朋友聊天的空間。</h1><h1> 長椅的設計非常科學,雨水可從靠背下面的小洞流入排水系統。<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h1> <h1>  由于地理上的優勢,在這個天然觀景平臺上可以俯瞰巴塞羅那城區,眺望巴塞羅那港和地中海。</h1><div> </div><h1> 下面小洋樓頂部的造型很吸引大家的眼球。</h1> <h1>  我們都集中在這個角落拍照。</h1> <h1><font color="#010101">  從廣場下去來到圓柱大廳。大自然廣場的一部分就在圓柱大廳的頂上。</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圓柱大廳為86根有凹槽的大圓柱構成的有頂空間,給人一種古希臘廟宇的感覺。當初設計用途之一是社區的自由市場。</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中空型的立柱,除了支撐屋頂之外,兼具蓄水功能。廳下設有蓄水池,為階梯中軸的噴泉提供水源</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頂部由若干加泰羅尼亞式小型拱頂構成 ,同樣由碎瓷片裝飾,風格獨特的形狀與色彩仿佛是超現實主義的預演。</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這里的立柱采用古希臘</font>風格,柱頭簡單,沒有柱礎,直接立在地面,如雅典衛城的多利亞柱式。</h1><h1><font color="#010101"> 細節處理又很實用很人性化,將柱體下部用磁片包裹起來,防止碰傷行人,也便于清潔衛生。</font></h1> <h1>  從圓柱大廳往下走就是標志性階梯,是公園最漂亮的地方,由雉堞裝飾的凸性圍墻圍繞。階梯的中軸線上有三座精美的雕塑,可以說是對整個公園起著畫龍點睛之妙用。</h1><h1> 沿左右兩列的階梯往下走,處處有驚喜。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紛紛在此拍照再拍照。</h1><h3></h3> <h1>  這個用瓷片裝飾的弧形石椅很別致,好像張大的魚嘴。</h1> <h1>  第一個雕塑像三條無頭無尾的蛇身。但真的看不懂有什么寓意。有細細的水流,大概是個噴泉吧</h1> <h1>  第二個雕塑是只絢麗斑斕的加泰龍,又稱大蜥蜴,雖然沒有尾巴,卻是個吉祥物、鎮園之寶。它是巴塞羅那最著名的標識之一。</h1> <h1><font color="#010101">  憨態可掬的樣子,不僅小朋友喜歡,大人們也很 喜歡,排隊照像吧。</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這是個蜥蜴噴泉,是水流系統的一個節點。別看現在傻傻地流著口水,到了下雨天,圓柱大廳收集的雨水便會從這里噴涌而出 。 </font></h1> <h1>  第三個雕塑是蛇頭形狀噴泉。圓盤中間有代表加泰羅尼亞旗幟上的紅黃條紋,巴塞羅那是加泰羅尼亞的首府,這個抽象的雕塑應該也是巴塞羅尼亞的標識之一。</h1> <h1><font color="#010101">  臺階兩邊的圍墻也用彩色瓷片圖案裝飾得非常漂亮。</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從這張圖片看,高大的廓柱、分段的階梯,茂密的植物...仿佛一座小型的巴比倫空中花園</font></h1> <h1>  走下階梯來到公園正門廣場。 公園大門兩邊的漂亮小洋房被人們稱為糖果屋。不過它可不像格林童話中住有巫婆,而是高迪設計的整座社區的門房,兩座樓表面由碎瓷片裝飾,風格獨特。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門房吧。</h1><h1> </h1><h1> 左邊的一座當時作為門廳,用于接待社區來客,設有寬敝的等候區。如今是書店。</h1> <h1><font color="#010101">  </font>右邊這一座是社區門衛的住所,如今是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的一部分。</h1><h1><font color="#010101"></font> 由于空間太小,限制入內參觀的人數,要想進去看就要耐心去排隊了。</h1> <h1>  上面游覽過的區域都是收票區,面積雖小,卻美輪美奐如童話世界。</h1> <h1>  從中心區出來走另一條小路繞道回停車場。這里屬免票區,一路植物茂盛,穿行于石塊壘成的走廊中,看似原始狂野,實則精心打造。泥土顏色,質感自然,仿佛就像從地上長出來的樹干。</h1> <h1><font color="#010101">  有些地段還在不斷完善改建之中,</font></h1> <h1>  有這座雕像的一段被稱為洗衣婦長廊。這些柱子沒有一根是筆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樹干。</h1><h1> 高迪以其獨特的方式完成建筑與自然的對話,增加了兩者之間的張力。</h1> <h1>  柱廊斷斷續續,隨坡依勢而建,幾乎貫穿整個公園。 有些廊柱頂部造型如花盆。</h1> <h1>  這段傾斜的拱形走廊,可謂匠心獨運、別具一格。高迪對結構和材質撐控自如的能力使之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充滿隱喻的世界。</h1> <h1>  最后看到的這棟紅色的洋樓,是桂爾公園最早建好的兩棟住宅之一,是樣板房,后來被高迪買下來,并在這里住了20年。但它并不是高迪設計的,現在是高迪故居博物館,入內參觀要先去買票。 </h1> <h1>  時間緊張,匆匆拍張照片,趕快回到大巴上去。用我們的領隊兼導游的話說就是 :''趕,趕,趕"。</h1> <h1>  在桂爾公園,高迪成功地將大自然與建筑有機地結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用馬賽克將中心區打扮成一個童話世界,又像一件懸掛在空中的巨型藝術作品。</h1><h1> </h1><h1> 高迪,一個具有童心的建筑天才。</h1><h1> 桂爾公園,一個飄落人間的童話世界。</h1><p><br></p> <h1><font color="#b04fbb">3.巴特羅之家 </font></h1><h1> 高迪是加泰羅尼亞人。加泰羅尼亞的建筑師們因其作品高超的創意和繁復的細節而著稱。在眾多的現代主義建筑師中,高迪、蒙塔內爾和卡達法爾奇是最重要的3位建筑師,并稱巴塞羅那“現代主義建筑三杰”。高迪更是他們中的佼佼者。</h1><h1> 在巴塞羅那著名的格拉西亞大街,有一個街區叫做“不和諧街區”,這個街區有五座建筑比鄰,其中有三座出自“現代主義建筑三杰”之手:莫雷拉之家(左一),阿馬特耶之家(右二)和巴特羅之家(右一)。這些建筑風格迥異,巨大的反差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因此得名“不和諧建筑群”。</h1><h1> 最著名的當屬高迪的“巴特羅之家”,2005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h1> <h1></h1><h3></h3><h1> 我們乘坐的旅游大巴車從大街穿過時,導游提醒大家看看左邊窗外的建筑,在眾多造型別致的建筑中,一棟異形又美麗的建筑特別引人注意,它就是巴特羅公寓也稱為巴特羅之家。</h1><h1> 巴特羅之家與高迪設計的其他建筑不同,它的外墻全部是由藍色和綠色的陶瓷裝飾的,一種奇異的顏色組合,遠望去頗象印象派畫家的調色盤,但色彩很和諧。</h1><h1> 在西班牙,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筑師高迪與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米羅和畢加索齊名。薩爾瓦多·達利曾經將這面外墻比喻為"一片寧靜的湖水"。</h1> <h1>  巴特羅之家本身就是一個故事。一位美麗的公主被龍困在城堡里,加泰羅尼亞的英雄圣喬治為了救出公主與龍展開了搏斗,用劍殺死了龍。龍的血變成了一朵鮮紅的玫瑰花,圣喬治把它獻給了公主。</h1><h1> 高迪的靈感來源于此,所以這座房子的每一個設計都有著特殊的含義。十字架形的煙囪代表著英雄,鱗片狀拱起的屋頂是巨龍的脊背,房子的外立面用彩色瓷片鑲貼,像是長滿龍鱗的龍身。</h1> <h1>  我們在附近作短暫的停留,下車過去看了看它的外觀。 這棟公寓現在仍然有人居住,只對外開放了一層樓以供參觀,收費用于公寓維護。外面排隊的人很多,入內參觀成人票價25歐元,配有中文導覽講解器??上Р辉谖覀兊男谐贪才胖?。</h1><h1> 巴特約之家”于1905年至1907年建造。是高迪創作的成熟期,完全擺脫了傳統風格的影響,純粹地運用自己的藝術信條。</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入口和下面二層的墻面都模仿溶巖和溶洞,上面幾層的陽臺欄桿做成的假面舞會的面具模樣,被稱為“面具屋”。</h1><h1> 再仔細看看大門上面的窗戶,細節豐富卻找不到一條直線,這就是高迪風格。<br></h1> <h1>  我的朋友在這里拍了一張寶貴的紀念照。我覺得后面人太多,沒有過去拍,結果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h1> <h1>  面具屋,僅匆匆一瞥就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h1><h1> 巴特羅之家,一個被高迪搬到大街上的愛情故事。</h1> <h1><font color="#b06fbb">4.米拉之家</font></h1><h1> 在距巴特羅之家不遠的十字路口,坐落著一幢聞名全球的純粹現代風格的樓房--米拉之家。當地老百姓把它稱為"石頭房子"。建于1906年-1912年間,當時是富豪米拉先生因為非常欣賞高迪設計的巴特羅之家,所以也請高迪為自己的住宅做了設計。</h1><h1> 這是高迪的又一杰作,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h1> <h1></h1><h1> 9月17日上午, 我們在米拉之家門口等待乘車去安道爾。 將在同一條街的巴特羅之家與米拉之家作以對比,那更“不和諧”了,那邊是寧靜的湖水,這邊是奇異的石窟。</h1><h1> 高迪曾對米拉說:“這房子的奇特造型將與巴塞羅那四周千姿百態的群山相呼應。”</h1><h1> 米拉之家雖然原為工業巨子的豪宅,卻也命運坎坷,后來淪為賭場,也曾翻身為補習班和分租公寓。198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后,才在1986年由卡沙文化基金會以九億西幣買下,又以十億西幣整修而重現其英姿成為巴塞羅那的地標。</h1><h1> 如今米拉之家的六層、頂樓和屋頂陽臺對外開放,收費成人22歐元。</h1><h1> 聽聽游客們的說法吧:這座建筑的墻面凸凹不平,屋檐和屋脊有高有低,呈蛇形曲線。建筑物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長期浸蝕又經風化布滿孔洞的巖體,墻體本身也像波濤洶涌的海面,富有動感。米拉公寓的陽臺欄桿由扭曲回繞的鐵條和鐵板構成,如同掛在巖體上的一簇簇雜亂的海草。</h1><h3><br></h3> <h1>  米拉之家雖列在旅行社的27個自費項目之中,但不在導游推薦的套餐之中。三過其門而未能入內,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h1><h1> 找了幾張網上的照片,與大家分享。</h1><h1> </h1><h1> 大樓頂部高大的煙筒和出風口是小學生最好的寫生景物。 </h1> <h1>  這造型夠怪異的吧</h1> <h1>  波浪起伏的石頭墻面,洞穴般的窗戶。貌似厚重,實則為輕薄的石材板構成。</h1> <h1>  扭曲回繞的鐵條和鐵板構成的陽臺欄桿,是用回收的下角料加工的,只有鐵匠的學徒才會想得出來。</h1> <h1>  米拉之家曾被當地人蔑稱為“采石場”??梢娫缙诘陌腿_那人并不是很喜歡這座建筑。</h1><h1> 巴塞羅那富豪米拉先生因非常欣賞高迪的巴特羅之家的設計,為了和一富孀結婚而請高迪設計新屋。當時米拉先生開出的條件是設計費用不封頂,設計創作可以憑空設想,天馬行空,但一定要標新立異。而實際情況是當米拉之家完工后,米拉太太很不滿意,她說,我要的是一個家,不是采石場,不是老鼠籠子。米拉夫婦本來想借這所房子彰顯財富,不料卻成了笑柄,他們拒絕付高額的設計費給高迪。于是高迪一紙訴狀告到法院,結果官司贏了,高迪把所有的錢捐給了修道院。從此,再也不給私人設計住宅了。</h1> <h1></h1><h1> 這是高迪設計的最后一個私人住宅,占地1,323平方米,有33個陽臺,150扇窗戶,3個采光中庭(2個大中庭,1個小天井),6 層住宅,1層頂樓(閣樓),1個地下停車場,共有3個門面,兩個正門入口。每個房間都可兩面采光。家中各個空間還得以互相串連,不但節省走道空間,內部也沒有任何一道墻是不可拆的,可謂節省空間到最后一厘米,不論是當時還是今日,應該都是大膽、科學、而且前衛的設計。</h1><h1> 看看這兩張照片,就知道高迪是怎樣解決房間從中庭采光問題的。</h1> <h1><font color="#010101">  總之,米拉之家里里外外都顯得非常怪異,甚至有些荒誕不經。但高迪卻認為,這是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因為他認為,那是"用自然主義手法在建筑上體現浪漫主義和反傳統精神最有說服力的作品"。</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font><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h3><h1> 米拉之家和巴特羅之家 ,它們的文化價值遠超住宅價值,是留給世界的一個高迪符號。</h1><h1> 高迪,一個建筑史上的但丁。</h1><h1> 米拉之家,一個風格無法歸類的作品。</h1><h1> </h1><h3><br></h3> <h1>  安東尼奧·高迪1852年6月25日誕生于離巴塞羅那不遠的加泰羅尼亞小城雷烏斯,1870年進入巴塞羅那建筑學校就讀,還是學生的時候高迪便參加了巴塞羅那若干奇觀的建造,名義上他是幾位大建筑師的助手,但是交給他設計的幾個部分全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1877年,高迪為一所大學設計禮堂,這也是他的畢業設計,方案出來后引起很大爭議,但最后還是被通過了,建筑學校的校長感嘆地說:"真不知道我把畢業證書發給了一位天才還是一個瘋子!"</h1><h1> 也許,只有“天才+瘋子”才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h1><h1> 斯人已遠,作品不朽。</h1> <h1>高迪作品桂爾宮,列為世界文化遺產</h1> <h1>高迪作品桂爾教堂,其教堂地下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h1> <h1>高迪作品維森斯公寓,列為世界文化遺產</h1><div><div><br></div></div> <h1>行車途中隨手拍的斗牛場。</h1> <h3><font color="#010101">不知名街景</font></h3> <h1>  巴塞羅那,一個輝煌建筑的露天博物館,一生值得去一次而不后悔的城市。</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永州市| 石河子市| 武定县| 咸宁市| 临泽县| 格尔木市| 都江堰市| 碌曲县| 蒙阴县| 江川县| 丰原市| 阿尔山市| 南召县| 德格县| 临桂县| 简阳市| 琼中| 通江县| 平度市| 会昌县| 荆州市| 阳朔县| 信宜市| 南阳市| 双辽市| 稷山县| 隆化县| 鹿泉市| 喀什市| 易门县| 西充县| 原阳县| 六安市| 饶阳县| 六盘水市| 南川市| 汤阴县| 海晏县| 凤台县|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