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徒步莆田海岸第三天</h3><h3>時間 2004.12.5.</h3><h3>行程 黃石鎮東山村至</h3><h3></h3><h3> 北高鎮高洋村</h3> <h3><br></h3><h3>徒步海岸的第三天行程,只走了北高境內的一半岸線。不是行走的腳程慢了,而是北高的海岸線,比原本懵懵懂懂的預估要曲折漫長了許多許多。</h3> <h3><br></h3><h3>行程的起點,在黃石鎮東山村與北高鎮東鄉村的交接處。說來也怪,名曰東山卻不見半座山,反倒是從東鄉起,臨海的岸線會時不時的隆起大小不一的巖基小坡丘,讓沿岸居民不必再費心費力大規模地修筑海堤,讓海岸景觀與前兩天的行程,出現了明顯的不同。</h3> <h3><br></h3><h3>從江口橋起始,到黃石鎮東山,一路都是平坦寬闊的海堤。因此,若要嚴謹表述,則應說前兩天的行程,走的都是人工建造的海岸線;唯有從東鄉起,走的才真正是自然形成的生態海岸。</h3> <h3><br></h3><h3>北高境與鎮海堤銜接的這一段海岸,是典型的過渡岸線。岸線外仍然延續著成片成片的黑黝黝灘涂,直至東角塔(塔仔塔)周邊處,方才漸漸收勢,再慢慢演化成或澳口或沙灘的、與興化灣灣底黑灘涂完全不一樣的海岸。</h3> <h3><br></h3><h3>這一段黑灘涂,與江口、三江口、黃石段一樣,養殖的也主要是海蟶。難得的是,偶爾還會看到一些至今仍然保留著的傳統種殖海蠣的灘涂地。</h3> <h3><br></h3><h3>北高境岸線行走中,給一行人留下最難忘印象的是,汀江村的大面積黑灘涂和草嶼、東角塔(塔仔塔)。草嶼和塔仔塔,就像是這一派黑灘涂的主心骨,大片大片的黑灘涂就圍繞著這塔仔和草嶼,一層層平展展地鋪開。</h3> <h3><br></h3><h3>當年走到汀江時,恰好潮水退至最低處,灘涂間一條一里多長通往草嶼的簡陋小路露出水面,大家乘勢順著小路,跨海登上了草嶼。這條海中之路,人稱“潮退一條路,潮漲一片海”。行走之初,本不知有此奇佳之地,機緣巧合,此時行到此處,又恰遇潮盡路顯,實在是很難得的意外之行。</h3> <h3><br></h3><h3>嶼上有一座“三一教”的教祠“心一堂”(一說“心海祠”),有一座明代三一教主林龍江四大弟子之一朱惠虛墓,有一座小巧玲瓏的臨海花崗石燈塔。站在嶼上,海中巖礁上的塔仔塔就矗立在眼前,仿佛伸手便可觸及。怎么也想不到,每年的三一教主誕辰日,如此偏僻的小小草嶼,會有眾多的信眾,從莆田、仙游、福清、惠安等市縣,紛紛趕來朝拜。</h3> <h3><br></h3><h3>過了塔仔塔海域,海面越來越寬廣,海水也漸漸地呈現出了淺淺的藍色,岸線越來越蜿蜒曲折,沙灘澳口越來越多,受海浪的長年侵蝕沖刷,一路的岸基完全裸露出了各自的本來面目。非常期盼,接下來要行走的自然狀態下的海岸線,一定會越來越精彩迷人!</h3> <h3>2019.12.12. 于荔城</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山市|
陆河县|
达孜县|
中超|
壤塘县|
砀山县|
新野县|
工布江达县|
临清市|
江口县|
庄河市|
平阴县|
澄江县|
新河县|
海阳市|
蓬安县|
临汾市|
新余市|
桦甸市|
石城县|
闸北区|
江西省|
洛阳市|
社旗县|
泰和县|
蒙山县|
台山市|
扶绥县|
安丘市|
奈曼旗|
阳原县|
武安市|
广平县|
丘北县|
临沧市|
会昌县|
唐海县|
眉山市|
建宁县|
凌海市|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