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因為一位普通職工的書法展,讓我對西水墩多了一分流連,更加深了對它豐厚底蘊的理解。</h3><h3></h3><h3></h3> <h3>西水墩是無錫的文脈之地,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無錫城區中段,由運河與梁溪河將其圍成一島,方圓僅500步,為主城區鬧中取靜的好去處,無錫文化館(國家一級館)設在這里,常年有書畫展出。</h3> <h3>10日中午路過的時候,一幫人正在為他們的社長進行個人的專題布展,忙得不亦樂乎。<br></h3> <h3>奇心之下,結識了擔任“野草藝社”30多年的老社長。聊得很投機,社長便將這次個展的書法集相贈。</h3> <h3>“我從小就喜歡書法,學習書法是好玩。個畫展是兒女們送給我的60歲賀禮。”60虛歲的曹恒豐社長保有老工人的樸實可親。</h3><h3>曹恒豐說,他的啟蒙老師是父親,由于幼時父親出于望子成龍的希望,教他寫字、珠算、背《三字經》、《千字文》,還把一塊老方磚磨平,讓他用筆蘸水,在上面練習寫字,有了一點基礎。曹先生現在仍在廠里做一個普通的管理人員。他幼年時因患過腦炎,左耳失聰,他便給自己的書房起了“半聰齋”的名字。</h3> <h3>所謂的野草藝社,是上世紀80年代初,無錫一幫年輕人自發組織的藝術群體,鼎盛時人數一度達到四五十位,這些年輕的藝術愛好者以“野草”的名義相聚,通過每周一次的聚會,共同營造與那個時代呼應的小氣候。</h3><h3>這樣的每周聚會,成了他們在潔凈的空氣里暢快呼吸的增氧鍛煉,他們在自己釀制的簡單氛圍中吐故納新、吸取營養,讓清新之氣充暢血脈。</h3> <h3>事過30多年,回來再看現在無錫書畫界的中堅骨干有半數與野草這個群體有關。</h3> <h3>據介紹,藝社成立不久,會員們便進行了一次民主投票,推選自己的班長,結果大家幾乎不約而同,把社長的選票投給了曹先生。</h3> <h3>也許是因為活動的據點,設在了曹先生的家里,更是因為曹先生一家的樸實隨和的為人。曹妻也是他廠里的同事,著名“鐵姑娘班”的成員之一。家里燒出好吃的,經常叫一幫“野草朋友”到家里來聚餐,久而久之,大伙有了兄弟姐妹般的情誼。</h3> <h3>原華東旅游報總編輯章為民(也是我的同事),他評價說:</h3><h3>中國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最大的不同之一,是至今仍在日常使用著象形文字,而書法成為這種文字的表達藝術。中國的書法是奇特的,也是富有深意的。</h3> <h3>這種筆畫不一,結構繁雜的文字,讓中國人在書寫的過程中增加了平衡感,生發了筆畫線條產生的單純美意。這大概就是國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得心應手,且多美感的原因吧。</h3><h3>如是,就容易理解曹和家人、朋友、以及同事,關系處得好的原因了:因為他是搞書法的呀!</h3> <h3>“我是寫了玩玩的,而沒想到兒女們要在我退休之前,幫我辦一場個人書法展覽。他們把這個消息告訴我的時候,我是驚喜交加,這是他們的一片孝心啊!”曹先生說的兒女,實際上就是他的女兒女婿。他倆大學都是學設計的,畢業后開了一家自己的設計公司,生意特別好。</h3> <h3>曹先生作品,在我這個僅僅愛好者看來,已經超過了不少“書法家”,如此謙虛讓人欽佩。從明天開始,一直到17號,是他的個展時間。從他的作品里,你可以看到他的故事,理解他的心愿,從而獲得前行的力量。</h3> <h3>品賞著曹先生精妙的作品,回味著曹先生的人生經歷,不由得聯想起一首“小草”的歌:“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從不寂寞,從不煩惱,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h3><h3>“小草”是卑微的低調的,它不急不慌,靜靜等待,在天涯海角盛放著情懷的浪漫,綻放著生命的燦爛。</h3><h3>放低姿態,既是成長的智慧,也是處世的智慧。那些見過世面有涵養的人,都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h3><h3>低姿態,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也是一個人的實力見證。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在前行時放低姿態,待人接物保持謙卑。</h3><h3>得意時淡然,顯赫時內斂,這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闻喜县|
高平市|
揭西县|
耒阳市|
南充市|
静乐县|
中牟县|
长白|
武城县|
巴南区|
阳西县|
乡城县|
潼南县|
永兴县|
安溪县|
汪清县|
昔阳县|
巫山县|
阿城市|
康定县|
潢川县|
海安县|
宜兰县|
丽江市|
上高县|
曲沃县|
巨野县|
翼城县|
隆回县|
双城市|
祁阳县|
贵南县|
当阳市|
改则县|
连城县|
温宿县|
泰安市|
河北省|
株洲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