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p> 轉眼之間,八爹已離開我們兩年了。在我的淺意識里,他好像還活著。他那樸實善良的品質、忠厚勤勉的生活態度,忠于黨和人民的奉獻精神,愛鄉愛家的深厚情結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p></h5> <h5></h5> <h5><p></p><p></p><p> <b> 04</b></p><br><p> 清正為官,兩袖清風。</p><br> 八爹為黨,為人民工作了40余載,靠著忠于黨,忠于人民的理想信念而勤懇工作,靠著微薄的工資維持著一大家人的生活,秉承王氏家訓:“守本分、安歲義、憑天理、耕讀傳家”,勤勉一生,廉潔一生。<br><br><br> 老來蝸居小房間。退休以后,很長一段時間住在原安康市委黨校一棟舊家屬樓一套40平方米的房間里生活,就這套房還是他二兒子王福宏在自主創業自購的。后因八娘身體原因,患上老年癡呆癥且逐漸嚴重,才搬回王灣老家居住。<br><br><p></p></h5> <h5></h5> <h5><p> 堅守黨性,不給黨組織提困難。八爹先后在安康地委、安康縣委,五里、恒口區委工作的幾十年中,認識的領導及工作過的同事,有不少后來都擔任地、縣黨政部門要職,只要他動動口、說說話,安排子女的工作應該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八爹一輩子不求人,也沒給黨組織找麻煩、添負擔。<br></p><p><br><br> 他教育子女一切靠自己,自強不息,艱苦奮斗。七十年代,原安康縣在五里區新建一個氮肥廠,當時,面向社會招工,八爹還在五里區委擔任辦公室主任。大姐王福菊高中畢業后在生產隊參加勞動,想進該廠當工人。八爹考慮家里缺勞力沒人掙工分,弟妹們小都在上學,就不想讓大姐去,也不給有關方面聯系說好話。還是九爹出面托人幫忙說話,才讓大姐跳出農門走進了工廠。其他5個子女均通過各自的勤奮努力,自主創業,把自已的事業及家庭經營得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和和美美、甜蜜幸福。都沒有沾到八爹半點兒光。</p><p></p></h5> <h5><p></p><p><b style="color: inherit;"><br></b></p><p><b style="color: inherit;"> 05</b><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情系家鄉,幫建校舍。</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 八爹調回五里、恒口區委工作以后,凡是原老灣大隊大到修路、架電、引水,小到生產隊、家族中有個大事小事等,只要找到了他,只要他能說得上話,幫得上忙,八爹總是不余遺力地幫忙解決。</span><br></p><p></p></h5> <h5><p></p><p><br></p><p></p></h5> <h5></h5> <h5><p></p><p> 七十年代,原立新大隊⑥修建大隊部、建小學,那時候是計劃經濟年代,購買木材需要憑指標審批。當時,二哥在大隊擔任團支部書記,一心想把大隊部、學校修建起來,就去縣上找到八爹,八爹當時在安康縣委辦公室工作。那時,二哥也是“陳煥生進城⑦,找不到東西南北”,只能吃、住在八爹的機關宿舍。當時也是碰巧,安康一橋建設已經結束,剩下一些木材需要處理。八爹通過找熟人聯系協調,買到了木材,聯系好汽車,幫助二哥把木材順利運回大同街,解決了大隊早期修建隊部、建學校的燃眉之急。</p><p></p></h5> <h5><p></p><p></p><p> <b> 06</b></p><p><b><br> </b> 對待旁親,宛如親子。</p><br> 1982年,我在新建中學高中畢業未考上學,打算在恒口中學繼續補習,找到八爹幫忙。八爹知道以后,多次聯系學校詢問情況,并帶我去學校找到校長楊家純。學校同意錄取,但是要先緊本校學生報完名后,才能補錄外校補習生。后經八爹、九爹多方面協調爭取,我才得以報名上學。<br><br><p></p></h5> <h5><p></p><p><br></p><p></p><p> 在恒口中學補習期間,剛去3個月,八爹給我和福宏聯系在原恒口區農技站一間舊房居住上學,后來,恒口區委、區公所新大樓建起以后,農技站舊房需要騰退,我和福宏又與八爹擠在恒口區委新建辦公大樓一層一間宿舍里。從頭一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住了整整3個多月。這期間,八爹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時間都在辦公室接待群眾、整理文件、開會等,這間窄小的單身宿舍基本上成了我們學習、住宿的場所。吃飯就在區上燒開水的爐子上自己做,偶爾,八爹還給我們倆人留兩個白面花卷饃。那時候生活條件特別艱苦,能吃上一個白面花卷是多么的好吃和香氽啊!后來,九爹路過區上看到這種情況以后,提出讓我搬到他在恒口文化館那間館長辦公室居住,這才減輕了八爹不便的問題。回想起那段求學的經歷,真是“此情可待成追憶⑧,關愛之情重如山啊!”<br><br></p><p> 注釋:</p><p><br> ②《八爹》:第二部分接①續。<br> ⑥原立新大隊:即現在的老灣村支部、村委會。<br> ⑦陳煥生:1982年電影《陳煥生進城》描寫了陳煥生進城住旅店等,見到樣樣東西都稀奇、陌生。<br> ⑧此情可待成追憶:改自唐·李商隱《錦瑟》詩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br><br><br><br> 作者:王福榮,供職于嵐皋縣委辦(縣檔案史志館)。<br> 此文得到了外甥陳 石(現為恒口示范區鴻志初級中學語文教師)特制微信美文的編輯與修改。</p> <br><p> 2019年11月28日(感恩節)</p><p><br> <b>請繼續關注待續第三部分《八爹》③</b>:08 09</p><br><br><p></p><p><br></p><p></p></h5> <h5><p></p></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招远市|
凤翔县|
仙桃市|
富蕴县|
新邵县|
耿马|
饶河县|
太康县|
德江县|
阜康市|
昔阳县|
黎川县|
汝阳县|
兴业县|
巧家县|
繁昌县|
霍邱县|
建德市|
浙江省|
大同县|
积石山|
平塘县|
巫山县|
合江县|
当阳市|
赣州市|
锡林浩特市|
涞源县|
阿合奇县|
长汀县|
临海市|
稷山县|
乌鲁木齐市|
江北区|
汤原县|
临城县|
锦屏县|
孟州市|
阜新市|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