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燦爛微笑??千佛之國——緬甸之行

燦爛微笑??

<h3>2019-12-06是我們去緬甸旅游出發的日子。之前做緬甸游功課;緬甸被稱作佛塔之國,有著美麗的佛塔、男子的裙裝基隆、女人臉上的特納卡、夕陽下的烏木橋等等…一切別樣的魅力吸引著您移步神秘的千佛之國!為了能使大家在旅途中安全快樂;我們依然選擇全國百強旅行社東營金橋國旅,因為金橋國旅會讓您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溫馨!</h3> <h3></h3><h3>我們下午到達緬甸曼德勒,正好是觀賞日落的好時間。到烏本橋觀賞日落是到曼德勒絕對不能錯過的旅游項目。</h3> <h3></h3><h3>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位于緬甸中南部的內陸,是幾個古代王朝曾經建都的地方(如蒲甘城、阿瓦城),這里保留著緬甸各個歷史時期建造的眾多的佛塔、佛寺,成為緬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可看的古跡很多。曼德勒地區已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h3> <h3>遠處就是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烏本橋,這座橋吸引著全世界的攝影愛好者。日落時分,一樹、一舟、一屋、一人,皆成美景。</h3> <h3>緬甸烏本橋建在曼德勒的~東塔曼湖上,這里風光秀麗,遠處的白色佛塔和金色尖頂,炯炯生輝,捕魚的船兒與鷗鳥在湖面和諧相處。但這里是低洼之地,雨季來臨湖水會很快上漲,湖濱成為澤國。為解決湖兩岸的交通困難,166年前的緬甸貢榜王朝時期的敏東王,修建了這座木橋,為了使橋梁不至腐朽,全橋便用了珍貴的緬甸柚木。</h3> <h3></h3><h3>烏本橋全長1200米,橋柱與橋柱之間相距3米遠,橋柱有1000多根。整座橋相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斗榫。歷經160多年的風風雨雨,依然結實堅固,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長的柚木結構橋。柚木是緬甸的國寶,材質紋理線條優美,含有金絲,價格相當的昂貴。從橋下濕地走過,夕陽下金光耀眼。</h3> <h3>在橋的中部,有梯子可以下到橋下河灘。站在河灘上,向上望來來去去的人,覺得又是另外一番意境。</h3> <h3>坐在橋上吹著微風看夕陽,每個人臉上都泛著一層淡淡的金色絨光,看著在自己身邊經過的各國游人和僧侶們,他們來來回回穿梭于橋上,夕陽無限好的表情都展現在每個人的臉龐,周圍美好的氛圍讓您很快融入了這觀賞日落的人群中,踏上烏本橋的人們陶醉地欣賞這美麗的夕陽。</h3> <h3>太陽慢慢西下,漂浮在天空的云彩,正在變著顏色,給大地穿上了鮮艷的衣裳。</h3> <h3>烏本橋很長,全長1200米,橫跨東塔曼湖,是世界上最長的木橋。它經歷了百年的風雨侵蝕,橋體依然屹立不朽。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行走在橋上,您會有一種特殊的愜意。</h3> <h3>夕陽已經懸在半空中了,就像圓盤一般。它照在人臉上,人的臉仿佛鍍上了一層金子;它照在水面上,湖水就浮光躍金,似乎一顆顆神奇的小星星閃閃發光。</h3> <h3>日落時分,烏本橋迎來了一天中最美的時刻。太陽漸漸西沉,倒映在水面上,隨著漣漪泛起金色的光,美麗之極!</h3> <h3>踩著柚木橋,沐浴著黃昏的陽光,愜意至極。</h3> <h3></h3><h3>烏本橋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緬甸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手挽著手在愛情橋上走一走,祈求愛情美滿幸福。所以在烏本橋上面或下面,都可以看見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耄耋之年,他們攜手并肩,靜靜的眺望遠方,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漸變為深紅,共同體會著夕陽變幻的顏色……</h3> <h3>你在橋上看風景,你卻成為了別人眼中最美的風景……太陽漸漸西沉,烏本橋背對的天空呈現出了特有的橘黃色,橋上奔跑的小孩,推著單車回家的居民,步履緩慢的僧侶,坐在亭子里抽煙的老人,都成為生動的剪影,沐浴在這溫暖流過的時光中,如電影中的慢鏡頭,隱約而有動感……</h3> <h3>烏本橋有著獨特美麗的落日,黃昏時分,眼前是那么靜謐而夢幻的畫面,在暗紅的色彩中暈染,看著橋上來來回回有坐著有走著的和尚,是畫面里最極致的和音,心兒頓時醉了。</h3> <h3>長長的木橋,穿梭的人流,天色漸漸發紅暗淡下去,橋上和人流都變成剪影。看著漣漪被橋柱隔斷,看著夕陽被水波震碎,落日前的那種寧靜,讓人沉醉。</h3> <h3>剪影下的烏本橋;橋面上觀日落的人群、湖面上漂泊著一葉輕舟,遠處停泊的客車、湖邊的樹木,他們在落日的夕陽下,猶如一幅美麗的剪影畫布……</h3> <h3>烏本橋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日落時的壯美,曾經被多家雜志和網站評為世界“十大落日勝地之一”。</h3> <h3>日落時分,天空中呈現出來的橘紅色格外耀眼,它會使夕陽下的人與物都成為最美麗的剪影畫面。看著天空一點點的顏色變化,從黃昏到余暉,再到暗夜,一切歸于沉寂,或許這就是歲月靜好的模樣。</h3> <h3>曼德勒的清晨,這里沒有大城市的繁華熱鬧,卻保留著更加純樸的文化和田園風光,佛教勝跡和歷史文物數不勝數。當早晨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后,清晨的薄霧已經散去,一個真實的曼德勒展現在眼前……</h3> <h3>清晨,緬甸曼德勒城市才剛剛亮,十字街頭就熱鬧起來了。道路兩旁都擺起了早市的攤位,賣什么的都有。來早市買東西的人也絡繹不絕,整個市場熙熙攘攘,十分熱鬧。曼德勒的水果種類異常豐富,價格也不貴, 只需十幾元人民幣,就能夠買到滿滿當當的一大包水果。</h3><h3><br></h3> <h3>來來來,買點當季的水果品嘗一下吧,香甜的水果味誘惑的人直咽口水。</h3> <h3>水果相當新鮮,特別是釋迦非常香甜,原汁原味的椰子汁,西瓜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牛油果的味道也不錯……</h3> <h3>馬哈伽納揚僧院位于烏本橋頭,是緬甸規模最大,最高級的僧院之一,有著100多年的歷史,當前是數千名僧侶的家。這里猶如一所僧人大學,學生人數接近2000人,場面非常壯觀。僧院最著名的則是每天上午進行的“千人僧飯”。</h3> <h3>馬哈伽納揚僧院門外通道上等候看“千人僧飯”的各國游客們。時間還沒有到,游客們已經早早的選好位置等候布施和拍照。</h3> <h3>僧院最著名的則是每天上午進行的“千人僧飯”。每天上午10點,各國游客云集至此,目睹千名僧人一同用午餐的畫面。緬甸的僧人是可以吃葷,一般情況下,布施得到的食物是什么就吃什么。布施到的食物葷素都有,雞鴨魚肉,水果蔬菜,茶水飲料一樣不少。</h3><h3><br></h3> <h3>僧人嚴格實行“過午不食”和“托缽乞食”,第一餐在4:00,第二餐在10:00左右開始沿街化緣,12:00以前回到寺廟吃完。他們認為“晨朝是諸天食,日中是諸佛食,日西是畜生食,日暮是鬼神食”。因此,到了下午就不會再看到布施的場面。</h3> <h3>成千的僧人赤腳托缽,無論多少游客拍照布施,無論有多少干擾.....他們始終保持內心的寧靜,心無旁騖,目光不離三尺外。僧人的年齡跨度非常大,年長的僧人巡回維持秩序,大多數都很嚴肅,只有個別小僧在嘻嘻,透露著他們的天真爛漫。</h3> <h3>瑞喜宮塔 又稱瑞紫光塔、瑞西光塔,在今緬甸中部的浦甘城,是緬甸久負盛名的古塔。公元1059年,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主持修建了瑞喜宮佛塔,并在公元1090年竣工。</h3> <h3>瑞喜宮大金塔是緬甸最壯觀、工程最浩大的塔。該塔高40多米,周圍環繞著53尊高大的雕塑,包括獅子雕、摩迦羅雕和蟾蜍雕。塔的四面各有一銅亭,亭內各有一尊精美絕倫的立佛。 壇臺之間的長廊涂釉方磚上,刻有1000幅左右的浮雕。整座塔呈現了金鐘形,底座呈八角型,有三層四方形的塔基。整座佛塔精美絕倫,細致的雕刻和優美的造型呈現出一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美感。</h3> <h3>瑞喜宮塔是開國之塔,是緬甸現代佛塔的原型,緬甸最著名的四大佛塔之一,它不僅是蒲甘地區最大的佛塔,同時還是蒲甘塔群中唯一用石頭建造的佛塔,歷史悠久,是第一座緬甸風格的佛塔。</h3> <h3>頭頂燦爛的陽光,眼觀炫目的金色,柱子上鑲嵌著彩色的玻璃,地磚上展現朵朵蓮花,還有各色精美的雕刻,真是美輪美奐!</h3> <h3></h3><h3>瑞喜宮塔為四方對稱結構,式樣為中央一座鐘形的實心大金塔,造型以3層方形平臺為基座,上接一八角形平臺連接鐘形塔,這種形式成為后來蒲甘平原許多佛塔建筑范本。塔四周是露天走道,有無數小塔和亭臺,走道外圍是一圈寺院殿堂,開四門建逾百米的長廊作為出入口。</h3> <h3></h3><h3>40多米的塔身上覆蓋著令人炫目的金箔,在陽光下金光閃閃,氣派豪華。塔內供奉著一顆佛牙舍利,中國皇帝送的一尊玉雕佛像,所以是蒲甘最大最古老最受尊崇的佛塔,同時也是緬甸最靈驗的佛塔之一,每天前來朝拜許愿的人群,使這座古塔少了一分寧靜,多了幾分繁華。</h3> <h3>上緬甸參觀佛塔必須脫了鞋襪進去參觀,還好我們來的季節不熱,否則光腳丫踩在地上會燙腳的。光腳進佛塔是緬甸人的方式,必須遵重!</h3> <h3></h3><h3>瑞喜宮大金塔是蒲甘地區最古老的佛塔也是定國之塔。通體貼金,金碧輝煌。塔為實心,高40多米,通體閃著金光。塔頂尖聳,帶有多種裝飾,而塔周圍有無數小塔和亭臺,同高塔渾然結為一體,構成一個完美的建筑群落。</h3> <h3>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它可不是我們的燒火棍,這種樹干在緬甸是暢銷品,它是黃香楝樹的枝干,用來制作“特納卡”的。在緬甸可以看到無論男女老少的臉上都會涂鴉黃色的粉,這種黃粉叫“特納卡”,是用黃香楝樹的枝干在專用小石磨里研磨出的細末。特納卡因其使用方便,價格便宜,深受大眾歡迎。</h3><h3><br></h3> <h3>看看這美女把涼涼的特納卡涂在臉上,可以防止曬傷吆,非常舒服。據說“特納卡”蘸水涂在身上,不僅有馥郁芳香的氣味,而且還有防止蚊蟲叮咬、降溫清涼、消毒祛病、涂在臉上可以保護皮膚。緬甸地處熱帶,紫外線的強烈程度可想而知,一般的防曬霜肯定是不管用的,而特納卡卻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曬作用。</h3> <h3>來來來,大家都來體驗一下“特納卡”的功效吧!</h3> <h3>臉上涂著“特納卡”,嘴里吸吮著原味椰子汁,心里真是美美噠!</h3> <h3></h3><h3>來到浦甘伊洛瓦底江邊餐廳用餐,在享用晚餐的同時可以欣賞到最美的日落和緬甸特色木偶表演。木偶劇表演者不斷抖動手中的一個架子,架子上牽引著很多線,那原本僵硬的木偶開始做出各種姿態動作,陡然間充滿了活力和生氣。</h3> <h3>藝人和下面的木偶共動,約半米高的提線木偶,在藝人神奇的提現操作下,木偶舞蹈時連手指、關節、頭頸、腳趾都可以隨意動作。這些本來無魂的木偶,通過藝人巧手操作,頓時“活靈活現”,非常可愛!</h3> <h3>站在伊洛瓦底江邊,觀賞著黃昏的夕陽,在伊洛瓦底江邊夕陽余暉的映襯下,感受到了佛國的浪漫。此時,太陽的臉是鮮紅鮮紅的,它的光像是被誰掠去了似的,不再耀眼奪目,而是十分柔和明亮.它向西緩緩地退著,真可謂夕陽無限好,最美黃昏時。</h3> <h3></h3><h3>緬甸蒲甘的日出日落,盛名在外,每一位到蒲甘的游人都不能錯過。為了看日出,頂著黑蒙蒙的天色就出門了,日出之前要趕到觀賞日出的最佳地點。爬上小山坡,趕緊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觀看日出的好位置,打開手機,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太陽露笑臉……</h3> <h3>毫無征兆間,原本灰灰的天空,忽然出現了一道金光,那金光越來越亮,頭頂的天色也被那金色映得暖了起來,朝霞最濃處,那一輪蛋黃一樣的紅日慢慢浮現在天際,人群發出了一陣歡呼,更多的熱氣球宛如雨后春筍般從塔林間升了起來,大群的鴿子也被放飛了起來,一時間熱氣球、鴿群、塔林在冉冉升起的紅日映襯下,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熱鬧景象。</h3> <h3>周圍的佛塔在沉睡的大地中慢慢的睜開了眼, 鳥兒嘰嘰喳喳的叫啊叫的,熱氣球在遠方一個個的升起,越飄越高,如此美麗的景色只在電視中出現過。</h3><h3><br></h3> <h3>太陽使勁啄破云層,先探出紅紅的小半個臉,羞羞答答地向大地張望……看著太陽初露頭角,此情此景,連眼睛都不想多眨幾眼,生怕錯過最精彩的鏡頭!</h3> <h3>晨風微微吹來,東方地平線上透出縷縷紅霞,一點紫紅緩緩升起,由暗到明,微微一躍,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頃刻朝霞滿天,</h3> <h3>太陽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紅彤彤的面龐。霎時,萬道金光透過樹梢,給水面染上了一層胭脂紅。</h3> <h3>陽光中透露出橘黃的光暈,整個太陽好似金色的光盤,霧氣逐漸散去……</h3> <h3>太陽出來了,它晶亮耀眼,火一般鮮紅,火一般強烈,不知不覺,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了。</h3> <h3>美麗的太陽趕走了黎明前的黑暗,眺望遠處;茂密叢林中的佛塔,在粉紅天際線的映襯下,神秘而滄桑。它們隱約浮現,碩大、遙遠而神秘,就像幻夢的模糊記憶。</h3> <h3>廣袤的叢林中掩映著數不清的尖塔,白色薄霧像柔軟的綢帶繚繞其間,熱氣球伴著日出在空中飛舞,朝霞中的剪影是怎樣的一種壯觀和震撼啊!</h3> <h3>欣賞完美麗的日出,去酒店的露天花園式餐廳享用緬甸特色的自助早餐!</h3> <h3>朋友們,早上好!喝杯緬甸自產的咖啡吧,味道美極了!</h3> <h3>浦甘酒店自助早餐非常誘人,不用多說,看看大家用餐的表情就知道美味是多么的誘人……</h3> <h3>興奮的美女們邊用餐邊探討著觀賞日出的喜悅……</h3> <h3>看看我們用餐的環境是不是非常美麗,腳下有綠色植被的地毯,身邊有參天大樹,小鳥的歡歌笑語聲,哇塞!是不是走進童話世界了……</h3> <h3>來來來,用餐之余別忘記在這童話般的世界里留下我們美好的記憶!</h3> <h3>蒲甘位于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東岸,距曼德勒市130公里,曾是緬甸歷史上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以塔林著稱。</h3> <h3>在浦甘乘坐馬車穿越塔林是最浪漫的游覽方式。經導游解說,千年前蒲甘貴族人的生活方式,也不過就是如此。來吧,大家也乘坐馬車體驗一下貴族生活吧!</h3> <h3>倆人乘坐一輛馬車,在泥土路上穿行,欣賞那些分布在村落中或原野上的塔林,這些古佛塔不時的從草叢中或樹叢中露出它們那飽經滄桑的塔身,宛如一段穿越時空的旅行,讓大家感受到異與尋常的驚艷與震撼!<br></h3> <h3>佛塔顏色各異,大小不等,重樓復閣,巍峨壯觀!</h3> <h3>坐在馬車上晃晃悠悠的前行,隨著馬蹄聲塵土飛揚。雖然滿頭滿臉掛滿鄉間的泥土,心里卻是美噠噠的!</h3> <h3>佛塔之間飄蕩著的霧氣,若隱若現,絲絲縷縷,馬車和汽車駛過,揚起的塵土和霧氣混在一起,為畫面帶來獨特的光影效果。</h3> <h3>蒲甘的村莊矗立著佛塔,蒲甘的街道矗立著佛塔,蒲甘的田野矗立著佛塔。</h3><h3><br></h3> <h3>佛塔顏色各異,大小不等,塔頂有圓有尖,有的既圓而尖,呈金鐘形、覆缽形,氣勢恢弘。</h3> <h3>在蒲甘,視野里離不開千姿百態的佛塔。蒲甘的佛塔,集緬甸一切建筑藝術形式之大成。有的金光閃閃,有的潔白素雅,有的磚紅透著肅穆。</h3> <h3>阿南達寺被稱為蒲甘最優美的建筑,阿南達佛塔建于1091年,占地約百畝,呈正方形,以平衡和諧著稱于世。在院子的中心就是美麗的阿南達塔,塔座是印度式的正方形大佛窟,塔內除4座高大立佛外還有80幅描寫佛祖從誕生到教誨場景的珍貴浮雕。在塔座之上屹立著40多米高的塔身,顯得端莊壯美。</h3> <h3>佛塔東南西北各有一門,門內是一尊高約十米的釋迦立佛,佛像莊嚴,微微低頭俯視著下方的蕓蕓眾生。</h3> <h3>佛窟和塔基外壁上共有1183塊以佛本生事為內容的浮雕,佛窟內通道兩側墻壁上設有洞,內有1304尊佛像。</h3> <h3>阿南達佛塔是塔寺一體的建筑,佛塔坐落在寺的正中間,與供僧人居住、念經、藏經、授職、集會用的寺院、禪堂、僧舍結合,形成了一個氣勢宏大、主次分明又渾然一體的佛教建筑群。阿南達佛塔是整個蒲甘地區最優美的建筑。</h3> <h3>翡翠佛塔入口的大門就是用翡翠搭建的,進門后,走上臺階就可以看到整座佛塔。</h3> <h3>大門內向右經過一條綠葉覆蓋的走廊,進入弧形通道。</h3> <h3>從翡翠原石構成的通道進入,可以看到頂子、墻壁、地面,都是用翡翠建造的,兩側墻壁上全都是用各種玉石拼就的圖案、人物和圖畫,尤其是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h3> <h3>瞧見了吧,墻壁上有一支世界上最昂貴的手臂——長長的手臂上戴滿了翡翠鐲子——這手臂可真是價值連城啊!<br></h3> <h3>緬甸著名的曼德勒翡翠佛塔位于曼德勒阿馬拉布拉,是一座全部用翡翠打造的佛塔。2012年緬族富豪烏搜乃為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了卻母親的遺愿,用儲存了25年的翡翠玉石建造了這座佛塔。</h3> <h3>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昂貴的玉石建造的佛塔。佛塔高約25米,看起來雄偉壯觀。佛塔的外墻雕刻著樹葉、護身符,以及各種銘文。此外,你還能看到佛祖的玉腳印。<br></h3> <h3>翡翠佛塔最令人驚奇的地方,就是不用一磚一瓦,完全用玉石建造。從底座到塔頂,每一層都用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玉石鋪砌,構成飽含玉石特有的綠色但又色彩斑斕的圖案,有翠綠色、淺綠色、米黃色、白色、青灰色,異常精美。塔座大堂內的佛像,是用整塊 白玉 雕刻的。地面和塔壁,都是用玉石鋪砌!</h3> <h3></h3><h3>這些翡翠原石雕刻的菩薩,其體量巨大,材質精良,色澤漂亮,雕工精細,令人震撼!緬甸是佛教之國,緬甸人對佛教信仰非常虔誠,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佛塔成為緬甸人民非常熱愛膜拜的地方。</h3> <h3>翡翠佛塔外面的環境也非常吸引眼球,凡是建筑材質的表面,都被鑲嵌上了美麗的石頭,也有巨型的翡翠原石展示,令人目不暇接!</h3> <h3></h3><h3>登上翡翠佛塔,登高望遠,天色已近黃昏,厚厚重重的云霧盤踞在天空,夕陽只能乘一點點空隙,迸射一條條絳色霞彩,宛如沉沉大海中的游魚,偶然翻滾著金色的鱗光。</h3> <h3>眺望著天空泛著金光的夕陽,給遠處的佛塔灑上了一層特殊的光芒,仿佛將人帶入仙境一般;飄飄然然,別樣的感覺,靜謐而不乏溫馨……</h3> <h3>這是我們在緬甸下榻的酒店,進入酒店大門,展現在眼前的是花園式酒店,環境非常優雅。酒店很大;房間干凈整潔,酒店配備的設施齊全,泳池,健身房等。這里不僅有溫馨如家的環境還有誘人可口的菜肴,還有那周到的服務,讓您感受到家的溫暖!</h3> <h3>緬甸的自助早餐,有很多菜品、主食、飲品、水果供大家選擇,雖然身在異國他鄉,但是也能享用到自己非常可口的美食……</h3> <h3>進入這金光燦燦的大門就可以看見金碧輝煌的固都陶佛塔。</h3> <h3>固都陶佛塔位于曼德勒山腳下,1857年由緬甸敏東王建成。固都陶佛塔的意思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功德佛塔,全名是瑪哈羅迦瑪若盛佛塔,瑪若盛是佛的稱號。</h3> <h3><h3>固都陶佛塔,白色和金色是這里的主色調,金碧輝煌的大金塔旁邊,729座白塔組成了壯觀雄偉的佛塔群,每一座白塔內,都有一塊刻著經文的石碑。</h3></h3> <h3>1057年蒲甘王朝首任國王阿奴律陀征服信仰佛教的直通國后,用大象將直通國的30部巴利文貝葉經書運回蒲甘。自蒲甘王朝至貢榜王朝,一向十分珍惜這30部經書,幾乎每個朝代都組織數萬僧侶用畫筆、鐵筆等更換新貝葉,重書經文,以免霉蛀。 1860年10月,石刻佛經院初具雛形,開始建造佛塔。1862年7月19日裝上了塔傘頂冠。</h3><h3><br></h3> <h3>赤腳漫步在純粹的白色中行走,四周一片寧靜,讓腳步放輕緩一點,眼界開闊一點,這里是凈化心靈的美好之地……</h3> <h3>這些石碑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書”,它的規模是佛教世界絕無僅有的,據說如果一個人每天閱讀8小時,要讀完這些“書”,一共需要450天。佛塔內墻的每一個入口處,雕刻有佛本生故事和護門神像的柚木大門。佛塔的四個長廊也都建造得雄偉堂皇,令人贊嘆不已!</h3> <h3></h3><h3>佛塔于1857年修建完成,當時召集了全緬甸和東南亞共計2400余名高僧,召開了第五次修訂佛經結集大會,最后將結集的三藏經等刻在729方云石碑上,建造成了珍存三藏經的佛塔。</h3> <h3>這是佛塔內的巴利文石碑。巴利文是古代印度一種語言,是釋佛時代摩揭陀國一帶的大眾語。釋佛就是用這種語言說法的,弟子們也用這種語言記誦他的經教。</h3> <h3>在佛塔庭院內,有一些非常古老的樹,相傳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飽經滄桑的屹立在佛塔左右,展望前來觀摩的各國游人……</h3> <h3>山達穆尼佛塔建于1866年,敏東王為了紀念被謀殺的弟弟修建了這座佛塔,以寄托自己的哀思。<br></h3> <h3>在緬甸經常可以看到身著淺粉色服裝的尼姑,清一色的粉色僧袍加上一條即可搭在肩上也可頂在頭上的紅布,在陽光下顯得分外搶眼,讓她們顯得煞是嫵媚動人。</h3> <h3>山達穆尼是曼德勒山腳南面的一塊潔白如雪的方陣塔林 。中央是一座很大的金塔 ,對應的旁邊還有一座小的 金塔 。而周圍四個方向,滿目而去,都是潔白如雪的白塔。整個布局,四個方向基本對稱,如同一個延綿的白色方陣。</h3> <h3>從這里還可以眺望到曼德勒山。</h3> <h3>每個塔上都有風鈴,梵音清新。</h3> <h3>赤腳邁步在純白色的佛塔之間,有一種圣潔感,世界各地的游客來緬甸都喜歡來這里打卡拍照。</h3> <h3>山達曼尼佛塔面積只占固都陶佛塔的一半,但小塔數量卻遠遠超過固都陶佛塔,山達曼尼佛塔群內的小塔更為密集,一排排的佛塔幾乎是前后相連,不留一點空隙,小塔之中同樣收藏著刻有三藏經的石板。</h3> <h3>一片潔白的方陣塔林,中間一座大金塔,與固都陶塔陣類似。</h3> <h3>馬哈穆尼寺位于曼德勒市中心以南3公里處,是緬甸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佛塔里的青銅佛像高約4米,據說是佛祖親自開光,當地人將這座佛塔視為佛祖真身,在緬甸有著神圣的地位。虔誠的信徒將金葉貼滿佛像,經年累月,金葉的厚度已經有16公分,十分壯觀。每天清晨4 點都要舉行為佛像洗臉的儀式,吸引大量佛教徒前往參拜,但婦女不允許進入內廳的神殿,只能在門口參拜。<br></h3> <h3></h3><h3>在這里能看到神殿里供奉著釋迦牟尼貼金佛像,每天都會有很多信徒來給金佛貼金箔,無數雙手,無數張金箔,帶著厚重金箔的佛像熠熠生輝,承載著全緬甸的祈愿和希望。被允許到圣壇給馬哈穆尼佛像貼金的只有男士。</h3> <h3>女子只能在允許的范圍之外參拜。走入佛寺,迎面是一條長長的廊道,上端及門楣上貼著金箔,門楣上還有十分精美的雕塑,金光閃閃,金碧輝煌,到處閃爍著金色的光芒,看來金佛也要金色的廊道烘托氛圍。</h3> <h3>佛塔院內的鐘,大家都在敲鐘祈福!</h3> <h3>佛像前的長廊里可以看到很多前來許愿和膜拜的僧人、信徒和游客,馬哈穆尼寺的香火是緬甸所有寺院最旺的。</h3> <h3>緬甸寺院的地位極其重要,進去時必須拖鞋,根本不用擔心鞋子會丟,因為這里是佛光普照的地方。</h3> <h3>金碧輝煌的佛塔</h3> <h3>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80%以上信奉佛教。這個神秘的“千佛之國”,佛教的盛行以及佛塔的絢麗,讓這里被越來越多的旅游者愛戴著。特別是在緬甸佛塔寺赤腳的行程,親密的土地接觸,更是一次難忘的回憶。對于去過緬甸的人都有一種很深的印象;這里的大多數人雖然不富有,但天性隱忍、樂觀、滿足地生活在現世修行和對來世的無限憧憬中,獨特的信仰和文化造就了此間別樣的風情。這是一個值得敬佩和尊重的、微笑又平和的佛教國度!</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溪县| 广德县| 额济纳旗| 泰和县| 常州市| 怀仁县| 宣汉县| 闵行区| 增城市| 卢氏县| 紫阳县| 霍州市| 宜丰县| 廉江市| 白银市| 丹寨县| 兴安盟| 南昌市| 宁明县| 和田县| 门头沟区| 海林市| 曲阜市| 马山县| 达孜县| 特克斯县| 黄浦区| 吉木萨尔县| 德阳市| 仪陇县| 龙海市| 浦城县| 彩票| 保德县| 丹阳市| 高安市| 侯马市| 金阳县| 昭觉县| 余姚市|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