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宜昌行》
一
11月12日,我們一行十五人:胡良海,李敦學,袁友生,王保國夫婦,陳祥萬夫婦,楊占山夫婦,韓建國夫婦,毛建民夫婦,我和老伴從漢口乘高鐵動車,直奔宜昌。這是參加武漢戰(zhàn)友會后的又一個節(jié)目——宜昌行。
這次旅游,是繼去年的《東莞行》,《海南行》的第二次二連老戰(zhàn)友旅游團行動。是良海,有生發(fā)起,保國拍板制定了這次宜昌行。
大家同座在一個車廂里,有說有笑十分開心,兩個多小時的路程,不一會兒就到了宜昌東站。
宜昌,古稱“夷陵。”位干長江上中游的交界處。這里歷史悠久,風景優(yōu)美,人文薈萃,空氣清新。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屈原和四大美女之一有“沉雁”之稱的王昭君出生在這里。聞名遐邇的“三峽大壩”和“葛洲壩”建在此地。我們也是仰慕而來。宜昌,與我有緣。我是文革大串聯(lián)時,從重慶乘船而下,欣賞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三峽美景,當年的三峽景色真是美不勝收,至今難以忘懷。奔武漢,下南京時路過宜昌,沒有下船上岸。時年15歲。我們家有親戚在宜昌,哈哈結婚,我因部隊有事,末能成行。宜昌也可以說是第一次來。
出站就換乘旅游大巴,直奔這次旅游的第一個旅游點——金沙灘。
大巴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駛著。沿途都是山。山很壯觀,雖已是深秋之時,但依然是綠蔥蔥的一片,遠處大山深處,偶然看到一些民房,乍一看,恰似白云綴化在綠海之中,好一個“白云深處有人家”。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我正欣賞山景,覺得大巴開始沿著山路下行。看到了,看到了,從高處往遠處眺望,江水碧綠碧綠的,非常平靜,恰似綠寶石,峽谷中非常寧靜,沒有城市的喧囂,我們到了第一天的旅游點——三峽人家。<br></h3> <h3>《宜昌行》</h3><h3> 二</h3><h3> 一下車,顧不得欣賞美景,先喂飽肚子。山里的菜,尤其是青菜真好吃,也可能舟車勞頓的緣故,我美美得吃了兩大碗,青菜一掃而光,什么糖尿病控制飲食,統(tǒng)統(tǒng)拋之腦后。飯后看三峽人家。</h3><h3> 三峽人家,實際上是反映土家族的生活。走著走著,忽然聽到了我十分熟悉的川江號子在峽谷中飄蕩,聲音傳來是那么的高亢渾厚。順著音樂聲我急步走去,原來有幾個人在表演長江三峽上的纖夫。他們的表演讓我十分失望,衣服穿得整整齊齊,又沒拉纖,姿勢一點不像。43年前,我時年15歲乘船過三峽時,看到過當時纖夫拉纖:他們都穿著褲衩,上身赤裸裸的,露出古銅色的皮膚,哼著號子,身體幾乎是爬著,艱難地前行。真是辛苦,又是好漢,當年的情景深深地扎在我的腦海里。可以說,這個表演根本反映不出長江三峽纖夫的真實生活,好像是在作秀。長江三峽纖夫那種不畏風浪,奮力前行的故事沒有深厚的生活底蘊是創(chuàng)作不出來的。不過川江號子還有那么丁點味道。</h3><h3> 一進三峽人家的門樓,遠遠的看到一葉偏舟,前面站著一個土家族的姑娘,穿著紅色的土家族服裝,打著傘,婷婷玉立在船頭,船尾一個漢子手執(zhí)篙桿,嵩桿橫在那里。當時的景色真美。一潭綠波,不時的云氣飄來,如同一葉偏舟天上來,仙女下凡降人間。我聽導游介紹,對土家族的姑娘要稱幺妹,漢子要稱什么郎(姓氏在前)。我大聲喊道:“幺妹,您好!”,您是哪一個?對方用湖北話問到?我答到:“我是薛郎”,這里有“胡郎、李郎、陳郎、楊郎、袁郎、王郎、韓郎好多郎”,逗得旅友們開懷大笑,一下子消除了旅途們疲勞,身上輕松了許多。我們繼續(xù)往山里進發(fā),去看土家族的婚慶儀式的節(jié)目。</h3><h3> 下午2:30分,表演開始了。表演現(xiàn)場的場子不太大,在山谷中有一片開闊地,水泥鋪地,擺了十幾排長櫈子,有一個簡易的兩層小竹樓,門樓上貼著“囍”字,表演現(xiàn)場我初步估算能座200多名觀眾。演員都是附近村莊的群眾演員,沒有什么表演素質。讓人忍俊不禁的是新娘拋出的一個銹球,被一個大胖子觀眾接到了。當“新郎新娘”拜天地時,“新郎”十來歲的女兒從觀眾席上沖上去,拖她爸爸下臺,死活不讓演。小姑娘當真了,決不能讓她爸爸再找一個“后媽”!觀眾們哄堂大笑,弄得演出的長老只好上臺說:演出這些年,像今天這樣的事還是第一次。實在對不起大家,我們還是尊重觀眾的意見。演出在沒有新郎角色中結束,“婚禮流產(chǎn)了”。但觀眾們卻很興奮。難得一見的“西洋景”被碰到了。散場時大家邊往回走邊議論著。走著說著,又到了“一葉編舟”的地方,我們讓站在船頭的幺妹給唱一首歌,幺妹不唱。倒是祥萬的夫人很爽快,給我們唱了一首湖北民歌“六口茶”。曲調委婉動聽,她邊走邊唱,這歌聲在幽靜的峽谷中飄逸,這歌聲使我們忘記了疲勞,這歌聲伴隨著我們走上了返程的旅游大巴,第一天的《宜昌行》就這樣謝幕了。</h3> <h3>《宜昌行》</h3><h3> 三</h3><h3> 當晚, 我們入住濱江壹號大酒店。因大家普遍感到比較累,原定晚上的茶話會取消了,確保大家休息好,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去完成明天的旅游計劃。</h3><h3> 次日8:30分,我們由賓館出發(fā),乘車去宜昌碼頭,換乘“長江10號”旅游船去看三峽大壩和葛洲壩船閘。</h3><h3> 我們來到輪船的二層大包間就座。船上游客煕熙攘攘。游客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h3><h3> 戰(zhàn)友難得一聚。也可能是昨晚茶話會取消的緣故。我們聚在一起,顧不得欣賞舷窗外的美景,你一句我一句的又說起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正說著,廣播里播出,馬上就要過葛洲壩船閘了。請大家不要擁擠,可到船頭船尾的甲板上觀望。</h3><h3> 葛洲壩水利樞紐,始建于1971年,1988年12月峻工。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船閘,是長江航運工程供船舶通行的閘門。1981年首次通航。令我驕傲的是我的老部隊曾投入此項工程的建設,當時老部隊隸屬的武漢軍區(qū)領導擔任了此工程負責人,老部隊為此項工程做出了歷史貢獻。</h3><h3> 我們乘座的船進閘后,閘門慢慢合攏關閉。閘門里開始灌輸江水,船慢慢地被江水抬高。這就是運用“水漲船高”的原理。大慨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我們乘座的輪船順利地通過葛洲壩船閘,駛向三峽大壩。</h3><h3> 三峽大壩距葛洲壩約38公里,位于宜昌市的三斗坪鎮(zhèn)境內。</h3><h3> 我們下船乘車到三峽大壩,到了185觀景點,看了三峽展覽館,又去了三峽大壩觀景平臺和大壩全景觀景臺。感到三峽工程宏偉,我們中國人太了不起了。在長江上建大壩,讓水發(fā)電,為人類造福,凝聚著中華民族幾代人的夢想。終于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xiàn)。中國人民太偉大!太善良太可愛了。為了響應黨和國家政府的號召,當?shù)乩习傩占s有“百萬之眾”,離開了祖祖輩輩生長的家園,背井離鄉(xiāng),去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這在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民能做到。只有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才能這樣。對建三江大壩,也有爭議,褒貶不一。在這方面我沒有深入的調查,也就沒有什么發(fā)言權。但我看了三峽展覽館后感到,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先后六次召見“長辦主任”林一山,都是為了三峽建設,老人家極度關注,興趣濃厚,垂詢甚多。周總理更是身體力行,每次關于“三峽工程建設”的會議,逢會必到。三峽工程建成的實踐看,“利大于弊”。至于“戰(zhàn)爭瘋子”對三峽大壩攻擊的叫囂,我軍早以嚴陣以待,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讓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戰(zhàn)爭狂人”死無葬身之地。</h3><h3> 一天的三峽大壩旅游結束了。我們乘車返回駐地賓館。我望著滾滾長江東逝水,毛主席的著名詩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油然而生映入我的腦海中,像奔騰的長江水滾滾向前……</h3> <h3>《宜昌行》</h3><h3> 四</h3><h3> 按這次旅游計劃,第三天我們去“清江畫廊”游玩。</h3><h3> “清江畫廊”坐落于宜昌長陽縣士家族自治縣境內。我們從居住的賓館乘車,約一個小時,到清江畫廊,再換乘旅游船前往。</h3><h3> 清江是土家族的母親河。八百里的清江宛如一條玉帶,穿山越峽,自利川齊躍山逶逶而來。</h3><h3> 我們乘船在清江上航行。清江的水很平靜,緩緩地流淌著。江上看不到什么船。水色清明,人見其清澄。有東方的“多腦河之稱”。島嶼星羅棋布,燦若玉珠,如黛江水,煙波浩渺,八百里清江美如畫。我們站著船的甲板上。船前行濺起的浪花,拋灑在航道的兩側,風吹拂著我的臉龐,感到空氣很清新,這對生活在大城市的我們感覺特別明顯珍貴。兩岸獨特地貌,群山俊嶺,峰巒疊嶂。真有“山,刺破青天鄂為殘,天欲墜,賴有柱其間之感”。</h3><h3> 我們坐在船上,欣賞著清江畫廊的美景:清江的山、清江的水、清江的房,清江的島,清江的人,構成了一幅人間仙境。祖國的山河太美了。</h3><h3> 我們來到江中的一個小島。下船去農(nóng)家樂就歺。我對這里的青菜還是情有獨鐘。飯后我們在歺廳附近找個地方坐坐。保國、友生到底年輕,兩人歺后又去爬這個島的最高點。他倆回來,渾身大汗淋漓,還給我們描述他們所看到的景色。</h3><h3> 返回時,祥萬戰(zhàn)友、敦學戰(zhàn)友還盡地主之誼,給我們買了當?shù)氐氖刻禺a(chǎn)。</h3><h3> 晚上就歺,武漢戰(zhàn)友專門安排我們吃宜昌的“白魚”。這魚在宜昌亨有盛名,尤其是褒湯味道特別鮮。褒出來的湯如牛奶一樣乳白色的。我們品嘗了果然名不虛傳。</h3><h3> 晚飯后,我們乘高鐵返回武漢,結束了《宜昌行》。</h3><h3> 第二天,我們各自乘高鐵返程。我們一再勸說良海,友生戰(zhàn)友不要送站。但他倆執(zhí)意要送。我的前任連長、參謀長胡良海都70多歲的人了。他還和友生分工:友生去武漢站送占山夫婦、保國夫婦、建國夫婦。良海送我和老伴去漢口站。真是戰(zhàn)友深情讓人感動。“送戰(zhàn)友,跨征程,耳邊響起駝鈴聲……”</h3><h3> 再見,宜昌!</h3><h3> 再見,武漢!</h3><h3> 再見,戰(zhàn)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阳谷县|
逊克县|
延津县|
枣阳市|
岳西县|
南宁市|
普格县|
新田县|
吉安县|
高要市|
迭部县|
霍山县|
昌乐县|
靖西县|
探索|
肇东市|
长宁区|
汕头市|
清镇市|
陵水|
峨山|
中卫市|
方正县|
滦南县|
辛集市|
鲁山县|
阿巴嘎旗|
无棣县|
蕉岭县|
彰武县|
湘潭县|
三都|
广安市|
庆安县|
白玉县|
信阳市|
祁连县|
万盛区|
肇源县|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