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嗨,大家好!“教科研源于教學,高于教學,指導教學。”教學要創新,教研是前提。這個學期我們六年組的研修主題是“培養學生在高效課堂模式下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研究”。教學校長深入年組聽課,和年組老師們一起評課、研究,促進教師的共同成長,探索教師繼續教育和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我們一起努力!</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辛效居老師執教《比的應用》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學生在學習了比的意義和比的化簡的基礎上,將應用比的知識解決按“比”分配的問題。教學中,我根據本班實際,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讓學生明白平均分其實就是按1:1的比進行分配的,然后通過分橘子的問題感受按比分配的意義。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交流—歸納—應用—拓展等活動更進一步的理解比的意義,掌握將比的問題轉化為整數乘除法、分數乘除法和方程等方法來解決,讓學生體會到了算法多樣化,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h3> <h3>師生共同成長</h3> <h3>年組老師一起評課</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趙雪松老師執教數學好玩《反彈高度》一課,課堂上敢于放手,讓學生充分實踐。本節課是一堂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本著學生主體的思想。從引導猜想到實踐驗證。到再次的實踐驗證。都敢于放手。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并且鼓勵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不斷探尋球反彈高度的規律,使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不僅提高了自己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而且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積累了積極的學習情感。</h3> 數學好玩兒<br><h3><br></h3> <h3>玩兒中學數學</h3> <h3>思維的碰撞</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蓋凌云老師執教語文《伯牙鼓琴》一課。<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一篇短小、深奧的文言文,經蓋老師的真情演繹,撥響學生們的心弦,讓學生為之震撼、惋惜、悲嘆。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然而弦盡音未盡,那余音卻久久縈繞我們的耳際,彈之不走,揮之不去。這就是蓋老師在《伯牙鼓琴》的教學中為我們奏出的優美動人的樂曲!走進蓋老師的課堂,仿佛聽到了伯牙優美的琴聲,看到了伯牙因子期的離去喟然長嘆、悲切傷感的神情,也深深感受到知音難求的那種渴望、失落的境地。蓋老師的課,之所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與教師對文本的挖掘、領悟得深入、透徹是密不可分的,是教師巧設情境,精心構建教程的結果。</span></h3> <h3>用心交流</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張玲玲老師執教數學課《百分數的應用(二)》,整節課<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大膽放手,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知識獲得的過程中去。本節課出示題目條件,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看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最多。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勾起了學生的竟爭意識,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開闊了學生思路,訓練了學生的靈活性,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重點強調討論交流法。讓學生通過嘗試練習后,展示不同的答案,學生在討論中進行思維的展示,明確算理。概括出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在互助合作中體驗成功的愉悅。</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充分運用畫圖比較法。畫圖輔助理解題意,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本節課,在課中運用兩種不同的直觀圖分析,讓學生選擇方便的形式。這樣做有效發展了學生的對比思維,促進了學生對知識本質內涵的理解。</span></h3> <h3>教學相長</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肖珊老師執教《比的認識》這一單元的復習課,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回顧知識,由一個點“比”引出多個知識點,讓他們自己去回顧整理,并用思維導圖方式進行歸類總結,從中培養學生整理能力、總結能力、畫圖能力。六年級學生的思維導圖的培養,為即將升入初中的孩子起到很好的整理復習作用,為他們今后復習歸類奠定基礎,從中受益匪淺,以后的每個單元都可以自己用思維導圖形式去復習。幫助他們把知識系統化梳理清晰,以便進行練習,掌握知識。</h3> <h3>專注的眼神</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張敏杰老師執教《百分數應用三》一課。數學源自生活而應用于生活。本節課設計上充分體現新課標理念,從引入、新課、鞏固等環節的取材大都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探究,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突出數學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課伊始,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要想解決笑笑家2000年的家庭總支出是多少元,還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通過這樣一個問題的創設,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情,看看學生是否可以解決簡單的求單位1的問題,同時也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再問題出現的過程中來體會新知的產生。從學生第一次解決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畫線段圖的方法思考問題,并找出等量關系,用列方程的方法。只有極個別用了算數的方法。張老師</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還安排了課后作業,鼓勵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發現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span></h3> <h3>學生的講課能力棒棒噠</h3> <h3>偉唯校長做聽課小結</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王雪潔老師執教數學課《百分數應用二》,本節課的重點是解決“比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數”或“比一個數減少百分之幾的數”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我先對相關問題進行復習,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點入手,借助已有的知識去嘗試學習新知識,降低了學習難度,所以在解決例題時學生學習起來很容易,解決方法也多樣化,分析問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h3> <h3>你的笑容真好看</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應偉唯副校長和老師們的要求,本次研修活動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即興寫作展示課》。即興寫作是在大量閱讀和技巧訓練的基礎上,倡導學生直接參與生活實踐,廣泛接觸自然,體驗社會生活,以拓寬視野,豐富素材,并在實踐中受到品德、情感的陶冶,提升品位,形成能力,逐步養成自動、自覺地隨讀隨寫和隨感隨文的寫作習慣。課上偉唯校長現場出題,學生現場作文,15分鐘后全班展讀,點評。孩子們通過聆聽、交談、互動、體驗,并以自身的視角觀察、思考和梳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一個個真實的事例流淌筆尖,真實記錄,真情流露,沁人心肺,感人至深。</span><br></h3> <h3> 敏杰老師在給展讀的孩子們作文進行即興點評。</h3> <h3>玲玲老師即興點評。</h3> <h3>偉唯校長做小結。</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主題研修活動圓滿結束,特總結三個“一點”</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一、教研活動需要多一點指導、多一點了解</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研修活動是否有效關鍵在于組織者。為此,組織者在活動前要重視指導,活動后要總結反思活動本身的得失,如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值得探討,還有哪些需要改進,而且要深入學校、走進課堂,了解活動對教師教學的實際促進作用,開展后續的指導工作。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二、執教者需要多一點反思、多一點互補</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上展示課的教師要倍加珍惜良機,除了在研討互動中認真傾聽他人意見和捕捉有價值的問題之外,活動后也要加強自我反思。美國教育家波斯納曾說過:“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優秀教師也應該是如此。在上完公開課后,自己要認真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尤其是對領導、同行教師提出的問題或專家的建議,要認真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一來教師的業務水平、素質的提高就不在話下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三、聽課者需要多一點交流、多一點實踐</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有效的研修活動應該讓所有參與的教師都成為活動的主體,使教師在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得到解決,自身的專業素質得到發展,教研意識得到加強。</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片|
汨罗市|
吴旗县|
常德市|
本溪|
枝江市|
辉南县|
广德县|
嵊州市|
田林县|
黔西|
康马县|
昌黎县|
垣曲县|
嘉善县|
溧阳市|
海伦市|
塔河县|
油尖旺区|
务川|
南充市|
常德市|
突泉县|
左云县|
通城县|
宜春市|
宜川县|
瑞昌市|
讷河市|
城市|
北碚区|
安丘市|
葫芦岛市|
阜宁县|
祁连县|
铜梁县|
来凤县|
彭水|
筠连县|
东阳市|
安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