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戰艦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問題:為什么二戰中的戰艦其裝甲厚度隨隨便便就可達100mm以上,而在如今反艦導彈輩出的時代,各國戰艦卻大多“皮薄餡大”,裝甲厚度達50mm的戰艦都算得上是鳳毛麟角。那么,在導彈各方面性能日漸強勁的今天,現代戰艦看似輕薄的裝甲能否有效防御反艦武器的攻擊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與二戰時依靠裝甲厚度提升防護能力的做法不同,通常情況下現代艦艇依靠其所搭載的各種先進對空導彈以火炮攔截等方式攔截來襲目標從而提升生存能力。隨著軍事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魚雷和導彈的攻擊能力越來越強,即便是擁有厚重裝甲的艦艇也難以有效防御現代反艦武器帶來的巨大傷害。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先行攔截反艦武器使其無法攻擊己方艦艇自然成為了各國軍方大力發展的重中之重,而厚重裝甲所耗費的艦艇載重自然也就被轉移給了更加強力的攔截武器。 厚重裝甲被取消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冶金業的發展。據調查結果顯示,當今世界各軍事強國所使用的軍艦材料其強度均為二戰期間戰艦使用鋼材強度的4-5倍。也就是說,即使現代戰艦的裝甲水平僅為20mm,其強度足以媲美二戰期間100mm厚的艦載裝甲。鋼材質量的普遍上升使得戰艦的裝甲漸漸變薄。而且,為了提高軍艦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現代軍艦多采用多密閉艙室結構設計,該設計可大幅提高戰艦生存能力。美國海軍曾做過一個大名鼎鼎的實驗:擊沉退役航母小鷹號。在魚雷、導彈的不間斷打擊下,小鷹號航空母艦足足堅持了25天才緩緩沉入海底。事后分析顯示,小鷹號25天未沉的秘密在于其數量龐大的密閉倉,未被擊穿的密閉艙為小鷹號航母提供了相當可觀的浮力,足可見密閉倉對于現代艦艇究竟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 除了防御方式的改變與裝甲材料的升級,戰艦內部設施的變化同樣促使現代戰艦在發展過程中越發“皮薄餡大”。眾所周知,現代戰艦需要搭載雷達偵測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和電磁干擾系統等各式艦載電子設備,其中雷達偵測負責遠距離發現導彈威脅并追蹤目標,自動控制系統控制艦載防空武器自動鎖定目標,再由人工決定何時開始攔截。而相對于雷達偵測和自動控制的自我防護,電磁干擾則主要對導彈的制導系統進行干擾,使其失靈錯失目標以達到保護戰艦的目的。由雷達偵測、自動控制和電磁干擾系統所組成的主動防御系統大大提高了戰艦的戰場生存能力,同時在相當程度上占用了戰艦的大量內部空間,失去自身價值的加厚裝甲在日新月異的艦載裝備面前只能退出屬于自己“巨艦大炮”的光輝年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温|
临泽县|
玉树县|
怀远县|
昌平区|
长岭县|
黄浦区|
贞丰县|
深水埗区|
阜阳市|
通化市|
万荣县|
汉源县|
河北区|
临潭县|
株洲县|
铁力市|
康定县|
论坛|
原阳县|
社会|
达州市|
公主岭市|
湄潭县|
景宁|
平陆县|
新安县|
平昌县|
永州市|
宣汉县|
大荔县|
阿图什市|
杭州市|
孝感市|
封开县|
大冶市|
万安县|
迭部县|
勃利县|
宁安市|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