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ont color="#ed2308">張公龍電站攔河大壩區<br></font></b><h3><br></h3> <h3><b><font color="#ed2308">張公龍電站辦公發電區</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在馬山大旱坡李會長老家樓頂合影</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永寧馬山瑤族村委新農村一角</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詞聯三首/副
歐大象
題永寧飛來寺
神仙賜福飛來一寺;
玉帝施恩降落雙星。
為李會長家鄉山村風味午餐題
不稀奇,白粥花生加豉醬;
真美味,青椒木薯點姜咸。
虞美人. 霜花一夜千山老
霜花一夜千山老,獨有楓林好。晨暉勾染葉嬌紅,粗心疑是火燒瞳、夢之中。
皎潔通透枝頭露,左右翻飛舞。幾聲鶯叫醉行人,百轉彎道滅三魂、夠傷神。
己亥冬永寧山村游填詞</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永寧鄉村游詩四首
熊業生
走 進 永 寧
覽勝何須異地尋,
永寧綠海有知音。
怡心鳥語聲如曲,
悅耳泉鳴韻若琴。
劍拔青峰飛霧繞,
風搖翠竹把樓參。
一重山水一重畫
滿目琳瑯惹客臨。
游馬山瑤村
聯旗風卷入山來,
躍上層峰望眼開。
喜看瑤村新面貌。
瓊樓綠掩瀉情懷。
詠馬山大旱坡
群山起伏勢如虹,
千里來龍拔翠峰。
脈象天成清秀處,
仙人指路業昌隆。
詠飛來寺
龍虎相邀此處逢,
飛來一寺佑興隆。
永寧風景如詩畫,
疑是仙家法力功。</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永寧鄉村游(詩四首)</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李孟光</font></b></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贊永寧鄉村美食</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幾番細品醉吟哦,
肉膩油稠枉自多。
盛贊蕃薯兼白粥,
減肥缺藥又如何。</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題飛來寺
祈福凈塵埃,虔誠佛眼開。
禪心行漸近,隱見寺飛來。</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瑤鄉吟</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腰鼓聲聲雅韻揚,
紅裝點點是瑤鄉。
流連最惱催歸急,
恨不呼云拽夕陽。
<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參觀張公龍電站感賦</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碧水青山喜作鄰,
魚翔花笑為迎君。
詩魂有意吟何晚,
夢境無痕幻卻真。
鳥語聲馨能悅耳,
電輸富足也銷魂。
是誰推得渦輪轉,
潤澤蒼生遠苦貧。</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永寧鄉村游
山李子
盤山公路
崇山峻嶺走天涯,
玉帶盤山一路車。
盡染層林收眼底,
懸崖陡壁臥龍蛇。
綠色食品
營養紅蒔芋子嘗,
白粥榨菜好清腸。
粗糧美味千年遇,
女女男男笑滿堂。
馬山農村
歲歲豐收稻麥花,
宜人景色好年華。
門前大路三江客,
屋后青山四季茶。
鳥語花香群鵲舞,
山清水秀眾人夸。
新村建設千年富,
傍水依山幸福家。
民族學校
希望工程建學堂,
培桃育李國增光。
春風化雨新苗壯,
世代人才四海揚。</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秋游鄉山,得詩三首
羅景行
野菊丹楓爛不收,</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滿山金色滿山秋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風光最是家鄉好,</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惹得詩人說不休。
淡香清氣滿山坡,</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亂草叢中見裊娜。</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莫道秋容金靨小,</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一枝野菊一吟歌。
秋山獨步思漫漫,
脈脈斜暉照嫩寒。</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紅葉題詩可堪憶,</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丹楓樹下久盤桓。
</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游永寧飛來寺
韋其東
七層古塔倚天臺,
八面玲瓏錦繡開。
水碧山明峰獻秀,
龍行千里寺飛來。</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永寧山區行
莫益生
盤曲羊腸道,彎環鎖髻巔。
花紅沾潔露,松綠蓋浮煙。
夕日牛勤食,晨罡客愛眠。
山中馨陣陣,澗上水涓涓。</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詩 五 首
劉學成</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永 寧 行
(一)
重巒疊嶂白云飛,
幽壑流泉隱翠微。
撲面山風清肺腑,
淵明再世樂安居。
(二)
輕車詩友永寧游,
別有風光入眼眸。
水曲回環翻綠浪,
煙濛霧繞罩山頭。
樓房掩映峰林擁,
大道沿河碧玉流。
景色迷人開富路,
新天福地寫春秋。</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張公龍水電站
(一)
砼皮鐵骨鎖蒼龍,
野馬山洪不再兇。
銀線牽來通萬戶,
激流幻化耀星空。
(二)
崇山峻嶺夾蒼龍,
一瀉千尋盡發洶。
筑壩裝機降禍患,
穿山引水改顏容。
洪流聽令傳清韻,
旱魔消除見彩虹。
萬綠叢中生碧玉,
明珠璀璨耀蒼穹。</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陽春第二文塔
飛來寺
乾坤禍福渺然因,
寺有飛來落世塵。
矗立巔峰橫水口,
吉星高照八方民。</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詩二首
全遠貴</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詠張公龍電站</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壯觀大埧堵溪川,
山雨截畄聚水源。
神女安祥仙境里,
玉龍著意吐甘泉。
飛來寺妙(冠字詩)</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飛來字號是何緣,
來到塔前悟諉原。
寺駐仙山真福地,
妙哉神佛擇優專。</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詩二首
銀子
<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喜登飛來寺
晨曦穿復嶂,寶塔耀神光。
健步青峰上,相嬉笑語揚。
飛來寺祈福
厚德前人修寺廟,
山鄉后代頌其功。
祈求風水多垂佑,
賜福冥冥塵世中。</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詩二首
羅才芳</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觀張公龍電站</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高峽平湖隱翠山,
清流環繞水潺潺。
電機日夜不停轉,
滾滾財源出水間。
瞻飛來寺</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一寺飛來似莫名,
崇山峻嶺少人行。
緣多緣少慈悲佛,
只為生靈佑永寧。
</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詩三首</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李以振</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永寧新氣象</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西山陳景一翻新,</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到處驕花喜動人。</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高寨低村車可往,</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通城百曲彩霞 頻。
覽飛來寺古廟</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古寺英靈佛未閑,</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常巡村鎮佑人間。</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狂風惡水難成害,</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處處民歡事業繁。</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覽瑤族家園</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瑤漢共鎮亦逍遙,</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橫垌馬山互唱潮。</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今日騷朋觀雅異,</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滿園新貌淂人驕。</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詩二首</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王 召</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永寧瑤寨行<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墨客深山樂唱吟,
知音喜伴更情深。
山雞唱罷詩成句,
白鷺聲柔語醉林。
綠水青山生碧影,
和風麗日灑黃金。
霜花有約訪瑤寨,
一陣堂歌慰我心。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馬山好風水</font></b><br></h3><h3><b><font color="#ed2308">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峻嶺仙風起,</font></b><b><font color="#ed2308">青龍襯虎砂。</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深山環抱處,</font></b><b style="font-size: 17px;"><font color="#ed2308">盡是富人家。</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詩兩首
黃棟</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題張公龍
澗下深藏一黑龍,
威名遠近謂張公。
自從建好防洪垻,
此后再無生惡風。</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題筆架峰
水繞巍峨筆架峰,
云端偶爾露真容。
欲觀五指清奇秀,
步上天梯覓跡蹤。
注:“五指”是指筆架峰山形似五指。</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鄉村雅韻醉游心
——</font></b><b><font color="#1564fa">一場充滿詩意的永寧之行</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世界那么大,美麗的地方很多,我們要去走走,那么,在去的地方里,就肯定有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們,比喻說近來采風的就有:廣西玉林市勝景如林的古城文化、肇慶四會市雄風妙韻的奇石河、茂名電白市風光旖旎的放雞島......而這次采風,我們不去遠方,我們帶著一顆詩心,走進了鄉情濃郁的永寧鎮。說起永寧鎮,陽春市的朋友們第一時間就能想到它那條令人驚心動魄的九曲十八彎的盤山公路,還有它是我們陽春市乃至陽江市的一個小水電大鎮。
11月30日,風和日麗,溫暖如春。為體驗永寧鎮九曲十八彎的盤山公路,品嘗山區土特產,領略山鄉風土人情及人文景觀,陽春市中華詩詞楹聯學會一行28人在陽春市文聯副主席、市詩聯學會會長李文廣先生的率領下,走進了山高嶺陡的永寧鎮,分別到該鎮張公龍水庫大壩、電站、飛來寺、馬山瑤族新農村、陽春市民族希望學校等地進行參觀創作采風。
上午九點,采風團一行順利到達張公龍水庫大壩,詩友們下車談起進來的路時,有詩友心有余悸的說:“這是我走過最彎的路,大彎小彎加起來,山路十八彎都不足以形容,又陡又急連著來,像坐過山車一樣,開車的司機都捏了一把汗,幸好開得慢,大家狀態還好......”正當大家說笑時,水庫工作人員出來迎接我們,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叮囑大家在參觀時要注意安全。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先后參觀了水庫大壩、張公龍電站站區以及發電機房。由于現在是旱季,水庫的儲水量不多,有幾條小船在水面上蕩漾,四壁是連綿不斷的群山,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時而從遠處傳來幾聲鳥的鳴叫,讓水庫顯得格外幽靜。張公龍電站與水庫的位置不遠,它利用得天獨厚的水能資源,發展成為該鎮唯一一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走進該企業的發電機房,第一眼就看到了站立在中間的幾臺調速器,接著聽到嗡嗡響的那就是發電機,進入第二個室,我們看到一排柜機,里面裝有各種自動的繼電器、油開關、有關儀表......以及還說明各個設備的型號、作用等,最后面一個室,我們看到超大的壓力管道、變壓器以及很多錯綜復雜的電線與設備。經過這次粗略的參觀后才認識到原來水電站的廠房模樣是由那么多設備連接組合而成的,也了解了一些電站如何利用水發電的知識。</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十一點左右,我們又登上了坐落在張公龍電站嶺背的飛來寺,寺院坐北向南,前面是一座廟宇,“座直崗巒峰獻秀;山橫水口寺飛來”這幅對聯醒目的掛在廟宇門口,大家進入后,虔誠的點香拜神,祈佑福安。聞說該寺始建于光緒年間,民國時期重修過一次,寺塔高十四米,七層八面中空,塔內有樓梯環壁而上,通過里面的窗口,可視四面八方。塔身外表八面分別蕩有白、灰、綠、赭、佛青、淡紅、淡黃七種顏色,但由于年代久遠,受風雨侵蝕,大多數已經脫落。這座寺塔就好像一位歷史老人,端坐在青山之間,守護這里的一方風水。據說,這里解放前還是革命根據地,原陽春公安局局長賴仁貴、公安分局副局長李東泰等革命老前輩就是在飛來寺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意義深遠。
中午時分,我們來到馬山村大旱坡李會長的老家作客,李會長夫人熱情好客,做了很多山區土特產給大家品嘗,期間還說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永寧人的集體記憶:那時候生活貧苦,永寧又是西部偏僻山區,耕地少,林地多,交通閉塞,經濟落后,大多數人一周只能吃上一頓飯,其余時間則以稀粥、番薯、木薯、芋頭填肚,如今生活好了,天天大魚大肉,再次品嘗番薯、芋頭的味道,感覺像吃珍品一樣......熟悉的美味,有緣相遇,相遇有緣人。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說得也津津有味,正是主客皆喜,樂也融融。
下午時分,我們又先后參觀了馬山瑤族新農村和陽春市民族希望學校。</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我們走在新農村嶄新的水泥道路上,看到眾多貼著瓷磚的山間洋房,望著遠處青蔥翠綠的青山木林,聽聽近處新修水渠的清流潺潺。我們走進寬敞漂亮的教學大樓里,談古代歷史名人,說如今莘莘學子,笑未來大廈棟梁。我們感受著這里的生活氣息,學習氛圍。無論是新農村還是希望學校,都是沐浴著改革的春風重新建立的,它們在該鎮極具代表性,它們都是時代發生滄桑變化的演繹者。</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據悉,2017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陽春市永寧鎮馬山瑤族村委為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撥入專項建設資金1400多萬元。永寧鎮黨委鎮政府把馬山瑤族村委會下寨村作為亮點工程來抓,投入資金近700萬元,鎮長江海鋒親自掛點,組織規劃、設計、實施。下寨村變化這么大,發展得這么快、這么好,一是靠黨的方針政策,二是靠鎮黨委鎮政府的高度重視,三是有賴于村民們的積極配合。</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陽春市民族希望學校,則更早得到了陽江、陽春兩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興建于2010年,并在2011年9月開學交付使用,座落在永寧鎮三岸村委會南岸村。學校占地面積七萬多平方米,建有:飯堂、宿舍、小學部教學區、中學部教學區、運動區、藝術館、綜合樓等,是一所功能齊全的規范化學校,有學生3000多人。自陽春市民族希望學校的建成與投入使用以來,極大的優化了山區教育資源,對提高永寧鎮的教育水平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覽勝何須異地尋,永寧綠海有知音。一重山水一重畫,滿目琳瑯惹客臨。”一天的永寧采風之旅,讓我們不禁感嘆:歷史讓永寧人成為時代的奮斗者、新中國的建設者、美好生活的追求者,那條通往永寧鎮的盤山公路不正是永寧人的血脈嗎?不怕彎多路險,敢闖敢拼的熱血精神激勵著他們、也激勵著我們向著美好的生活勇往直前......<br></font></b></h3><h3><b><font color="#1564fa"> (張金鳳報道)
</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上圖圖書是李文廣先生2001~2019年個人編、著出版的38部著作。</font></b><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调兵山市|
松江区|
全州县|
宿松县|
济阳县|
潮州市|
临清市|
文成县|
九台市|
永靖县|
富宁县|
永胜县|
恩平市|
樟树市|
稷山县|
三原县|
惠东县|
双鸭山市|
乌什县|
武宣县|
原阳县|
苏尼特右旗|
孝感市|
阿拉善左旗|
安顺市|
全椒县|
沧州市|
阳西县|
鲜城|
彭阳县|
信宜市|
淳化县|
东辽县|
合江县|
霍州市|
海丰县|
渭源县|
石嘴山市|
无锡市|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