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產自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臨安鎮韓家村村委會碗窯村。</h3> <h3> 據考古資料顯示,建水縣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泥條盤筑法燒制的陶器制品。至清道光年間,經建水藝人改進,紫陶逐步發展為工藝美術陶,產品增加了文化內涵,品種也更豐富,有茶具、文具、酒具等。建水碗窯村古窯星羅棋布,充分映證了該地悠久的制陶傳統。</h3> <h3> 2008年,建水紫陶燒制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紹康等7人入選云南省和建水縣紫陶制作技藝傳承人。</h3> <h3>建水紫陶燒制技藝</h3><h3> 一、工藝過程</h3><h3> 建水紫陶傳統手工技藝主要指: 鎮槳制泥、手工垃坯、濕坯人工裝飾、雕刻填泥、高溫燒成、無釉磨光六道工藝過程。</h3><h3> 1、鎮槳制泥</h3><h3> 建水紫陶的原料取自建水境內。傳統的制泥方法是: 將粘土原料分別搗成粉粒狀,按制陶要求把不同成分含量的粉粒狀原料進行配比,放入池內加水制成槳狀攪拌淘洗,待含沙槳泥沉落池底,便只勺取上面的槳泥倒入另外的池內作再次陶洗。如此反復五、六次之后,讓泥槳在封閉狀態下自然凝干成膏狀。用這樣的方法制成的泥料無絲毫砂粒半點暴性,細膩猶如膏脂。</h3><h3></h3> <h3> 2、手工拉坯</h3><h3> 由于泥料細膩,在濕潤狀態下的可塑性相對較弱,因此,建水紫陶不適宜用灌槳或注模式的方式制成器型,而沿用數千年以前古人發明的輪制成型手工拉坯的方式拉制器型。由于拉坯藝人存在水平技能、藝術風格、文化構成等方面的個性,同樣的器型在不同藝人的手中,會呈現不同的風格流派,形成建水紫陶作品典型的個性化特征。</h3> <h3> 3、濕坯人工裝飾</h3><h3> 建水紫陶的刻填工藝要求在陶坯濕潤狀態下完成,才能保證填泥與坯體充分吻合,因此,陶坯器表的墨稿裝飾亦必須在溫潤狀下用手繪完成。</h3> <h3> 對建水紫陶的裝飾尚無一種可以替代手繪裝飾的方法,也因此成就了建水紫陶獨特的人文語式,以陶為紙,既要保留筆墨的法備氣質及所表現物象的神形俱備,又要兼顧陶坯的不同孤面和濕潤狀態下的柔糯特性,物象的外形神態及質感氣度全在線條的方圓粗細疏密澀疾的變化中表現出來。建水紫陶的魅力,更多地體現在與陶器渾為一體的文化氣息方面。</h3> <h3> 4、雕刻填泥</h3><h3> 對陶坯落墨后,刻工藝人即將濕坯上的墨跡雕刻成模,隨形賦色,填敷各種色泥。由于填泥的濕度與坯體濕度不同,干燥過程中填泥與坯體的收縮不一致,因此,填泥要經過二至三次填壓,使填泥與刻模充分粘合,填泥與器表成為同一塊面。</h3> <h3> 刻模經過填泥、修坯、風干、焙燒、打磨拋光后,因泥料縮水的細微變異和填壓、修坯、打磨過程無意識的對線條邊沿的磕碰,線條會呈現好似千年銹蝕風化而斑剝泐漫的膚理變化,使條線變得高古而蒼茫,顯露出一種金石之氣的自然古拙。</h3> <h3> 在陶面上雕刻填泥,以泥為彩,注重的是色塊之間的對比協調,是一種形式感效為簡單而表現力十分豐富的藝術語言。</h3> <h3> "殘貼"的裝飾,是建水紫陶又一種藝術語言。"殘貼"的做法是: 在陶坯上用風格不同、字體各異、字數大小不等的字畫交叉重迭進行裝飾,刻工將字畫用陰陽兩種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不同顏色的彩泥填敷,不同彩泥形成的字貼畫卷正倚迭交,把傳統的經典和現代的簡潔結合的渾然天成,極大地豐富了建水紫陶的藝術表現力。</h3> <h3> 5、高溫燒制</h3><h3> 建水紫陶的燒成溫度要求在115O°C一一1200°C之間。傳統燒制建水紫陶的爐窯稱為龍窯。</h3> <h3> 龍窯呈豎臥狀依山勢由低向高逐臺而建。窯內點火燃燒后,窯膛內形成了一個與外界截然不同的燒成氣氛,陶坯內所含的各種成份在不同的火溫和窯氣下會呈現不同的還原結構和還原色彩,當窯內達到相應的高溫時,紫陶在不同的窯氣內會呈現或紅或紫或黑的奇異變化,形成建水紫陶有別于其它陶瓷的窯變特色。</h3> <h3> 6、無釉磨光</h3><h3> 建水紫陶最后一道工藝是人工打磨拋光。建水紫陶因為泥料膩若膏狀,經人工由土還原為陶后,可將其打磨成明鏡般光潔。一件上好的紫陶,要經過七、八道打磨工序,用磨杵的功夫和耐性才能讓陶面明如鏡、潔如玉,完成建水紫陶最后一道工序。</h3> <h3> 二、主要特征</h3><h3> 建水紫陶忠實地承傳了傳統的陶瓷制作工藝,其陶質和藝術的表現能力對各種文化形態都具有十分和諧的兼容性,被譽為是一部物化的歷史,一種活著的文化。</h3> <h3> 1、高雅的陶質品相</h3><h3> 建水紫陶的品質方面的特征體現在: 泥料細膩,成品硬度高,不用釉色而打磨拋光,陶質無鉛、鉻等有害物質,透氣性好而質細如玉,可用"明如鏡、潔如玉、體如鐵、音如磬"來概括建水紫陶的高雅品質。</h3><h3></h3> <h3> 2、多元的文化載體</h3><h3> 建水紫陶又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其文化方面的特征表現為: 以陶為紙,可根據不同器型將中國傳統的字畫藝術或西方繪畫裝飾藝術作再次創作,使建水紫陶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傳承于世。文化藝術的滲入,讓建水紫陶脫卻了實用的限制而升華為一種藝術經典。</h3> <h3> 3、珍貴的手工工藝</h3><h3> 建水紫陶另一項綜合性特征,是因為建水紫陶泥料的特性,使得建水紫陶從制泥到拋光,整個制作工藝,都必須以手工為主完成,從而成就了每一件建水紫陶產品的個性化特征。</h3> <h3>2019年11月15日至19日在云南建水參加了中國攝影旅游網第二屆年會,圖片為會議期間拍攝,文字采自網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东兰县|
龙山县|
中牟县|
剑阁县|
宁国市|
南溪县|
弋阳县|
富平县|
栖霞市|
房产|
宁南县|
东丰县|
亚东县|
太和县|
台南市|
延庆县|
襄垣县|
襄城县|
黎川县|
剑阁县|
略阳县|
涞源县|
定远县|
天台县|
泸水县|
嘉义县|
东台市|
沾化县|
普宁市|
甘谷县|
焉耆|
昌乐县|
夏津县|
莱阳市|
洮南市|
潮安县|
沂水县|
聂拉木县|
井陉县|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