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退休前曾多次出差到廣東,但公務在身,未能將當地景致細細瀏覽,現有閑暇又值北國地凍天寒,于是坐上高鐵,幾個小時后,滿目蔥蘢的南國風光已映入眼簾。</h3><h3> 嶺南十日,我們逛羊城、禪城;走韶關、惠州;遠觀丹霞勝景、星湖濕地;近訪開平碉樓、潮州古城;乘坐游船出海,遙望港珠澳大橋;漫步南澳海濱,盡覽山海風光。雖然行色匆匆,浮光掠影,但這些不經意的過往,卻是日后反復咀嚼的旅游味道……</h3> <h3> 廣州是我們此行的第一站,越秀山上的五羊石雕是雕刻家根據神話傳說創作,已經成為廣州市的城徽。</h3> <h3> 原廣州市長朱光曾賦詩一首,“廣州好,城古越千年,飽閱滄桑消劫盡,緬懷締造接前賢,山立五羊仙”。</h3> <h3> 廣州是辛亥革命的發祥地,孫中山在此舉行北伐,中山紀念堂就是為紀念這位偉人而建造的,設計師呂彥直,也是南京中山陵的設計者。</h3> <h3> 古老的榕樹下,綠草茵茵。</h3> <h3> 身后這棵白玉蘭在廣州久負盛名,優越的地理環境使得它風姿綽約,百年風云際會,老樹閱盡了多少世事滄桑。</h3> <h3> 廣州郊區的黃埔軍校建于1924年,作為培養國民黨北伐將領的基地,曾經的輝煌已成陳跡。</h3> <h3> 佇立在珠江邊的廣州電視塔,挺拔峭立,人稱“小蠻腰”。</h3> <h3> 珠江穿城而過,滋潤著廣州大地,珠江就是廣州的母親河。</h3> <h3> 眼前的廣州,已經變成了現代化的大都市,站在花城廣場舉目四望,一派繁榮景象。</h3> <h3> 陳家祠堂,算作是廣州城里的古跡了。據導游介紹,這個祠堂是清代建筑,原稱陳家書院,是廣東陳氏宗親合資建設的宗祠。</h3> <h3> 走近祠堂,讓見多識廣的我們都大吃一驚。不要說高大的廳堂,排場的深院,就是層層房脊上那些精美絕倫的磚雕、石雕,已經令人驚詫萬分了。</h3> <h3> 仔細觀看這些精美的雕刻,表現的多是各種吉祥如意的故事,奪目的色彩,傳神的人物,我們注視良久,無法移步。</h3> <h3> 高大敞亮的廳堂,氣派精美的雕漆門檔,無不顯示著海內外陳姓族人造福鄉梓的情懷和氣度。郭沫若曾經高度評價這里的雕刻,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h3> <h3> 離開廣州,旅行車行駛在南邵高速上,兩側綠蔭夾道,遠處農舍掩映,綿延田野,橙綠相間。</h3> <h3> 來到粵北韶關,丹霞山和南華禪寺是游客必來之地。</h3><h3> 丹霞山,“色如渥丹,燦如明霞”,被稱為中國的紅石公園。</h3> <h3> 乘纜車上山,但見山色空蒙,高下參差,山環水繞,風光無限。</h3> <h3> 登上觀景臺,丹霞勝景盡收眼底。</h3> <h3> 群峰壁立,熠熠生輝,遠處可見海拔409米的丹霞山主峰僧帽峰。</h3> <h3> 黃昏時分,正是滿目青山夕照明。</h3> <h3> 山間一池碧水,洗凈凡間塵埃。</h3> <h3> 滿江風物,水碧山青</h3> <h3> 竹林近水,青翠欲滴,人生如竹,有容有節。</h3> <h3> 無愧廣東第一名山,精美景致令人流連。</h3> <h3> 離開丹霞山,來到位于曹溪河畔的南華禪寺,古寺歷史久遠,聲名遠揚。</h3> <h3> 南華禪寺是佛教南宗的發祥地,始建于南北朝,是禪宗六祖惠能弘法道場,此地峰巒奇秀,景色幽美。</h3> <h3> 六祖惠能的真身是鎮寺之寶,來到供奉惠能真身的六祖殿,令人肅然起敬。</h3> <h3> 禪宗圣地,光影迷幻。</h3> <h3> 靜心瞻仰,沐浴祥光。</h3> <h3> 千年古寺,清幽之地,香煙繚繞,光影迷離。</h3> <h3> 回望南華禪寺,聆聽梵音裊裊的鐘聲,好似將我們帶入了虛幻世界。</h3> <h3> 肇慶最著名的景點七星巖,因湖中七座石灰巖峰排列如北斗七星而得名,素有“嶺南第一奇觀”之美譽。</h3> <h3> 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h3> <h3> 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h3> <h3> 嶺南深秋里,水杉成林,高大挺拔,蔚為壯觀。</h3> <h3> 開平——碉樓之鄉,位于廣東東南部,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村內傳統的民居和碉樓和諧分布,錯落有致,獨特的鄉村韻味以及碉樓背后的故事,引得眾多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h3> <h3> 自力村碉樓位于開平市塘口鎮,200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開平碉樓不同于福建土樓,主要功能是抵御盜賊,防范水患。</h3> <h3> 踏著田間小道,穿過綠樹修竹直入村內,頓生世外桃源之感。</h3> <h3> 兩棟碉樓比肩而立,相得益彰。</h3> <h3> 碉樓建筑精美,布局和諧,四周良田萬畝,稻花飄香。</h3> <h3> 自力村最美碉樓—鉆石碉樓,1925年建成,樓頂是電影《讓子彈飛》的拍攝地。</h3> <h3> 良田碧草間,兩座碉樓遙相呼應,相映成趣。</h3> <h3> 珠海之晨,空氣格外清新,漫步海濱,心情愉悅。</h3> <h3> 情侶路沿途的漁女雕像,已在此站立多年,成為了珠海的標志。</h3> <h3> 圓明新園的福海景區,亭臺樓閣,氣勢不凡。</h3> <h3> 在高樓林立、車馬喧囂的市區,這里算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好地方了。</h3> <h3> 珠海郊區的百萬葵園,是孩子們的最愛,麗日晴和歡聲動,葵花朵朵向陽開。</h3> <h3> 小軌道,細茅草,讓我聞到了童年的味道。</h3> <h3> 童心未泯不服老,游走天下在今朝。</h3> <h3> 其實,此行到珠海,最向往的是要看看港珠澳大橋。</h3> <h3> 值夕陽西下,落日熔金,如美人遲暮,晚照絳紅。</h3> <h3> 倚欄遠望,一輪紅日慢慢落入大海,萬頃波濤也停止了喧囂。</h3> <h3> 遠方海面上,港珠澳大橋的身影終于顯現出來,未能近前觀看,只能引頸遙望,留下遺憾。</h3> <h3> 惠州西湖的名聲自然比不上杭州西湖,但她水面寬闊,廊橋曲折,風景旖旎,也受到廣大游客的喜愛。</h3> <h3> 竹影橫斜處,麗影照青山。</h3> <h3> 西岸旁,綠樹掩映下,聳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就是建于明代的準提寺,供奉著準提菩薩,是久負盛名的禪寺。</h3> <h3> 泗洲寶塔矗立山巔,九曲橋欄余暉映照。</h3> <h3> 湖光山色引人流連,虛實相間倩影拍照。</h3> <h3> 漫步湖畔,微風和煦,花紅照眼,水光瀲滟。</h3> <h3> 帶著對惠州西湖的些許遺憾,我們來到惠東縣巽(音:訓)寮灣,名字還很陌生,但這里有廣東最潔凈的海灘,近幾年已經成為旅游、度假勝地。</h3> <h3> 清晨的海濱,細浪緩緩涌上沙灘,遠山還籠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h3> <h3> 太陽升起,使這里充滿了生機。</h3> <h3> 停泊在港灣中的一艘艘漁船,披上一層金色的外衣,在暗藍色的海水中顯得格外醒目。</h3> <h3> 遠望大海,心生感慨,年華似水,歲月如歌。</h3> <h3> 潮州古城的廣濟橋,與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福建的洛陽橋并稱為中國四大古橋。</h3><h3> </h3> <h3> 廣濟橋被南宋的臺風摧毀過;被明朝的洪水沖垮過;被清朝的兵火毀滅過,但它依然不倒,屹立在韓江之上。</h3> <h3> 潮州古城始建于宋代,北起金山,南臨韓江,現有上水、竹木、廣濟、下水四座城樓,尤以廣濟門的門樓最為壯美。</h3> <h3> 比起廣濟門,竹木門城樓顯得有些自愧不如,但它的飛檐翹角,明麗色彩也令人矚目。</h3> <h3> 潮州城內有22座明清古牌坊,四柱三門,縱橫南北,堪稱古城一絕。</h3> <h3> 這是饒宗頤學術館,饒宗頤是潮州人,著名國學大師,其學術成就、書畫造詣享譽海內外。</h3> <h3> 潮州開元寺莊嚴肅穆,香火鼎盛,為粵東第一名剎。“大悲寺”三個字為饒宗頤所提。</h3> <h3> 屋頂上的飛檐引人入勝,它不似北方的粗獷大氣,也不似徽派的古樸典雅,它具有獨特的清新艷麗,像南方人一樣溫婉秀氣。</h3> <h3> 千年古寺內的建筑多為唐宋風格,又融合了元、明、清的特點,典雅精巧。</h3> <h3> 廣東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是南澳大橋,全長11公里,2009年開工,歷經6年建成。</h3> <h3> 南澳大橋通車后,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我們乘車穿行在南海波濤之上,領略了大橋的雄姿和風彩。</h3> <h3>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h3> <h3> 啟航廣場在落日余暉的映照下顯得靜謐安詳,此時的夕陽如一枚琥珀般焜黃璀璨,碼頭和小船被悉數鍍上了金色。</h3> <h3> 沿著海濱公路疾馳,驚濤拍岸的美景不斷閃現。</h3> <h3> 海浪沖擊著岸邊,卷起千堆雪,驚心動魄。</h3> <h3> 然而南澳島的海灣里卻是風平浪靜,車窗外風力發電和海水養殖的場景一一閃過,驚鴻一瞥卻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 真是佩服弄潮兒的勇氣,面對咆哮的大海,他們神情自若。</h3> <h3> 走向大海,游目騁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h3> <h3> 旅行攝影于我們不單單是拍照留影,還是在大自然的陶冶中記錄一種情懷。</h3><h3> 嶺南之行,我們拍攝了上千張照片,廣東這片神奇的土地,令我們難以忘懷,就算已經轉身離去,她仍會是我們心中的一個特別所在,會不時地出現在我們的夢境和回憶里……</h3><h3><br></h3><h3>攝影:老周、林嘉玲</h3><h3>撰文:林嘉玲、老周</h3><h3>配樂:林嘉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两当县|
碌曲县|
健康|
黄骅市|
汾阳市|
岚皋县|
原阳县|
长阳|
滕州市|
鄄城县|
余庆县|
莱西市|
固镇县|
万全县|
大城县|
虎林市|
武夷山市|
永昌县|
宁夏|
珠海市|
朝阳区|
廊坊市|
凌云县|
康定县|
黄骅市|
济南市|
洱源县|
岢岚县|
太仓市|
常山县|
鄢陵县|
鄂托克前旗|
如东县|
平邑县|
恩平市|
蒙山县|
水富县|
柞水县|
望谟县|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