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華黃河樓</h3> <h3>??己亥年9月20日,有幸同安老師一行4人,乘火車前往寧夏,次日上午抵達吳忠,開始寧夏五日行。</h3> <h3>中華黃河樓</h3> <h3>??在寧廈短暫的五日行中,我們領略了"塞上江南"之文化,探索了大漠之奧秘,飽覽了黃河兩岸之美景。現整理片段共享……</h3> <h3>青銅峽水電站</h3> <h3>??寧夏,地處黃河上游、"絲綢之路"之上,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h3><h3>??早在三萬年前,寧夏就已有了人類生息的痕跡,公元1038年,黨項族的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西夏文化。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h3> <h3>沙坡頭</h3> <h3>??在吳忠短暫停留后,下午3時許啟程驅車前往青銅峽中華黃河樓景區。寧廈的交通極為方便,沿途高速,車輛不向內地哪樣擁擠,一個半小時后順利抵達中華黃河樓景區。<br></h3> <h3>??中華黃河樓景區位于寧夏吳忠市,建在河中央的沙灘上,被渾黃的黃河水所包圍其中,建有一坐拱形橋通往橋上。</h3> <h3>拱形橋</h3> <h3>??建筑由主樓、角樓、牌樓、鎮河鐵牛等附屬建筑和雕塑組成。</h3> <h3>主摟</h3> <h3>角摟</h3> <h3>排摟</h3> <h3>鎮河鐵牛</h3> <h3>??設計風格為仿明清塔樓式古建筑,屋面為金黃色琉璃瓦,主樓為地上九層、地下兩層。</h3> <h3>??站在黃河樓上,只見氣勢磅礴的黃河水在樓下一瀉千里。</h3> <h3>??環顧四周,黃河外灘、旅客集散中心、以及吳忠和青銅峽的民居樓盡收眼底,好一派河套風光,妖嬈動人,吸引者國內外旅客和攝影師,前往觀光采風。</h3> <h3>青銅峽旅游集散中心座落在中華黃河摟的北邊,與中華黃河摟隔江而建。生息共存,老死不相往來。</h3> <h3>23日晨,天蒙蒙亮,我們從吳忠驅車岀發,沿黃河路、濱河大道,前住青銅峽,7時抵達水電站景區,由于我們協帶攝影證和老年證,在工作人員的協調下,我們順利的進入景區。</h3> <h3>??青銅峽水庫位于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建于黃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峽谷青銅峽上,是一座以灌溉、發電為主,兼顧防洪、防凌等多種效益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h3> <h3>青銅峽水電站建設在水庫大壩上,是中國最早的閘墩式水電站。機組布置在每個寬21米的閘墩內,廠房為半露天式,總容量27.2萬千瓦,年發電量10.4億千瓦時。</h3> <h3>??運氣不錯,此行趕上大壩開閘放水排沙。8時許,閘門緩緩上升,混濁的黃河水從閘中涌岀,一跌千丈,翻滾而下,飛濺出10余米高的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放射岀耀眼的光芒。</h3> <h3>9月23日下午1時許,告別青銅峽水電站,一路奔波,晚上10點到了一個沙漠與黃河文明結緣之地的沙坡頭。到了這里,方知浩蕩黃河水,只有在這里才會委婉多情,水勢平緩,涵養出中衛的一方美景。</h3><h3></h3> <h3>我們住在沙坡頭村如家莊園,店主趙老板年近60歲,是個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的人。他的飯莊干凈利落,蔬菜自給,服務熱情,網評第一,我們是慕名入住的。24日早上5時許,趙老板帶我們去拍黃河日出,7時許早餐后前往沙坡頭景區。</h3> <h3>沙坡頭地處騰格里沙漠東南緣,是亞洲中部北溫帶草原向荒漠過度地帶,九曲黃河與包蘭鐵路橫穿沙漠而過,留下了雄渾壯闊、美不勝收的奇特景色, 更值得稱贊的是中衛人民與科技工作者從1956年起,艱苦探索,創造出“麥草方格”為主的“五帶一體”綜合治沙工程體系,制服了肆虐的沙魔,才有今天這翻美景。</h3> <h3>作者:河山</h3><h3>攝影地點:寧廈</h3><h3>時間:己亥年九月</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敬請各位老師斧正</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歡迎各位好友轉發</font></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泰兴市|
五华县|
陈巴尔虎旗|
崇仁县|
仁布县|
江都市|
顺昌县|
宜昌市|
新宁县|
昭通市|
曲松县|
格尔木市|
永安市|
永康市|
射阳县|
金寨县|
南昌县|
滦平县|
中宁县|
望谟县|
靖西县|
新田县|
南丰县|
平阴县|
宝应县|
平罗县|
五华县|
屯留县|
泽库县|
北流市|
乳山市|
和顺县|
榆林市|
涟源市|
遵义县|
昌邑市|
定日县|
新昌县|
拜城县|
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