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周興嗣(?-521年),字思纂,郡望陳郡項(今河南項城),世居姑孰(今安徽當塗)。其先人於西晉永嘉南渡時遷徙到江南姑孰(今安徽當塗)採石,在寶積山中安家落戶。<br></b><b> 西漢太子太傅周堪之後,曾祖父周凝,任西晉征西府參軍、宜都太守。周興嗣十三歲至建康(今南京)遊學,梁武帝時,周興嗣上奏<休平賦>,文辭優美,受到蕭衍重視,聘用他任「安成王國」侍郎,當值於梁都的華林園,之後升任周興嗣為員外散騎侍郎。著名的<銅錶銘>、<柵塘碣>、<北伐檄>以及<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文>(簡稱「千字文」)等,梁武帝都只要周興嗣一人完成。<br></b><b> 梁武帝十二年(513年),官至給事中,常年患有風疽,又染癧疾,梁武帝撫摸著他的手,感嘆道:「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任昉愛其才,常說:「周興嗣若無疾,旬日當至御史中丞。」武帝十四年(515年),擔任臨川郡丞。十七年又官給事中。普通二年(521年),病故。著有《皇帝實錄》、《皇德記》、《起居注》、《職儀》等百餘卷;文集十卷傳世。但流傳最廣最久遠的,則是<千字文>。<br></b><b> 據《太平廣記》載:「梁周興嗣編次千字文,而有王右軍者,人皆不曉。其始乃梁武教諸王書,令殷鐵石於大王書中,搨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武帝召興嗣謂曰:『卿有才思,爲我韻之。』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髮皆白,而賞錫甚厚。」傳說周興嗣一夜之間編成不朽的<千字文>,使周興嗣流芳千古。<br></b><b> 本帖為<千字文>次韻者之書跡,雖為拓本,今人可藉此一窺周興嗣手跡之一斑。<br></b><b> 為了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欣賞和收藏名家作品,中國書法微信平臺每周日推出各類藝術家的優秀的作品,以滿足普通大眾“親近藝術、感悟生活”的需求!中國書法(微信號:chinahandwriting):中國最專業的書畫藝術品收藏學習、交流、交易平臺,互相討論學習。</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中区|
勃利县|
德格县|
新源县|
新化县|
土默特左旗|
黑山县|
子长县|
霸州市|
泰顺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河北区|
巴彦淖尔市|
黄石市|
夹江县|
武夷山市|
新野县|
伊春市|
四平市|
瑞丽市|
合山市|
图们市|
东乌|
同仁县|
金乡县|
忻州市|
郓城县|
望都县|
永安市|
河池市|
弥勒县|
务川|
漠河县|
嘉禾县|
航空|
沾化县|
日土县|
定边县|
观塘区|
尤溪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