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564fa">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是北京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北師大”)的校訓,它在校園中隨處可見。</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始建于1892年的北師大,經過百余年的發展,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當走進學校的形象陳列館學校史、學教情時,我感受到了這百年學府的迷人魅力。</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館里的三件物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刻有“大學堂”三個字的牌匾,它昭示著這里開創了中國現代高等師范教育的先河。二是學校發給魯迅先生的聘書,結合館內的其他陳列,讓我們看到了以李大釗、魯迅、梁啟超、錢玄同、黎錦熙、張桓、啟功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名師先后在這里弘文勵教。三是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學校所提的校名“北京師范大學”,讓我們體會到了一代偉人和師范院校的千絲萬縷的聯系。館內珍藏的物品還有很多,他們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所百年學府的發展史,以及學校對“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的秉承。</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在北師大校園里有兩條路分別叫“木鐸路”和“金聲路”。在校內的京師廣場西南側還建有高達十余米的一座青銅木鐸。起初,我并不理解木鐸金聲的含義,今天在館內,聽了講解員的介紹,自己又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明白了這四個字出自《論語·八佾第三》,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鐸”大約起源于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以木為舌者稱為木鐸,以金為舌者則稱金鐸。木鐸為文,用以宣政布政;金鐸為武,用以指揮軍隊。孔子以木鐸自居,說自己是上天派來教化民眾的。因為孔子長年從事教育,此后“木鐸”就成了教師的別名。而北師大除了開創性的貢獻外,現在又是全國師范類院校中的最高學府,是全中國數以萬計的中小學教師心之向往的地方。這木鐸金聲不正是它為中國教育做出不朽功績的象征嗎?</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從館里出來,冬日的陽光正好灑在木鐸路上。初冬的校園一片金黃,它預示著成熟、豐收、溫暖……我在冬日的陽光下駐足, 似乎看到無數先賢的腳步從這里走過,我仰望著校園上方的那一片藍天,耳邊傳來陣陣木鐸之聲,不由得心生感慨-----木鐸金聲,百年傳承!我們每一個有緣走進北師大的人都應該做堅定的傳承者呀。</font></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田县|
湘乡市|
大埔县|
禄丰县|
天津市|
桂林市|
普安县|
华宁县|
石阡县|
汕尾市|
延吉市|
绍兴市|
海伦市|
康保县|
镇原县|
甘肃省|
营山县|
兴国县|
阳泉市|
周至县|
新宁县|
新民市|
德令哈市|
花垣县|
福泉市|
龙口市|
鹤峰县|
农安县|
合阳县|
鸡西市|
宜良县|
桐庐县|
昂仁县|
巴东县|
涞水县|
临澧县|
定西市|
襄垣县|
马鞍山市|
泾川县|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