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苗木藏屋舍,煙云漫古村。這是一個被稱為“長在樹上的村莊”,是“江南花木第一村”,它就是江蘇句容天王鎮的唐陵村。</h3><h3><br></h3><h3> 過去的唐陵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是周邊有名的負債百萬特困村。如今的唐陵村,村集體年收入數百萬,是句容市最富的村子之一。唐陵村靠小苗木起步,十余年培育上萬畝“搖錢樹”,更是打出了“句容苗木看天王,天王苗木望唐陵”的市場招牌,上演了一曲綠色田園鄉村共同曲。<br></h3> <h3> 唐陵村位于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天王鎮,地處茅山紅色革命老區,丘陵地貌,土地蓄水困難,不適宜耕種,過去70%的土地都被撂荒了。當時,唐陵村窮人多,麻將館多,產業一窮二白,村組織軟弱渙散,幾近癱瘓。村集體負債100萬元,是當時鎮上最貧困的村子。在村黨委書記劉樹安上任前,唐陵村就是這般貧瘠的面貌。</h3><h3> </h3> <h3>此前,劉樹安在外經商,一年有上百萬的收入。2007年底,拗不過當時鎮黨委“三顧茅廬”,在南京從事建筑生意的劉樹安回村參加黨支部換屆選舉,并成功當選。盡管家人不同意,劉樹安還是毅然回家,“不忍心看著大家繼續窮下去,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劉樹安這一干,就是13年。</h3> <h3> “窮則思變”,劉樹安在心里無數次告訴自己。第一步,從村里的產業入手,解決從無到有。面對“百廢待興”的唐陵村,劉樹安帶領黨員群眾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苗木種植,很多廢棄的荒地得到重新開墾,唐陵缺水,他們就用噴滴灌來澆灌樹木,從而大大節約了用水。<br></h3><h3><br></h3><h3></h3><h3><br></h3><h3><br></h3> <h3>起初苗木種植規模小,苗木戶和苗木企業各自為戰,獨自“找門路”“拉關系”。村民多是苗木經紀人,在買賣中賺取差價,單靠“接散活”掙些辛苦錢。</h3><h3> “一家家自己搞自己的苗木,怎么能搞得好?做產業不能單打獨斗,必須要形成體系,要延伸產業鏈,才能帶動整個村子的發展。”劉樹安說,一顆苗木帶動一條產業鏈,一個平臺造福一方百姓。2008年,唐陵村成立了苗木合作社。同時,吸引企業落戶投資,帶動高效農業發展。隨后,唐陵村還建立了木易園。如今,木易園已經形成了以“苗木種植銷售”為主要產業、以“苗木經紀人、包裝、運輸、勞務、編織和餐飲”等為配套產業的大型苗木產業基地。經過多年的經營,這個“樹上”的村莊,漸漸有了名氣。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也陸續回到了家鄉,投入到苗木種植中。</h3><h3>除了發展苗木,依托苗木發展的附加產業在村里也是隨處可見。比如說,將樹木標志成花瓶、動物的形狀。原本只值幾百元的樹木,可以增值幾倍甚至幾十倍。專門出售捆綁樹木的草繩店,銷售樹木營養液的醫樹公司,村民們各顯神通,做起了和苗木相關的生意。如今,唐陵村不僅自己發展了,還帶動了附近村鎮30萬畝苗木經濟效益的發展。</h3> <h3>現在的唐陵村共有9個經濟合作社、2個苗木專業合作社、1個花木交易市場、2個上市園林公司、1個森林產品電商城、200多家苗木注冊公司和1200多位專業苗木經紀人。“唐陵苗木”已成為華東地區一個招牌,越來越多的村民從中受益。據悉,2018年,唐陵村實現花木銷售48億元,人均年收入4.5萬元,村集體收入725萬元,集體資產破億元大關。村里億萬富翁有三人,千萬富翁有上百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茶陵县|
赣榆县|
岢岚县|
革吉县|
荣成市|
香港|
铜梁县|
唐河县|
门头沟区|
丰都县|
灵台县|
舟山市|
广宁县|
贵南县|
体育|
石泉县|
哈密市|
浮山县|
巴马|
萝北县|
上犹县|
政和县|
井冈山市|
凤凰县|
金川县|
大方县|
合阳县|
曲靖市|
江安县|
南溪县|
广西|
罗田县|
天峨县|
南溪县|
金溪县|
兰考县|
禹城市|
广昌县|
胶南市|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