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劉國境(1903.4——1982.1),號惠風,字遠拓,系穆村港劉氏第八世孫。中共黨員。退休前擔任柳林一中副校長。 劉國境,生性聰明好學,九歲入學堂后讀私塾,先后上過三年學堂、四年私塾,1918年考入離石第一高級小學學習三年。時正值“五四運動”爆發,他作為班長帶領同學上街游行并抵制日貨。1921年考入太原第一師范預備科,次年考入本科。在校時一心學習,苦修文史。自視清高,不逐名利,不思宦途,少與人交流,追求逸、雅、趣的生活。1926年畢業后在柳林兩級小學任教,1928年經由胡青甫介紹加入國民黨。1929年在方山縣二年制師范任科主任教師,1930年回原校后任校長,在此期間通過幾番周轉經離石縣政府批準將香嚴寺等廟產收歸學校。九·一八事變后,在困苦中堅持教學工作。1935年他棄教在太原參訓村政協助員培訓,被派往中陽三交一帶工作。1937年離石犧盟會成立,他不時去幫忙做點工作并繼續在離石第一高小任教。1938年離石失守后經王傭賢介紹在柳林軍政民聯合稽查處任文書,后參加青幫組織。1938年秋柳林失守后又轉到離石犧盟會任文書,1939年夏,二戰區恢復國民黨黨部后在離石縣黨部任書記。1940年2月晉西之變后劉國境任離石抗日民主政府(駐孟門石安村)建設科長,3月改為民教科長。1941年9月經白憲淵、高翼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此間興辦了北山一帶的三所民族革命小學(簡稱民小)。1943年改任民政科長,后調離石高小任校長。1945年抗戰勝利后在柳林高小任校長。1946年從柳林高小分設出東街、中街、雙塔寺三所小學,原高小只收高級班學生。1947年又調入離石一完小,之后任過方山完小校長,賀中師范班班主任及臨離方聯合師范校長等職。1954年后在離山第一初級中學、柳林中學任校長、副校長。</p><p class="ql-block"> 劉國境出生在舊社會,經歷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運動和斗爭,從一個沒落的舊封建家族走上了革命道路,歷經幾次運動,始終堅信黨的信念,終于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且其子女也被培養成為共產黨的干部。</p><p class="ql-block"> 劉國境特愛書法與詩詞,楷書功底極深,且曾撰寫過《亭公詩選》《繪楓心影》《悔鋒稿本》等詩集,但因戰亂已散失。現僅存試聲集一本手稿。</p><p class="ql-block"> 劉國境一生以教育工作為主線,是原離石縣教育戰線的一元老,1956年曾受到過山西省人民委員會的表彰。 </p><p class="ql-block"> </p> <h3>故居大門</h3> <h3>故居院子</h3> <p>生前所住的窯洞</p> <p>一九一九年的離石高小同學錄</p> <p>劉國境,字,遠拓</p> <p>山西國民師范同學錄</p> <p>一九二六年畢業</p> <h3>與同鄉學友劉澤侯左,賈萬鐘右留影</h3> <h3>五六年出席省會議</h3> <h3>柳林中學</h3> <h3>工友合影</h3> <h3>工友合影</h3> <h3>工友合影</h3>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七年在離山第一初級中學擔任校長時給學生頒發的畢業證。</p> <h3>手稿遺存</h3> <h3>筆跡留痕</h3> <h3>試聲集手寫本</h3> <h3>新印試聲集</h3> <p>一九五五年全家照</p> <h3>生前留影</h3> <p>一九七三年與高合年在北京留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泸西县|
临泽县|
德清县|
交城县|
广安市|
株洲市|
太仓市|
铜梁县|
泾川县|
澄城县|
巨鹿县|
长岭县|
武夷山市|
海南省|
噶尔县|
太保市|
辽阳县|
闽清县|
鹰潭市|
淳安县|
福州市|
岳西县|
扎兰屯市|
牙克石市|
贵德县|
兴义市|
襄樊市|
团风县|
阳信县|
获嘉县|
建湖县|
基隆市|
黄平县|
宝清县|
澜沧|
仁怀市|
洞口县|
延吉市|
综艺|
深水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