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好多頭痛的好友,身邊的很多朋友也經常會受到頭痛的困擾。緊張焦慮、脾胃積食、工作壓力大、睡眠不好、頸椎腰椎疾病,甚至“大姨媽”(月經)等諸多因素都可能會引發(fā)頭痛。<div><h3>頭痛與“氣”有關,揉揉“消氣穴”,試著從太沖穴揉到行間穴來緩解疼痛,然后根據具體頭疼的部位可以嘗試做如下選擇:</h3><h3><br></h3></div> <h3>1偏頭痛</h3><h3>偏頭痛多與三焦經有關。三焦經肘部的清冷淵、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關穴,都是偏頭痛的特效穴。在三焦經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調整內分泌失調,對調節(jié)長期情志疾病極為有效。對各種頭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綜合癥也有特效。</h3> <h3>2前額和眉棱骨痛</h3><h3>前額和眉棱骨痛一般屬于胃經的病癥。從二三腳趾間的陷谷穴向內庭穴方向按摩幾分鐘即可緩解。</h3><h3><br></h3><h3>此外,按摩脾經的公孫穴(絡穴治表里病癥),或者膀胱經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緩解眉棱骨痛。</h3> <h3>3耳朵上部痛</h3><h3>若疼痛發(fā)生在頭兩側,耳朵上部,就可按摩膽經,例如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穴等均可。</h3> <h3>4太陽穴痛</h3><h3>可以按摩太陽穴,如果不能緩解,則可以按摩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也可按摩胃經的頭維穴、陷谷穴,它同時對眉棱骨痛和頭痛如裹都有效。</h3> <h3>5頭痛如裹</h3><h3>可以先按摩脾經的陰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經的頭維穴也可緩解。</h3> <h3>6頭頂痛</h3><h3>屬厥陰經病,先從肝經論治,或針刺百會穴。</h3> <h3>7后頭痛</h3><h3>屬太陽經病。可以按摩小腸經的后溪穴,治后頭痛、頸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經的京骨穴也可。</h3> <h3>8頭頸僵痛</h3><h3>俗話說“頭項尋列缺”,可試試肺經列缺穴。</h3> <h3>9腎虛頭痛</h3><h3>腎陰虛和陽虛都有可能誘發(fā)頭痛。</h3><h3>腎陰虛頭痛,主要表現為頭腦空痛,頭暈耳鳴,腰膝無力,舌紅脈細;腎陽虛頭痛,主要表現為頭痛畏寒,四肢不溫,面色白,舌淡,脈沉細,無論陽虛還是陰虛,都可以通過經常按摩腎經的復溜穴、太溪穴等改善。</h3> <h3>10左邊的偏頭痛</h3><h3>經常出現在左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關,這種現象在經期剛過的女性身上比較常見。</h3><h3>腎經的筑賓穴,可以有效緩解左側頭痛的狀況。</h3><h3>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過按摩肝經的曲泉穴來調理。</h3> <h3>11右邊的偏頭</h3><h3>如果經常出現的是右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肺氣不降有關。可以通過按摩肺經的尺澤穴和腎經的復溜穴來調理。</h3> <h3>12酒后頭痛</h3><h3>十指梳頭,特別是兩側膽經,其中率谷穴治酒后頭痛有特效,以上文中所有的穴位配圖只是示意,不一定精準,即使教科書上也不完全精準,因為人的體型是有差異的,因此想找準穴位,不能完全以圖片為標準,需要結合穴位的文字的注解,才能找準,所以大家想要找準以上所需穴位的準確位置,可以找網上查閱,查閱時要文字與圖片相結合。</h3><h3>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針灸方法僅供專業(yè)中醫(yī)人士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h3><h3><br></h3><h3>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h3> <h3>蟲夏草具有補肺益腎、固本培元、抗炎抗癌、延年益壽等功效,在在眾多滋補品中,唯冬蟲夏草有陰陽雙補、陰陽和調的作用,能夠標本兼治,療效確切。<a href="http://www.xsjgww.com/2ibofl17?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 style="line-height: 1.8;"><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冬蟲夏草這樣配伍,功效翻倍,能治好多病!</a></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宝应县|
岑溪市|
墨玉县|
云林县|
林西县|
西藏|
亚东县|
德安县|
盐池县|
江口县|
南乐县|
溧阳市|
疏附县|
铁岭县|
新郑市|
开鲁县|
新和县|
宁河县|
黑河市|
监利县|
阿尔山市|
巴林左旗|
襄汾县|
康保县|
寿宁县|
海丰县|
宿松县|
大宁县|
西青区|
大化|
磐石市|
天全县|
大邑县|
民丰县|
油尖旺区|
尉氏县|
偏关县|
邵阳市|
胶南市|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