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媽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這是一個多么熟悉的稱呼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她是每個人出生后最先學會的詞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即使世界上的語言成百上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但“媽媽”一詞的發音,都極為相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這不是巧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這是對偉大母愛的共同贊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許多語言中都會將自己所屬的事物以“母”稱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例如將自己的祖國稱為母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畢業的學校稱為母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生成長所學的第一種語言為母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任何一個社會文化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有對于母親應扮演角色的期望和規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剪斷一根臍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這世上便又多了一個“媽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往今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無數的詩詞在描摹著“媽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無數的歌曲在詠唱著“媽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上只有媽媽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唱出了媽媽在世上不可動搖的地位!</div> <p> 即使鋪墊了這么多,我仍覺得不足以彰顯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媽媽”,因為她不是一個人的“媽媽”!<br><br></p><p> 1968年2月3日,一個聰慧的女孩在山東半島呱呱墜地,她的到來,注定了世上將再多一個“媽媽”。教書育人的父母給她取名“丹麗”,期望她善良、美麗。<br><br></p><p> 時光悠悠的過著,到了適婚年齡,丹麗順理成章的結婚,婚后生下了白白胖胖的兒子,就這樣做了媽。</p><p><br></p> 如果丹麗和所有的媽媽一樣,就這樣相夫教子,那可能也就不會有這篇文章了。事情的轉折應該是在丹麗35歲那年,因為那一年,她難舍自己從小就有的教師夢,機緣巧合之下,丹麗創辦了自己的幼兒園,從那一刻開始,她就不再是一個人的媽媽了,她成了幼兒園所有小朋友的園長媽媽,也成了幼兒園所有年輕老師的叢媽媽,她的母愛在辦園過程中播撒的淋漓盡致。<br> 不知是哪一年,也不記得是哪個家長那么不靠譜,晚上放學很長時間了,一直也沒來接孩子,丹麗那時候還經常在幼兒園值晚班,她看著孩子落寞的神情,特別不舍,可是怎么也聯系不上孩子的家長,母愛泛濫,丹麗把孩子帶回了自己家,給孩子做飯、洗澡,還細心的給孩子準備了新的洗漱用品和內衣褲,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陪著孩子入睡。可是,沒想到接連幾天,孩子的父母都聯系不上,丹麗心想著可能是出了什么事故,她不舍得把孩子送福利院,和老公商量著,要不把這個孩子就這么領養著吧,過冬的棉衣都給孩子買了……后來,孩子的父母還是出現了,看到孩子安然無恙,甚至更胖乎了一些,對丹麗園長一個勁兒的感謝,非得讓孩子喊丹麗“媽媽”。<br> 跟隨了丹麗十幾年的張忠娟園長說“一年的教師節叢園長要帶老師們出去團建、旅游,那時候,我還在廚房做廚房班長,叢園長找到我說,私底下問問這些姑娘都喜歡吃什么飯,咱出去玩之前,給每個人做一份她們自己喜歡的飯。雖然很復雜,可是我們聽叢園長的話,真的那么做了。在給每個老師分飯的時候,我看到了很多老師不可思議的表情、驚喜的模樣,相信那年的教師節團建,一定留在了很多老師的記憶里。”<br> 丹麗辦幼兒園的這些年,她的愛事無巨細,她的愛印刻在了很多很多人的心里。她花錢送老師出去學習,她給年輕老師找對象,她打發老師出嫁,她給結婚的外地老師定做本土特色的喜餑餑……帶老師去看病,為了老師的家里人跑東跑西,給老師的孩子發六一禮物……其實,這么多年,她就是所有人的“媽媽”。<br> 丹麗教育十五周年慶典上,丹麗元老姜麗娟園長說“當我抱著稍微大一點的兒子到幼兒園玩的時候,叢總的一句:來,姥姥抱抱。我的眼淚瞬間就出來了……這一句姥姥記錄了我在丹麗的整個青春;這一句姥姥詮釋了叢總對我所有的愛!我想說未來的25年、35年、55年,我依然會在丹麗,丹麗是我們永遠的家!”<br> <p> 誠然,丹麗就是所有丹麗人的媽媽,丹麗教育就是所有丹麗人的家。</p><p><br> 當然,丹麗還是更多貧困生的媽媽,因為十多年前,她就開始年復一年的資助貧困生,被評為“社會媽媽”!<br></p><p><br></p> 在前不久,丹麗做了一個決定,她說她要拋棄自己之前所有的稱謂,不論是“叢園長”“叢總”還是“領導”“總園長”,她想在今后的年華里,就把自己定義為“丹麗媽媽”。她說“辦學快20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自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我想用‘丹麗媽媽’這個稱呼來鞭策自己、鼓舞自己,因為‘媽媽’這個詞的分量很重,在年過半百之后,我希望自己不要懈怠,希望我仍能發揮光和熱,為更多人傳播愛……”<br> 我在這里想代表所有人、所有丹麗人深情的道一句“謝謝您,丹麗媽媽,感謝您給了我們如此溫暖的一個家,感謝您給了我們如此有愛的兄弟姐妹!”也請您相信,在您的關懷教育下,我們兄弟姐妹一定更加努力、團結,長成為您的樣子!<br> <p> 如果屏幕前的你,與丹麗媽媽不期而遇,不妨抱抱她,喊一聲“丹麗媽媽”!</p><p><br> 如果屏幕前的你,有什么心事無人傾訴,不妨給“丹麗媽媽”寫封電郵、發個信息,說說你的心里話!<br></p><p><br></p> <p> 記住“丹麗媽媽”的郵箱:danli66@126.com,敞開你的心扉吧!</p><p><br></p><p> “丹麗媽媽”說:無論你有什么工作中的苦惱、生活上的壓力,無論是夫妻關系、婆媳關系、育兒煩惱,抑或和同事的相處有問題等等等等,只要你想找個人說說,都可以發個郵件來,當然更歡迎你當面說說,我愿意做所有人的“丹麗媽媽”,不止是一個稱呼。<br></p><p><br></p> 兄弟姐妹們,讓我們一起Say Hi,丹麗媽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商水县|
牙克石市|
台州市|
甘德县|
博爱县|
运城市|
凭祥市|
孟连|
西和县|
家居|
中牟县|
上饶县|
惠安县|
广宁县|
芜湖市|
永寿县|
弋阳县|
绥江县|
唐河县|
弥渡县|
同仁县|
普兰店市|
开封市|
清涧县|
惠州市|
柳州市|
镇远县|
沂南县|
兴义市|
靖宇县|
繁峙县|
侯马市|
鄂尔多斯市|
衡南县|
夹江县|
留坝县|
黄平县|
郧西县|
读书|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