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十五天 9月27日 輪?南→若羌 </h3><h3>今天要從北到南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所以早上6:30就出發了。“塔克拉瑪干”蒙族語意為,進去出不來,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僅次于非洲撒哈拉的大沙漠。</h3> <h3>這條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貫穿流動沙丘的等級公路,如今也是維護得最好的沙漠公路。</h3><h3>為了阻擋流沙侵襲,在公路兩邊種植耐旱的紅柳,用花費不菲的滴灌系統保持存活。</h3> <h3>在沙漠中埋插成排的葦桿,也是阻擋流沙的好辦法。</h3> <h3>即便如此,流沙也會侵入公路上來,有一次我們把車停在路邊,沒警覺到車輪陷進沙里,啟動四驅也開不上來。好在走這條路的車友很有互相精神。看見我們招手就停車過來幫忙,??!原來還是老鄉。眾人拾柴火焰高,七手八腳找來紅柳枝條塞到車輪下面,一個人開車,幾個人在后面推,終于擺脫了困境。</h3> <h3>漫漫黃沙在勁風的作用下,形成波浪形的山丘。頗具美感,這就是我們選擇這條公路的理由。</h3> <h3>一望無際的沙海,雖然不具藍色海洋的浪漫,但另有一種蒼涼和粗曠之美。站立其中,甚至有點遺世獨立的味道。</h3> <h3>如今的塔克拉瑪干,已經是石油勘探開發的主戰場。是中石油中石化的油田基地。</h3> <h3>過了民豐路口,兩邊的紅柳也消失無存,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樣:“沒有水,沒有草,連鳥兒也不飛?!?lt;/h3> <h3>讓我明白為什么這里叫做“進去了,就出不來”。當年彭佳木和余純順就這樣消失在茫茫沙海中。</h3> <h3><h3>全長565公里,加上且末到若羌共750公里,早上6:30出發,晚上10:40才到若羌,因為限速60以下,竟然走了16個小時。</h3></h3><h3>在酒店安排好住宿才出去吃飯,旁邊有家飯店正要打烊。老板是一個四川老鄉,他看我們饑腸轆轆的樣子立馬叫來員工并親自下廚。一會兒就端上涼辦雞、炒青菜,其中最好吃的是川味鹵豬蹄,還來不及拍照就被大家吃掉半盤。(就是圖片上左邊那個)</h3> <h3>吃晚飯的時候聽四川老鄉說,這條路當初沒有限速,許多司機見路又平又直,很容就開到150~160,車毀人亡的事情經常發生,如今限速以后,就很少發生安全事故了。</h3> <h3>第十六天 9月28日 若羌→青?;ㄍ翜?</h3><h3>早晨9點鐘出發,繼續沿G315國道一路向東。G315國道起點為青海西寧,終點為新疆喀什,全程3063千米。出發不久,路邊山崖上突然躍出幾只野羊。仿佛驚鴻一瞥,我們來不及掏相機,剛用手機拍了兩張,這幾只小精靈就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h3> <h3>這條國道比昨天的沙漠公路多了點生命的氣息,鹽堿地上長著蘆葦篙草,偶爾還有鳥兒飛過。</h3> <h3>下午2點半翻越阿爾金山,從新疆進入青海芒崖縣花土溝鎮,公路右邊的翡翠湖,是我們旅行計劃中的重點目標。翡翠湖并不是一個開放的旅游景區,實際上是一個鹽湖,目前由一家鹽業公司經營,歡迎游客參觀并不需要買門票,我們在門口作了登記,就把車開進去了。</h3> <h3>出行之前就在網上瀏覽過多次翡翠湖的圖片,而親眼見到她時仍然驚嘆不已。</h3> <h3>打開地圖一查,她的名字應該是“尕斯庫勒湖”。蒙古語意為“白玉圈子”“鑲著銀邊的湖”——因為湖的四周不斷有析出的結晶鹽,我們的車就在鹽筑成的路上行駛。因為顏值太高,人們把她稱為“翡翠湖”。</h3> <h3>50年代初中音樂老師教的一首歌至今還記得:“遼闊的戈壁望不到邊,云彩里懸掛著昆侖山,鑲著銀邊的尕斯庫勒湖,湖水中映照著寶藍的天……”可惜,現在在各音樂網上都搜不到這首歌了。</h3> <h3>眼前是美麗的尕斯庫勒湖,歌聲在耳邊迴響。是李文澄老師教會我這首歌,老師90多歲高壽,在前幾年辭世,他沒有機會來青海柴達木,一生也沒有看到“尕斯庫勒湖”的模樣。感恩老師!感謝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h3> <h3>“翡翠湖”屬硫酸鎂亞型鹽湖,水中所含鉀、鎂、鋰等多種元素。由于湖水深淺不一,陽光射入角度變化,湖水呈現出淡青、翠綠以及深藍的各種色調。</h3> <h3>去過茶卡鹽湖的同伴說,翡翠湖比茶卡鹽湖更美,這里才是真正的“天空之鏡”。</h3> <h3>湖水背襯的丹霞山崖上有清晰的花紋,這里名叫“花土溝”。</h3> <h3>我們在翡翠湖一直待到夕陽西下,原以為傍晚的時候色彩更好,實際上湖水在陽光入射角稍大時才有迷人的變化。所以,攝影的普遍規律,在特定的拍攝對象面前,有時并不適用。</h3> <h3>華燈初上時到達花土溝鎮,這里酒店餐館很多,選擇余地大,吃住價廉物美。沒想到的是,飯店菜單上有紙包魚,味道絲毫不亞于成都飯店里的菜肴。</h3> <h3>第十七天 9月29日 茫崖花土溝→烏素特水上雅丹 </h3><h3>早上8點鐘出發,繼續向東穿越塔里木盆地,柏油公路兩邊是蒼涼的戈壁灘和雅丹山丘。</h3> <h3>G315跑了200公里沒見到服務區,但青海公路設置有司機同志休息站??梢赃M去在沙發上躺一會兒。</h3> <h3>公路右邊出現兩條車轍印,我們也不惴冒昧駕車進去探險。</h3> <h3>登高一看,我們的奇駿好像在荒涼的月球上。表面上看,這一片土地寸草不生,地下卻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和各種礦藏。就像那一首歌唱的一樣:“這樣富饒的地方哪里有?我們的柴達木是一個的聚寶盆”。</h3> <h3>廣袤的戈壁,雅丹的山丘,給人一種粗曠的美感。</h3> <h3>去年有朋友從這里經過時給我打電話,說這里的水上雅丹好漂亮??!他還補充說,而且是野景區不收錢的。時隔一年我們再來,這里已經圍起來成了收費景區,名為“烏素特水上雅丹公園”。</h3> <h3>要進景區,須得要先訂酒店(500元),再買門票(100元)交通車(60元)我們在電話中一再討價,對方同意把房費降20。前距大柴旦200公里,退回花土溝300公里,其間沒有任何城鎮可以住宿。進退兩難中如此高額消費也只有認了。</h3><h3>進去時忘了拍照,這張酒店的照片是晚上拍的。</h3> <h3>在酒店辦理住宿后進景區,見到一架觀光的小飛機從頭上飛過。不到十分鐘,在一號碼頭聽見游客指著湖中大聲喊“救人!”原來是飛機失事掉下去了。</h3> <h3>遠遠地只看到水上有兩個小黑點,碼頭上的救生艇布滿塵土,好一會沒見救生員來。晚上在餐廳聽到服務員說,過了半小時才撈上來個飛行員,雖經奮力搶救,終于回天無力。還有個乘客沒有找到,這是后話。</h3> <h3>還是看風景吧!各種形象的雅丹遍布于湖泊之中,上下天光,映照倒影。如蘑菇,如草帽,如航母編隊出巡,美侖美奐值得一觀。</h3> <h3>吃晚飯時才知道景區內只有一個餐廳,先看一下菜單,明碼標價貴得嚇人。沒有比較也沒有選擇,游客們知道,這就是壟斷經營。</h3> <h3>我只敢吃20元一碗的湯面(下圖)。駕駛員同志開車累了想喝點小酒,只有硬起頭皮挨宰,一盤炒青菜35元(上圖),還買了小小的羊肉串。</h3> <h3>第十八天 9月30日 烏素特雅丹→德令哈 </h3><h3><br></h3> <h3>G315國道像一條黑色的帶子橫貫柴達木盆地,公路隨山勢起伏彎曲,給荒漠戈壁上的旅人憑添幾分情趣。</h3> <h3>陽光灑在戈壁灘,漫山遍野出現亮晶晶地閃光,我說是誰撒下千千萬萬玻璃碎片。同伴們笑話說,誰有那么多花不完的銀子,費不完的功夫?停車休息的時候,同伴撿起來仔細一看,原來是云母礦石。</h3> <h3>766公里處坡度之大,公路像一條黑色的滑滑梯從天而降,許多人都把車停在這里拍照。</h3> <h3>在荒蕪的塔里木盆地,呈現出一道奇特的風景線,只有自駕游才能欣賞得到?。?lt;/h3> <h3>下午4點到達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德令哈。知道這座被荒漠和戈壁包圍的城市緣于海子的一首詩《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h3><h3>讓我們刮目相看的是,在市外加油站就看到整齊成排的綠化樹,5天來,眼前盡是戈壁黃沙。德令哈,你是多么的可愛。</h3> <h3>這座被荒漠和戈壁包圍的城市,完全顛覆了我的印象。城市布局規整大氣,街道干凈整潔,</h3> <h3>清潔工人把街道打掃得干干凈凈。你沖她笑一笑,她會向你問聲好。</h3> <h3>頭上黃葉紛紛,地下干干凈凈。</h3> <h3>老年人在樹蔭下打牌,兒童在廣場上玩耍,一派祥和氣氛。</h3> <h3>為慶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立50周年,于2004年修建的民族團結塔。</h3> <h3>西海公園里有許多民族團結雕像,我不能向你一一表白。</h3> <h3>第十九天 10月1日德令哈→四川阿壩 </h3><h3>沿德(令哈)馬(爾康)高速向西南方向返回四川,我們從2000多米逐步走來,加上晴朗的天氣,人的精力充沛,在這海拔4000米的地方,一點也不覺得高反。</h3> <h3>如果路邊有停車區,我們也會駐足觀景。</h3> <h3>滿臉折皺的山嶺、迎風搖曳的秋草,呈現出高原特有的風光。</h3> <h3>進入果洛藏族自治州,高速路右側出現了一個美麗的湖泊,同行的朋友說那就是“冬格錯納湖”。</h3> <h3>去年他們經過這里正遇到雨雪交加,什么也看不見,車都沒有停就過去了。</h3> <h3>今天遇上好天氣,與各格錯納湖親密接觸的夙念終于如愿以償。</h3> <h3>海拔4080米的冬格錯納湖背襯著阿尼瑪卿雪山,強勁的風刮來,湖水揚起陣陣波浪。</h3> <h3>小孩快樂地奔跑,天上亂云在飛舞,按一千次相機快門,也“美不勝收”。</h3> <h3>湖畔生長著一種不知名的小草,給大地鋪上棗紅色的地毯。</h3> <h3>看一段動態圖片。</h3> <h3>到瑪沁縣之前這段德馬高速,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沒有加油站,沒有服務站,甚至沒有一間屋子,沒有一棵樹,到哪里去吃午飯?</h3> <h3>朋友們預先作了準備,在德令哈買的自熱米飯,藍天大地是餐廳,草原石頭是桌椅。這樣風味十足的午餐,好難得吃一回。</h3> <h3>感謝三個年輕的朋友,把唯一的折疊凳讓給我坐,就像班長和兩個老兵把饅頭讓給小兵。</h3> <h3>告別冬格錯納湖,迎來阿尼瑪卿雪山。</h3><h3>“阿尼瑪卿”在藏語中意為“黃河流經的大雪山爺爺”。</h3> <h3>阿尼瑪卿的最高峰藏名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h3> <h3>阿尼瑪卿是一座神山,和西藏的岡仁波齊、云南的梅里雪山和玉樹的尕朵覺沃并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h3> <h3>當然我們會把餐盒和殘留食物裝好帶走,不會給神山留下一片垃圾。翻越阿尼瑪卿就進入到四川境內,傍晚時分到達阿壩縣城。</h3> <h3>傍晚時分到達阿壩縣城。對于回到本省后的第一個縣城我只想吐槽:上街找餐館,不是店堂窄小客滿無座,就是燈光昏暗門可羅雀,最后胡亂找了個飯館,解決了裹腹問題。出來19天,走過甘肅、新疆、青海三省幾十個市鎮,每個地方都給我留下好印象,只有四川阿壩例外。因為不值得拍照,這段吐槽沒有照片。</h3> <h3></h3><h3>第二十天 10月2日 阿壩→成都</h3><h3>原諒我文不對圖,因為阿壩縣城確實不值得拍照。</h3><h3>縣城的交通不暢,單行道設置不合理,昨晚開車在縣城轉了一圈也沒找到預定的酒店,只有另找了個古玩城酒店,標間200多,條件將就。</h3> <h3>阿壩藏族自治州地處川西北,起伏的山巒,豐茂的草原,景色與前幾天所見迥然不同。藏傳佛教寺院,迎風招展的經幡,路邊的馬尼堆,是這里的的標配。</h3> <h3>雖然說,草原上的耗牛黑黝黝的,顏值不高,既然遇見,何不拍幾張?</h3> <h3>標志性的景點,長江黃河分水嶺。</h3> <h3>山嶺上的“朝霞夕照”</h3> <h3>今天是國慶大假第二天,對面來車宛若長蛇,從成都、綿陽等地的自駕游客紛紛擁到阿壩來。樹林、河邊滿是擺ps拍照的游客,可能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緣故,我們對此已無動于衷,出來20天,也該回家了。</h3> <h3>在米亞羅吃午飯的時候,看到路邊有賣牦牛肉的,剛砍下的牛頭丟在腳下。死牛頭不會講話,是個活生生的廣告:大家快來買嘛,肯定是沒有灌水的新鮮牛肉呀!才38元一斤,成都的豬肉都這個價。于是乎你五斤,我六斤,我們三個人把他的牛肉全部買下了。當時只忙著割牛肉去了,沒有拍照片作證,抱歉了!</h3> <h3>結尾語:朋友千里走單騎,(實際上9200公里),邀我一道自駕游,20天走了甘肅、新疆、青海三省??{斯湖、可可托海,獨庫公路……一路暢游,實現了上次未了的夙愿。大西北的風景奇特壯觀,風景就在路上。獨庫公路、翡翠湖、冬給錯納湖、阿尼瑪卿山……至今還是不收門票的,有愿望的朋友們要趁早,晚兩年就要收費了。感恩大自然的賜與!感謝年輕的同伴們對我沿途殷切關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锡林郭勒盟|
深圳市|
固原市|
杂多县|
景德镇市|
宝兴县|
大化|
讷河市|
永吉县|
濮阳县|
肃北|
五原县|
东源县|
开化县|
天祝|
呼伦贝尔市|
吉林省|
霍城县|
新邵县|
苍南县|
聂荣县|
巢湖市|
武安市|
凤庆县|
如东县|
泸定县|
新平|
南昌市|
温泉县|
靖远县|
五莲县|
依兰县|
西城区|
湄潭县|
政和县|
大厂|
永城市|
寿阳县|
丰顺县|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