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伊朗,古稱波斯,是一個和中國歷史一樣悠久的國家,和中國交往的時間超過3千年。</h3><h3> 但是在我的印象里,伊朗是個陌生的國家,對它的悠久歷史卻是一無所知,只知道它是一千零一夜童話故事的源發(fā)地,還知道兩伊戰(zhàn)爭、伊核協(xié)議和美國的制裁。</h3><h3> 我們?nèi)ミ^埃及,去過印度這些曾經(jīng)的文明古國,而中東(古巴比倫)又無法去,我們想了解世界古文明史,于是去伊朗看一看就成了我們這些老人的一個愿望,想去那里領略一下?lián)碛兴奈迩隁v史的伊朗文化,那里人們真正的生活狀態(tài),那一片神秘的波斯文明。</h3><h3> 為此我們策劃了兩年,一開始聽說有伊朗簽證就去不了美國,所以我們就一直等待時機。今年,伊朗改變了簽證方式,用電子簽證代替原來在護照上的簽證,并在護照上不留痕跡,又加之今年美國退出伊核協(xié)議,加碼對伊朗的制裁,形勢越來越緊張,于是我們就毫不猶豫的組團來到伊朗,開始圓我們探秘神秘伊朗的夢。</h3><h3><br></h3><h3> 我們一行23人在領隊小王的帶領下,于2019年5月10日乘南航班機經(jīng)停烏魯木齊飛往伊朗首都德黑蘭,飛越大江大河,飛越火焰山、雪山,來到了烏魯木齊。</h3> <h3>烏魯木齊</h3><h3><br></h3><h3> 經(jīng)停烏魯木齊繼續(xù)飛行,晚上到達了德黑蘭,來接機的是漂亮的導游雅音女士和將要一路陪伴我們的司機師傅。</h3> <h3><br></h3><h3><br></h3><h3> 早起站在酒店的陽臺上,可以聽到城市的喧囂,也可以看到遠處的雪山,感受著別樣的風情……</h3><h3><br></h3> <h3><br></h3><h3> 早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兌換伊朗貨幣,因為在伊朗不能使用各種信用卡,只能用現(xiàn)金。去年,1美元可以換4萬里亞爾,而如今是1美元換13.5萬里亞爾。我換了50美元650萬里亞爾,頓時感覺成了百萬富翁噢!</h3><h3><br></h3><h3><br></h3><h3> </h3><h3> 德黑蘭地處阿拉伯高原,地理環(huán)境并不如人意,四周高山環(huán)抱,看到雪山;大街小巷停滿了汽車,這里是產(chǎn)油國,汽油便宜,3000里亞爾一升,約合人民幣0.156元一升,大家都用得起。建筑多為鋼結構,到處插滿了伊朗國旗,掛滿了宗教領袖的畫像。</h3><h3> 值得稱道的是,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德黑蘭人以自己獨有的方式進行綠化,大片的桑果樹、法國梧桐,還培植了五彩繽紛的玫瑰,芳香溢滿了城市的各個角落。</h3> <h3><br></h3><h3><br></h3><h3> 在伊朗,每個城市里的公交車站都設有候車亭,都有椅子供乘客使用。</h3> <h3><br></h3><h3><br></h3><h3>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體制,宗教領袖就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伊朗到處都能看到宗教領袖的畫像,就是已故領導人霍梅尼和現(xiàn)任領導人哈梅內(nèi)依(戴眼鏡者)的畫像。</h3> <h3><br></h3><h3> 德黑蘭的公路立交橋、高大的磚墻、水泥建筑和眾多的塔不會有多少視覺沖擊,但這些建筑為驚人、多彩和富有高度想象力的藝術提供了巨型舞臺。近年來,德黑蘭市長推進了美化德黑蘭的計劃,向獲得政府許可的壁畫家提供了大量涂料,鼓勵他們創(chuàng)造,于是就涌現(xiàn)出了德黑蘭的街頭藝術。</h3> <h3> <br></h3><h3> 伊朗國家博物館</h3><h3><br></h3><h3> 伊朗國家博物館有60多年的歷史了,它不僅是伊朗最大的歷史博物館,而且收藏文物種類之多,堪稱世界大型博物館之一。伊朗國家博物館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歷史的縮影,它對人們了解伊朗過去擁有的輝煌歷史,和各個朝代的興衰起著重要的作用。<br></h3><h3> 伊朗國家博物館是世界重要博物館之一,總體建筑面積為18000平方米,文物古跡多達30萬件,其中有史前文物、公元初到伊斯蘭時期的文物和伊斯蘭后期文物等等。</h3> <h3><br></h3><h3> 門廊和入口處的建筑為薩珊王朝首都迪斯福里著名王宮的建筑風格,磚的顏色為深紅色,也是薩珊王朝時期的建筑特色。</h3> <h3><br></h3><h3> 在博物館的大門邊展示了一塊石頭,上面刻有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h3><h3> 因為石頭在玻璃護圍里,所以完整的圖片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h3> <h3><br></h3><h3> 《漢穆拉比法典》是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古巴比倫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制定出世上最完整的法典《漢穆拉比法典》,當時沒有紙筆,只能刻在黑色玄武巖上 。《漢穆拉比法典》在伊朗出土后被收藏在法國盧浮宮里,這塊是復制品。</h3><h3> 因為沒有拍到照片,這張圖片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h3> <h3><br></h3><h3> 從出土的文物中可看出伊朗人在制作陶器、鐵器和雕刻方面已達到很高的水平。<br></h3> <h3><br></h3><h3> 這是2500年前波斯帝國的石雕,從波斯波利斯移到這里,展現(xiàn)了波斯國王會見外國使節(jié)的場景。</h3> <h3><br></h3><h3>雙頭牛銅雕柱頭</h3> <h3><br></h3><h3>國王石雕頭像。</h3> <h3><br></h3><h3>大流士大帝的無頭雕像</h3> <h3> </h3><h3> 博物館里有一具1600年前的人類遺骸(只剩下頭和腳),因被埋在鹽湖內(nèi)而保存下來,被考古界稱為“Salt Man(鹽人)”。</h3> <h3> </h3><h3><br></h3><h3> 伊朗地毯博物館</h3><h3><br></h3><h3> 伊朗地毯博物館位于德黑蘭市中心,1977年落成,占地面積2.4萬余平方米,展覽面積3400平方米。博物館建筑式樣美觀,外看像一個地毯織架,內(nèi)部分上下兩層,一層展廳陳列各種館藏地毯珍品,二層展廳舉辦臨時地毯展覽。</h3><h3> 地毯博物館珍藏著從17世紀到現(xiàn)在的100多塊地毯,包括伊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編織的各種古老的手工地毯,做工細膩、精美絕倫。這些地毯在用色、圖案和編織技法各有特色。傳統(tǒng)波斯地毯的圖案,以象征天堂的繁花蔓枝、各種清真寺廟建筑、浩大的宮廷和狩獵場面,以及宗教圖騰最具代表。從各式各色的波斯地毯中,參觀者能夠看到伊朗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外來文化對伊朗文化的影響。</h3> <h3><br></h3><h3> 伊朗人把地毯視為傳家寶,當?shù)嘏笥迅嬖V記者:“對伊朗人來說,名貴的地毯比黃金、鉆石還要珍貴。”地毯因為融入了古老的波斯文明,逐漸演變成一種藝術形態(tài),如今許多繪畫、家具和時尚裝飾都融入了地毯的印跡。</h3><h3><br></h3><h3><br></h3><h3> 國家珠寶博物館</h3><h3><br></h3><h3> 珠寶博物館歸中央銀行所有,是國家珠寶庫,里面展示的藏品不少是16世紀以后波斯的薩法維王朝從歐洲、印度以及奧斯曼帝國掠奪來的奇珍異寶。薩法維、愷加和巴列維王朝的君主用大量價值連城的寶石和貴金屬裝飾自己和自己的物品,因此這里的藏品全都是令人驚艷的閃閃發(fā)光的金銀珠寶。其中包括寶座、王冠、首飾,胸配、茶具、煙具、燭臺等用各種彩色寶石鑲嵌裝飾而成的日用品,還有許多散裝的紅寶石、綠寶石、綠松石等數(shù)不清的各種鉆石……</h3><h3> 珠寶館每周周六至下周周二開放參觀,并且只在14:00至16:30開放,我們?yōu)榱藚⒂^珠寶館,仔細策劃了旅游時間表,因為還要符合航班的運行時間,南航不是每天都有飛往德黑蘭和返回北京的航班。</h3><h3> 珠寶館有幾件最珍貴的寶藏:鎮(zhèn)館之寶——用34公斤黃金制作的地球儀,上面還鑲嵌著分別代表陸地、海洋、各區(qū)域的彩色寶石51300多顆;珍貴遺物——法塔赫·阿里國王遺留下來的孔雀寶座,上面鑲有26000顆寶石;還有一枚引人注目的“海之光”玫瑰色鉆石,重182克拉……看著這些珠寶,感覺到了古波斯人曾經(jīng)的智慧、奢侈和彪悍。</h3><h3> 只是珠寶館不許拍照,只好從網(wǎng)上下載了幾張圖片。</h3> <h3><br></h3><h3> 黃金鑲嵌寶石的地球儀。</h3> <h3><br></h3><h3> 伊朗的法塔赫·阿里國王遺留下來的孔雀寶座。</h3> <h3><br></h3><h3> “海之光”玫瑰色鉆石,重182克拉。</h3> <h3><br></h3><h3> 這頂寶冠是伊朗最后一個王朝的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王冠。它由超過3755顆寶石、鉆石鑲嵌而成,總重超過2080克,制作于1925年。<br></h3> <h3></h3><h3><br></h3><h3> 伊朗平均海拔2千米,這片高原因幾千年的波斯文明而聞名于世,她擁有22個世界文化遺產(chǎn),數(shù)量位居中東第一,雖然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地震和戰(zhàn)爭,但這些文化遺產(chǎn)和歷史遺跡依舊散發(fā)出奪目的光輝。</h3><h3><br></h3><h3> 格列斯坦皇宮</h3><h3><br></h3><h3> 格列斯坦皇宮是德黑蘭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br></h3><h3> 格列斯坦皇宮是一個龐大的王室官邸建筑群。它有17處宮殿、博物館和其他建筑,是伊朗首都德黑蘭最古老的歷史遺跡,是巴列維時期的冬宮。</h3><h3> 格列斯坦王宮,是德黑蘭最古老的歷史遺跡,王宮最初建造于16世紀的薩法維王朝時期,現(xiàn)存的建筑建造于1865年愷加王朝統(tǒng)治時期。整個格列斯坦王宮裝飾及內(nèi)部陳設體現(xiàn)了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建筑具有鮮明的伊斯蘭建筑風格,外墻貼滿了以金黃色和藍色為主調的彩釉瓷磚,圖案優(yōu)美色澤艷麗。建筑采用了各種拱形造型,內(nèi)部裝飾采用的細小鏡片鑲嵌工藝,更現(xiàn)璀璨而獨特。</h3><h3> 皇宮的入口在一個種滿玫瑰的花園的后面,因此格列斯坦宮也被稱為玫瑰花園(Rose Garden)或玫瑰宮。</h3> <h3><br></h3><h3> 在進入大門后,在水池的一角是美麗的卡里姆汗城堡角落,現(xiàn)在保留下來的全是1759年的建筑,是薩法維王朝卡里姆汗在德黑蘭的住處,這里的建筑美輪美奐,一個巨大的大理石臺據(jù)說是國王抽水煙的地方。</h3> <h3><br></h3><h3> 進入皇宮,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雄偉的大廳。</h3> <h3><br></h3><h3> 愷加王朝第二個國王</h3> <h3><br></h3><h3> 從這里開始,走過長長階梯,進入主廳,一路上都是閃閃發(fā)光的鏡片裝飾的頂棚和墻壁,富麗堂皇,耀人眼目。</h3> <h3><br></h3><h3> 主廳,也稱“你好大廳”。巴列維父子的加冕典禮都是在這里舉行的。</h3> <h3><br></h3><h3>歐洲禮品廳<br></h3> <h3><br></h3><h3> 象牙大廳,以里面擺著象牙禮品而得名。<br></h3> <h3><br></h3><h3> 小會見室,著名的德黑蘭會議就是在此召開。<br></h3> <h3><br></h3><h3> 等候廳</h3> <h3><br></h3><h3>餐廳<br></h3> <h3><br></h3><h3> 走出宮殿,見到花園里的維修工人,他們微笑著和我們打招呼。<br></h3> <h3><br></h3><h3> 園里一群來參觀的漂亮的女學生歡笑愉悅,看到我舉起相機拍她們時,她們高興的不得了,尤其是知道我是中國人,就更高興了,她們興致勃勃地看照片,并且留下她們的郵箱,希望把照片發(fā)給她們,我一回國就立馬把照片發(fā)過去了,她們給了我熱情洋溢的回復。<br></h3> <h3><br></h3><h3> 帶著滿足的心情離開了格列斯坦宮。</h3><h3><br></h3><h3> 我們還參觀了巴列維皇宮、自由塔等,請看下集《伊朗游記(9—2)——雪山腳下 德黑蘭(下)》。<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宁乡县|
都匀市|
汾西县|
岳普湖县|
泸溪县|
大荔县|
大田县|
桂东县|
石林|
安多县|
镇康县|
唐海县|
丰台区|
邻水|
巧家县|
洛川县|
日照市|
沂水县|
东山县|
始兴县|
南昌县|
新闻|
玛纳斯县|
陆良县|
来凤县|
温宿县|
四子王旗|
固原市|
杭州市|
宁陵县|
濉溪县|
宿州市|
清涧县|
松原市|
光泽县|
廊坊市|
汝南县|
孙吴县|
墨竹工卡县|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