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熱烈祝賀弟子李婷婷、范清勇考取福建師范大學(xué)、泉州師范大學(xué)書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這也是守一軒培養(yǎng)的第11、12位書法研究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守一軒202204013</b></p> <h3>周小平擬蔡襄尺牘</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有那么一天,我無意中在一個微信公眾號中看到這么一個推介:“會寫詩,書法又寫得好!今天我們隆重介紹新余這位詩人書法家:周小平”。那一刻,窗外的陽光正探身投在我臉上,我會心一笑,這個周小平,其實(shí)就是我的同學(xué)。的確,他的字寫得好,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新余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而他創(chuàng)辦的書法培訓(xùn)“守一軒”,風(fēng)生水起,至今已培養(yǎng)出12書法專業(yè)研究生,成為書法教育行業(yè)的著名品牌。近幾年,他又開始寫古體詩,且寫得清新雅逸,頗有幾分古韻,他</span></p> <h3>周小平擬宋人薛紹彭墨跡</h3> <p class="ql-block">是想借詩的靈感提升他的書法創(chuàng)作,并以此來詮釋他藝文兼修的書法創(chuàng)作理念吧?他在《感懷》中有</p><p class="ql-block"> “韶光虛擲五十秋,</p><p class="ql-block"> 一業(yè)無成竟日愁。</p><p class="ql-block"> 世事冗繁多過眼,</p><p class="ql-block"> 此心安處亦悠游”</p><p class="ql-block">的記錄,可見他已到知天命之年,是到了該小結(jié)一下的時候了。我很喜歡他的書法作品,也讀過他的大部分詩作,隨意拎出他的幾首詩,正好勾勒出了他的書法和人生軌跡,確實(shí)有點(diǎn)意思。</p> <p class="ql-block"><b> 山深林密秀江東,</b></p><p class="ql-block"><b> 小徑迂回隱赤松。</b></p><p class="ql-block"><b> 燈火依稀明滅處,</b></p><p class="ql-block"><b> 隔窗又起化成鐘。</b></p><p class="ql-block"><b> ——周小平《化成晚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4年9月,我到宜春師范讀書,和周小平同班,那時候,我們都十四五歲的年紀(jì),他和我一樣,長得瘦小、一股土坷垃味,又不喜歡說話,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類。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師范生活的快樂。</p><p class="ql-block"> 宜春師范是一所美麗的校園,坐落在秀江之濱,我們教室的窗戶正對著秀江岸邊的“化成巖”,這座平地拔起的山巒,被歷代譽(yù)為“天然圖畫”,四季變幻著不同的圖景,“化成晚鐘”,更是宜春八景之一,我們天天在圖畫中生活和學(xué)習(xí)。秋天,比我們大幾歲的葉老師帶領(lǐng)我們到化成巖秋游,又在河濱挖灶野炊,汲秀江之水,斫袁山之柴,炊煙起處,一片青春的歡笑,與山頂?shù)溺娐暯幌嗪魬?yīng),不知今夕何夕。</p> <h3>周小平書團(tuán)扇</h3> <h3> 這在周小平后來的詩歌中也有所記載,他在《化成晚鐘》中寫道:“山深林密秀江東,小徑迂回隱赤松。燈火依稀明滅處,隔窗又起化成鐘。” 那是我們這生中最美妙的時光。相對來說,師范三年考試壓力不大,我們大多精力放在讀喜愛的書、學(xué)一門專長上。晚自習(xí)時,不一定囿于教室,可以去圖書館看書,也可以找老師學(xué)習(xí)音樂、美術(shù)、書法等。當(dāng)時,宜春師范藝術(shù)方面的師資力量是很強(qiáng)的,特別是幾位美術(shù)老師,才情相當(dāng)了得。</h3> <h3> 學(xué)校也曾外聘書法老師來上課,老師上課時,總會趁著課間,抿著嘴唇看一看教室宣傳欄里的書法張貼,不出一言,看得我們心里虛虛的。當(dāng)時周小平也是書法愛好者之一,他的字也張貼在墻上,內(nèi)行看門道,老師欣賞墻上字幅的時候,周小平內(nèi)心是什么感受,也是羞澀、忐忑甚至無地自容?他是個愛好廣泛之人,籃球、排球、乒乓球,都能來幾下,特別是乒乓球,動作瀟灑,很有范,很能吸引女生,記得最后一個學(xué)期,他迷上了硬筆書法,瘋狂地臨摹一個叫“任平”的硬筆書家的鋼筆字帖,寫得形神兼?zhèn)洌孟襁€得過學(xué)校硬筆書法二等獎。那時我們大都懵懵懂懂,卻也單純快樂。<br></h3> <h3>周小平擬王獻(xiàn)之墨跡</h3> <h3><b> 一江隱隱緩流東,兩岸蒼蒼鑒影朦。</b></h3><h3><b> 渡口斜陽人侶鮮,街邊古肆客員空。</b></h3><h3><b> 危行破鋪多蕓草,吊角雕梁少蟻蟲。</b></h3><h3><b> 酒幟青樓殘夢遠(yuǎn),依稀笑語只今同。</b></h3><h3><b> ——周小平《訪黃土崗古街經(jīng)古渡》</b></h3><h3><b><br></b></h3><h3> “那時候天總是很藍(lán),日子總過的太慢,你總說畢業(yè)遙遙無期,轉(zhuǎn)眼就各奔東西……”,當(dāng)時,《同桌的你》尚未問世,但后來聽到這首歌,我們便會想起逝去的歲月,內(nèi)心充滿惆悵和傷感。</h3> <h3> 轉(zhuǎn)眼就畢業(yè)了,周小平分配到姚圩鎮(zhèn)一村小任教,這是一個沒有圍墻的小學(xué),校園里常可看到“豬往前拱,雞往后刨”的生動場景,有時在上課,一條大黑狗可能鬧進(jìn)教室,蹲在講臺旁,望望老師,又望望學(xué)生,馴良的眸子里充滿好奇……中午學(xué)校開伙,老師們還能湊到一起吃一餐飯,到了晚上,任教的民辦教師大都回家了,學(xué)校里只有他一人,晚飯常沒有著落。他有時從家里帶點(diǎn)霉豆腐等干菜過來下飯,勉強(qiáng)打發(fā)一頓。當(dāng)時我分配在姚圩初級中學(xué)任教,條件稍好,有時晚飯后去看他,他正在校園梧桐樹下踽踽獨(dú)行,黃葉滿地,鷓鴣鳴叫,晚秋的夕陽斜照在他的眉頭上,有著抹不去的憂愁。有一個晚上,兩位同事來叫他,說是用手電去照蛤蟆,他跟著去了,正好打打牙祭。好像是到了一座墳山上,滿有收獲,當(dāng)晚就酒狠狠地吃了一頓豐盛的“蛤蟆宴”,可次日同去的一位老師卻生病了,說是受了墳山上鬼魂的驚嚇,治了幾天,不見好轉(zhuǎn),最后通過“喊魂”,才慢慢地從驚嚇中走出來。</h3><h3> 上世紀(jì)八十年代,鄉(xiāng)村學(xué)校的生活就是這么庸常、落寞、清寒,沒有這種生活經(jīng)歷的人,是很難感受到此番況味。</h3> <h3>周小平書團(tuán)扇</h3> <h3> 逢周末,如果不回家,我們便過河到隔壁的黃土崗鎮(zhèn),同訪在鎮(zhèn)上任教的三位同班同學(xué);或到黃土崗的老街上走走,青石板街、吊樓、木板店面,還有一個小小的散出神秘光澤的照相館……我們在潮濕、歪仄、狹長的老街上行走,河風(fēng)掀起我們的衣襟,可能嘴里還叼著一支劣質(zhì)紙煙,有點(diǎn)吊兒啷當(dāng),偶爾看到一位紅衣女子閃過,我們總要回頭打量。老街上最好的屋子是供銷社,鋼筋水泥的二層樓房,供銷社第二間是文具部,我們在其間盤桓,聽女售貨員卷著舌頭講普通話,打發(fā)著周末的寂寥時光。記得他還在這店里買了一本字帖《何子貞臨張遷碑》,帶回去臨摹。盡管生活無聊,書法的星光仍在他心中閃爍。 </h3> <p><br></p><p> 2017年國慶節(jié),我陪他再回黃土崗,故地重游,老街真正老了,一幅破敗相,但以前的輪廓依舊在,這勾起了他的思緒。回去后,他便寫就《訪黃土崗古街經(jīng)古渡》:“一江隱隱緩流東,兩岸蒼蒼鑒影朦。渡口斜陽人侶鮮,街邊古肆客員空。危行破鋪多蕓草,吊角雕梁少蟻蟲。酒幟青樓殘夢遠(yuǎn),依稀笑語只今同。” 30年了,多少往事如煙飄散,獨(dú)有青春時的迷茫和憂傷郁結(jié)在心頭,一切盡烙在詩行和平仄中。</p> <h3>周小平大草手卷</h3> <p class="ql-block"> 后來他調(diào)老家新溪中學(xué)任教,此后工作順風(fēng)順?biāo)畢s也平淡無奇,如是者前后共六年,可他的志趣終究不在這兒。臨帖雖從未間斷,書法卻仍難有大的突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韶光易逝愧先賢,</b></p><p class="ql-block"><b> 窘騫顛連志益堅。</b></p><p class="ql-block"><b> 小技生平唯舊計,</b></p><p class="ql-block"><b> 詩書醪酒消日閑。 </b></p><p class="ql-block"><b> ——周小平《致舊照小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鄉(xiāng)村的生活看不到希望,6年后,他改行到了國營新余市制革廠,任黨辦、廠辦主任。初進(jìn)城肯定欣喜,生活似乎是翻開了新的一頁。可好景不長,幾年后,中國大地掀起一輪企業(yè)改制潮,他所在的廠子也難幸免,他一下子成了無業(yè)之人!</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他6歲喪父是一個坎,18歲分配在偏遠(yuǎn)村小是一個坎,那么28歲下崗更是一個坎了。面對諸多的坎,他應(yīng)該有過迷茫,卻未曾消沉,他踏“坎”而行,終能破繭而出。</p> <h3><br></h3><h3> 此時,我仍在姚圩教書,意志有些消沉,總覺這樣的生活與自己的理想有很大的差距,又沒有改變現(xiàn)狀的能力,整日昏昏沉沉混日子,偶爾寫點(diǎn)東西,有為賦新詞強(qiáng)作愁的矯情。與周小平的聯(lián)系就少,再加上當(dāng)時還沒使用手機(jī),書信更懶得寫了。這一段是我們交往的真空期。我不知道這段時光他是如何度過的,聽說,他為別人的廣告公司打過工,拿著不高的薪水,生活,似乎模糊了他的眼…從他后來詩中所寫的“窘騫顛連”中看出他曾是多么落魄和茫然無助。這個城市,燈火輝煌,卻沒有一盞是為他點(diǎn)亮的。城里的朋友不多,他也不太愿意去見僅有的幾個親戚,一個人租住在一間磚瓦房里,四壁有些地方漏風(fēng),燈光昏暗,他靜下心來,支起書桌,鋪紙、蘸墨,神游在浩瀚的書法經(jīng)典中,與先賢們作著隔時空的交流,王羲之、張旭、顏真卿、蘇軾、傅山……他開始系統(tǒng)、有序地研習(xí)這些大師的經(jīng)典名帖,收獲頗多,書法,也成為他唯一的慰藉。</h3> <p class="ql-block"> 冬天的夜晚,他的屋子里沒有空調(diào),聽著窗外呼呼的北風(fēng),全身發(fā)冷,手指僵得幾乎握不住毛筆。他頓了頓,透過窗戶,他看見街對面舞廳的門口,霓虹燈拋著勾人的媚眼,紅男綠女進(jìn)進(jìn)出出,可那不是他的生活,他雖身處困境,卻始終以書生自居,心比天高。他屏神斂息,墨汁落在紙上,慢慢濡散開來,他聽到了墨汁順著紙紋走動的聲音,像月光的腳,走在大地上,那么溫柔,又那么廣袤,整個大地都因之生輝。那一刻,他聽到了自己的心跳,他的心變得踏實(shí)、寧靜和從容。</p><p class="ql-block"> 2002年,他的作品入展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覽,這是中國書法界最高級別的展覽了。此后,他不斷有作品入展國展、省展獲獎,2003年,他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他此前于2000年4月首創(chuàng)的新余市首家專業(yè)書法教育機(jī)構(gòu)“守一軒"也實(shí)現(xiàn)質(zhì)的飛躍,生活和藝術(shù)并不相悖,在他面前,真正翻開了簇新的一頁。</p> <h3>周小平擬元人尺牘</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廿載耕游筆硯間,</b></p><p class="ql-block"><b> 三伏數(shù)九幾曾閑。</b></p><p class="ql-block"><b> 癡情往后堪回首,</b></p><p class="ql-block"><b> 夢里浮名慰倦顏。</b></p><p class="ql-block"><b> ——周小平《習(xí)書感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矢志不渝、加之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悟,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但這些遠(yuǎn)遠(yuǎn)還不夠,我有時覺得,一個心懷感恩的人,心胸才能博大,并決定他的格局大小和境界高下。而他就是這樣的厚道之人。回首這么多年來的跌宕起伏,他從沒有怨天尤人,有的只是自己沉靜下來,他把自己的人生繪成了一幅滿有質(zhì)感的書法作品了,他的一笑一顰、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心靈的波光浪影,都在他的書法中有自己的投射和沉淀,而感恩是他作品中看不到卻能感覺到的氣韻,氣韻生動,作品才有精氣神。他在師范畢業(yè)30周年聚會的前幾天,激動得夜不能寐,凌晨披衣起床寫就《致恩師葉青華》 “別后淚眼頻夢見,所幸相逢皆康安”,寫罷“已淚如雨下”,足見其情真意切。這么些年來,他諸體并進(jìn),各盡其美,尤其是他的行書,溫婉古雅,似謙謙君子;草書,縱逸開張,充分展現(xiàn)了他的藝木追求。</p> <h3><br></h3><h3> 在藝術(shù)上他永不滿足。如果說前期他的書法創(chuàng)作屬于“掙扎”,后期屬于“前行”,那么現(xiàn)在可以說是“飛翔”了。近年來,他對狂草近乎癡迷,濡墨捻管,有時一上午便是半刀宣紙。觀其草書,如天馬行空,筆力雄強(qiáng),字勢奔放縱逸,筆畫連綿不斷,給人酣暢淋漓、筆欲止而勢無窮之感。</h3><h3> 他最崇拜的書法家是唐代狂草大師張旭。從他“殘甌續(xù)墨揮狂草,寄與澄空寂寂音”、“信筆悠然揮大草,唐風(fēng)昊昊步張顛”等詩句中可看出端倪。張旭的狂草,在唐朝與李白的歌詩、裴旻的劍舞并稱為“三絕”,而他的詩也是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才情相當(dāng)了得。我甚至認(rèn)為,周小平近幾年愛好古體詩寫作,是否也是受張旭的影響?他也想成為新時代的“吳中四士”?他是把張旭作為自己藝術(shù)追求的一個標(biāo)桿?張旭性好酒,據(jù)《舊唐書》的記載,每每醉后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被后世尊稱為“草圣”。受張旭的影響太深,周小平的書法及詩歌作品中常有“酒”出現(xiàn),我就見他寫過“臨池飲美酒,作賦奏笙歌”的條屏,而“詩書醪酒消日閑”、“漫舞輕歌舉酒歡”、“滄桑世事傾杯酒”、“醉臥江灣近午邊”等詩句在他的詩作中也比比皆是,我?guī)缀趼劦搅藵?lt;/h3> <h3>周小平為百丈峰門樓書楹聯(lián)</h3> <h3>烈的酒香,盡管他的酒量不大,但他的心中有酒,酒把他的鐵畫銀勾鍛造得通紅,閃耀著迷人的光暈。作為書法家,酒是否可以點(diǎn)燃他們的創(chuàng)作?或者說能牽引他們飛翔?對他來說,如果把藝術(shù)比作一個美麗的飛蛾,那么書法是肉身,詩歌是鱗翅,酒就是鱗翅上的金粉了,陽光下沏,金粉飛揚(yáng),這才是作為飛翔的完美境界</h3> <h3><br></h3><h3> 教學(xué)與創(chuàng)作,他雙管齊下,故行穩(wěn)致遠(yuǎn)。他常常站在張旭的《古詩四帖》旁,像面圣一樣虔誠。這卷狂草史上的顛峰之作,縱逸而天然,率性而不事修飾,用筆方圓兼施,中側(cè)并用,詭異而豐富的筆法,驚濤駭浪般恢宏的氣勢,抑揚(yáng)頓挫的節(jié)奏,枯濕濃淡的墨色,讓他進(jìn)入物我兩忘的境界。他隱約感受到張旭的顛逸在自己的血管中躍動,似金蛇狂舞,又如龍躍九霄,一瀉千里,他血脈僨張,整個心神隨著張旭的韻律起伏、跳躍、激蕩,好一個酣暢淋漓,以致周身微微出汗。“興酣漫舞如椽筆,縱容何須恃酒狂”,他開始揮毫了。愛屋及烏,他在《詠僧彥修》中寫道:“一缽一杖一游仙,草履偈衣釋法緣。信筆悠然揮大草,唐風(fēng)昊昊步張顛。”并在詩后補(bǔ)記:“僧彥修,五代人,擅大草,書史有載。某頑固,此前一直游弋于二王、旭素之間,窺樹木之奇秀而未睹森林浩渺,今獲觀彥修《草書詩帖》,甚為詫異,竟散逸樸茂,頗傳草圣張顛八法,與僧懷素相較,絲毫不落下風(fēng)!喜而一再把玩,痛快!痛快!”入境、率性可窺一斑</h3> <h3><br></h3><h3> 2019年10月6日,天空澄明,陽光如酒,我陪周小平游覽孔廟及魁星閣,我們向孔子塑像行注目禮,我們在院子里留連,不敢高聲談笑,聽鳥兒在墨綠的枝葉間啁啾,不時有樟仁撲簌簌落在我們衣襟上,內(nèi)心格外肅穆,并萌發(fā)出思古之幽情。他對鑲嵌在圍墻內(nèi)的石碑、拓片很感興趣,有幾塊還是宋代的,稱贊石碑上的字好,拍了很多照片,并寫成《訪新喻孔廟·魁星閣》律詩一首:</h3><h3>高閣迥迥屹江邊,一廟偎依佑圣賢。</h3><h3>石刻斑斑經(jīng)宿雨,碑銘俊逸紀(jì)流年。</h3><h3>罄鐘疏曠傳音久,銅鼓清幽歷世全。</h3><h3>文脈悠悠輝盛世,斜陽夕照古今天。</h3><h3> 是的,孔廟里有鐘有鼓,我們不敢去敲擊,可冥冥中我能感覺到那美妙的鐘鼓清音,穿越古今,和無垠的空間,在袁河上空悠悠喧響,這才是他所向往的“傳音久”和“歷世全”?我想起了他曾經(jīng)的詩句“青山不墨四時妍”,如果讓我揣摸他的心語,那就是:心中有靜氣,于不動聲色之中“出色”,方為化境。</h3> <h3>周小平擬古</h3> <h3>周小平日課擬楊疑式</h3> <p><彭秋平,名散文作家,新余市作協(xié)副主席,有四部散文集正式出版。</p> <p><周小平,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新余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培訓(xùn)品牌守一軒創(chuàng)始人,門下9位大弟子先后考取華東師大、江西師大、泉州師大、三峽大學(xué)書法專業(yè)研究生,書壇罕見!聯(lián)系電話13879002889></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工布江达县|
澄江县|
华宁县|
长宁区|
西平县|
凤阳县|
治县。|
辽阳县|
安阳市|
阆中市|
元江|
新泰市|
通海县|
高陵县|
景洪市|
汉中市|
黎城县|
岗巴县|
察隅县|
盐池县|
若羌县|
台中市|
怀仁县|
湟源县|
米泉市|
南部县|
光山县|
政和县|
漠河县|
房山区|
巴楚县|
忻城县|
山东省|
东兰县|
博客|
刚察县|
柘荣县|
五家渠市|
泸溪县|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