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2019年11月14日上午9時,由永新縣文廣新旅局、永新縣教體局主辦,永新縣永新中學、永新縣文化館承辦的“永新縣非遺進校園啟動儀式”在永新中學藝體中心隆重舉行。</font></h3> 參加此次啟動儀式的領導和嘉賓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粲,縣政府黨組成員龍昔南,縣文廣新旅局局長王敏杰,縣教體局副局長李曉山,縣文廣新旅局副局長周建忠,永新中學校長郭新。永新中學高一年級一千余名學生及各班班主任參加了此次啟動儀式。儀式由縣文廣新旅局局長王敏杰主持。<br> 儀式共有三項議程:第一項:永新中學校長郭新發言。第二項:縣政府黨組成員龍昔南講話。第三項: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粲為永新中學授牌。<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1</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永新文化進校園</font></b></div> 儀式上,郭新校長就“地方文化進校園”作了發言:<br> 近幾年來,學校立足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辦學初衷,以教育教學為主線,以開展各種社團活動為補充,積極開展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素養。<br> 為傳承永新盾牌舞蹈,學校積極聯系永新縣文廣局,兩個單位共同協商,由學校引導,文廣局全力配合,邀請本地專業人士教導,在教師中培養一批感興趣、有擔當的盾牌舞教練員,再對學生進行集中練習,形成了社團中的獨特盾牌舞社團,積極傳承本地優秀非物質遺產。<br> <h3><font color="#010101"> “字門拳”進校園。“字門拳”姿態優美,動作迅速,不僅富有表演效果,更能強身健體。我校充分利用“字門拳”的傳承人——劉健仲老師這一寶貴的資源,成立了“精武社”,吸引力一大批武術愛好者,傳承了地方文化,豐富了校園生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校成立了“書法社”,發揚永新書法的光榮傳統。書法社以學校美術教師為主教練,以永新書法愛好者為“名譽教練”,積極對接永新書法名人,使書法教學課程化,全面推廣書法進校園,使得每一位學生能寫好字,寫漂亮字。</font></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2</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弘揚優秀傳統文化</font></b></div> 縣政府黨組成員龍昔南就“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了講話:<br> 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構建幸福的精神家園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br> 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一直是保護和傳承非遺的一個重要手段,它有效地保證了非遺后繼有人,讓民族民間文化重新在校園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從而夯實民族民間文化的根基。<br> 非遺進校園活動,學生是關鍵。要注重學生的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關注和重視非遺,提高學生的非遺保護和傳承意識,增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傳承保護非遺的同時,領略到非遺的魅力,培養文化自信心。<br> 積極將非遺元素加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讓民族民間文化與校園文化水乳交融,通過非遺自身的特點、魅力和文化內涵,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和民族自豪感。<br> <h3><font color="#010101"> 永新中學是個具有濃厚傳承非遺氛圍的地方,在永新中學掛牌國家級非遺項目永新盾牌舞傳承基地,開展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將會大大提高學生們的非遺保護和傳承意識,擴大永新非遺的影響力。</font></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3</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授牌儀式</font></b></div>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粲鄭重地授予永新中學“永新盾牌舞傳承基地”牌匾,一時掌聲雷動。輕輕的牌匾,重重的責任,盡在不言中。永新中學將一如既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條件,不斷開展井岡山精神進校園活動和永新文化進校園活動,積極推動校園文化的深層次建設,豐富校園生活,切實提升學生素質。<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4</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非遺展演展示展覽活動</font></b></div> 在“非遺進校園啟動儀式”結束后,展演了縣文化館選送的永新小鼓《中國農民響當當》,永新子和調《留下一樹等郎回》、《我個寶寶睏覺覺》、《十杯酒》,永新三角班《雙認親》等節目。永新中學學生表演了永新盾牌舞。<br> 精彩的節目,讓我們領略了勇敢智慧的永新人民創造的光輝璀璨的優秀文化,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彰顯著永新人民的精神風貌和永新深厚的文化底蘊。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永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彩吧。<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5</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永新小鼓</font></b></div> 永新小鼓是江西省吉安市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相傳在清道光年間形成于江西永新。用小鼓伴奏,演唱一些從戲曲、小說中改編的短篇曲目,逐漸發展到編唱長篇曲詞,并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曲種。<br> <font color="#ff8a00">《中國農民響當當》:</font><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6</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永新子和調</font></b></div> 永新子和調起源于“永新山歌”。是鄉民們在野外勞作時,在村巷歇息時,都會即興編唱出抒發內心情感,心愿的歌謠。其中有輕松、詼諧的山歌對唱,有挖苦、嘲笑、打渾的集體對唱或單個哼唱等等,這些歌如訴如泣,感人心脾。<br> <font color="#ff8a00">《留下一樹等郎回》:</font><br> <font color="#ff8a00">《我個寶寶睏覺覺》:</font> <font color="#ff8a00">《十杯酒》:</font>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7</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永新三角班</font></b></div> 永新三角班產生于民間,由本地民間舞蹈、山歌、說唱等多種形式溶合湘劇、贛劇等表演形式,衍變而成的傳統戲曲小劇種。表演時永新方言特別濃,地方小調傳唱上口。<br> <font color="#ff8a00">《雙認親》:</font><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8</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永新盾牌舞</font></b></div> 永新盾牌舞,集武術、雜技、舞蹈與音樂為一體,動作粗獷、雄健、彪悍,隊形變化奇特、壯美,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和磅礴的戰斗氣勢。為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本地的傳統舞蹈特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我校于2018年特別組建了這支盾牌舞武術隊。<br> <h3><font color="#010101"> 此次永新縣非遺進校園啟動儀式活動意義重大,它為我縣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展現我縣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非遺保護和傳承意識,增強廣大群眾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覺性,實現我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支持和文化支撐。</font></h3> 圖文/朱劍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漳州市|
谢通门县|
招远市|
和硕县|
虹口区|
新巴尔虎右旗|
拜城县|
封开县|
沂南县|
时尚|
日照市|
阿合奇县|
上高县|
盈江县|
湛江市|
东乡族自治县|
西丰县|
彰武县|
方正县|
洞口县|
育儿|
探索|
准格尔旗|
大冶市|
汕尾市|
西昌市|
咸宁市|
宁津县|
邢台县|
绥棱县|
青铜峡市|
宁夏|
中卫市|
思南县|
麻栗坡县|
茶陵县|
吉水县|
扬州市|
清水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