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江西井岡山,革命歷史輝煌,自然風光絢爛,紅綠輝映,是全國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級旅游景區。</h3><h3>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這里開展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從這里走向勝利。</h3><h3>近年來,井岡山圍繞“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的目標,堅持“紅色引領、綠色崛起”,在今年正式實現脫貧摘帽。<br></h3> <h3>如今井岡山,遺址遍布,己成為人們陶冶情操、振奮精神的生動課堂。</h3><h3>我有幸參加市委黨校舉辦天長市科級干部進修班(第三期)的為期10天的學習,并在11.4—11.9赴革命圣地井岡山學習,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情感的震撼。<br></h3> <h3>
井岡山干部教育學院精心安排了豐富的教學課程,專題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場景教學、互動教學,讓學員從多角度、多層面學習井岡山精神。<br></h3> <h3>開班首場由井岡山干部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明荊講授《弘揚井岡山精神 爭做新時代先鋒》。</h3> <h3>現場教學: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h3><h3><br></h3> <h3>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是茨坪中心景區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巖峰上。
陵園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開放參觀游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彩。</h3><h3>陵園整體建筑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br></h3> <h3>進入園內,首先由老師現場講解在井岡山戰爭時期英勇犧牲的烈士事跡。</h3> <h3>重溫入黨誓詞</h3> <h3>走進紀念大廳,毛澤東手書“死難烈士萬歲”的燙金大字展現眼前。我們全體學員向所犧牲的烈士三鞠躬,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敬仰,獻上花圈,留下我們對革命烈士的敬意。<br></h3> <h3>井岡山烈士陵園紀念堂大廳,四周墻面嵌刻的是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犧牲的烈士英名錄。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周邊縣市范圍的烈士名錄,共有15744位。 也就是說,有名烈士有15744人,而在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兩年零四個月里,總共犧牲的烈士超過四萬人,絕大多數先烈沒有留下姓名。在吊唁大廳中有一塊漢白玉的無字碑,就是為三萬名左右沒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塊無名碑,以示人們對無名先烈的深切懷念。<br></h3> <h3>茨坪革命舊址群位于井岡山挹翠湖岸邊,是1927年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井岡山茨坪后的舊居。</h3> <h3>毛澤東當年的餐桌。</h3> <h3>毛澤東的臥室</h3> <h3>隨處可見:一批批、一陣陣來到井岡山統一穿上紅軍服的隊伍,接受“體驗紅軍生活、感悟井岡精神”的紅色文化教育之旅。</h3> <h3>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莊重而雄偉,是中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史類博物館,主要擔負井岡山革命斗爭歷史陳列展覽、宣傳井岡山精神、管理保護井岡山革命紀念地舊居遺址等職責。<br></h3> <h3>這里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從1927年到1930年期間的整個過程。<br></h3> <h3>黃洋界:位距井岡山茨坪鎮17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h3> <h3>黃洋界炮臺:“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h3> <h3>橫碑上正面刻著金色的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h3><h3>這首詞是毛澤東同志為贊揚黃洋界保衛戰的取得勝利而寫的。<br></h3><h3>橫碑的背面由朱德題寫的”黃洋界”三個燙金大字。</h3><h3><br></h3> <h3>黃洋界保衛戰取得勝利的哨口:當年紅軍在井岡山設有五大哨口,分別控制了井岡山的五條道路,其中黃洋界哨口最關鍵。敵我力量雖如此懸殊,但井岡軍民憑險抵抗,最終以少勝多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h3> <h3>黃洋界山頂海拔1343米,這里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br></h3> <h3>站在黃洋界山峰極目遠眺:五百里井岡山盡收眼底。</h3> <h3>九十年后的今天,我們重走朱毛紅軍挑糧的山間險峻小道,體驗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率先垂范,難苦奮斗、堅定信念的革命品質。</h3> <h3>送紅軍糧途中休息的地方。</h3> <h3>被譽為“天然氧吧”的井岡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據介紹,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6%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負氧離子數超過8萬個。<br></h3> <h3>井岡山是紅色根據地,到處充滿了紅色:路邊的紅火炬路燈,墻上鑲嵌的紅五星,街中掛的紅燈籠,杉樹上插的紅國旗,杜鵑山上的紅杜鵑,草坪上盛開的炮仗紅———</h3> <h3>茨坪是井岡山風景區的中心鎮區,是一個花園小鎮,清新美麗,綠蔭層染,依山而建,鱗次櫛比,高低錯落,掩映在湖光山色、綠樹花叢之中。<br></h3> <h3>小井紅軍醫院。</h3> <h3>當年紅軍官兵們紛紛將平時發的伙食尾子捐獻出來,軍民們自己動手,就地取材,投入到紅軍醫院的建設中。在小井建成了這所杉木皮蓋的屋面、全木質結構、上下兩層共32間的紅軍醫院住院部,取名"紅光醫院”。</h3> <h3>現場教學:毛澤東、朱德等在大井的舊居</h3><h3>大小五井所指的是井岡山上的五個村莊——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井岡群山層層環抱著五個村莊,其形狀如一口口井,因此而得名。這里是當年毛澤東等一代偉人和紅軍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地點之一。大井是五個村莊中最大的一個村子,距茨坪七公里。大井毛澤東舊居就座落在大井村中央,1927年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來到大井村時,便居住在此。</h3> <h3>通過解說員的講解大家還了解到,在大井朱毛舊居中留有三大歷史遺物——殘墻、常青樹、讀書石。<br></h3> <h3>殘墻:1929年1月底,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進軍后,敵人竄入大小五井,大井村的房屋基本上被焚毀,殘墻中一個個子彈孔為歷史做見證。</h3> <h3>常青樹:當年國民黨燒毀毛澤東等住房時,房后的柞樹和紅豆杉兩棵大樹也同時被燒,但樹死心不死,新中國成立后又重新發芽并茁壯成長,因此人們稱這兩棵樹是“常青樹”。</h3> <h3>讀書石:這是當年毛澤東每天讀書時所坐的大石頭。</h3> <h3>毛澤東帶領紅軍種植紅米稻的農田。<br></h3> <h3>荊竹山位于井岡山西南,距茨坪12公里,因山腰長滿山竹,而又以荊竹為多,所以稱“荊竹山”,被譽為“世外桃園”、也有井岡山上的“香格里拉”之稱。</h3> <h3>體驗課:登上荊竹山體驗紅軍戰爭年代的艱苦歷程。兩名教官進行體驗前的訓導。</h3> <h3>位于荊竹山的“雷打石”是當年毛澤東宣布三大紀律遺址,因被雷電擊破從山上滾落的巨石而得名。<br></h3><h3>我們隊員每人領到一技步槍,登上雷打石,由團長給我們宣布”三大紀律”后準備出發。<br></h3> <h3>在團長的帶隊下,隊員緊隨旗手、號手一路向敵軍結集的山里出發。</h3> <h3>穿越峽谷、樹林、再過溪河,突破封鎖線。</h3> <h3>學員演練救治與包扎傷員。</h3> <h3>一路碾轉,終于會師,取得勝利。</h3> <h3>晚上,學員觀摩大型實景演出《我的紅軍哥》。該劇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土地革命為歷史背景,以男主人公紅軍戰士小劉和女主人公井岡山村妹子小華,在井岡山斗爭的大環境中的革命經歷和心路歷程,以及朦朧的愛情萌芽以小劉的犧牲而斷送,又以小華參加紅軍走上長征之路而劇終。<br></h3> <h3>情景教育課:聆聽紅軍后代真情講述先烈革命故事。</h3> <h3>曾志的長孫石金龍深情講述了奶奶為了革命工作,舍小家顧大家,毅然堅持在革命斗爭第一線。
全國解放后身為黨的高級干部的曾志終于找到了在老區的兒孫。但曾志同志并沒有因為自己的權力而改變孩子的一切,特別是孫子向奶奶提出唯一希望的是能解決“商品糧戶口”都未能如愿,而是讓他們一直留在老區農村,做普通的農民。<br></h3> <h3>曾志的遺囑字字句句讓人傾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是在為他人著想,不給親人朋友添麻煩,將有用器官捐獻,不通知親朋好友,將骨灰拋灑于井岡,與她的戰友相伴,省吃儉用的錢全部捐獻給國家希望工程。作為一名女紅軍戰士、一名母親、一名國家高級干部多重角色的她,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讓聽課的我們感動的無不淚流滿面,曾志同志的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理念永記于人們心間。<br></h3> <h3>紅軍造幣廠:1928年4月下旬,朱毛兩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湘贛兩省敵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實行頻繁的軍事“會剿”和嚴密的經濟封鎖,根據地軍民面臨著嚴重的給養困難。</h3><h3>1928年5月,在王佐的建議和推薦下,紅軍軍部將軍民們打土豪和戰場上繳獲大量的首飾和銀器具等,運用“謝氏花邊廠”的鑄造技術,請謝氏兄弟為師傅,創辦了井岡山紅軍造幣廠,王佐是紅軍造幣廠的主要負責人。<br></h3> <h3>牢記初心使命 傳承紅色基因</h3><h3>短暫的5天時間,學習生活卻異常豐富充實?!?lt;/h3><h3>令人動容的是,每一處景點都有一批能夠講好“井岡故事”的人。</h3><h3>我們認真聆聽、用心記錄有關井岡山斗爭及井岡山精神,我們將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循著革命先烈的足跡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沐川县|
襄樊市|
柳林县|
怀仁县|
竹溪县|
神木县|
瓦房店市|
金乡县|
梅河口市|
濮阳县|
敖汉旗|
都江堰市|
日照市|
海门市|
陇南市|
宁城县|
安新县|
都匀市|
北宁市|
中宁县|
临湘市|
泰和县|
文登市|
富川|
林周县|
靖边县|
建宁县|
黎川县|
彰武县|
扶余县|
泌阳县|
仁寿县|
历史|
正蓝旗|
德州市|
田阳县|
石柱|
天门市|
民权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