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始祖 </p><p class="ql-block">杰公,字衡毅。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壬午上書,授著作郎,出補肥鄉令,后拜翰林侍講攝同知樞密院事。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丙寅三月十四日生,卒失記。娶衡州路桂陽叔振董學正女望月夫人,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戊辰四月十九日生,代宗大歷二年(767年)丁未五月初六日卒,同殯九里。生子一金鮮。 </p><p class="ql-block">二世祖 </p><p class="ql-block">金鮮公,字光燦,杰之子。唐德宗建中初年(780年)由茂才舉河東令,累遷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仆射兼安南都護御史中丞。玄宗天寶四年(745年)乙酉九月十六日生,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庚午六月十九日卒。娶河東范克禮女觀音,玄宗天寶三年(744年)甲申三月廿三生,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丙子四月初五日卒。合殯溪邊。生子二:景玄、景元。 </p><p class="ql-block">三世祖 </p><p class="ql-block">景玄,字性鞏,金鮮長子,杰公之孫。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癸卯四月初三日生。娶河東縣主簿歐陽帶經女諧奴,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壬寅五月十四日生,憲宗元和十一年(820年)丙申九月初五日卒。合殯高峯。生子一白馬。止有紀。 </p><p class="ql-block">三世祖 </p><p class="ql-block">景元,字性固,金鮮次子,杰公之孫。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乙巳九月初一日生,順宗永貞元年(805年)乙酉四月廿三日卒。娶本鄉郝玉輝女珠員,代宗大歷元年(766年)丙午二月廿四日生,憲宗元和元年(806年)丙戌八月十三日卒。合葬九里。生子二:文夔、武夔,生有紀。 </p><p class="ql-block">四世祖 </p><p class="ql-block">白馬,字神馭,景玄之子,金鮮之孫。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年)丙寅正月十三日生,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庚子七月初五日卒。娶本鄉鮑永春女月姑,德宗貞元三年(787年)丁卯十月十二日生,憲宗元和十三年(818年)戊戌十二月十二日卒。合殯九里。無出。 </p><p class="ql-block">四世祖 </p><p class="ql-block">文夔,名天祥,字昌瑞,景元長子,金鮮之孫。光州鎮守,廣閱經史兼學青囊秘法。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年)丙寅九月初四日生,憲宗元和六年(811年)辛卯撥遷臨漳路總管府,龍溪縣永寧鄉海洋里石美保住。途宿蘇州百戶趙履中家,娶其女萬金,德宗貞元三年(787年)丁卯四月廿三日生,生子一蘇呱;二年以書促行抵于漳,娶漳州總管林碧琳女妙精,生子一漳呱;后二年以青囊秘法游于潮,娶三饒杜奇通女構陰,生子一潮呱。于是三人鼎居,而文夔公則居于篁坑,卒與祖妣合葬海洋里三星石下。 </p><p class="ql-block">四世祖 </p><p class="ql-block">武夔,字發瑞,景元次子,金鮮之孫。 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年)戊辰三月初一日生,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壬寅五月十三日卒。娶本鄉江信惠女清奴,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庚午二月十九日生,穆宗長慶三年(823年)癸卯正月十一日卒。合殯高峯。無出。 </p><p class="ql-block">五世祖 </p><p class="ql-block">蘇呱,字傳度。文夔長子,景元之孫。勁髯黑眼,自號戰髯。先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乙未三月十四日生,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丁丑九月十七日卒。娶南昌路新建縣萬侯靜江女潔環,憲宗元和十年(815年)乙未九月十四日生,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庚午二月初三日卒。合殯九里。再娶松江羅萬戶景文女翠金,懿宗咸通八年(867年)丁亥九月十二日卒。居蘇州九街,生子一養中。 </p><p class="ql-block">五世祖 </p><p class="ql-block">漳呱,字傳護,文夔次子,景元之孫。詩名蓋世,隱居不仕,耕讀于篁中之坑,號曰篁坑。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丁酉三月十五日生,懿宗咸通二年(861年)辛巳九月十四日卒。葬青洋血食埔。娶漳城趙勝章女遵惠,憲宗元和十三年(818年)戊戌九月十二日生,卒失記,與漳哌公合葬。居漳州篁坑。生子三:清,止有記、慎、勤,止有紀。 </p><p class="ql-block">五世祖 </p><p class="ql-block">潮呱,字傳保,文夔三子,景元之孫。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庚子四月十七日生,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戊申五月廿五日卒。娶番禺縣萬玉玄女仙良,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庚子三月十五日生,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壬子二月十四日卒,夫婦葬俱失記。居潮州三饒。生子一禺。 </p><p class="ql-block">六世祖 </p><p class="ql-block">養中,字觀頤,蘇呱之子,文夔之孫。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辛未二月十四日生,昭宗天復元年(901年)辛酉十月初六日卒。娶嘉興路崇德縣覃牧道女玉英,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丙子九月初九日生,昭宗天祐三年(906年)丙寅四月十三日卒,合殯九里。生子二:德寘、德釗。 </p><p class="ql-block">六世祖 </p><p class="ql-block">清,字永明,漳呱長子,文夔之孫。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丙辰三月十一日生,昭宗乾寧三年(896年)丙辰八月廿五日卒,殯西庵。無出。 </p><p class="ql-block">六世祖 </p><p class="ql-block">慎,字永專,漳呱次子,文夔之孫。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戊辰六月廿四日生,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戊午二月十六日生,卒失記,葬在西庵。娶廣覽嶼侯十三使女惠姿,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癸酉六月十三日生,卒失記,葬青洋山。生子一興嗣。 </p><p class="ql-block">六世祖 </p><p class="ql-block">勤,字永確,漳呱三子,文夔之孫。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戊寅三月廿九日生,昭宗天祐二年(905年)乙丑六月十六日卒。娶林彥奎女梅春,昭宗乾寧四年(897年)丁巳十月初一日卒,合殯西庵。無出。 </p><p class="ql-block">六世祖 </p><p class="ql-block">禺,字興邦,潮呱之子,文夔之孫。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丙子三月廿七日生,卒失記。娶海陽縣知縣汝通女春紅,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丁丑十二月初六日生,昭宗天祐三年(906年)丙寅九月十五日卒,合葬東山。生子二:歝隆、歝腆。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世祖 </p><p class="ql-block">德寘,字高儀,號東川,養中長子,蘇呱之孫。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癸丑四月初二日生,后晉開運四年(947年)丁未八月初六日卒,娶嘉興路嘉定縣智惠女靜良,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庚申二月十六日生,后晉開運四年(947年)丁未九月十六日卒,合殯鷓鴣坂,生子一菩薩。 </p><p class="ql-block">七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釗,字高健,號東海,養中次子,蘇呱之孫。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乙卯二月十一日生。娶鎮守林鸞明女寶妙,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戊午二月初八日生,卒失記,合殯九里。生子一世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興嗣,字世昌,號鑑湖,慎公之子,漳呱之孫。唐昭宗乾寧四年(897年)丁巳二月十六日生。后末帝貞明元年(915年)乙亥會蘇祿王入貢直授承信校尉,二年遷飛騎加兵部員外郎,又二年,轉安南都護一年,討賊有功,即加本管經畧招討處置等使,賜紫金魚袋,兼福建八路大提點事。與佞臣李崧有隙,卒被其所害。唐清泰三年(936年)丙申九月廿二日卒,招葬西庵,墓碑中作初九日,未知孰是。娶同安縣在坊卓秉豪女四衡,唐昭宗乾寧四年(897年)丁巳九月初四生,卒失記。生子二:溫、惠,止有紀。再娶烏江大理四平莫煉女,生子一,厚。龍溪縣誌唐黃都護衣冠墓在寺二十九都石美西庵埔。詳端明殿學士馮道墓碣文。祖祠前建門樓,在石美篁坑舊譜載祖廟聯字:“唐宋明簪纓世冑,蘇漳潮閥閱名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歝隆,字朝盛,禺公長子,潮呱之孫。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乙卯五月生,宋太祖開寶二年(969年)巳己四月十八日卒。娶董章女懿良,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甲子九月廿六日生卒,葬失記。生子一棖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歝腆,字朝恪,禺公次子,潮呱之孫。唐昭宗天復三年(903年)癸亥正月廿三日生,卒失記。葬溪邊。娶本鄉韓擇女,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甲子四月十八日生,卒葬失記。生子一梗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音,字普渡。德釗之子,養中之孫。后唐未帝清泰三年(936年)丙申三月初二日生,卒失記。葬在石虎灘。娶興化城吳雷峯,后晉開運三年(946年)丙午三月廿六日生,卒葬失記,生子一曠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菩薩,字普濟,德寘之子,養中之孫。后唐未帝清泰三年(936年)丙申三月十五日生,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戊子七月十九日卒。娶本鄉馬中立女誠申,清泰三年(936年)丙申十月十二日生,卒失記。合葬在石虎灘。生子三:厥儕,止有紀、通儕,業儕,止有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溫,字邦謐,興嗣長子,慎公之孫。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丁亥九月初三日生。娶漳浦東村韓書濟女信玉,后晉天福三年(938年)戊戌九月廿九日生,兵燹俱劫,卒葬失記。生二子:智民、仁民(止,有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惠,字邦達,興嗣次子,慎公之孫。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年)已丑三月十四日生。娶本社施孟氏女定英,后唐明宗長興二年(931年)辛卯八月廿九日生,夫婦并兵卒失記,招塟文圃山腳,有石獅,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厚,字邦用,號純濟,又號濟川,興嗣三子,慎公之孫。文章冠于一時,尤備蒙古鳥跡眾體之書。由明經授襄陽主簿,以瘤疾不仕。復舉為壺關尉,到縣首招移民鮑章等五百四十九戶民,從而歌曰:湖還清,民還寧,使侯若侯為可平。三月壺政大治。一年上書稱瘤疾益重,天子體視賜旨酒而歸。后唐明宗長興二年(931年)辛卯三月廿一日生。娶烏嶼吳太杰女賢珠,后唐閔帝應順元(934年)甲午正月初四生,遷居塗下,并兵卒。招塟同安縣積善里十九都文圃山之陽馬東坑。事跡載岑衢公所撰襄陽主簿墓誌銘。生子四:惟民(止,有紀)、義民(止,有紀)、中民(止,有紀)、和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祖祠名曰題壁,在石美塗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棖木,字納儀,歝隆之子,斁隆之孫。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已酉正月初六日生,娶本鄉韓伯奇女福英。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曙懷,字呈輝,棖木次子,斁隆之孫。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壬子六月十六日生。娶山東陳銘順女秋玉,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庚申四月二十六日生,卒葬失記。生子二:懿、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赧懷,字呈晦 ,梗木之子,斁腆之孫。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丙午七月廿六日生、娶本鄉陳宗權女。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九月初八日生。夫婦卒葬失記。生子二:讞、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厥儕,字紹興,菩薩長子,德寘之孫。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六月初九日生。娶本鄉梁九阜先生女新柔,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戊戌四月十六日生,并兵卒,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儕,字紹廣,號桂臺,菩薩次子,德寘之孫。四歲不能言,專精書史,由孝廉舉授應天府江寧縣知縣,改授泰州判官。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丁丑八月廿六日生,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壬寅五月十六日卒。娶本鄉梁九阜先生女新惠,生失記,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辛丑九月廿四日卒,合葬九里。生子一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業儕,號紹修,菩薩三子,德寘之孫。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庚辰三月初四生。娶建 寧胡總管女長姿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癸未十月十七日生,并兵卒。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曠儕,字紹遠,世音之子,德釗之孫。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壬午六月初三日生。娶本鄉馬基女春良,太宗大平興國八年(983年)癸未十月十九日生,并兵卒。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智民,字光達,溫公之子,興嗣之孫。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庚辰九月十七日生,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戊午四月初六日卒。娶霞里張璟女輝良,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庚辰六月初九日生,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戊辰四月十四日卒,合葬覆舟山,坐南向北,墓后大石中鐫:篁錦肇世四字,張瑞圖書。娶妾林克崇女慶姑,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辛卯四月初一日生。光達古時作光遠。生子六:鍼,瞻(碑作漸)、溥、察、箴遷鰲島渡仍稱篁坑、薛遷同安屠龍坂即錦里。按祖墳至明崇禎丙子年(1636年),裔孫明賜進士資政大夫元眉公重修左傍,并樹石碑,面鐫明篁坑黃氏宋五世祖光達暨妣張氏壽域。漳哌公為第一祖,數至公稱為五世矣,陰鐫光達公前后世系,八分書,書法精妙,后被人打折,乃易今碑,舊碑仍埋碑后遷墳。元眉公置有田園,為錦里上下房祭業,巒頭唇口左右各有《黃衙山禁石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仁民,字光愛,溫公次子,興嗣之孫。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乙酉三月廿四日生。娶同安縣在坊李世善女永童,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戊子四月十五日生,卒失記,合葬在后溪。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性民,字光賦,厚公長子,興嗣之孫。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五月廿六日生。娶本社許大昌女仙良,宋太祖開寶九年(979年)丙子十月十九日生,并兵卒。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義民,字光制,厚公次子,興嗣之孫。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戊寅二月十五日生。娶本社許大華女海珠,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九月廿四日生,并兵卒。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民,光諫,厚公三子,興嗣之孫。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十月初四日生,娶朱瑞川女四英,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九月廿六日生,并兵卒。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民,字光澤,厚公四子,興嗣之孫。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辛卯三月十四日生,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丙午六月廿三日卒。娶同安縣馬巒會德順女永吉,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辛卯六月十二日生,卒失記。瓦棺合葬文峯。生子二:振安遷居楓塘、致安住塗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簡懷,字呈樸,棖木長子,斁隆之孫。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已酉正月初六日生,娶本鄉韓伯奇女福英。無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曙懷,字呈輝,棖木次子,斁隆之孫。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壬子六月十六日生。娶山東陳銘順女秋玉,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庚申四月二十六日生,卒葬失記。生子二:懿、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赧懷,字呈晦 ,梗木之子,斁腆之孫。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丙午七月廿六日生、娶本鄉陳宗權女。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九月初八日生。夫婦卒葬失記。生子二:讞、謹。 </p><p class="ql-block">漳黃</p><p class="ql-block">十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鍼,字重畧,智民長子,溫公之孫。祖妣春容謝氏。居石美東邊。生子二:亨、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瞻(漸),字重寓,智民次子,溫公之孫。祖妣蓮良謝氏。生子一賢。有遷居錦宅大巷口,后裔遷居石美上厝、廈門鼓浪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溥,字重博,號靖庵,智民三子,溫公之孫。1040年科進士,宋登進士召入秘書省學政事,授徽州祁門縣知縣,公,扶父智民公會集蘇桂臺公、潮呈樸公于京師重修三黃族譜,并著《靖庵與桂臺蘇九街九世祖名通修書》、《元始黃氏流傳篁坑世系》、河南固始黃氏祖宗綠左》,錄《各代表碣誌銘》,并制《三黃世系圖》。宗祠篁崗堂。祖妣二蓮沈氏,桂良吳氏。生子五:靛、攻、完、嶸、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察,字重玄,智民四子,溫公之孫。祖妣溫惠顏氏。祖妣中娘項氏,生子一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世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箴,字重規,智民五子,溫公之孫。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辛未五月初七日生,娶青洋許茂才女懿娘,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丁卯四月初四日生。遷鰲島渡白蓮埔,后移居樓下仍篁坑(今改郭坑篁卿),卒失記,葬在祖家石美覆舟山智民公墓側。生子一川,諱原浚。 后移居樓下仍叫篁坑,卒失紀。葬在祖家石美覆舟山智民公墓側。</p><p class="ql-block">注:元末明初后裔分三房。長房遷居華安良村,二房守祖居郭坑黃坑,三房郭坑霞州。</p><p class="ql-block">十世祖</p><p class="ql-block">黃薛,字重健,智民六子,黃溫之孫。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 年)六月十二日生。娶鴻漸美梁慶和女得春,仁宗慶歷元年(1041 年)十月初十日生。創業于文圃山之陽,遂遷于錦里而居焉。家有大埕,因名黃大埕祖,號屠龍坂。傳聞先時有龍困于本處陳埭坂,舉社驚駭,久之競以水注之竟不起,因屠之,故有是號。薛公夫婦卒葬失紀。生子一:黃車。</p><p class="ql-block">十世祖</p><p class="ql-block">振安,字慶老,和民長子,黃厚之孫。祖妣黃氏孺人。生子二:翼初、翼中。</p><p class="ql-block">十世祖</p><p class="ql-block">致安,字熙老,和民次子,黃厚之孫。祖妣黃氏孺人。隨母居石美涂下(銅魚),</p><p class="ql-block">生卒娶葬俱失紀。生子一:翼止。</p><p class="ql-block">十一世祖</p><p class="ql-block">黃亨,黃鍼長子,智民之孫。</p><p class="ql-block">黃貞,黃鍼次子,智民之孫。</p><p class="ql-block">黃賢,黃瞻之子,智民之孫。</p><p class="ql-block">黃靛,黃溥長子,智民之孫。</p><p class="ql-block">黃攻,黃溥次子,智民之孫。</p><p class="ql-block">黃完,黃溥三子,智民之孫。</p><p class="ql-block">黃榮,黃溥四子,智民之孫。</p><p class="ql-block">黃斌,黃溥五子,智民之孫。</p><p class="ql-block">黃昌,字理吉,重玄之子,智民之孫。生年失紀,卒于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 年)</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七日,卒葬失紀,娶本鄉項申娘,生年失紀,卒于宋紹興十四年(1144 年)六月</p><p class="ql-block">初二日。卒葬失紀。</p><p class="ql-block">黃川,謚原浚,重規之子,智民之孫。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 年)九月廿四日生。</p><p class="ql-block">卒娶俱失紀,葬祖家石美覆舟山。</p><p class="ql-block">黃車,字同輪,重健之子,智民之孫。</p><p class="ql-block">翼初,字必強,振安長子,和民之孫。</p><p class="ql-block">翼中,字必正,振安次子,和民之孫。</p><p class="ql-block">翼止,字必得,致安之子,和民之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蘇黃</p><p class="ql-block">十世祖
</p><p class="ql-block">黃谷,字宗元,通儕之子,菩薩之孫。生子二:黃虣、黃斕。
</p><p class="ql-block">十一世祖
</p><p class="ql-block">黃虣,字思順,黃谷長子,通儕之孫。止。
</p><p class="ql-block">黃斕,字思耀,黃谷次子,通儕之孫。生子一:黃慕。
</p><p class="ql-block">十二世祖
</p><p class="ql-block">黃慕,字遵愛,斕之子,谷之孫。生子一:永興。
</p><p class="ql-block">十三世祖
</p><p class="ql-block">永興,字洪續,慕之子,斕之孫。生子一:長舜。
</p><p class="ql-block">十四世祖</p><p class="ql-block">長舜,字孟希,號石軒子,永興之子,慕之孫。生子二:懷唐,懷虞。</p><p class="ql-block">十五世祖</p><p class="ql-block">懷唐,字朝皞,號?庵,長舜長子,永興之孫。止。</p><p class="ql-block">按:明朝宣德丙午(1426 年)三月九日寄蘇譜于篁坑宗人。</p><p class="ql-block">懷虞,字朝泰,長舜次子,永興之孫。此支派蕃衍情況不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潮黃</p><p class="ql-block">十世祖</p><p class="ql-block">黃懿,曙懷之子,棖木之孫。</p><p class="ql-block">黃徽,曙懷次子,棖木之孫。</p><p class="ql-block">黃讞,赧懷長子,梗木之孫。</p><p class="ql-block">黃謹,赧懷次子,梗木之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平湖市|
噶尔县|
正镶白旗|
宁波市|
永福县|
大宁县|
东至县|
炎陵县|
麟游县|
息烽县|
和田市|
和静县|
额济纳旗|
常州市|
康定县|
惠州市|
全南县|
黄大仙区|
舟曲县|
南雄市|
闸北区|
昌图县|
金昌市|
南溪县|
文成县|
高尔夫|
荥经县|
龙泉市|
滨海县|
山丹县|
汉寿县|
承德县|
惠东县|
紫阳县|
绥德县|
胶州市|
博乐市|
南雄市|
夏邑县|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