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前言</h3><h3> 人生短暫,轉眼一生。</h3><h3> 俗話說“人生逢一知己足矣”。</h3><h3> 我們是一代特殊的人,與新中國一起誕生一起成長。文化大革命后的老三屆知青,響應毛主席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偉大號召,走到農村,走到邊疆,奔向最艱苦的地方。</h3><h3> 我十七歲初中剛剛畢業,隨著這股洪流在69年8月17日從哈爾濱火車站出發,然后轉乘解放牌卡車、輪船、步行,來到了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二十二團九連。當時的九連所有家當就是一桿大旗兩頂帳篷,從此開始了我五年多艱難、艱苦、幸福和快樂的知青生活。</h3><h3> 我們連隊知青有上海,北京、天津、哈爾濱、佳木斯六個城市,老職工大都是抗美援朝專業兵。我所在的三營九連是武裝連隊稱為機炮連,完全軍事化管理,配有八二炮、七五無后坐力炮,還配有重機槍和步槍和沖鋒槍。全連200多人,哈爾濱知青有46人。</h3><h3> 69年中蘇關系非常緊張,年初3月2日和15日所在邊境發生中蘇珍寶島戰役,在我們連隊可以聽到炮彈爆炸的聲音。我們經常進行軍事演習,晚上輪流配槍值班站崗放哨。</h3><h3> 李曉秋同是哈爾濱知青,與我同時下鄉到九連一起被分配到木工班。從這時起注定成為一生最知己的好朋友,沒有之一!</h3> <h3> 二、知青好友曉秋聚昆明</h3><h3> 十年前好友曉秋和愛人一起陪大姐和姐夫來昆明旅游過,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轉眼10年中間見過兩次面,這次的間隔也有大約七年了。</h3><h3> 這次曉秋夫婦來昆明是陪著媳婦二姐和姐夫來云南旅游,同時還帶來了兩位神秘的朋友。</h3> <h3> 剛剛在機場出口出來,四處觀望尋找多年不見的好哥們,這眼神真是太專注了啊!</h3> <h3> 見面后太極劉老師與曉秋夫婦機場合影留念。</h3> <h3> 歡迎好友老婆麗萍的閨蜜沙女士,她是我們二十二團的北京知青戰友,當年是團廣播站的播音員,可是當時團里出名的大美女,歡迎兵團老戰友來云南旅游。</h3> <h3> 一行六人有曉秋夫婦,二姐夫婦,知青戰友和太極拳友。</h3> <h3> 三、陽光閑庭酒店接風</h3><h3> 曉秋夫婦一行六人云南行設計的非常合理,并得到西雙版納覃總的鼎力相助。</h3><h3> 他們一行六人從云南版納飛到昆明長水機場,兩弟子寧朝軍、包發全與我一起機場迎接好友。</h3><h3> 晚飯剛好安排在環境和菜品較好的昆明康達茶城陽光閑庭酒店。一起來歡迎就餐的有弟子有包發全,弟子寧教官妻子賈云霞和兒子寧紹軒,</h3><h3> 大家先后來到酒店落座,接風晚宴開始。</h3> <h3> 先在酒店合個影留念。</h3> <h3> 舉杯同賀歡迎好友曉秋夫婦及各位朋友來昆明旅游,歡迎好朋友在昆明幸福相聚!</h3> <h3> 大家邊吃邊聊,好熱烈好開心!</h3> <h3> 四、五年戰友凝聚一生情</h3><h3> 我和曉秋都是69屆畢業生,當年8月17日乘坐同一輛綠皮車一起下鄉,來到中蘇邊境的饒河二十二團九連,當時的九連是新建連隊,生活條件非常艱苦。</h3><h3> 我和曉秋在九連一個班,同睡同吃同工作,相處大約兩年半左右,我轉到團部筑路隊后改為水利連,曉秋調到營部后又到團部照相館工作。</h3><h3> 我下鄉五年后在1974年11月初要離開二十二團,我以為到團部就可以找到曉秋話別。沒有想到就此在我倆間發生了讓我們銘記一生的一件往事。</h3><h3> 在團部辦完手續及瑣事,第二天早上就要乘坐團部的汽車出發,到東方紅火車站趕往哈爾濱。到照相館去找曉秋才知道他不在團部,多方打聽才知他下連隊了,很是著急!團部各連隊晚六點到八點有廣播節目,電話根本無法接通! </h3><h3><br></h3> <h3> 晚八點以后通過團部電話總機各連隊尋找,終于在三營十連接通了電話,說明了我明早要離別團部回哈爾濱。電話里沒有說更多的話,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情況。</h3><h3> 當晚我住在團部招待所,與我們三營王營長倆人同住一個房間。</h3><h3> 第二天早上六點多鐘我和王營長正準備起床,房門突然“咣”的一聲被撞開,一個雪人闖進了房間。</h3><h3> 曉秋背著一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帽子上、身上滿身白色的雪花站在了我的面前。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猛然愣住了眼淚不覺的流出來。</h3><h3> 三營十連也是武裝連隊,距離團部大約有四十公里。當晚下了第一場大雪,曉秋兄弟獨自一人頂著冷冽的寒風,冒著漫天的飛雪,在崎嶇的山路上走了整整的一夜,只為給哥們早上在團部送行,這時兩兄弟緊緊的擁抱在一起,任何美好的語言也無法表達這親兄弟般戰友情誼。</h3><h3> 三營王營長說:“啟風,有這樣的好哥們為你送行,你來兵團五年沒有白來,值了”。</h3><h3> 這時曉秋放下手中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紙包說:“這是我平時積攢的五十斤全國糧票,你帶著估計以后可以用得上。”</h3><h3> 心里感動著,這是兄弟怕我以后吃不飽餓著,把自己平時積攢的心愛之物送給了哥們啊!</h3><h3> 那個年代全國城鎮人民都吃供應糧,絕大部分人那時候糧食都不夠吃啊!都是餓著肚子的。</h3> <h3> 徒弟寧朝軍與曉秋聊的正歡。寧教官祖籍河北軍旅生涯20余年,研究生軍事航天專業,團職專業非常優秀。</h3><h3> 曉秋兄弟講訴雪夜奔團部送哥們的親身經歷。</h3><h3> 想當年雪夜山路步行40公里,為早上趕到團部送啟風兄弟。這種情感,這種舉動古之不多見,現今與后世已絕。</h3><h3> 我們下鄉地處黑龍江中蘇邊境珍寶島地區,當時中蘇關系比較緊張,邊境上時常有蘇聯的特務出現。</h3><h3> 曉秋晚八點多接到我的電話后,決定明天早上趕到團部為兄弟送行。</h3><h3> 十連連長于大普堅持不讓曉秋出行,因為天黑路遠,道路崎嶇難行,特別是在西通上附近野狼經常出沒。可是曉秋執意藥步行到團部去。</h3><h3> 十連于連長為了安全起見,給曉秋拿了一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并備足了子彈,就這樣打點行裝曉秋出發上路了。</h3><h3> 十連是我們團最偏遠的連隊,要路過緊鄰烏蘇里江的西通,再到十二連、工程三連、九連,然后才可以到達團部,全程約40公里。路邊大都是漫無邊際的樹林,西通附近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從西通往十二連走幾公里就進入西通山,野草叢生樹林茂密,西通山上真是豬成群,黑熊、馬鹿、野狼等各種野獸動物時常出沒。</h3><h3> 剛剛出發天氣晴朗,滿天繁星清晰可見,在夜光下順著大路快步疾速前行,夜晚雖零下20多度,由于快速行走也是微微出了汗水。</h3><h3> 十幾公里以后就接近西通山的邊緣。這時下起了鵝毛大雪,</h3><h3> 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子彈上膛打開保險機快步一人,踏著柔軟的雪花快步獨行。寒風吹著樹木呼呼的響,山里路邊各種野獸的鳴叫聲不絕于耳,曉秋抱緊步槍疾步前行。天氣雖冷不覺身上冒出冷汗,感覺冷汗順著后背和大腿根向下流淌。<br></h3><h3><br></h3><h3><br></h3><h3> 真的有些害怕。當走到十二連附近墳營地時,又冷又怕有了深深的恐懼。拿起槍勾動步槍搬機,子彈射向天空和樹林,三十發子彈一掃而空,清脆響亮的槍聲響徹山谷。</h3><h3> 槍聲響過又恢復了平靜,換好彈夾子彈上膛繼續前行。近四十公里山路行駛時一夜踏雪步行十小時,早上六點感到團部與哥們面話別。</h3><h3> 五年之交戰友情,</h3><h3> 風花雪夜來送行,</h3><h3> 一人一槍單走馬,</h3><h3> 奠定一世生死蒙。</h3> <h3> 寧教官聽完曉秋講完這段故事說:“我們也是戰友,你們是前輩。你們東北戌邊,我在西南站哨。以前師父教學講課的時候聽過,今天終于見到真人原版動人的講訴,非常感動,受益匪淺,戰友之情深似海啊!”</h3><h3> 回憶起十年前曉秋夫婦和大姐姐夫第一次來昆明時,當時在兒子劉磊東工作室回憶此事。兒子磊東很受感動,當時就拿出自己一件熒光玻璃種翡翠,一位大師精心雕琢的小牛,送給曉秋以作紀念!</h3> <h3> 六、準備的特殊禮物</h3><h3> 曉秋夫婦十年后再來昆明旅游,為準備禮物也是費勁了心思,想過好幾個方案,最后確定寫一幅行書李白《贈汪倫》作品裝裱好,更能表達我們哥們之間的深情厚誼。</h3> <h3> 我把精心準備的禮物拿出來大家眼睛一亮,曉秋夫婦也是非常喜歡這幅書法作品!</h3><h3> 我用吟誦的方式唱給曉秋夫婦和各位朋友們聽,宴會掀起了小高潮,大家鼓掌致謝!</h3><h3> 曉秋夫人立萍連續說幾年不見啟風進步好大啊!</h3> <h3> 根據李白詩句《贈汪倫》,啟風作詩一首送給曉秋夫婦,以表達我與曉秋五十年的深情厚誼。并將新作唱給各位朋友們聽。</h3><h3> 神仙伴侶云南行,</h3><h3> 忽聞昆明有歌聲,</h3><h3> 滇池之水八百里,</h3><h3> 不及曉秋與我情。</h3> <h3> 啟風又寫了一幅自己喜歡的宋歐陽修《戲答元珍》,送給曉秋夫婦。并將這首詩詞唱給大家聽。劉老師吟誦的美妙歌聲感染了大家,掌聲不斷的響起。</h3> <h3> 曉秋的夫人麗萍女士舉杯向劉老師致謝!</h3> <h3> 曉秋夫婦這次云南行,主要任務是陪麗萍的二姐和姐夫來云南第一次旅游。</h3><h3> 二姐和二姐夫、麗萍還有另一位太極拳友一共四人,特別是二姐和姐夫玩了一輩子太極拳,據說還是傳統陳氏太極名家馬洪的弟子。打了一輩子拳架對太極拳的精髓不甚了了,本想找機會切磋一下,但可惜年齡較大機不逢時,待以后有緣再聚吧。</h3> <h3> 為歡迎二姐和姐夫的到來,太極劉老師特意書寫書法作品《五福臨門》和《中國夢》送給新朋友,并合影留念。</h3> <h3> 兵團戰友二十二團當年廣播員小沙,也是曉秋夫人麗萍的閨蜜。</h3><h3> 小沙說:“劉老師的書法很漂亮,以后有機會一定請一幅。”</h3><h3> 太極劉老師把兩幅書法作品篆書《福壽康寧》、魏碑《會古通今》送到沙女生手里時,驚喜非常特別感動,一起合影留念。</h3> <h3> 太極拳友某某劉老師書寫老師《福壽康寧》、《大智若愚》送給她,非常開心。</h3> <h3> 宴會繼續進行</h3> <h3> 七、值得回憶的往事</h3><h3> 曉秋的爸爸是老火車司機。</h3><h3> 年輕的時候春節去曉秋家里給曉秋的爸爸媽媽拜年,進了家門想走那是不可能的。老媽媽拿出家里準備的好吃的炒菜備酒,每次都是喝的昏天地暗不醉不休。</h3><h3> 第一輪是與曉秋一起喝;第二輪炒菜的大廚弟弟敬;第三輪是老媽再陪喝幾杯;第四輪是年邁的老爸爸氣管不好也來整兩杯。</h3><h3> 這是老人家的深情厚誼,是對晚輩的大愛啊!</h3> <h3> 八、昆明家中敘友情</h3><h3> 11月7日下午我約曉秋夫婦一行來家里喝茶,等來的只有曉秋一人,其他幾位到購物去了。</h3><h3> 我沏了一壺千年古樹紅茶,我們邊喝邊聊。</h3><h3> 聊起我們剛剛下鄉初識的日子,聊起我們在一個班工作,同睡一個大通鋪的日夜,一起生活在祖國邊疆建設邊疆的艱苦生活。</h3><h3> 聊起我們各自工作的歷程,聊起我們孩子和幸福的晚年生活!</h3><h3> 聊不完的話題,道不完的情誼,談起當年戰斗的連隊,說起我們一個戰壕浴血奮戰的戰友!</h3><h3> 相約各自多保重身體,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h3><h3> 夜不覺深了戰友惜惜相別,期待以后創造機會再次相聚。</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东乡|
巴彦淖尔市|
西平县|
英德市|
确山县|
通城县|
体育|
临沂市|
类乌齐县|
监利县|
甘谷县|
澄江县|
东光县|
滁州市|
平顶山市|
三门峡市|
广水市|
即墨市|
新乡县|
筠连县|
汉源县|
赫章县|
文山县|
西贡区|
额敏县|
白水县|
甘肃省|
晋宁县|
那曲县|
仁怀市|
南安市|
北宁市|
罗田县|
泰宁县|
班玛县|
长宁县|
普兰店市|
望奎县|
阿尔山市|
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