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過苗年,是苗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民族節日,其次是吃新節、翻鼓節和春節。一般在冬月(農歷十一月)過節。但并不是所有的苗族寨子都過苗年的,那怕這兩個寨子相隔很近,也會一個寨子過春節,另一個寨子過苗年。</h3> <h3>過苗年,從辰日開始算,要過九天。這九天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頭三天為忌年;中間的三年為游年;最后三天為殺年。所謂忌年,是指要遵守一些規矩:一、不抬水。理由是水已經為人服務了三百六十二天了,已經很疲勞了要讓水好好休息一下;</h3><h3>?</h3><h3>二、不向家門外倒水。理由是水與生命息息相關,貴如金銀,要愛惜,這幾天產生的廢水只潑在自家準備好的水盆里,潑出去的話要破財;</h3><h3>?</h3><h3>三、不掃地。怕的是得罪祖宗;四、不割草砍柴。理由和不抬水一樣,要讓柴草休息;五、不讓婦女做飯。借口是婦女做的飯沾了娃娃的乳臭祖宗不吃,實際就是讓操勞了一年的婦女們休息一下。辰日那天要接龍、祭祖。上午忌諱拜年。要等吃過午飯后,才打開大門,歡迎別人來踩年。這個活動類似漢族的拜年。來踩年的多為中青年男性,大多是自家的房族兄弟,外族外姓的來踩年也是歡迎的。到別人家去踩年并不需要帶任何禮物,主人家都會招待。</h3><h3>到了第三天午日,馬場天開始盛大的集會慶祝。這一天也是傳統上認為的嫁娶吉日,凡是有婚嫁的都要舉行。早飯過后,長長的穿銀戴朵的婚嫁隊伍就走在大路上了。想看新娘就得到隊伍中間去,想吃糯米飯就跑到隊伍前面去,那兒為看熱鬧的人準備了兩大籮筐,只管抓就是了。要的就是這一份熱鬧,大家一起高興的勁頭。除了婚嫁外,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的盛裝,新衣,蘆笙手們捧出心愛的蘆笙,姑娘們插花戴朵,佩戴銀飾。熱烈的蘆笙盛會開始了。也吹響了游年的號角。</h3> <h3>關于苗年的來歷有這樣幾種說法:</h3><h3>一首苗族古歌里說“年”原來在天上,云彩過年,后被巖鷹揀到,又傳給啄木鳥,才傳到人,人才知道過年。</h3><h3>另一種說法是,苗族先民原先居住在東方,皇帝逼著他們西遷。善良的苗家先民沒有辦法,只得西遷。揮淚離別故土,拖兒帶女,一路西來。動身前,殺豬吃掉,打粑粑作干糧。到了貴州定居,為了懷念家鄉,就以動身西遷的日子為苗年。</h3> <h3>苗年當天,帶著夢一般的渴望,我們走進了那古老而神奇的村寨,感受了一回苗年的歡樂氣氛。像喝醉酒一樣,陶醉在歡樂的夢景中。</h3><h3>在郎得寨的采風會場上,首先進場的是一群吹奏著蘆笙載歌載舞的苗族漢子,悠揚而清脆的蘆笙旋律把天空浸得濕漉漉的。“嗚、嗚”的聲音在會場上空飄蕩。每一支曲子都像山腳下流淌的溪水,沁人心脾。</h3><h3>緊接著入場的是婦女隊。苗家的婦女古樸典雅。這種與生俱來的美感,隨著從頭到腳佩帶的銀手飾,在行走時的一舉一動中盈溢得淋漓盡致,“大鑲滾”“百褶裙”等多彩的服飾讓人驚嘆不已,目不暇接。婦女們高高朝天的牛角銀頭飾,直刺藍天,欲與天公試比高!</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从江县|
孟津县|
韶山市|
临城县|
吉木乃县|
建德市|
灵山县|
科尔|
临泽县|
塔河县|
济源市|
木里|
牙克石市|
定南县|
什邡市|
长顺县|
张家川|
新河县|
徐水县|
武乡县|
大同县|
永济市|
格尔木市|
关岭|
特克斯县|
福海县|
额济纳旗|
石楼县|
大化|
牙克石市|
宁河县|
门源|
拉萨市|
巴塘县|
射洪县|
泗水县|
满洲里市|
博湖县|
凯里市|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