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讀《高祖夲紀》,說領導才能

周寧

<h3>  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很多,但取得成功并建立大一統王朝的僅兩人。劉邦是其中之一,另一人是朱元璋。嚴格意義上講,劉邦雖出身農家但算不得農民,他年青時既不愿意干農活,並且貪酒好色,行為近于地痞,又不好好讀書,拳頭大的字識不了一籮筐,算是半文盲,成年時當了亭長,相當于如今的街道辦事處主任吧。然而地痞半文盲的小吏怎么能建立起大漢王朝呢?細讀《高祖本紀》就會發現,劉邦具備的領導素質堪稱天賦,具有的領導才能堪稱非凡。</h3><h3><br></h3><h3> 豁達大度</h3><h3><br></h3><h3> 豁達大度是當好領導不可或缺的一種素質。只有胸襟開闊,有干大事的氣度,才會有向心力和凝聚力。</h3><h3><br></h3><h3> 劉邦年青的時候便展現出這樣的氣質。他關心百姓疾苦,重視朋友之情,對人坦誠相待。在沛縣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但人們都愿意與他結交朋友。有官吏如蕭何、曹參,有豪門子弟如雍齒、王陵,有販夫走卒如樊噲、周勃等,這就是劉邦的人格魅力。</h3><h3><br></h3><h3> 劉邦的豁達大度始終如一,當小吏如此,做了皇帝亦如此。雍齒是劉邦的同鄉,最初勉強跟隨劉邦,中途兩次背叛兩度歸順,劉邦雖厭惡他的反復無常但還是接納了他,因為此雍齒后來屢立戰功。劉邦當了皇帝后心中仍然痛恨雍齒,但還是論功封賞了他。蒯通在天下未定之時曾游說韓信,希望韓信背叛劉邦自立為王,形成三分天下,然后再圖一統。劉邦稱帝后將蒯通抓來,要烹殺,蒯通辨稱:”其時群雄逐鹿,我只知韓信不知陛下,再說韓信這小子如聽我言,陛下怎有今天”,我何罪之有!劉邦遂赦蒯通無罪。這等氣度讓人嘆為觀止。</h3><h3><br></h3><h3> 劉邦的豁達大度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的大業。呂太公移居沛縣,十分欣賞劉邦的氣度將女兒嫁給劉邦,使劉邦經濟上名望上大為提升。項梁擁立的楚懷王熊心認為,項羽急躁、兇悍、殘暴,而劉邦寬厚仁義,在立下”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盟約后,指定由劉邦率軍西進關中,讓項羽率軍北進關中,劉邦因此先入關中滅了秦朝。后來項羽違背盟約封劉邦為漢王,在楚漢相爭中劉邦因此占了道義上的制高點。</h3><h3> </h3><h3> </h3> <h3> 勇于擔當</h3><h3><br></h3><h3> 作為領導在一些關鍵時刻需要奮不顧身,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屬下。只有勇于承擔風險與責任,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h3><h3><br></h3><h3> 劉邦這方面做得很好。他以亭長身份代沛縣押送勞工去驪山,途中多有逃跑者,他寧愿自已有家不能歸,毅然放了所有勞工,讓他們自尋生路以避秦朝暴政的懲罰。此義舉感動了數十名壯漢,愿意從此追隨他。在路經草澤地時,探路者來報有一條大蛇擋住去路,建議改道,劉邦說壯士前行怕什么大蛇,于是走在最前面,將大蛇斬為兩段。</h3><h3><br></h3><h3> 受陳勝起義影響,不少郡縣紛紛殺掉郡長縣令響應起義。沛縣人殺了縣令后公推劉邦為新縣令,希望他率領大家響應起義。論資歷、文化蕭何、曹參遠勝劉邦,但蕭何、曹參擔心起義失敗會被秦朝滅族,于是也極力推舉劉邦。劉邦說:”我不是愛惜自身,我擔心能力不夠躭誤了父老鄉親”。大家一致說我們信得過你,請你不要推辭。于是劉邦召集了包括蕭何、曹參、樊噲、周勃在內的三千子弟開始起義。</h3><h3><br></h3><h3> 大家熟知的鴻門宴是對劉邦勇氣與智慧的一次考驗。劉邦如果不去鴻門直面項羽,表白絕無關中稱王之意,項羽一定會攻打劉邦的漢軍,以當時的軍事力量對比,劉邦有全軍覆沒之虞。去鴻門也是危機四伏,項羽如果翻臉則有去無回。更有項羽的謀士范增,認為將來與項羽爭奪天下的一定是劉邦,力主趁勢殺掉劉邦以免除后患,如果付諸行動劉邦則性命不保。劉邦明知兇險還是果斷去了,在項伯、張良的精心策劃下,不但避免了楚漢兩軍兵戎相見,而且劉邦得以全身而還。</h3><h3><br></h3><h3> 從諫如流</h3><h3><br></h3><h3>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當領導的不但不可能一貫正確而且因為要做的事很多,犯錯誤的概率比一般人要大。又因為喜歡順從甚至刻意奉承的大有人在,當領導的很容易自以為是聽不進逆耳忠言。因此能否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並加以改正,既反映一個領導人的素質,也關系到其事業的成功。劉邦可謂從諫如流,毛主席曾有評價:劉邦從諫如流是歷史上一位了不起的皇帝。</h3><h3><br></h3><h3> 蕭何追回逃跑的韓信,希望劉邦重用。劉邦說給他當個將軍吧,蕭何說留不住。劉邦又說那讓他當大將軍,蕭何說這就好。劉邦說那把他叫來任命吧!蕭何說,你素來傲慢不講禮節,任命一個大將軍就象喚一個小孩子,怎么留得住人!于是劉邦擇吉日,設高臺,沐浴更衣,拜韓信為大將軍。這就是歷史上傳為佳話的登壇拜將。其后韓信表現出了杰出的軍事才能,為劉邦取得天下屢建奇功。</h3><h3><br></h3><h3> 儒生酈食其拜訪劉邦,劉邦因素來討厭儒生,洗著腳接待他。酈食其揖而不敗說:”你想誅滅暴秦,怎么能如此無禮對待長者”!劉邦遂起身更衣,向酈食其道歉并延請上座。于是酈獻計讓劉邦攻打陳留以獲取秦朝的糧草輜重,劉邦打下陳留后解決了補給問題。</h3><h3><br></h3><h3> 劉邦入咸陽后,看見秦皇宮富麗堂皇,庫房金銀財寶無數,便想入住皇宮和占有財寶。樊噲對他說:”難道你就想當個富家翁嗎”!劉邦不聽,張良再勸。劉邦終于封存庫房,還軍霸上。假如劉邦真的住皇宮占財寶,項羽到時一定會果斷剿滅劉邦,劉邦怎成大業?</h3> <h3> 機智過人</h3><h3><br></h3><h3> 劉邦有的領導素質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比如他的機智。</h3><h3><br></h3><h3> 劉邦在成皋終于跳出項羽的包圍圈后,與夏候嬰兩人合乘一輛車一路狂奔來到韓信軍營所在地修武。常規到了屬下的駐地,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喝點酒泡個澡什么的。但是劉邦卻在小旅店過了一夜,次日凌晨自稱使者來到韓信的軍營,收了虎符才叫來韓信。假如劉邦當晚直接到韓信軍營,一夜之間有可能產生巨變,韓信此時若想殺劉邦易如反掌。雖然沒有韓信不忠劉邦的跡象,但是劉邦不把自已的命運交給他人,這就是劉邦的政治智慧。</h3><h3><br></h3><h3> 韓信平定齊國后,派使者到劉邦處請求封為假(代理)齊王。劉邦聽后大怒:”媽了個巴子,老子在此被困,還指望你來解圍呢,你卻忙著要封王”。這時陳平踹劉邦一腳,劉邦突然酲悟,此時無力阻其稱王,若阻平增芥蒂,還不如順水推舟。于是再罵:”媽了個巴子,大丈夫要當王就當真王,怎么要做假王呢”!遂命張良刻印信去韓信處敕封。這快如閃電的反應常人不及。</h3><h3><br></h3><h3> 劉邦與項羽戰于廣武,兩軍陣前,劉邦歷數項羽十大罪狀,項羽大怒,命埋伏的弓弩手放箭,劉邦胸口中箭。劉邦卻彎下腰來捂著腳大呼:”賊箭射中我的腳趾了”。其實劉邦的傷很重,為防止項羽乘勢掩殺也為避免自已的軍心不穩,故稱腳趾中箭。如此過人的機智真叫人嘆服。</h3><h3><br></h3><h3> 決策英明</h3><h3><br></h3><h3> 毛主席就如何當干部有句至理名言叫:”一出主意,二用人”。作為領導者首先要拿大主意,你拿不出大主意也無妨,可以集思廣益聽取大家的建議,然后決策出一個大主意。如果你拿不出大主意又缺乏決策能力,那你就不合適當領導。</h3><h3><br></h3><h3> 縱觀劉邦一生,遇到生死攸關、成敗攸關的節點非常多,因此決策正確與否至關重要,可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從史料上看,劉邦幾乎沒有自己的主意,都是別人向他提出參考意見讓他決策,但是劉邦的每每決策不但正確而且可稱英明。</h3><h3><br></h3><h3> 比如西進咸陽途中,攻打宛城不利便繞道而行。張良說:”強秦在前,宛擊在后,此危道也”。劉邦途趁夜返回包圍了宛城,宛城陳恢前來對劉邦說:”你們有盟約,先入關中者為王,你在這里拼命攻宛,守將以為降亦死,因此奮力抵抗。這樣既造成傷亡又躭誤時間,西進途中城市很多,如此何時才能到達咸陽。不如招降宛城,封賞守將,其它城市定會效仿,這樣你去咸陽就會暢通無阻”。劉邦遂決定按陳恢的意見辦,果然兵不血刃順利到達咸陽。</h3><h3><br></h3><h3> 劉邦被封漢王后向封地進發,張良建議燒毀棧道以麻痹項羽,劉邦照辦,項羽以為劉邦安居蜀地不再防范。就在項羽忙于其它戰事時,韓信建議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東出爭奪天下。劉邦認為正確,遂按此出兵一舉平定三秦,不久攻下項羽首都彭城,逐漸拉開楚漢相爭的大幕。</h3><h3><br></h3><h3> 劉邦被困滎陽,陳平建議實施離間計,離間項羽與范增。劉邦讓陳平領取黃金直接去辦,項羽果然中計,于是唯一的智囊范增告老還鄉病死途中。</h3><h3><br></h3><h3> 楚漢兩軍對峙廣武,項羽因腹背受敵,兵疲糧盡,與劉邦訂立盟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盟約簽定后項羽撤軍,劉邦也打算撤軍。張良、陳平建議不要受盟約約束,抓住有利戰場形勢追擊楚軍。劉邦認為有理遂背棄盟約追擊,不久在垓下包圍項羽進行決戰,此戰徹底消滅了楚軍,項羽自刎烏江。</h3><h3><br></h3><h3> 建立漢朝后,有人向劉邦告發韓信謀反,很多人建議發兵征剿,陳平私下建議偽稱去云夢視察,待韓信前來朝見時抓捕(云夢靠近韓信封地,韓信必須前來朝見)。劉邦采納陳平的建議在云夢抓了韓信,假如發兵征剿,以韓信的軍事才能,必然又是幾年戰亂。(說韓信謀反應是誣陷,根本原因是劉邦要剪除異姓王,韓信作為帶兵的異姓王更兼有杰出的軍事才能,自然首當其沖)</h3> <h3> 善于用人</h3><h3><br></h3><h3> 劉邦取得天下后總結取勝的原因對群臣說:”運籌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所說印證了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作為領導者,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盡可能多地延攬人才。若想延攬人才就必須知道怎樣識才、用才、愛才,劉邦對待人才的很多做法是值得借鑒的。</h3><h3><br></h3><h3> 為什么那么多的杰出人才死心塌地跟隨劉邦呢?關鍵在于劉邦善于用人。韓信一個低級軍官,就因為蕭何推薦,一下子封為大將軍,能這么做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蒯通游說韓信時,可謂形勢分析透徹,利弊分析昭然,而韓信不為所動,正是劉邦御人有術的結果。陳平初到漢營,劉邦與其談論天下大勢后很滿意,就讓他當都尉。諸將見新來的人未見其功就當了都尉,心中不服便群起不斷向劉邦打小報告,說陳平在家盜嫂,在外干事不斷跳槽,來漢營后又受賄。劉邦就責問陳平,陳平坦然以對,劉邦釋然隨即再提拔陳平。諸將見劉邦如此信任陳平,就不再打陳平的小報告了。陳平其后六出奇計相佐劉邦,其中離間項羽與范增時,劉邦讓其直接領取黃金用度無須報帳,用人如此不疑,誰還不盡心而為呢!</h3><h3><br></h3><h3> 我們再看看他的臨終前與呂后的對話。呂后問:”陛下百年之后,假如蕭何去世,誰可接替”?劉邦說:”曹參可以”。呂后再問:”曹參以后呢”?劉邦說:”王陵可以。但王陵過于耿直,陳平可以協助他。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任。周勃穩重仁厚,就是缺乏文化素養,但安定劉氏必是此人,可令為太尉”。呂再問以后,劉說再后的事你也不可能知道了。從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劉邦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有知人之明。知人才能善用啊!</h3> <h3>  劉邦作為政治家,既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也有眷念故土與故鄉人民的情懷。他在征討淮南王黥布得勝還軍途中,順道回到故鄉沛縣,召集昔日的朋友和尊長共同飲酒,并找來一百二十名少兒教他們唱歌。劉邦親自擊鼓奏樂,作詩歌唱道:</h3><h3><br></h3><h3> 大風起兮云飛揚</h3><h3>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h3><h3>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h3><h3><br></h3><h3> 這就是劉邦即興而作的一首詩,后人稱之為《大風歌》。廣西大學李寅生教授對這首詩的評語是:全詩共三句,由過去而現在而將來,渾然一體,語言質撲,風格雄勁。凝聚著對帝業故土的情感,表達了能創業也能守業的豪邁氣慨。</h3><h3><br></h3><h3> 史學家們稱劉邦是政治家、戰略家、指揮家。他既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漢民族和漢文化的開拓者之一。他對漢族的發展、華夏文明的延續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h3><h3><br></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台北市| 罗定市| 南昌市| 福安市| 东台市| 巴彦县| 桓台县| 安顺市| 长治县| 浙江省| 滨州市| 广元市| 庆元县| 安义县| 凌海市| 静安区| 临沂市| 井冈山市| 武宣县| 南部县| 甘孜县| 昭觉县| 田东县| 涟源市| 桓台县| 奉贤区| 山丹县| 定日县| 绵阳市| 浦江县| 舟山市| 临夏县| 夹江县| 乌兰察布市| 郸城县| 永州市| 泰宁县| 安新县| 达州市|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