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走進智利,探秘復活節(jié)島

培堯

<p class="ql-block">復活節(jié)島位于南太平洋東部,是個遠離南美大陸的神秘孤島。它因有巨雕石像而聞名于世,成為智利的一張名片。它又是一塊遺世獨立、未加修飾的寶地,有著無數(shù)不解之謎,吸引著眾多考古學家前往。對于去南美洲的游客來說,這里雖說遙遠,但是個很值得一看的地方。</p> <h3>復活節(jié)島又稱拉帕努伊島,面積163平方公里。它大約是在100多萬年前由海底升起的火山而形成的。1722年荷蘭西印度公司的一支船隊在復活節(jié)那天發(fā)現(xiàn)了該島,由此得名。1888年也是復活節(jié)這一天,智利政府宣布吞并復活節(jié)島。</h3> <h3>復活節(jié)島馬塔維里國際機場</h3> <h3>復活節(jié)島機場的航站樓是我至今所見過機場中最小最簡易的,但它的機場跑道卻非常棒,可以起落大型寬體客機,聽說美國航天局還將這里作為了航天飛機的緊急備降地。</h3><h3><br></h3><h3>首都圣地亞哥至復活節(jié)島直線距離3759公里,飛行時間約5小時。出了機場,前來迎接的當?shù)嘏畬в螣崆榈貫榇蠹掖魃狭嘶ōh(huán)。午餐后,我們便開始了為期兩個半天的環(huán)島探秘之旅。</h3> <h3><br></h3><h3>復活節(jié)島自1935年起,大部分土地和所有考古遺址都由智利國家林業(yè)局管理,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拉帕努伊國家公園(拉帕努伊是當?shù)厝藢突罟?jié)島的稱呼)。1995年,該國家公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br></h3> <h3><b>拉諾拉拉庫采石場</b></h3> <h3>拉諾拉拉庫位于島的東南部,這座死火山的整個山坡是當年挖掘石料和雕鑿石像的工場遺址。據(jù)專家學者們統(tǒng)計,在全島己發(fā)現(xiàn)的887尊石像中,絕大多數(shù)是出自于這里。</h3> <h3>整個景區(qū)的地表被綠草覆蓋,巨大的石像散亂地分布在火山的斜坡上。有的立著,有的躺著,有些半身埋在地下,還有很多被認為是處于不同制造過程中被廢棄的。這里共遺留有397尊石像,其中141尊是尚未完全雕好的。</h3> <h3>石像是用火山整塊玄武巖和凝灰?guī)r雕鑿而成。所有石像的外形大同小異,都是半身,胳膊貼腹,窄長臉,深眼窩,高鼻梁,噘著嘴,大長耳,但沒有兩個石像是完全一樣的。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著實令人贊嘆!</h3> <h3>2011年,智利考古部門曾對兩座身體埋在土里的石像展開挖掘,發(fā)現(xiàn)石像不僅身材高大,背部還有精細的雕紋。這對當時只有石器勞動工具的人來說,真是不可思議。(圖片來自網(wǎng)絡)</h3> <h3>島上的原住民波利尼西亞人并不了解這些石像的來歷,他們的祖先也沒告訴子孫后代這些石像是誰雕鑿的。因為沒有文字,也沒有歷史記載。但他們稱石像叫“摩艾”,石帽叫“普卡奧”,放石像的平臺叫“阿胡”。</h3> <h3>據(jù)有關學者考證,人類登上復活節(jié)島始于公元1世紀,石像的底座祭壇建于公元7世紀,石像雕鑿于1世紀以后,到12世紀時,這一雕鑿活動進入鼎盛時期,前后歷經(jīng)四五百年。</h3><h3><br></h3><h3>大約到1650年前后雕鑿工程停下來了。從現(xiàn)場環(huán)境看,當時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然遇到天災,如火山爆發(fā)、或地震和海嘯之類的自然災害。至于石像代表什么,多數(shù)學者認為,可能是島上土著人祟拜的神或是己故的各個酋長、被島民神化了的祖先。</h3> <h3>復活節(jié)島周邊海濱祭壇上共立有288尊石像,還有92尊遺棄在運輸途中。關于石像是怎么運輸過去的,各研究團隊頗有爭議。靠譜點的有滾木運輸說、有雪撬拖拉說、還有繩拉石像“行走”說等等,有的團隊還實地摸擬了整個過程。總之沒形成一個大致的結論。</h3> <h3>島上景區(qū)內的景點無論多遠,主要靠走哈。</h3> <h3><br></h3><h3>這是一處未完成的摩艾石像,是所有石像中最大的,體長21.6米,約重160~182噸。</h3> <p>這尊稱“圖庫圖利”的石像,據(jù)說在全島的摩艾石像中獨一無二。它不僅擁有下半身跪在地上,還有胡子和一對短耳。</p> <h3>從石像側面看胡子和短耳</h3> <h3>在拉諾拉拉庫山坡上眺望阿胡湯加里基景點</h3> <h3><b><br></b></h3><h3><b>阿胡湯加里基</b></h3> <h3>阿胡湯加里基位于東海岸,是島上最有氣勢的石像群。15尊巨大的摩艾石像面朝內陸,凝望天空,表情冷漠,神態(tài)威嚴,沿著最大的阿胡祭壇一字排開,非常震憾!非常壯觀!</h3> <h3>阿胡湯加里基是復活節(jié)島的地標性景觀。它的阿胡祭壇相當于一個足球場的長度(98米),15尊石像形態(tài)各異,大小也不相同,最高達14米,最矮的也有5.4米,平均每尊重量40噸左右,摩艾石像頭上帽子的重量也達到了10噸。</h3><h3><br></h3><h3>1960年,智利發(fā)生了9.5級大地震并引發(fā)了巨大海嘯,這里的石像群遭受到了摧毀,聽說石像的帽子都被沖到了百米開外。1992年,日本政府和企業(yè)提供了資金和設備,修復工作歷時了5年多,使石像群又重現(xiàn)了昔日的形態(tài)。</h3> <h3>石像的帽子據(jù)說是一種權力的象征</h3> <h3>這尊石像人們叫它“旅行者”。這是當時智利政府為答謝日方的援助,將這尊石像送往日本展出,回來后將它面朝大海單獨安放在這里。</h3> <h3>阿胡湯加里基15尊摩艾石像全景圖</h3> <h3>俺老伴和島上的導游瑪琳娜</h3> <h3><br></h3><h3><b>世界肚臍</b></h3> <h3>世界肚臍又稱中心的石頭,位于島的東北部。</h3> <h3>這是一個小景點,但徒步的距離有點遠。</h3> <h3>景點是用卵石壘成的一個圓形小池子,池子中間有一個直徑約一米,天然形成的圓形大石頭,在大圓石的四周按東南西北擺放著四個小圓石。它的神奇之處是大圓石能夠影響指南針的指南,據(jù)傳撫摸它還可以給人帶來好運。</h3> <h3>全體團友圍著“世界肚臍”合影留念</h3> <h3><br></h3><h3><b>阿納凱納海灘</b></h3> <h3>這是島上最漂亮的一處景點。大海、藍天、沙灘、椰林、小屋、石像和山丘一個都不少,符合人們對度假島嶼的全部期待。遺憾的是,冬天這里的是淡季,天涼水冷,游人稀少。</h3> <h3>這里還是全島唯一的白沙灘,沙子非常細。</h3> <h3>在沙灘盡頭的祭壇上,有七尊背向大海的摩艾石像,傳說這是一個毛利巫師的七個兒子在等待歐圖·瑪圖阿王到來的地方。</h3> <h3>在南邊山丘上,還有一尊孤獨的摩艾石像。</h3> <h3><br></h3><h3>結束半天的參觀后,我又去教堂周邊看了看。</h3> <h3><br></h3><h3><b>圣十字教堂</b></h3> <h3>圣十字教堂位于安加羅阿小鎮(zhèn)的東邊,是全島唯一的教堂,主體結構是用火山巖石堆砌,墻體裝飾上融合了當?shù)貍鹘y(tǒng)的木雕元素,簡樸別致,給人印象深刻。</h3> <h3>教堂己經(jīng)關門,只好在周圍轉轉看看。</h3> <h3>在教堂正面左側前方有一座圣母像</h3> <h3>法國神父耶烏勞德塑像。1864年他踏上復活節(jié)島傳教,成為島上第一個定居的外國人。</h3> <h3>據(jù)說島上多數(shù)人信奉基督教,周日的早上來做禮拜的人很多,屆時會呈現(xiàn)一片熱鬧的景象。</h3> <h3><br></h3><h3><b>安加羅阿小鎮(zhèn)</b></h3> <h3>安加羅阿是復活節(jié)島唯一的城鎮(zhèn),位于西海岸的南部。全島居民有五千多人,以波利尼西亞族為主。島上經(jīng)濟主要靠旅游業(yè),近90%人口居住在小鎮(zhèn),所以幾乎所有的酒店、餐館、商店和服務場所也都設在這里。全鎮(zhèn)只有一二條主要街道,但夜晚街上并不熱鬧。</h3> <h3>這是小鎮(zhèn)主街之一,教堂至港口。</h3> <h3>平和和悠閑是這里的生活節(jié)奏</h3> <h3>民舍的圍墻材料用是火山巖石</h3> <h3>我們入住酒店的房子,有點像度假村。</h3> <h3>庭院草地上躺著的摩艾(復制品)</h3> <h3>酒店的大堂</h3> <h3><br></h3><h3>第二天,用過早餐后,離出發(fā)還有些時間,我和老伴抓緊機會去港口轉了轉。</h3> <h3>街上行人極少,顯得靜悄悄的。</h3> <h3>這是一家潛水服務商店</h3> <h3>我們在路上遇見一只正在發(fā)呆的狗狗</h3> <h3>我向它打了個招呼,它卻跟上我們啦!</h3> <h3>狗狗一直跟隨著我們來到了港口</h3> <h3>港口所在的地方叫庫克灣,聽說是1774年英國的庫克船長從這里登岸而得名。岸邊的摩艾石像是1980年修復后安放在這里的。</h3> <h3>庫克灣的水淺,大船只能停泊在遠處的深海,運人運貨全靠小型船只擺渡到港口。</h3> <h3>這尊摩艾石像是智利海軍在1938年從別處挪過來的。據(jù)說當年在安放石像時把方向搞反了。</h3> <h3>島上的漁民</h3> <h3><br></h3><h3><b>塔海石像</b></h3> <h3>塔海石像在安加羅阿小鎮(zhèn)北邊,為三座修復過的阿胡組成的遺址群。由于遺址群靠近復活節(jié)島的西海岸,距離小鎮(zhèn)又非常近,成為了游客拍照日落景觀的最佳地點。</h3> <h3>阿胡塔海位于中間,它是一尊沒頂帽子的巨大石像。在它北面是阿胡科泰里克爾,上面立著石像不僅頂帽子,還瞪著白色的大眼睛。南邊阿胡瓦伊烏里為五尊石像,呈現(xiàn)出不同大小的形態(tài),有的石像脖子有明顯的修復痕跡。</h3> <h3><br></h3><h3><b>鳥人村和拉諾卡烏火山湖</b></h3> <h3>鳥人村又稱奧朗戈村,是復活節(jié)島“鳥人”文化的中心和發(fā)源地。它建立于1200年左右,是島上一處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遺跡。<br></h3> <h3>鳥人村坐落在三百多米高的拉諾卡烏火山頂,一面是火山口的邊緣,另一面則以幾乎垂直的角度落入深藍的大海。村子是由54座石板堆砌成的獨特石屋組成,由于房屋長年棄置不用,損壞嚴重,現(xiàn)在的石屋是美國考古學家威廉·馬洛伊帶人在1974年修復的。</h3> <h3>這間房屋沒有封頂是便于人們了解內部構造</h3> <h3>鳥人村僅是在每年開春的幾個星期使用,屆時各個部落派出的選手住進村里的石屋,等候烏燕鷗來小島上下蛋,然后為獲得第一顆蛋而展開激烈的競爭。選手們要順崖下海游到島上,第一個帶回鳥蛋的人被封為“鳥人”,他所代表部落也隨之得勢。由于比賽過程中有極大危險性,1865年以后這項活動就取消了。</h3> <h3>遠處兩個島礁為取鳥蛋地點,距離約2公里多。</h3> <h3>鳥人村的石刻藝術(復制品)</h3> <h3><br></h3><h3>拉諾卡烏火山湖是復活節(jié)島的著名景點。湖口直徑約1.5公里,湖深200多米,湖面幾乎被漂浮的蘆葦覆蓋,遠看好像似沼澤濕地。聽說島上沒有河流,火山湖是全島主要的水源地。湖水的補充靠降雨,島上年降水量為1300毫米。</h3> <h3>火山湖有水有植物,黃藍綠相間,煞是好看!</h3> <h3>半天的參觀結束了,下一站是去機場。</h3> <h3>機場外景,左邊平房是“候機樓”。</h3> <h3>場站工作人員熱情為俺老伴辦理登機手續(xù)</h3> <h3>好奇而來,滿意而歸!</h3> <h3>再見,“大眼睛”摩艾!</h3> <h3>再見,復活節(jié)島!</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謝謝朋友們關注瀏覽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北京飛往復活節(jié)島需要多長時間</b></p><p class="ql-block">北京飛往美國的達拉斯需要13小時</p><p class="ql-block">達拉斯飛往智利圣地亞哥約14小時</p><p class="ql-block">圣地亞哥飛往復活節(jié)島約5小時(返程6小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2viqlyw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走近智利,兩座“都城” 同樣精彩</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2amkngh8?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去過還想再去的城市</a></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儋州市| 鄯善县| 金坛市| 醴陵市| 武穴市| 桦甸市| 广东省| 营口市| 合山市| 南投市| 巢湖市| 清镇市| 阳原县| 新巴尔虎右旗| 伊川县| 江孜县| 杭锦旗| 西昌市| 健康| 河津市| 长岛县| 遂昌县| 平远县| 贵定县| 隆德县| 兰坪| 五原县| 阳高县| 民和| 苏尼特右旗| 竹山县| 淮阳县| 治县。| 安吉县| 禹城市| 湖北省| 马关县| 永福县| 清镇市| 即墨市|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