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轉載來源</h3> <h3>關注本公眾號點擊藍色”紫云黃氏宗親網”</h3></br><h3> <h3>? ? 宗族以“四安”為名,源出泉州的紫云黃氏。明代史學家何喬遠《黃居士檀樾祠記》早有詳細記載:“公(指黃守恭公)有四子,問匡護求地,..于是為公擇地四安',分四子居焉。”</h3></br><h3>? ? ?? 清乾隆《泉州府志·唐樂善》也有:“黃守恭,光州固始人。移居泉州,樂善好施,舍宅以建,即今之開元寺。子四,分居南、惠、溪、同四邑,后皆繁衍,稱為“四安黃氏”。</h3></br><h3>? ? ?? 明崇禎五年(1632年)重修的黃守恭公墓,墓丘為橢圓形,前立一方花崗巖石墓碑,長方形,寰首,高1.12米、寬0.84米,正中陰刻“四安始祖墓”5個大字,左側陰刻“大明崇禎壬申季冬裔孫夢松立”13個小字。<h3>? ? ?? 據記載:守恭公元配李氏。又配司馬氏。獻桑園建寺后,家產殆盡。他聽從匡護勸告,遣子異地開發,重振家業,繁衍族裔。長子經公遷南安;次子紀公遷惠安;三子綱公遷安溪;四子綸公遷同安。</h3></br></h3></br><h3>? ? ? 二媽司馬氏夫人身懷六甲,返其娘家漳浦綏安北街司馬巷,生下緯公。緯公勤奮讀書,謙誠待人,立志創業。其時由李氏媽所傳的四安各支系都有聯系,而遠居在漳浦綏安的緯公一支系,漸失聯系。<br></br>這一段簡單家史,雖未見于府志正史,但珍藏于開元寺的《始祖唐開元檀樾長者黃公傳》及《初唐四安黃發祥故事》均有記載。在紫云黃氏族中,歷代老人口傳面授不絕,已成為不爭的史實。</h3></br><h3>? ?? 《舊唐書》載:漳州,垂拱(686)二年置。漳州置州之前設立過三個縣:綏安、龍溪、蘭水。綏安縣置于東晉義熙九年(413)。轄境包括漳浦、云霄、東山、詔安、平和等。隋朝開皇十二年(592)并綏安、蘭水兩縣入龍溪。垂拱二年(686)析武榮州屬的“龍溪縣界”(即故綏安縣地)建置漳州,立漳浦、懷恩兩縣屬之。《新唐書·地理志》漳州:“初治漳浦,開元四年(716)徙治李澳川。即唐開元四年,因西林地多瘴癘,漳州第三任刺史陳珦(元光之子)應鄉老余恭訥等請求,遷州治所及漳浦縣治所至好景山之麓的李澳川(今漳浦縣城綏安鎮)。現漳浦縣綏安鎮北大街有司馬巷。<br></br></h3></br><h3>? ? ? ? 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唐高宗李治下決心平定閩南的“蠻獠嘯亂”。派河南光州固始人,歸德將軍陳政率領將領家眷總共5600人,87種姓氏的河南人,來到原綏安縣地。現位于云霄縣城西側將軍山陳政墓園有陳政及夫人司馬氏合葬墓。可見唐·垂拱二年(686)綏安李澳川有司馬氏是符合歷史事實的。黃緯在娘家出生,后移居詔安高坑,成為詔安紫云黃氏開派始祖。<br></br></h3></br><h3>? ? ?? 至今緯公的裔孫已傳衍四十八世左右,分布于漳浦的綏安、南靖等縣,詔安縣的城關、梅嶺、高坑、石城、蜂歧、田畔、下崎等,東山縣的銅缽、礁頭、黃山雅湖等。云霄縣的竹港、塔仔村、城關、南安市美林、康美的宇雅、吉塘、杏塘、金樹頭、南安市城關的榕橋村、南安市省新古道橋、福州新店鄉蓮峰四安村、廣東饒平縣的黃歧山、黃都嶺、錢塘、南澳縣的山仔頂、惠來縣的稔山鎮、南京市侖巷黃狀元府。還有長江流域各縣市,以及臺灣、香港、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泰國等其它一些國家,其傳衍之多,人才輩出,可與“四安并美”。</h3></br><h3>? ?? 據泉州紫云黃氏族譜記載:黃思永光緒庚辰年(1880年)39歲高中文狀元后,曾到祖地安徽休寧拜祖,并查閱當地歷傳黃氏家譜,發現其始遷祖原來是泉州紫云黃氏五房詔安派緯公。在明朝年間,由于戰亂,從詔安高坑幾經輾轉,來到安徽休寧落籍。清朝初期由于休寧縣城火災、戰亂、地震等原因,黃道行由安徽休寧遷居金陵(南京)。<br></br></h3></br><h3>? ? ? 黃思永大魁天下,則是耀祖榮宗之時,故黃思永不遠萬里,尋根到泉州開元寺檀樾祠謁祖。當時泉州紫云黃氏已有黃培松高中武狀元,又來了個文狀元認祖,驚喜天下,一時族中紳士還不敢認同。黃思永通過廈門道臺出面斡旋,并出示其本宗族譜,與紫云黃氏大宗族譜對接,確證他是泉州紫云詔安房系、由泉州紫云宗長主持,正式認祖歸宗,故檀樾祠中懸掛有黃思永的文狀元匾。黃培松亦在詔安緯公房高坑祠堂懸掛“欽賜花翎”匾額,以示紫云黃氏同祖之親誼。由于黃思永和黃培松同科高中文武狀元之故,開元寺檀樾祠一進門廳內,尚存清光緒年間,一對楷書石刻曰:“同科文武魁天下,奕世桑蓮溯祖風”的楹聯。這對石柱聯語現保存良好,他給守恭公開創的紫云宗史增添了無限光彩,同時也說明了紫云黃氏確實包括有詔安的存在。</h3></br><h3> <h3>? ?? 自紫云詔安緯公房狀元黃思永認祖歸宗后,紫云黃氏遂改稱為“五安黃氏”,其后紫云宗賢傳有會親詩一首:“五安五子炳千秋,知是開元共一流。欲識紫云真道脈,源頭始祖在泉州。”</h3></br><h3>泉州紫云黃氏(五安)總譜編委會<br></br></h3></br><h3>雄勇/整理 ? ? ? ? ? ? ?? 編輯/佳炎<br></br></h3></br><h3>長按二維碼關注紫云黃氏宗親網公眾號</h3></br><h3> <h3>投稿郵箱:331510587@qq.com<br></br></h3></br><h3>(投稿請注明姓名、地址、電話及其他聲明)</h3></br><h3>長按或掃一掃二維碼聯系紫云黃氏(五安)總譜編委會</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64pYqLdCnz8Pvadf9sA4tA"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绥棱县|
安溪县|
石嘴山市|
夏邑县|
肇庆市|
饶河县|
宜兰县|
湘乡市|
嘉义市|
顺平县|
鄂州市|
湘西|
壤塘县|
砀山县|
宾川县|
文安县|
望奎县|
缙云县|
青岛市|
南雄市|
称多县|
若羌县|
昌江|
五家渠市|
襄汾县|
吉林省|
阿克陶县|
开远市|
泸水县|
灵宝市|
郴州市|
安化县|
常山县|
闸北区|
皮山县|
绵阳市|
武汉市|
临邑县|
双鸭山市|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