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9 年11月3日星期天,秋高氣爽,陽光普照。前不久遵義市自然資源局公示 了《遵義印記—老城保護整治專項規(guī)劃》 ,其目的應(yīng)該是征求各方意見建議。此事引市民熱議,也有政協(xié)委員在思考,認(rèn)為既有文化又有風(fēng)景的“碧云峰”應(yīng)納入其中,于是約了幾位朋友徒步碧云峰考察。大家相約在紅花崗區(qū)南關(guān)辦事處南門村村委會集中。</p> <p class="ql-block">南門村辦公室剛遷新居,在官井隧道斜對門。村里知道碧云峰是個文化品牌,所以在新辦公樓對面的石壁上赫然寫上“碧云峰”幾個金色大字。他們知道,今遵義老城的“碧云路”就這樣來的。</p> <p class="ql-block">在村委會主任袁永碧、副書記謝德強帶領(lǐng)下,我們從官井隧道頂上的小路向碧云峰山麓進發(f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碧云峰,遵義著名景點和戰(zhàn)略要地。《遵義府志》說:碧云峰“在城西十里,四峰并峙,中一峰迥出,色碧如云,碧泉在麓,其水澄碧。” 遵義沙灘文化代表人物莫友芝的詩《登碧云峰二首》,其中有“百年亭榭管云山”之句,可能是說,山上原來有亭子,刻有遵義清初進士李先立的?碧云峰記?。</p><p class="ql-block"><br></p> <h3>通過一小段峽谷地帶,右前方突然崛起一座嶄新的學(xué)校——遵義第十一中學(xué)官井校區(qū)。這里隔老城不遠,還幽靜,是個讀書的好地方。</h3> <p class="ql-block">緊接著經(jīng)過一小村落“白巖溝組”,已實施移民搬遷,人去樓空,一片寂靜。</p> <h3>由此村盡頭左拐上山就進入林區(qū)了。</h3> <p class="ql-block">滿山遍野的松樹,清幽秀美。正如莫友芝先生在他的《移居八首》中描寫的那樣:“蒼蒼松林間…”</p><p class="ql-block">1838年,遵義知府平翰創(chuàng)設(shè)志局,聘鄭珍主纂《遵義府志》,莫友芝27歲受鄭珍之邀輔佐一同編纂。志局設(shè)在老城府署內(nèi)“來青閣”,鄭、莫下榻“聽鶯軒”,開始繁雜的資料收集編纂工作。二人殫精竭慮,窮搜博討,歷時三年完成80余萬言巨著。此志資料翔實,考訂精審,是我國八千余部地方志中的一流作品,被梁啟超稱為”府志中第一”。當(dāng)府志即將完成之際,莫友芝父母雙親相繼離世。其后因生活所迫莫友芝一家人從老城府學(xué)的官屋移居碧云峰麓,并把書室題額為“影山草堂”。</p> <p class="ql-block">莫友芝先生《登碧云峰二首》。</p><p class="ql-block">在清代詩歌史上出現(xiàn)的宋詩派影響極大,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貴州的鄭珍和莫友芝,并稱“鄭莫”。所以國學(xué)大師、著名古典文學(xué)研究專家錢仲聯(lián)先生在《論近代詩四十家》中說:“清詩三百年,王氣在夜郎。”莫友芝的詩集有《郘亭詩鈔》6卷,共410首。</p> <p class="ql-block">今人龍先緒等箋注的《郘亭詩鈔》。</p> <p class="ql-block">遠方鐵塔處,即是碧云峰山麓主峰——碧云峰,海拔1200米。</p> <p class="ql-block">碧云峰下留個影。</p><p class="ql-block">一路上,袁主任侃侃而談,對區(qū)域內(nèi)及附近的文化點如數(shù)家珍,如官井、南泉寺、紅花崗紅軍戰(zhàn)斗遺址、浙大師生墓地等等。她就是南門村本地人,勤奮好學(xué),積極作為,對工作充滿激情和信心。她記性好,把小時候聽到的紅軍故事擺給我們聽,說紅軍進遵義城打土豪時,她母親還是六七歲的小姑娘,紅軍把柏輝章家東西分給窮人,他母親去看熱鬧,紅軍分給她一個陶瓷馬,高興得不得了,急急忙忙抱回家,半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陶瓷馬全碎了,哭了好半天呢。她還說,今后南門村的紅色旅游開展起來,她都可以擔(dān)任解說跟游客們講紅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紅色文化教育,參觀遵義會議會址了解史實,還應(yīng)該帶團隊到老鴉山戰(zhàn)斗遺址實地考察,路程不遠,不會太辛苦,又增加實感,還增加了在遵停留時間。不然穿著紅軍服裝的團隊只會在遵義老城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給人不太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在主峰下面有兩丘水田,袁主任說以前這地兒叫”養(yǎng)口田”,后來被人們說成了”兩塊田”。</p> <p class="ql-block">山上水源充足,水草豐美,有幾處魚塘在經(jīng)營,據(jù)說這里的魚品質(zhì)佳,好吃。</p> <p class="ql-block">在碧云峰山腰有戶人家為搞生產(chǎn),暫且留在這里,我們向他們詢問,有沒有見到過石碑或老房子屋基什么的,他們都不知道,只是說在碧云峰上以前有用土墻和茅草蓋的一個廟子,現(xiàn)也坍塌,無人燒香了。</p> <p class="ql-block">關(guān)于莫友芝的影山草堂和碧云峰記碑,我們在山上沒有考察到相關(guān)情況。我們馬上打電話請教研究遵義沙灘文化的著名學(xué)者黃萬機老師,他說,據(jù)他研究考證,莫友芝住所應(yīng)在碧云山麓下有田壩,且靠紅花崗的一面。于是我們商定,查閱一些資料后我們再來調(diào)查。</p> <p class="ql-block">黃萬機先生著作。他還著有鄭珍、莫友芝、黎庶昌三位沙灘文化代表人物的評傳。</p> <p class="ql-block">山頂上有一棟以前農(nóng)場的房子雖已破敗不堪,但以前的款式,又紅磚砌成,加之有兩棵高大的梧桐樹映襯,給人以"三線"建筑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山上森林植被好,這幾天一會兒太陽一會兒雨的,不少人上山采蘑菇,大多女性,女人就是勤勞啊!</p> <p class="ql-block">她們采的大多是松菌,極鮮美的山珍。</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有一條岔路是去到紅軍老鴉山戰(zhàn)斗遺址的,碧云峰緊挨著的山頭就是老鴉山,步行十多分鐘就到。不僅如此,據(jù)史料記載1861年石達開圍攻遵義城,站在碧云峰上指揮戰(zhàn)斗。還有莫友芝的《登碧云峰二首》中的有詩句”八道旌旗殘壁壘”,是不是說中碧云峰上有平播戰(zhàn)爭留下的遺跡呢,這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這么些軍事事件在這里發(fā)生絕非偶然,碧云峰是遵義城西南一制高點,山峰挨忠莊一側(cè),地形險要,是遵義城區(qū)的一道屏障,也是一處前沿陣地,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紅花崗區(qū)政府2018年所立“老鴉山紅軍戰(zhàn)斗遺址”碑,省級文保。立碑處在一山埡口,是南門村和忠莊勤樂村交界處。</p> <p class="ql-block">考察下山路上,大家熱議,認(rèn)為碧云峰山麓就在老城近郊,是城南的一座森林公園,又是紅軍戰(zhàn)斗遺址和先賢莫友芝生活創(chuàng)作的地方,是遵義的歷史印記,是遵義城市歷史脈絡(luò)的一部分,此次老城的文化提升建設(shè)應(yīng)該將此山麓納入其中統(tǒng)一規(guī)劃建設(sh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湖州市|
阜阳市|
绥江县|
自治县|
霍州市|
昌乐县|
文昌市|
萨迦县|
教育|
忻州市|
苗栗市|
昌乐县|
遂平县|
南岸区|
凤阳县|
平阴县|
章丘市|
广平县|
长宁区|
金山区|
景东|
花莲市|
板桥市|
扶风县|
和政县|
兴海县|
开阳县|
枣阳市|
古田县|
集贤县|
马边|
碌曲县|
上犹县|
洱源县|
郁南县|
濮阳县|
海林市|
河源市|
长兴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