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2日上午,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黨黨總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在人文學院黨總支佟曉杰書記和人文學院楊波院長的組織下,黨員教師、學生及郭明義愛心團隊魯美陸國斌分隊的成員前往建昌縣賀杖子鄉小三清山村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參觀“遼西第一武工隊”、“遼西第一扶貧村”,追尋紅色記憶。</h3> <h3> 在人文學院美術史黨支部書記陸國斌同志的帶領下,全體人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建昌縣賀杖子鄉大廟溝村一一認真參觀了“凌青綏革命根據地”,“革命英雄潘凱和于海生烈士”,以及“抗日傳奇英雄馬冀同志”等生前參加革命工作地,深情緬懷革命先烈。</h3> <h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h3> <h3> </h3><h3></h3> <h3> 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h3> <h3> 新時代鄉村振興及此次活動的策劃人,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陸國斌老師指出:</h3><h3> 紅色文化遺產肩負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以紅色軍事文化遺產為核心區域,將紅色旅游、扶貧開發、文化熏陶、生態休閑等結合起來,整合教育資源,發揮旅游優勢。</h3> <h3> 建昌縣賀杖子鄉黨委書記于暢同志主持活動。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寫生實踐基地落戶大廟溝。</h3> <h3>遼寧省委辦公廳駐建昌縣委副書記一一武躍進同志</h3> <h3>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楊波同志</h3> <h3> 楊波院長在講話中指出: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時刻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文化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為高校培育和傳承紅色文化基因,弘揚優秀的革命文化傳統,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地方與高校黨建聯合,共同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藍圖。</h3> <h3>駐村第一書記陳準同志</h3> <h3>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楊波院長及黨總支佟曉潔書記共同出席人文學院寫生實踐基地揭牌儀式。</h3> <h3>作為一所具有光榮傳統歷史的革命院校,開展保護紅色文化遺產行動計劃,走出一條符合人文學院情懷的紅色文化傳承之路。</h3> <h3>在駐村第一書記陳準同志的帶領和解說下,全體人員還詳細了解了“遼西第一武工隊”的背景、經過、意義,切身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與崇高精神,使大家接受了一次革命教育洗禮。大家紛紛表示,要時刻發揮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以時不我待的豪情,扎實工作,服務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的榜樣力量。</h3> <h3>遼寧省文化旅游廳下派賀杖子鄉第一副書記劉鐵峰同志</h3> <h3> 人文學院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把學校紅色文化資源利用開發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做到紅色資源進課堂、紅色校史進教材、紅色文化進頭腦、紅色基因進靈魂,用學校革命斗爭的光榮歷史教育師生,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激勵師生,堅定理想信念,繼承革命事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域風茂</h3> <h3>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郭明義愛心團隊一一魯美陸國斌老師利用假期帶領大一油畫系及雕塑系的學生們扎根古村落,用畫筆傳遞著新時代紅色基因的熱血和激情,讓紅色魯藝種子,在遼西大地生根發芽,讓革命的圣火代代相傳。</h3> <h3> 可愛的孩子們穿梭于鄉間地頭,他們不僅僅是國家的棟梁,畫壇的璀璨明星,更是雷鋒班火炬的傳遞者,祝愿孩子們,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卢湾区|
哈巴河县|
潮州市|
甘孜|
从江县|
岑溪市|
宁蒗|
石柱|
柘城县|
海晏县|
定南县|
大竹县|
和田市|
滦南县|
顺平县|
达拉特旗|
当阳市|
凭祥市|
礼泉县|
鄯善县|
新乡县|
黄石市|
台南市|
岳普湖县|
延安市|
镇坪县|
酒泉市|
紫阳县|
武汉市|
侯马市|
黎城县|
北辰区|
滦南县|
铜梁县|
合江县|
德化县|
射洪县|
枝江市|
沙河市|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