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撰文、攝影:Chu Jianmei(禪悅花開)</font></h3> <h3>經常走出去,融入大自然,心靈才能真正有歸屬。</h3><h3><br></h3><h3>作為國土面積大洋洲No.1、世界No.6,澳大利亞大到讓希望悠閑自駕的人崩潰,若假期有限,想一次遍歷主要景點根本不可能。“十一”前后的大約兩周時間,我們勉強在位于東南部的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維多利亞州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其間還借助了兩次澳洲境內航班。即便這樣,也沒能將位于昆士蘭州北部沿海的大堡礁和凱恩斯納入,很是遺憾。</h3><h3><br>先上線路,再上途中拍攝的照片。</h3><h3><br>第一段自駕行程,由悉尼租車北上,經Port Macquarie、Byron Bay、黃金海岸,到達布里斯班。然后還車,從布里斯班飛墨爾本。</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段自駕行程,由墨爾本租車向西經吉朗上大洋洲路,之后從北邊內陸再次經吉朗回墨爾本。在墨爾本還車,搭飛機返悉尼。(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一樣,車是右舵,靠左行駛。)</font></h3> <p>辛辛苦苦兩周,只算得上是在澳洲東南沿海一帶溜了溜邊兒而已。</p><p><br>至于澳洲有什么吸引力,問我先生(以下簡稱“隊友”)三遍,他都會回答:“牛排”,但對我首先是袋鼠和考拉,然后是從未見過的鳥類、海洋生物、關于澳洲原住民的一切、當地的美食與風土人情,以及與北半球反季節的南半球春天的花花草草。雖然在澳洲白種人居多,但他們到達澳洲的歷史并不長,大規模應該是從英國將犯人流放至澳洲算起,也才兩百多年時間,所以我并不期待在悉尼、布里斯班、墨爾本這幾座有限的城市看到有西方文化特色的重量級歷史遺跡,那還不如去了解曾經生活在澳洲大陸上的雙門齒獸來得實際和有趣。</p><p><br>接下來,就按我們這次的行走路線看圖說話吧,途中見到的澳大利亞鳥類放在最后一部分。對每張圖片的注釋在圖的上方。</p><p><br>【悉尼】</p><p><br>說到悉尼,當之無愧的地標是悉尼歌劇院,隊友在網上“埋伏”了很久,終于等到洲際酒店頂層景觀房在我們到達的最后幾天前低價含雙早出手,這個房間在2019-2020跨年焰火當晚已飚至天價。好處是顯然的,可以在房間里俯視白色貝殼一樣的歌劇院房頂及右邊的出海口,甚至能看到遠處的Manly。歌劇院位于翠綠的悉尼皇家植物園邊緣,新南威爾士州的總督府則在植物園的一片綠色掩映中。</p> <h3><font color="#010101">向左望,穿過視野中一幢不能回避的公寓樓,便是船只進出的環形碼頭和海港大橋。瞬間就哪兒也不想去了,直接在房間里看風景好了。</font></h3> 白天看完,晚上繼續看。<br> <h3><font color="#010101">在望遠鏡和長焦鏡頭里把歌劇院拉近了看,這個角度的歌劇院在網上很難找到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天還是不舍得離開房間窗口,只想把兩晚的房價都看回來,哈哈。</font></h3> <p>因為在房間看風景的把戲占用了太多時間,嚴重影響了我們在悉尼的活動半徑。好在聽半個家在悉尼的李同學講,悉尼的主要景點就在我們下榻的酒店附近,所以并不著急。</p><p><br>酒店外,法國梧桐讓Macquarie街春意盎然。</p> <h3><font color="#010101">Macquarie街的另一邊就是悉尼皇家植物園。清早外出,呼吸新鮮的空氣,逛每個城市的植物園是我非常喜歡的節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周邊的總督府、美術館,也統統不放過。幸運的是當天上午11:30參觀總督府,遇到新上任不久的新南威爾士州總督Margaret Beazley閣下回府,又穿家居服走出房間和我們一行十幾名臨時組隊的游客熱情攀談。見到我和隊友兩個中國面孔,她高興地說自己才去過中國廣東。這位總督很健談,個子不高,和藹可親。離開府邸在門口取我寄存的相機包時,一同參觀的兩名游客都還在興奮地跟存包處的工作人員訴說我們見到她的情形,工作人員滿臉艷羨,他們也不常見到自己的老大,更別提還聊了那么久。府邸內不能拍照,從網上扒一張總督的照片重溫一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可能因為看得太過匆忙,內部展品沒有像希臘國立考古博物館宙斯青銅像和阿伽門農面具那樣亮瞎我眼的,幾幅畢加索的作品,我又實在欣賞不來,死活上不了那個抽象的頻道,偶爾上去也覺不出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用華為手機拍夜景和慢門糖水片成了我一年多以來一用再用的庸俗伎倆。所謂夜景,不能真在夜里拍,那時的天空太黑,片子并不好看。夜景一定要在黃昏天剛要黑的時候拍才好,天空是深邃的藍。比如下面這個角度的歌劇院在網上容易找到,但在這個顏色的天空背景下就不一定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環形碼頭。這個顏色的天空最多保持15分鐘吧,之前太亮,之后太黑。沒錯,上面的歌劇院和下面的環形碼頭耗費了我兩個寶貴的黃昏!距離遠,我不能在15分鐘之內從這個點速移到另個點。旅行片很多時候難以講究光線,因為時間不允許。一定要拍出光線效果的,就要算計好優先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三天清早,從Macquarie夫人的石椅那兒慢門歌劇院和海港大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Macquarie這個詞出現很頻繁,是為了紀念1810-1821年間的新南威爾士州總督Lachlan Macquarie及他的夫人。這位總督在任期間,將澳大利亞從流放犯人的殖民地變成了吸引自由移民之地,傳說被釋放的犯人就地取材,用砂巖為他的夫人鑿了這座休息用的石椅,Macquarie夫人坐在這里繪畫寫生,等待去英國述職的丈夫歸來。</font></h3> <p><br></p><p>【麥覺理港/Port Macquarie】</p><p><br>從悉尼出發北上,目標布里斯班,沿途經過一些希望拜訪的景點,首先便是考拉醫院。沒想到在澳洲見到的第一批考拉都是醫院里的小病號。長期“住院”的小病號們有自己的圈舍,圈舍前是“個人履歷”,比如這只被取名為Zenani的小可愛。</p> <h3><font color="#010101">Zenani經歷過一次火災,爪子永久性受損,不能爬樹,這對于在桉樹上生活的考拉來說是致命的。因為不能再在野外生存,Zenani長居考拉醫院,有自己的情況介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考拉醫院靠志愿者維持運轉,有專門的考拉救護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志愿者們做了簡單的文創品在門口販賣,一只巨大的受傷考拉玩偶抱著同樣受傷的寶寶坐在輪椅上,向過往游客提醒這里的考拉所經歷的痛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游客們則專心了解對考拉病號們的救助情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ort Macquarie小鎮有不少形狀相同,顏色和花紋各異的考拉雕塑,考拉醫院里也有幾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Port Macquarie,另一個計劃中的行程是海洋土地雨林中心,在那里可以了解當地植被,印象最深的是一種樹(看起來像榕樹)附著在別的樹上生存的樹木間的寄生和絞殺現象。篇幅所限,不能詳述。雨林很濃密,小林鳥很多,如果有時間,可以多停留,慢慢觀鳥。人工棧道讓行走便捷了不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為在棧道上,棧道下一米多長的大蜥蜴也不覺得恐怖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Port Macquarie的真正驚喜是游計劃外的Tacking Point燈塔。或許還在座頭鯨的遷徙季節,站在燈塔附近,不必出海,就可以見到近處游過的海豚群和遠處“散落”的座頭鯨。只要看到海面向上高高濺起的白色水花,拿望遠鏡仔細一看,基本就是鯨魚無疑。又慶幸我手持拍鳥利器,鳥人用400mm長焦鏡頭記錄碩大的座頭鯨,即便遠,也是小事一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據說在惡劣的天氣里,座頭鯨要靠用越出海面拍打大海的聲音與遠處的同伴保持聯系。一對遷徙中的座頭鯨母子,媽媽正在訓練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跳躍和背擊海面。她身體兩側的鰭幾乎趕上小座頭鯨的體長。只是媽媽一直沒冒頭,否則更加震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座頭鯨橫著身軀拍了下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酒店的水果早餐,外面是出海口,我在樓上房間的陽臺上甚至望見了一條游進海灣里的海豚,離岸很近。</font></h3> <h3><br></h3><h3>【拜倫灣/Byron Bay】</h3><h3><br>在拜倫灣停留一晚,出于考慮到拜倫角是澳洲大陸的最東端,看澳洲最早的日出不失為有趣。然而一早到達拜倫角燈塔時飄著小雨,天空是這樣的。</h3> <h3><font color="#010101">太陽只從云縫中露出一條細線,就再也看不見啦。不過這種遺憾遠遠趕不上那年千里迢迢飛到加拿大黃刀鎮,只見到兩分鐘弱弱的極光閃爍來得郁悶。旅途匆匆,不留足夠多的時間,遺憾時不常都會出現,就像生活,不可能天天有驚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時候,計劃外的節目再一次為旅途增光添彩。我們決定去附近的拜倫農場吃午餐,順便見識一下澳洲的鄉村。一幅典型的田園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農場里的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農場里的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農場里的一只公雞和“歸順”他的母雞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農場里的牛。請原諒我對動物們的喜愛讓這貼過于冗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右邊墨綠色的是夏威夷果果樹,Macadamia,其實應該稱為澳洲堅果更合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夏威夷果,噢不,澳洲堅果果樹開的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行至中午,隊友一如既往點他喜歡的肋眼牛排,我點瓜瓜草草,無論葷素,都產自這個農場,盤中的蘿卜秧子新鮮帶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農場洗手間的唯一標志。我把兩張圖拼在一起,請自行區分“男”和“女”,千萬不要眼花。聽說咱們有用“乾”與“坤”二字區分男女洗手間的,那就更拽了。</font></h3> <p><br></p><p>【黃金海岸】</p><p><br>黃金海岸的住處也能看到海,站在陽臺上,眼前的景色沒有什么特別,但注意遠處松樹尖那邊的海。</p> <h3><font color="#010101">早晨,在松樹尖那邊的海里,用雙筒望遠鏡看過去,有鯨魚!尾巴被我站在陽臺上就拍到了!拍鳥人的福利啊!旅行被望遠鏡和長焦加持,歐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其實我對黃金海岸沒有預期,真實的黃金海岸仿佛也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或許是綿延的海岸沙灘很長很棒,所以叫黃金海岸吧。可惜我不喜歡水上活動——早些年在三亞乘船出海,發現自己是暈海浪的。只好百般無趣地看別人玩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沖浪學習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沙灘很溫柔,海浪也很溫柔,根本等不到人在大浪里鉆的畫面,真是初級沖浪的好地方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沙灘對狗狗們似乎也是溫柔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走向延伸進大海的這座小燈塔,去回望黃金海岸有什么不一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海浪似乎不需要慢門就有牛奶效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再到對面沙灘上走一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說實話如果再不去旁邊的海洋公園,真是沒啥可玩,對登Q1高樓看全景也打不起精神,干脆去南邊的伯利角國家公園爬山吧,或許能見到某種八色鶇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鶇鶇沒見到,下山時已是黃昏,黃金海岸被夕陽撒上金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夜幕降臨后,又被燈光鍍上一層金色,風吹海浪滔滔,該是我想象中的黃金海岸了。</font></h3> <p><br></p><p>【可倫賓/Currumbin野生動物保護區、龍柏/Lone Pine考拉保護區】</p><p><br>Currumbin野生動物保護區在黃金海岸向布里斯班的路上,Lone Pine考拉保護區在布里斯班的西邊,這兩個地方我們分兩天去的,寫在一起,是因為兩邊具有相似性,又都屬于昆士蘭州。據說昆士蘭州是澳洲唯一法律上允許抱考拉的州,兩處都有抱考拉照相的節目,也有袋鼠和鴯鹋可以親密接觸。</p><p><br>先發一組與澳洲特有種動物們的合影吧,讓我這人面動物心(注意不是“人面獸心”)過足了癮。</p> <h3><font color="#010101">和考拉醫院的考拉不同,這里的考拉身體都很健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顏值擔當們輪流被抱下架子接見我們這些世界各地慕名前來的死忠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袋鼠和鴯鹋們更是成群結隊,和人類朋友共處同一個空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鴯鹋憨憨的,很溫和,千萬不要把它們和澳洲另一種平胸總目的鳥類鶴鴕搞混,鶴鴕很兇,若在野外見到鶴鴕,能離多遠就離多遠。這是鴯鹋,記住它的樣子,要和鶴鴕作區分。以往因為鴯鹋顏值不高,偶爾在動物園里遇到,我都不會多看兩眼,這次感受過它們有多親善,開始喜歡鴯鹋了。“我很丑,但是我很溫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又經與工作人員確認,證實我的猜測,這種袋鼠,泛紅色是公的,泛灰色是母的,無論個頭大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袋鼠媽媽裝著寶寶也能跳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而袋鼠哥哥的蛋蛋也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太像冬天女生毛線帽上的絨球了,哈哈哈。蛋蛋左邊細的是后腿,右邊粗的是結實的尾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再次注意到袋鼠哥哥的蛋蛋是在機場商店,它們被人類堂而皇之地做成了開瓶器的把手和鑰匙鏈兒的吊墜擺在商品架上。(Ouch!!!)</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話說回來,牧羊犬表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訓鳥表演。啊啊啊~~~ 為什么不是在野外見到它,否則將是我的一筆重要加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號稱澳洲陸地上最大的肉食性哺乳類,你猜有多大?Dingo,澳洲野犬。看外形,我還以為是某村口的阿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Lone Pine考拉保護區靜園前,袋鼠們似乎要開飯了,突然從我們身邊成群跳過,集中到遠處的鐵門附近,一模一樣探身等待的樣子十分有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對了,Currumbin野生動物保護區有澳洲土著文化表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可惜去晚了,不知前面有沒有扔回力鏢的表演,很是好奇古老的回力鏢是怎么飛來飛去的。</font></h3> <p><br></p><p>【布里斯班】</p><p><br>布里斯班是座非常美妙的城市,布里斯班河曲曲彎彎穿城而過,可惜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體會。到達布里斯班的當天,正趕上每年為期一個月的布里斯班節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熱鬧的一天,下午有飛行表演,晚上有焰火表演。看到一架平衡翼飛機貼著樓宇飛行時,我們并未意識到那是飛行表演,驚呼怎么飛得這么近。后來才知道是C-17A運輸機在炫技。(下圖中間最左來自網絡,中間最右是機靈的隊友瞬間搶拍的)</p> <h3><font color="#010101">布里斯班也有很棒的植物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逛植物園的時候,頭頂總有飛機咆哮,但速度極其快,飛了好幾個來回,一遍遍把植物園棲息的鳥驚起,加上遠遠近近樹枝遮擋,無奈就是看不見,只在一個瞬間瞥到一條黑線從樹梢上方一閃而過,我甚至感覺到了飛行員強大又洋洋得意的內心。后來從網上信息得知,當時正在表演的是EA-18G電子戰機,外號“咆哮者”,怪不得聲音大,時速1.8馬赫,也就是1.8倍音速,1秒鐘600多米,怪不得總也找不到。只拍到夕陽下這群被咆哮聲驚起的澳洲白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僅次于EA-18G,植物園的天空中同樣神氣活現的還有小紅狐蝠,翼展一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綠地中隨處可見的蜥蜴也是澳洲的一大特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而春天的花朵,無論草本還是木本,都是我所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袋鼠角,站在南岸看北岸,但袋鼠角并沒有袋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雖然袋鼠角沒有袋鼠,晚上覓食的路上,看到了這座酷酷的袋鼠哥哥雕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茄子做得很好吃。隊友又在對面切一份肋眼牛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南瓜做的甜食也很好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為在布里斯班要用積分換酒店,沒再講究視野。窗外那座教堂應該是個景點,但已無心關注。又是新的一天,該準備從布里斯班乘飛機飛墨爾本了。</font></h3> <p><br></p><p>【墨爾本】</p><p><br>墨爾本也有一條美麗的河流穿過,那就是蜿蜒的亞拉河。墨爾本的Langham酒店位于亞拉河畔,對著老火車站和聯邦廣場等等眾多景點。隊友又整了個可以呆在里面望著窗外發呆、從清晨到黃昏、整天都不想出門、只想看回房價的房間。對了,有天我在窗外聯邦廣場那兒竟然遇到了同事小謝全家也在墨爾本旅游。世界好小,國人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p> <p>盡管窗口風景如畫,有兩個地方我一定要去:墨爾本皇家植物園和墨爾本博物館。</p><p><br>10月初是南半球的春天,植物園里春暖花開,一片欣欣向榮。<br></p> <h3><font color="#010101">墨爾本博物館對面是墨爾本皇家展覽館,草坪上也開滿了鮮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隊友按家住悉尼的賈同學的指引,去買據說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牛角包和最好喝的咖啡去了,我獨自鉆進墨爾本博物館,準備仔仔細細了解澳洲土著人民的血淚史。</font></h3> <p>關于澳洲土著在白人到達后的遭遇,特別是1910-1970年之間“白化”澳洲土著,網上有很多介紹,墨爾本博物館里有這方面大量的圖片、實物、音頻、視頻資料,我聽了、看了很多,挺難過,不再細述,那是一個民族的悲哀。有部名為《末路小狂花》的電影,便改編自那個時代的真人真事。</p><p><br>澳洲土著展區外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圖案,創作題材幾乎都來自大自然。</p> <h3><font color="#010101">土著人做的動物形狀的工藝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用漂亮的鳥羽制作的花朵。</font></h3> <p>但不要誤以為這里僅僅介紹澳洲土著,墨爾本博物館是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館,藏品豐富,內容繁多,涉及面非常廣,只是時間太短,看不過來。強烈推薦。</p><p><br>用袋鼠標本和鴯鹋標本制作的澳大利亞國徽圖案。</p> <h3><font color="#010101">我不能不停地逛博物館,執著于美食的隊友總是要花大把時間找好吃的、吃好吃的,只好和他盡量保持同步。墨爾本博物館,我還沒看夠 ......</font></h3> <p><br></p><p>【錫蘭/Serendip保護區】</p><p><br>因為在新西蘭奧瑪魯看過小企鵝,這次我們沒有從墨爾本向東出發去看澳洲的小企鵝,而是直接向西,經吉朗上大洋路。途中經過錫蘭保護區。</p><p><br>錫蘭保護區由剛在墨爾本留學歸國的鳥友張同學推薦,他還為我們接下去尋找野生考拉、野生袋鼠甚至野生鴨嘴獸提了很多好建議。錫蘭保護區有不少澳洲本地物種,小小的鳥園里集中了一些美麗的鳥類。這里同時也是觀野生鳥類的好地方。從大洋路返程的時候,我們二次造訪錫蘭,可惜當時太晚,關門了。</p> <h3><font color="#010101">萌萌的哥兒倆警惕地看著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算是偷窺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澳洲的袋鼠科動物有很多種,這種毛色深、個頭小的黑尾袋鼠是袋鼠科的一種Wallaby,還算不上Kangaroo,她似乎是在吃木頭。上面兩張里面才是地地道道的Kangaroo。我隱約感覺到了區分柳鶯時的焦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斑尾袋鼬(Spotted-tailed Quoll)是澳洲眾多有袋動物中的一種,從悉尼北上的路上,曾見到路邊一只被汽車撞死的疑似斑尾袋鼬在車窗外一晃而過,當時我還驚訝澳洲該不會有梅花鹿吧?這是在錫蘭保護區由人工喂養的斑尾袋鼬,可惜相機曝光出了些問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設計合理的觀鳥屋。游人們幾乎都沒有望遠鏡,我把我的雙筒望遠鏡借給身邊停留的好幾撥人看,他們都興奮得不要不要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觀鳥屋的窗口望到開放的水域里有大群蓑頸白鹮(Strew-necked Ibis),有的正在交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封閉的鳥園里有很多漂亮奇特的鳥,人和鳥之間沒有隔離。以下是其中幾種。因為并非純野生,不能作為個人加新。一種蟆口鴟,感覺像茶色的,等了很久也不睜開眼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藍臉吸蜜鳥(Blue-faced Honeyeate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澳洲國王鸚鵡(King Parrot)</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個不認得。</font></h3> <p>除了封閉區域,錫蘭保護區的開放區域有不少野生鳥類,其中邂逅好幾只華麗細尾鷯鶯(Superb Fairy-wren)讓我欣喜若狂,圖片放到最后的“沿途鳥類”那部分吧。</p><p><br></p><p>(未完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阿克苏市|
民和|
九龙坡区|
微博|
峨眉山市|
航空|
高安市|
五峰|
夏河县|
内丘县|
卓资县|
怀远县|
湘阴县|
葵青区|
深水埗区|
永靖县|
临夏县|
天峨县|
玉林市|
茂名市|
随州市|
孟津县|
阜阳市|
阿拉善左旗|
保亭|
米泉市|
曲松县|
北碚区|
闽侯县|
太仆寺旗|
长白|
宁远县|
常山县|
农安县|
星座|
浪卡子县|
靖西县|
饶阳县|
文山县|
章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