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豆田無數老鴉飛,棗熟菰香稻子垂。”秋風漸涼,大雁南飛,樹上的葉子不斷變黃,田野里飄來一陣陣的稻香,看那一株株成熟的稻穗謙虛地彎著腰、低著頭,似乎在告訴我們:“又一個豐收的季節到了”。</h3> <h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周日,佛堂小學305班北極星中隊假日小隊的隊員們集合在平望村的一塊稻田里。六月里他們將一株株秧苗插在水田里,四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隊員們的個頭長高了,他們種的稻子也成熟了。今天隊員們要將這一株株金燦燦的稻子進行收割。<br></h3> <h3>“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縱橫萬畝連。”阡陌之上,是一片片金黃的稻田,漸漸走近,迎面而來的是一陣陣撲鼻的稻香。縱橫交錯間,是譜寫著人類的智慧和勤勞的篇章。隊員們不僅被這一片片的金黃所迷戀,更為自己的辛勞結晶而自豪。</h3> <h3>“鵝湖山下稻粱肥,家家扶得醉人歸。”看著眼前一株株豐滿的稻穗,在收割前,隊員們舉行了一場“尋找最牛稻穗”的趣味活動。比一比誰的眼力好,誰能找到稻穗最多的一株水稻。</h3> <h3>隨著裁判的哨聲一聲令下,隊員迅速沖向稻田邊。</h3> <h3>看看這一株,看看那一株,總覺得一株更比一株多。</h3> <h3>選好稻穗,隊員開始檢驗自己的“戰斗”成果。一旁的家長們也加入了“裁判大軍”中,幫隊員一起數稻穗。</h3> <h3>比賽最終結果由稻穗最多的前三名隊員獲獎,拿到獎品的隊員們開心極了。</h3> <h3>“收割不閑手,垅畝無空阡。”<br>接著隊員們被分成了兩隊,“春種隊”和“秋收隊”。因為他們要在下面的收割活動中比一比誰割得多、割得好。</h3> <h3>隊員們戴上手套,拿起鐮刀,學者農民伯伯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收割起來。隊員們雖然一個個忙地滿頭大汗,可卻不亦樂乎。</h3> <h3>“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隊員們今天不僅學會了割稻子,還學會了打稻谷。</h3> <h3>瞧他們把一把把稻子放到打谷機里,腳踩著打谷機,打谷機的另一邊“吐”出了一顆顆谷子。他們覺得又神奇又有趣。</h3> <h3>看著兩筐“勢均力敵”的戰果,一時難分伯仲。“春種隊”和“秋收隊”只好打個平手。</h3> <h3>“舊時茅店社林邊,稻花香里說豐年。”農耕從上萬年前開始,古人為了記錄農耕,流傳下來成千上萬篇詩詞歌賦。隊員們在結束農忙之后,交流起了關于秋收的詩詞。“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一句句傳誦千年的詩句信手拈來。</h3> <h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只有付出,才有收獲。這是在上萬年的農耕文化中汲取的訓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隊員們在參加了此次秋收活動后,不禁感慨道“農民伯伯真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糧食”。即使在機械化的現代,糧食從來都是來之不易。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里,還有人在為糧食發愁。秋實收割之后,也并不是生命的終止。來年的春華,還等著我們去創造!<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铁力市|
凭祥市|
启东市|
永顺县|
广平县|
东明县|
军事|
习水县|
康平县|
象山县|
龙山县|
蓬安县|
营山县|
阆中市|
成都市|
浑源县|
诏安县|
中山市|
达孜县|
育儿|
富锦市|
原平市|
蚌埠市|
古蔺县|
蓝田县|
特克斯县|
彰化市|
原平市|
奇台县|
喀喇|
榆社县|
交口县|
湛江市|
高州市|
桦南县|
会宁县|
宁城县|
达孜县|
浦江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