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曲阜師范學院大門</p> <h3>___側記:一場橫跨53年的班級畢業(yè)典禮</h3><h3>?。r光帶走了我們的青春,<br></h3><h3> 卻留下難忘的從前。</h3><h3> …………</h3> <h3>現(xiàn)在的曲阜師范大學</h3> <h3>??!歲月改變了我們的容顏,</h3><h3> 卻改變不了那份深深的懷念。</h3><h3> 打開遙遠記憶的閘門,</h3><h3> 如煙的往事一幕幕浮現(xiàn)在眼前。</h3><h3> …………</h3> <h3>我們的母校:</h3><h3>原曲阜師范學院附中</h3><h3>___現(xiàn)在的曲阜師范大學附中</h3> <h3>附中原一九六六屆高三.一班花名冊暨現(xiàn)通訊錄</h3> <h3>分別在青春年華</h3><h3>團聚在母校校園</h3> <h3>盼望已久的聚會!</h3> <h3>五十三年后的班級師生重聚會,</h3><h3>分別太久太久,終于又團聚在母校校園!</h3><h3>前排左起:</h3><h3>朱庭菊、車洪雯、馮慶蓮,田老師、張老師、畢啟成、荀秀榮、靳名香、徐呈元。</h3><h3>中排:</h3><h3>馬守安、徐繼生、蘇憲舉、朱寧順、郝進、朱宜良、華延文、王新玉</h3><h3>后排:</h3><h3>曹繼才、馬鴻章、林家德、張開福、邢慶田、吳兆相、張顯雙</h3> <h3>終于又見到了當年的班主任老師!年己八旬的當年的老班主任張憲魁老師,田永秀老師夫婦,不辭辛苦,專程從濟南趕來。</h3> <h3>老師一下車,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當年的學生。</h3> <h3>待師如母!</h3> <h3>親密無間!</h3> <h3>先和老師合個影!</h3><h3>左起:車洪雯、田永秀老師、馮慶蓮、曹繼才、張憲魁老師、華延文、張開福、張顯雙</h3> <h3>讓拍照者也補拍一個。</h3><h3>左起:張顯雙、田老師、老班主任張老師、畢啟成</h3> <h3>為從省城風塵樸樸趕來的原班主任張憲魁老師接風洗塵!</h3> <h3>敬完了班主任老師,接著再敬師母。</h3> <h3>為老同學們聚會圓滿成功,而辛勤工作的幕后人!</h3><h3>左起:畢啟成顏景敏夫婦、張顯雙、張開福、車洪雯.</h3> <h3>你從北京趕來,他從濟南趕來,他從兗州、從濟寧、從鄒城、從嘉祥、從梁山……趕來,趕來了,我們的老同學,我們當年的同窗兄弟姐妹……!</h3> <h3>我們歷經(jīng)歷史的跋涉,今天終于又匯聚在母校的懷抱里!</h3> <h3>匯聚在班主任老師身旁。</h3> <h3>你扶老師,我扶師母。</h3> <h3>這不是馬鴻章嗎?</h3> <h3>老師您好!</h3> <h3>師生倘徉在離別已久的母校校園,</h3><h3>仿佛時光又回到我們的從前,……</h3> <h3>在聚會橫幅下和老師合個影。</h3> <h3>久別重逢,笑得多燦爛。</h3> <h3>老同學們合個影,</h3><h3>左起:荀秀榮、畢啟成、靳名香、朱寧順、徐繼生。</h3> <h3>比比看誰更年輕一點</h3><h3>左起:華延文、張顯雙、邢慶田、曹繼才</h3> <h3>徐呈元、王新玉、與郝進老同學在聚會宴會廳合影。</h3> <h3>右起:邢慶田、朱寧順、靳名香、馮慶蓮與曹繼才夫婦</h3> <h3>為從北京趕來的華延文老同學先接個風,洗個塵。</h3><h3>左起:畢啟成、華延文、張開福.</h3> <h3>曲阜師大附中一九六六屆高三、一班,班主任張憲魁老師</h3> <h3>在我們每位同學身上,都曾傾注過班主任老師的殷殷心血,……。</h3><h3>任憑歲月流逝,世事滄桑,他把滿腔的愛都奉獻給了莘幸學子,奉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yè)!</h3> <h3>相伴一生,比翼教壇的師母-----附中老教師,田永秀老師</h3> <h3>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h3><h3>那是一個:學雷鋒,學大寨,紅旗渠,史詩東方紅,原子彈爆炸,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文化大革命……一個高潮和運動疊起的年代。</h3><h3>而這些,無不在青年學子身上打下深深的時代烙印。</h3> <h3>張顯雙</h3> <h3>畢啟成</h3> <h3>曹繼才</h3> <h3>張開福</h3> <h3>蘇憲舉</h3> <h3>郝進</h3> <h3>王新玉</h3> <h3>比親如一家還親的,是真正一家親的朱寧順老同學、靳名香老同學夫婦</h3> <h3>馬守安</h3> <h3>荀秀榮</h3> <h3>馮慶蓮</h3> <h3>徐呈元</h3> <h3>朱宜良</h3> <h3>馬鴻章</h3> <h3>吳兆相</h3> <h3>車洪雯</h3> <h3>林家德</h3> <h3>朱庭菊</h3> <h3>邢慶田</h3> <h3>徐繼生</h3> <h3>華延文</h3> <h3>"同學深情,難以忘懷,萬語千言,深情祝福。"</h3><h3>這是遠在新疆的高壽明同學,為聚會發(fā)來的滿滿祝福。</h3><h3>上圖為高壽明、林家德倆同學一九六六年春節(jié)時合影及高壽明同學近照。</h3><h3> 翩翩少年今何在?</h3><h3> 已化白發(fā)不老松!</h3><h3> 丹心依舊風華在,</h3><h3> 一生同學一世情!</h3> <h3>永新錫偉倆同學</h3><h3>摯愛一生誠可敬</h3><h3>比翼教壇育新人</h3><h3>甘苦與共是真情</h3> <h3>老同學聚會慶典即將開始。地點:附中學校辦公樓小會議室。儀程:1.母校領導致辭2.老同學代表講話3.每個老同學個人情況簡要自我介紹4.班主任老師講話5.母校向老校友贈送校史、?;眨焕闲S严蚰感<袄习嘀魅卫蠋熅传I賀幅。6聚會慶宴開始。之前,于附中辦公樓前先照聚會大合影。</h3> <h3>孟祥東副校長代表母校首先致辭講話。他對老校友時隔五十年,重返母校表示熱烈地歡迎,并熱情介紹了學校這些年的發(fā)展變化。老校友對母校的歷史巨變,光輝業(yè)績表示由衷的贊嘆和衷心的祝賀。</h3><h3>母校領導向每一位老校友贈送了附中校史與?;?!</h3><h3>會議中,22位老同學個人情況簡要自我介紹,概括了22部壯闊人生。每一位老同學,人生時光都沒有虛度。在家都是辛勤而優(yōu)秀的父母,在社會又都是共和國大廈的優(yōu)秀建設者,大家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以各自腳踏實地的努力,為祖國和人民做出了應有的寶貴貢獻?;厥淄?,我們奮斗了,我們努力了,我們問心無愧,我們沒有遺憾,我們向母校向老師,向祖國和人民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h3> <h3>還是在母校校園,一邊是已無法圓滿的,當年的青蔥學子,一邊是己八十歲高齡的當年老班主任。</h3><h3>當年純樸友愛、朝夕相處的同窗共讀,</h3><h3>當年三年高中學業(yè)期滿,又因"文革",被推遲兩年后的匆匆離校,</h3><h3>一切的一切仍是那么記憶猶新。</h3><h3>在這場橫跨五十三年,遲到的班級畢業(yè)典禮中,老班主任老師的肺腑之言,句句語重心長,動人心弦!</h3><h3>翟勝華,朱錫偉,徐葉成,孟凡文,趙廣起,來佑仁,韋洪田,孫明旭……,</h3><h3>在老師哽咽著,一個個點到已逝去的8位老同學的名字后,全體老同學沉痛地默默起立,為已逝去的老同學默哀一分鐘!</h3> <h3>仍像當年學生,在認真聽老師的親切教誨。</h3> <h3>向母校敬獻賀幅</h3> <h3>賀幅:</h3><h3>母校存念,您永遠在我心中!</h3><h3> 高三、一班聚會全體同學</h3> <h3>向班主任老師敬獻賀幅:</h3><h3> 老師,我們愛您!</h3><h3> 參加聚會全體學生</h3> <h3>感恩母校,感恩老師!沒有父母,哪來的兄弟姐妹,沒有母校,沒有老師,又哪來的新、老同學?飲水思源,就算今天已白發(fā)蒼蒼,我們也將母校難忘!師恩難忘!</h3> <h3>師生情景交融!</h3> <h3>歡慶師生久別重逢大團聚的宴會廳</h3> <h3>時光仿佛又回到我們的昨天</h3><h3>同學們意氣風發(fā)在校園</h3><h3>那時的你那時的我</h3><h3>青澀懵懂與青春相伴</h3><h3>相聚喜悅掛滿我們的笑臉</h3><h3>開心啊談笑風生像當年</h3><h3>此時的你此時的我</h3><h3>一杯杯酒再斟滿斟滿</h3><h3>干杯吧同學不醉不還</h3> <h3>歡聚的日子珍貴而甜蜜</h3><h3>此刻我們的話是說也說不完</h3><h3>同學情是一輩子的美好回憶</h3><h3>今生今世不會忘記</h3><h3>縱然歲月無情時過境遷</h3><h3>濃濃同學情燃燒在心間</h3><h3>干杯吧同學不醉不還</h3><h3>今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h3><h3>這份同學情永遠在心間</h3><h3>這份同學情永遠在心間</h3> <h3>當初的理想被歷史染紅</h3><h3>遠大志愿曾是我們的初衷</h3><h3>同窗數(shù)載</h3><h3>我們的身影不離行蹤</h3><h3>我們的笑聲響徹蒼穹</h3><h3>昔日校園朗朗讀書聲中</h3><h3>傳遞過同學間切切情衷</h3><h3>歲月走過多少春夏秋冬</h3><h3>留下的記憶回蕩在腦海中</h3> <h3>無論社會人生經(jīng)歷各異</h3><h3>還是青春不再己成老翁</h3><h3>都不會割舍你我的情同</h3><h3>我們的牽掛寄語長風</h3><h3>我們的祝福穿越時空</h3><h3>無論在南北還是西東</h3><h3>同學情誼溫暖你我的夢</h3><h3>時光雖然流逝匆匆</h3><h3>她記載著你我的情濃</h3><h3>今日弦歌一堂惜別依依</h3><h3>同歡聚何時再相逢</h3><h3>同歡聚何時再相逢</h3> <h3>全班40人,時隔53年,已逝8人,除失聯(lián)、病、事、遙遠等無法到會外,實到22人,占全班總人數(shù)55%占健在者68.8%.參加者,最小72歲,最大75歲,班主任老師80歲,</h3><h3>可以說:這是一次珍貴而又成功的聚會。</h3> <h3>聚會原非為了吃喝,而是為了一段珍貴難忘的感情重溫與升華。</h3><h3>這是一次珍貴的聚會,</h3><h3>這是一次感情的洗禮</h3><h3>一張推遲了五十三年的高中畢業(yè)班級合影照,</h3><h3>將默默訴說著校園、社會、人間的辛酸與歡笑</h3><h3>在一張張眼含淚水的笑臉上</h3><h3>充滿了對青春年華美好時光的無限留戀與追憶,</h3><h3>一張小小的照片 ,</h3><h3>輕輕最后撫平了歲月留在心靈上的劃痕!</h3><h3>五十三年的任苒歲月留給我們的依然是清晰的八個字:</h3><h3>同學情真 , 師生情深!</h3><h3>而這一切將宣告:</h3><h3>曲師大附中一九六六屆高三一班的同學們 </h3><h3>你們沒有老,</h3><h3>你們在人性真善美的舞臺上成功舉辦了一次心靈的大歡聚!</h3> <h3>變化太大啦!</h3><h3>無怨連有的老同學都認為這個老頭絕對是假冒的曹繼才!</h3> <h3>畢啟成、張開福兩位同學,</h3><h3>時光如梭,白光過隙,一對五十年前的小兄弟,轉眼變成五十年后滿頭華發(fā)的老兄弟</h3> <h3>王新玉與徐呈元同學</h3><h3>一九六四年與二0一七年,時間跨度五十三年的兩次合影。</h3> <h3>荀秀榮同學</h3><h3>歲月滄桑</h3><h3>上天收回的是青春</h3><h3>賜與的是成熟、氣質和風度</h3> <h3>馬守安同學變化還不算太大!</h3> <h3>這是馮慶蓮同學及上學期間與周毅貞同學的合影照。當年青蔥已不見,鶴發(fā)銀絲映日月, 一生丹心灑教壇,為國育才寫春秋。</h3> <h3>十二年前(2007年)的合影照,由左至右:</h3><h3>前:畢啟成、張開福、蘇憲舉、郝進、馬守安、車洪雯</h3><h3>后:馬鴻章、孔德河、張顯雙、林家德、邢慶田</h3> <h3>攝于一九六八年的老照片,</h3><h3>但這次聚會簽到的卻僅有一半,</h3><h3>孔德河兄(后左)在病榻,孟凡文兄(前右)在天堂……。</h3> <h3>歷史回眸:</h3><h3>從學校到班級,完全一分為二的</h3><h3>蹉跎歲月…………!</h3><h3>凡塵多少事,皆已成過往。</h3> <h3>當年混亂狀態(tài)下,未進行任何畢業(yè)典禮,于匆匆離校時所頒發(fā)的高中畢業(yè)證書。</h3><h3>我們這一屆,1963年入校, 1968年畢業(yè),是附中歷史上僅有的一屆高中五級。</h3><h3>同時,也是老三屆中最老的一屆。</h3><h3>"老三屆",一個時代的稱謂,一段難忘的記憶。</h3><h3>時至今日,老三屆中近兩成已做古,尚健在的也都已年逾花甲、白發(fā)蒼蒼……</h3> <h3>歷史的一頁早己掀過;</h3><h3>----現(xiàn)在的附中高中部樓</h3> <h3>五十三年后的現(xiàn)在的高三、一班。</h3> <h3>現(xiàn)代的年青人啊,真羨慕你們:</h3><h3>珍惜美好年華,努力學習、接受祖國的挑選;為祖國的繁榮、強大而努力拼搏,把火熱青春獻給祖國!</h3> <h3>在青春年華,我們走在一起是緣份;</h3><h3>在年逾古稀,久別重逢常相聚是幸福。</h3> <h3>"老師;同學",這四個字,</h3><h3>將一生聯(lián)著你,我,他!</h3><h3><br></h3> <h3>一個個熟悉的身影</h3> <h3>一段段難忘的記憶</h3> <h3>難忘的珍貴聚會片斷!</h3> <h3>親愛的老同學們:再美好的聚會也終有惜別之時,請記住吧,一張張熟悉的笑臉,一聲聲珍貴的祝福。在未來的寶貴時光里,我們會加倍的珍惜。珍惜我們一生的情誼,珍惜我們已慢慢變老的身體。我們高三.一班所有健在的老同學們,將笑對人生,攜手前進,將更加絢麗多彩的人生晚霞灑滿祖國的大地。</h3> <h3>同學情誼 情深誼長</h3><h3>青山不老 后會有期</h3><h3>能聚是緣 多聚是福</h3> <h3>祝老師和全體老同學吉祥如意,</h3><h3>福如東海,壽比南山!</h3> <h3> 向八十歲進軍</h3><h3><br></h3><h3>我們這群老同學,<br></h3><h3>最大的七十五,</h3><h3>最小的也己七十二。</h3><h3>當我們跨過七十歲,</h3><h3>將要走進八十歲的大門時,
猛然間發(fā)現(xiàn),時光——
并不像墻上的時鐘那樣斯文。
仿佛大江東去,
奔騰而來,呼嘯而去,
似乎一夜之間,
就卷走了我們的大半個人生。
遠去了,兒時的幼稚童真;
遠去了,曾經(jīng)的月貌花容;
遠去了,當年的業(yè)績成功……
只留下,滿頭的風雪雨霜……
進軍八十歲
我們有足夠的驕傲和自信。
在憶苦思甜的激勵中,
我們經(jīng)受過創(chuàng)業(yè)的饑餓與貧窮;
在艱苦奮斗的口號里,
我們見證了改革的陣痛和繁榮。
是的,我們 的脊背已經(jīng)微駝,我們身上留下了許多傷痕,
那是和共和國一起成長的艱辛……
讓一頭銀發(fā),
在秋風中瀟灑地飛舞吧——
它向世界宣告著:
我們經(jīng)歷的蹉跎歲月;
我們奉獻的厚重人生……
進軍八十歲
遠離紅塵的繁華和浮躁,
享受我們從未有過的輕松。
讓昨天一直未能實現(xiàn)的向往,
今天都美夢成真——
和老伴手牽手,
和老同學聚一聚,
暢敘半個世紀的愛情、友情,
一齊走進琴、棋、書、畫,
一齊走進太極、健身、攝影……
尋找多方面的生活樂趣,
是對生命的尊重;
活出多方面的精彩,
是對生命的責任。
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美麗,
在參與中陶冶性情,
讓自己也為世界增添一道風景……
進軍八十歲
孤獨、衰老、疾病……
不經(jīng)意間,都可能降臨,
世間,有陽光,就有黑影,
人生,有開心,就有苦痛。
心無陰雨,頭頂就有艷陽晴空;
心寬如海,面前才能風平浪靜。
遠望高山青松,
久經(jīng)電閃雷擊亦不倒;
細思深山翠竹,
久居疏遠亦傲骨堅挺。
生活從來不相信眼淚,
希望升起在每一天的早晨……
在家,就把陋居當做自己的王宮——
若日麗天晴,就閑看云卷霞紅;
若雨打窗欞,就靜聽草長綠生;……
出門,就是老來俏的帥哥女神____
那五線譜的皺紋,
是不倒的旗幟在飄動;
那有些踉蹌的步伐,
是不屈的意志在抗爭;
那雖老卻擋不住的靚麗風采,
是因為胸腔里有顆不老的魂靈……
時鐘依舊在慢條斯理的擺動,
時光卻瞬間流逝,無意無情。
是的,我們已經(jīng)不再年輕,
但歲月卻讓我們成熟和淡定。
舒緩的釋放出自己的最美;
從容的飛翔在金色的里程……
前面,金秋正濃,晚霞正紅
把活著當目標,
以健康為中心,
攜快樂作伴侶,
讓信念去保證。
向著八十歲,
不,向八十、九十歲……進軍!
在人生的又一次遠行中,
與同伴們來一場競賽吧——
看誰走的最遠,走的最穩(wěn)……<br></h3> <h3>滄桑一世紀,彈指一揮間。</h3><h3>我們這代人:</h3><h3>從苦難的歷史中走來,親身經(jīng)歷了國家與民族的振興與騰飛。我們和新生的共和國同風雨、共命運:從誕生一一成長一一到強大一一輝煌!回眸來時路,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人生如斯,復有何憾?!</h3> <h3></h3><h3>《歲月如歌 歡樂相聚》相冊作者:</h3><h3>畢啟成---原附中六六屆高三一班同學</h3><h3>顏景敏---原附中六六屆高三三班同學</h3><h3>連袂制作</h3><h3><br></h3><h3>美好青春,<br></h3><h3>美好友誼;</h3><h3>愿人生美好永存心間?。?!</h3> <h3> 編后語 </h3><h3>回首這份記載著寶貴歷史瞬間的相冊,倍覺珍貴。它珍貴在:一群已古稀耄耋之年的師生,分別于53年前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之中,又恰趕在了2020年席卷全球的百年大疫之前,舉辦了這場珍貴的師生大團聚!</h3><h3>歲月無情催人老,病毒肆虐逞兇頑。大千世界,世事難料。錯過了這一寶貴時間窗口,延宕至今日,縱有千般心愿,若想再現(xiàn)如此大規(guī)模的,師生久別重逢歡聚一堂的場面,恐也難上加難??樟粝氯松篮闷笈闻c遺摁。</h3><h3>人間許多事,寶貴在于唯一!</h3><h3><br></h3><h3> 2020.08.15</h3> <h3>一生的師生同學,</h3><h3>一世的純真友誼。</h3><h3>一生一世不會忘記!</h3><h3> </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冀州市|
天祝|
阳曲县|
洪湖市|
达孜县|
中阳县|
赤壁市|
松潘县|
大化|
阳高县|
侯马市|
泌阳县|
垫江县|
望城县|
永善县|
杂多县|
玉树县|
体育|
馆陶县|
杭锦后旗|
海门市|
云和县|
太湖县|
闽清县|
逊克县|
建平县|
武强县|
普安县|
满洲里市|
吴江市|
延庆县|
阿瓦提县|
错那县|
周至县|
若尔盖县|
甘肃省|
六枝特区|
电白县|
曲阜市|
新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