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徒步莆田海岸第一天</h3><h3>時間 2004.11.21.</h3><h3>行程 江口鎮江口橋至</h3><h3> 三江口鎮后郭村</h3> <h3><br></h3><h3>祖國漫長的海岸線上,分布著的大大小小海灣,說也說不清到底有多少。不過,能讓年年遷徙的候鳥,看上的棲息地卻不多。想不到,興化灣居然是這“不多”中的難得“一個”。</h3> <h3><br></h3><h3>專家們說,候鳥對棲息地的選擇是很挑剔很謹慎的,若條件不具備,它們寧愿堅持在空中繼續飛翔,繼續尋找。能收起翅膀,成群成隊的降落在興化灣,不知它們看中的是什么?</h3> <h3><br></h3><h3>想來,決定候鳥遷徙的因素,首要的應該就是氣候條件吧。天太冷了,或太熱了,怎么也受不住了,不適宜居住了,自然得挪挪窩,易地棲息。所謂,秋風起,雁南飛;春來時,燕子歸;這是候鳥們不得不隨著氣候的變化,而長途遷徙,尋找適合的新居住地的一種無奈。</h3> <h3><br></h3><h3>如此說,能在興化灣落腳,首先看中的,當然是這里的氣候了。興化灣的氣溫,既使是冬季最冷的月份,也沒有平均低過攝氏10度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攝氏20度上下。因此,在興化灣棲息的大部分是冬候鳥。</h3> <h3><br></h3><h3>候鳥棲息地的另一個重要條件,當是食物了。人類說“民以食為天”,鳥類也是“鳥以食為天”的。好氣候的地方多了,但不是好氣候的地方都有好吃的,都可以飽吃的。候鳥們看中興化灣的,更是處處常在的豐富的各類食物。</h3> <h3><br></h3><h3>興化灣黑灘涂,平緩遼闊,潮退時,一眼望不到邊。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灘面,是候鳥們覓食的天堂。這時,小魚小蝦,軟硬細螺,蛤蜊蚌貝,各類浮游生物軟體動物……全都一覽無遺地暴露在灘涂間,任憑候鳥們予取予奪。在這里,候鳥們不愁吃喝玩樂,自由自在翱翔覓食,過著神仙般的日子。</h3> <h3><br></h3><h3>興化灣底海堤內的新生地,大部分都隔著相當寬廣的水草濕地,才過渡到農田耕地。海堤外地勢稍高些的灘地,和堤內這寬廣的水草濕地間,都分布著一片片茂盛的蘆葦蕩。正是這些蘆葦蕩,以及堤內外一片片的樹林,紛紛成了候鳥們嬉戲的樂園和夜間休息的溫柔之鄉。</h3> <h3><br></h3><h3>興化灣、南北洋,這一方水土養育的一方人,世世代代對自然都充滿了敬畏之心,祖祖輩輩相傳的總是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行走在堤岸上,隨時可以看到成群成隊的飛鳥,伴著漁人們勞作的動人場景。飛鳥不懼怕漁人,漁人與飛鳥和睦共處,這樣沒有敵意,沒有干擾的興化灣,自然是候鳥鐘意的棲息之地。</h3> <h3><br></h3><h3>有專家曾經對棲息興化灣的候鳥,作了一番詳細的調查。調查認為,興化灣濕地是福建海灣型濱海濕地的典型代表,濕地類型多樣,擁有大面積的淤泥質灘涂濕地;且興化灣位于東亞 - 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是遷徙路線上理想的棲息地;同時,興化灣上,本地水鳥的資源也非常豐富,是福建省的重要濕地。</h3> <h3><br></h3><h3>調查顯示,每年棲息在興化灣的候鳥,均在十幾萬只之數。其中,一半棲息在莆田市涵江區境內的興化灣,另一半則棲息在對岸福州市福清境內的江陰、新厝一帶海岸線。</h3> <h3><br></h3><h3>也就是說,每年從萩蘆溪入海口,到三江口這一線的海堤內濕地和海堤外黑灘涂,總會有不下于六、七萬只的候鳥在這里棲息越冬,數量之巨,著實令人咋舌。</h3> <h3><br></h3><h3>想來,徒步海岸一路所遇的飛鳥群,盡管有時甚至鋪天蓋地,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候鳥總數的滄海一粟而已。</h3> <h3><br></h3><h3>徒步莆田海岸的第一天行程,走的是興化灣的精華之地。堤內是著名的“錦江春色”膏膄之鄉,堤外是海產豐富、景觀奇特的黑黝黝灘涂,一路還有成群結隊的海鳥相伴……在這樣的堤岸上行走,不僅僅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身心的享受。</h3> <h3>2019.11.3. 于荔城</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州市|
许昌市|
开江县|
汽车|
罗城|
开封市|
乐清市|
文山县|
浪卡子县|
叙永县|
长兴县|
濉溪县|
新昌县|
白玉县|
盐津县|
宁陵县|
黔东|
新干县|
安新县|
电白县|
三台县|
邢台市|
临沂市|
吴堡县|
海伦市|
永年县|
沅江市|
宽甸|
姜堰市|
宾阳县|
八宿县|
香港|
房产|
富阳市|
故城县|
涡阳县|
淅川县|
光山县|
江都市|
四子王旗|
友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