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七彩天路—川滇藏青行 之一 來到天堂走出四川

老兵子牛

<h3><b>  在祖國70歲生日前,我們戰友和兄弟六人經過商量后決定,沿318國道進入青藏高原以特殊的形式慶祝祖國生日,也為自己的一生留下特殊的記憶。</b></h3><h3><b> 半個月的準備后我們踏上了二十四天尋覓七彩天路的行程。9月初的成都已退去夏日的濕熱有了秋意,6日早晨7點六人從成都南北聚集到了城西成溫邛高速成都起點文家收費站。</b></h3> <h3>9月6日早晨7點成溫邛高速文家收費站合影</h3> <h3><b>  出發前考慮到高原反應,原準備先到康定適應一天,因為康定縣城海拔高度只比成都高出不到2000米,但現在雅康高速通車后成都到康定只需3個多小時,就是早上8點出發中午12點就到,更主要的是六人都不止一次到過康定,去過跑馬山、木格措、塔公草原,泡過溫泉。最后決定第一天還是到被稱為“攝影天堂”的新都橋住,為能盡早到達新都橋拍攝秋色,特別是夕陽下的貢嘎山和十里畫廊,所以約定早上7點到文家收費站集合。7點10分馳入成溫邛高速天空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b></h3> <h3><b>  聽著車輪在高速路上發出的沙沙聲,看著前擋風玻璃上雨滴向上流動,我仿佛置身在云南西雙版納的香蕉林中,人不是在車里而是坐在香蕉樹下聽著雨打香蕉葉聲,看到雨滴從香蕉葉上滑落,腦海里響起了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下個不停,小雨你為誰下,小雨你要帶我去哪里的歌聲。</b></h3> <h3>雅安城中女媧補天雕像</h3> <h3><b>  不到9點我們就經過了有成都后花園之稱,傳說中女媧補天的地方——雨城雅安。相傳女媧用最后的力量補齊雅安天漏之石后,因積勞成疾而隕落雅安。為紀念女媧造福百姓,雅安先后多次在城中不同重要場地修建“女媧補天”雕塑,根據城市的發展和傳承歷史文化的需要,2018年雅安在熊貓綠島上,專門建起多功能于一體的“女媧廣場”,“國慶節”前夕,新的“女媧補天”大型雕塑也坐落于此。</b></h3> <h3></h3><h3></h3><h3><b> 除了女媧補天的傳說,雅安還有聞名天下的“三雅”,即雅女、雅雨、雅魚。 “三雅”之首當是雅女。雅女,美麗大方、性情內涵、清秀純樸、典雅的女子。屬于我國大陸地域性美女,是地緣文化的最高表現者、承載者、傳播者。雅女有多美?看看女媧,你心中的美女有多美她總會更美。 要想了解雅女文化,可尋找一下2009年3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何靈太編撰的《中華雅女文化》一書,該書從雅女的生長條件、地域人文特色、雅女修養、雅女情商、雅女智商、雅女美容美麗法術等8個方面進行了文化總結和提煉。</b> </h3><h3><br></h3><h3></h3><h3></h3> <h3><b>  雅安被稱為中國的“雨城”,也叫“天漏之城”,全年下雨天超過200天并且以夜雨為多,想想在春天楊柳飄蕩的江邊,美女打著花傘在春雨中沖沖走過…;夏天的晚上坐在江邊的燒烤店里,美女相伴看著雨滴打著江面,喝著啤酒吃著各種美味燒烤…;秋天在金黃的楊柳下,品著蒙頂黃芽(距雅安10余公里的蒙頂山被譽為茶的發源地和圣地,早在元代就有茶聯: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有吟詠蒙山茶的著名詩句:“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沐浴著陽光,看著江對面(江兩岸不同天)雨中一手撫著秀發,一手壓著飄舞的裙擺小跑的美女…冬日的美女是這樣…美呀美!</b></h3> <h3></h3><h3></h3><h3></h3><h3></h3><h3><b> “三雅”中的雅魚為名貴冷水魚,體形似鯉、鱗細如鱒。雅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為歷代貢品。</b></h3><h3><b> 雅魚的最大特點是其頭部天堂藏有一把寶劍,相傳這把寶劍是當年女媧補天時,不慎將寶劍掉入水中幻化而成的,因此這把寶劍也成為辨別雅魚真偽的最大標志。</b></h3><h3><b> 雅魚以天然石漿為主食,石漿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b><b> 自古以來,“雅魚”、“雅雨”、“雅女”稱之為“雅安三絕”。唐代,杜甫詩:“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宋代宋祁詩云:“二丙之穴,闕產嘉魚。鯉質鱒鱗,為味珍碩。”文人墨客盛贊雅魚之美。相傳,清代上貢慈禧,太后贊美為“龍鳳之肉”。</b></h3><b> 2002年10月,雅魚還被列為“中華奇珍魚”之首; 2011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雅魚”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br></b><h3></h3><h3><b> 如今野生雅魚已非常珍貴,人工養殖已獲得了突破,不然可能我們已無法見到它,更別說品嘗這一美味。在雅安或成都如果你品嘗了雅魚,別忘記帶走寶劍。</b></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 過雅安半個小時左右,就來到了被稱為“地質博物館”的二郎山隧道,二郎山隧道全長13.5公里,是川藏第一長隧。隧道因地質條件極其復雜,被專家稱為“地質博物館”。隧址區域處于板塊交界地帶,屬八度地震區,最大埋深1700米,施工穿越13條區域性斷裂帶。瓦斯、巖爆、軟巖大變形、突泥涌水等地質災害,給隧道施工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二郎山隧道2012年開工建設,2017年9月26曰全線貫通,歷時5年。雅康高速公路是川藏高速公路首段,是四川進入西藏的咽喉要道。通車后從雅安到康定,由原來的6個小時縮短到1.5個小時。于2018年12月31日通車。</b></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b>  進入二郎山隧道時下著小雨,烏云壓頂。一出隧道卻陽光燦爛,天高云淡,大自然真是神奇。車行不到3公里就到了瀘定縣城。</b></h3> <h3><b>  最近一次到瀘定已是十四年前了,變化太大。除了瀘定橋,周圍的一切都變了,橋對面也修起了不少建筑,它們已無法讓人聯想到當年紅軍勇士奔襲在山間小路勇奪瀘定橋的情景。</b></h3> <h3><b>  看著對面橋邊的房屋我在想“如果不是房屋而是一組當年紅軍勇奪瀘定橋的雕塑群該多好!”</b></h3> <h3><b>  為了能盡快趕到新都橋,我們只是在瀘定橋邊和廣場短暫停留并留影,說是短暫也用了一個多小時。</b></h3> <h3>瀘定橋前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前廣場</h3> <h3><b>  雖然離國慶還有25天,但全國各族兒女已為母親70歲的生日準備著各自的禮物。</b></h3> <p><b>  重上雅康高速不久,我們就到了有著“川藏第一橋”稱號的雅康高速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興康特大橋是雅康高速全線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一座建立在高地震烈度帶、高海拔的鋼桁梁懸索橋。全橋共長1411米,其中主跨長1100米,橋面至河水高為239米,其建造的難度開創了世界多項第一,由于在高地震烈度帶、復雜風場及溫度場苛刻的建造條件下完成建造,這座造價上十億的大橋也被現代網絡親切的稱為“網紅橋”。</b></p> <h3><b>  到康定已過12點,為節省時間我們在一處路面寬暢的地方停下,每人吃了一碗牦牛肉面,停車后還特意問了老板能停車嗎?老板當時的回答是:“沒見警察來過”。匆匆吃完面我們就趕住新都橋,沒想到幾天后收到了下面這張高清照片。</b><br></h3> <h3><b>  看著照片我聯想很多,我們6人有遵守交通法規的意思,所以才選擇了這段路面寬暢不會影響交通的地方停車。老板的一句“沒見警察來過”使我們心存僥幸,老板可能知道有電子眼,可站在他的角度也能理解;做為交管部門是否可立個禁停的標志,總之駕駛者無論何種情況下都應遵守交通法規。說一聲:“理解萬歲”吧!</b></h3> <h3><b>  出康定我們真正踏上了青藏高原之路,要翻越的第一座高山是折多山。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內,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西面為高原隆起地帶,有雅礱江,右為高山峽谷地帶,有大渡河。它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過此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在民族、文化形態等方面處于過渡地帶,主要分布著有“嘉絨”之稱的藏族支系。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壩州的大小金川一帶,折多山以東是山區,而折多山以西則是青藏高原的東部,真正的藏區。“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同漢語同意,“折多”山的盤山公路,以九曲十八彎著名,來回盤繞就象‘’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民間有:“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之說。如今有了二郎山隧道沒有了嚇死人的二郎山,等川藏高速公路通車那天翻死人的折多山也就不存在了。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不知道還會有多少天塹變通途。但也不知會錯過多少美景和挑戰。</b><br></h3> <h3><b>  翻上析多山4298米的埡口,坐在車里并沒有什么不適的感覺,可當腳一落地,我平身第一次體會了頭重腳輕像踩在棉花上有些站不穩的感覺,第一次感到了高原反應。腦子里響著朋友的提醒:不能劇烈活動,一切都要慢些。因為不是當天的目的地,也就留影作紀念了。我們在下午3點來到了“攝影天堂”新都橋鎮,在鎮上選擇了叫錦程的這家酒店。</b></h3> <h3><b>  辦完入住手續我們帶上照相機、腳架開始了追逐光與影的世界。</b></h3> <h3><b>  新都橋鎮又叫東俄羅,是一個鎮名,而不是一個景區,海拔高度3300米。通常大家口中說的“攝影天堂”并不是新都橋鎮,而是318國道南北線分岔路口附近10余公里被稱為“攝影家走廊”的地方。這里的藏式民居極有特點,有很寬敞的白墻院子和朱漆大門,房屋大都采用石料建造,朝陽而居,采光極好。偶爾還能看見喜鵲在房前、溪邊、草地上飛翔、跳躍,是一片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線,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金黃的柏楊,山巒連綿起伏,藏寨散落其間,牛羊安詳地吃著草。到新都橋攝影最好的季節是秋天,最好的時間是9月底10月中旬,我們來的早了一些。</b><br></h3> <h3><b>  隨著太陽在山間緩緩落下,我們沒有期盼到美麗的晚霞。回到酒店在成都名小吃盤飱市的豬拱嘴、??蹄子、當地的牦牛湯鍋和6人舉杯的“叮、當”聲中結束了第一天的旅程。</b><br></h3><h3><b> </b></h3> <h3><b>  盤飧市是成都著名腌鹵店,始建于1925年,店名取自杜甫《客至》詩中“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一句。</b></h3><h3><b> 成都人“尚滋味,好辛香”的飲食習俗很濃,正餐之外時常購買一些小吃或風味食品一享口福,有滋有味的腌鹵食品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成了成都人十分喜愛的消閑食品,盤飧市的鹵貨正迎合了這種消費習俗。該店經營的品種以小貨為主(即雞翅、雞爪、鴨翅、鴨足、鵝掌、鵝翅及雞、鴨、鵝的胗、肝等),選料精,講究火候,鹵好的小貨都糯軟適口,上柜時又趁熱刷一道油,色香味都比一般的“燒臘攤子”好,深受食客歡迎。加之店堂緊鄰成都錦江劇場,那時喜愛川戲的中上層婦女幾乎都是“盤飧市”的座上客,無形中為該店作了宣傳。</b><br></h3><h3><b> 今天在成都飛往世界各地的國際航班上,“盤飧市”的??鴨舌已成為帥哥美女的長途精神伴侶。</b></h3> <h3><b>  第二天原本打算早起拍完日出吃早餐,可因高原反應幾個人中有三人基本沒睡,我也是在凌晨三點才睡了二個多小時,五點多又醒了,在半睡半醒中大家起床已是6點40了,有的頭痛吃了頭痛粉。而天翁不作美,我們又一次的期待再次落空,天空不但沒有霞光萬丈的日出反而下起了小雨。6人慢悠悠的洗漱完下樓吃早餐。早餐后頭痛的不痛了,好了!(后來一路上幾個人只要頭痛用它還真管用,建議因高原反應引起的頭痛可服用它,一包不到一角錢,老藥不貴管用。但吃多會引起依賴,不良商家常加入火鍋中。)</b></h3><h3><b> 出門時已經是8點多了,高原的天氣真的象孩子的臉說變就變,馳上公路迎面而來的是到高原作訓歸來的裝甲部隊。</b></h3> <h3><b>  從新都橋出發一路沿318國道行進70多公里到達雅江縣城,雅江藏語叫“亞曲喀”即“河口”。從雅江前住理塘的134公里路程中將翻越著名的“天路十八彎”,因地處剪子彎山,也叫剪子彎山天路十八彎,海拔3990米。從山上俯瞰,曲折的胳膊肘彎,有一種震撼的曲線美!(從新都橋到天路十八彎需2個半小時左右)</b></h3> <h3><b>  看著彎道中緩緩行駛的汽車,看著看著眼前慢慢變成了云霧繚繞中的茶馬古道。一隊頭帶斗蘺身穿娑衣,腰間別著銅鍋煙袋、手提走馬燈的馬幫,駝著成都的蜀錦、雅安的黑茶艱難的爬行在泥濘的山道中。從雅安出發往返拉薩常常需一年多的時間,而不少人留在了古道上再也沒回到故鄉。今天雖已是柏油馬路但也不難想像當年“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情景。</b></h3> <h3><b>  爬上“天路十八彎”繼續向上,行馳一個小時就到了318國道四川境內被稱為進藏第一高原,海拔4668米的“尼瑪貢神山”。</b></h3> <h3><b>  說它是神山還真是神奇,在這比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口還高370米的地方,我沒有任何不適,當時我也認為自己逐漸適應了高原,可是當我們下到海拔4014米的理塘時,我卻有暈車的感覺(我并不暈車),昏沉沉的很不舒服。可惜,大霧天沒能一睹尊容。</b></h3> <h3></h3><h3></h3><h3></h3><h3></h3><h3><b> 在理塘我們吃了簡單的午飯后向稻城亞丁出發。稻城亞丁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處著名的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中段。 稻城亞丁被譽為“最后的香格里拉”、“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它的東南與涼山州木里縣接壤,西鄰鄉城縣并與云南省中甸縣毗鄰,北連理塘縣。這里有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等景觀,區域內的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峰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也是藏族民眾心中朝拜的圣地。<br></b></h3><b> 其實,稻城亞丁并不是一個地方,亞丁風景區位于甘孜州南部稻城縣日瓦鄉境內,稻城亞丁是指稻城縣以亞丁村為核心的稻城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br></b><h3></h3><h3></h3><h3></h3><h3></h3> <h3><b>  在去稻城亞丁的路上,我到后坐睡了大約一個小時,等來到一處湖泊下車后我感到好多了,看來暈車的感覺是因為晚上沒有休息好造成的。</b></h3> <h3><b>  再往前,我們來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兔兒山觀景臺。</b></h3> <h3><b>  兔兒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海子山自然保護區北部,是理塘去往稻城亞丁的必經之地,海拔4696米,遠觀酷似兔子耳朵屹立在風中,故名“兔兒山”,“兔兒”是四川人對兔子的稱呼。兔兒山山勢十分奇特,這“兔兒”就生在寸草不生的山峰之上,頗為壯觀。天氣好時坐車沿著公路走過,遠遠望去,仿佛是小兔子受到了驚嚇。周圍是陡峭的冰蝕峰林地貌,映襯著晶瑩剔透的海子門。</b><br></h3> <h3><b>  相傳在古代,藏區有很多部落,而部落之間經常為爭奪地盤發生戰爭。傳說中兔子山北面的濯桑為一個部落,而南邊面向桑堆的為另一個部落,兩部落之間常發生沖突,他們的疆界就在今天的兔子山一帶。桑堆部落酋長的女兒和傭人家的兒子在長期的相處中,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意,但由于等級的差距,酋長知道后堅決不同意,想盡辦法阻止他們的交往,但他們的愛已不可分離,相互的心靈已交融在一起,為了愛他們以死抗爭。</b></h3><h3><b> 酋長為了拆散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同意他們結為夫妻,叫他們倆去守邊界,但必須在天黑之前到達。兩個年青人便按酋長的要求出發了,走啊走,但無論他們走的多快,看似不遠的邊界始終在眼前,看著太陽慢慢的落下,無論他們怎樣竭盡全力也都無法在天黑之前到達邊界,望著眼前的山峰他們抱頭痛哭……突然,一群神雕向他們飛來,神雕對他們說:“如果你們不怕,就騎在我們背上,把你們送到邊界上去。” 這對寧死都不愿分離的情侶,騎在了神雕的背上,天黑之前到達了目的地。可是神雕無法在陡峭的山頂落下,他們互視對方豪不猶豫的跳了下去,兩人一落地就化作了今天人們看到的兩根石柱,永遠面對著在此長相廝守。兩部落的族人被他們的忠貞所感動,從此再無戰爭。</b><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 與此同名的還有一本由美國作家羅伯徳·羅素的童話小說《兔兒山》,《兔兒山》為我們講述的是一個關于友愛、關于奉獻、關于期望的故事,它會不停地向讀者們提問:“人和動物之間到底該如何和諧共處?”兔兒山的小動物們一度因為人類的懶惰和吝嗇,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但他們卻依舊樂觀。兔子叔公就曾經告訴過小孫子喬奇:糟糕的日子總會過去的,新人家的到來會帶來新的開端。 本書榮獲1944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無論是關于兔兒山的傳說還是童話小說《兔兒山》,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無論是什么膚色什么民族,崇尚的都是真、善、美,倡導的都是友愛和奉獻。</b><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b>  過兔兒山后就是海子山古冰川漂礫石遺址,海子山自然保護區位于稻城縣北部高原區,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跡,以“稻城古冰帽”著稱于世。總面積3723平方公里,其中理塘縣約占2/3,稻城縣約占1/3。保護區最低海拔3400米左右,最高海拔5050米,平均海拔4000米,保護區是古地中海隨喜瑪拉雅山系隆起而抬升起來的高原丘陵,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保護區1/4為原古地中海海底石礫堆積。</b><br></h3> <h3><b>  保護區1/4為川滇高山櫪---揚樹,冷云杉等主要樹種組成的原始森林,2/4是高寒濕地—草甸—灌木叢。區內共有1145個大小湖泊,其規模密度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因高山湖泊藏族又叫海子,所以得名海子山。</b><br></h3> <h3><b>  在離稻城縣城28公里處的桑堆鎮公路邊一個不起眼的小水塘,就是讓人遐想的紅草地。</b><br></h3> <h3><b>  每年秋天布滿紅色的水草,因而得名。我們于9月7日下午5點來到這里,可惜水草還沒全部被秋天染上紅色。</b><br></h3> <h3><b>  快晚上7點我們到達了當天的目的地—稻城亞丁景區,在景區門口外的這家紅景天大酒店住下。</b></h3><h3><br></h3> <h3><b>  因為不是旅游高峰期又遇上程總是成都老鄉,一個標準間180元。當晚月亮高高掛在藍天中,預示著明天是個晴天。</b></h3><h3><b> 為了能休息好,我們每人吃了半片舒樂安定。(休息好很重要,對我們從不用藥的人非常有用)倒下后很快就已熟睡,隨后由于睡眠沒有問題再沒用過。</b></h3><h3><br></h3> <h3>2019年10月4日稻城亞丁景區門口的游客們</h3> <h3><b>  國慶假期紅景天的房價不知翻了多少倍,而且聽說還一房難求。如果能在大假后的十月中、下旬來稻城亞丁最好。</b></h3> <h3><b>  8號早上我們在酒店旁的重慶小吃店吃了早餐,早餐看個人是吃饅頭、稀飯、雞蛋加小菜,還是吃重慶小面等面條或是各類粉,人均30元左右。</b></h3><h3><b> 7點半買票排隊乘坐景區大巴上山,將穿過亞丁村,車行40分鐘到達沖古寺。</b></h3> <h3><b>  上車時下著小雨,下車巳是陽光普照。</b></h3><h3><b> 沖古寺在亞丁自然保護區內,占據著最佳地理位置,站在沖古寺前,頭頂著藍得近乎夸張的天空,腳下是綠黃相間的草地,遠處是千年不化的雪山,身后是沉睡萬年的峽谷,沖古寺猶如天堂之門,感覺非常接近神的世界,在這里旅游者無論用任何拍攝設備,無論有無拍攝技巧都能拍出近似專業水準的照片。</b></h3><h3><b> 1928年,洛克先生來到日松貢布考察時,曾在該寺住了三天,洛克先生透過寺廟的小窗戶,沿著峽谷,遠眺月亮下寧靜祥和的亞丁村,這就是希爾頓筆下的香格里拉中美來的藍月亮山谷的原形。</b></h3> <h3>約瑟夫·洺克</h3> <h3><b>  約瑟夫·洛克,美籍奧地利人,“納西學之父”、探險家、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和語言學家。曾于20世紀初,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美國農業部、哈佛大學植物研究所的探險家,撰稿人、攝影家的身份到云南滇緬邊境以及西藏考察。</b><br></h3> <h3></h3><h3><b>  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使中外沸揚,世人向往。小說描寫的世外桃園——理想王國香格里拉使人夢想魂牽。 香格里拉一詞來源自藏語中的中甸方言香巴拉,在藏語里意為“心中的明月”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著一種美好而理想的生活方式。英國人將“香格里拉”稱作“Shangri-La”。 </b><br></h3><h3></h3> <h3><b>  從沖古寺出發向左前行繞右轉至洛絨牛場(可徒步也可乘電動旅游車,如果要上牛奶海、五色海勸你最好還是坐車以保存體力)。洛絨牛場被念青貢嘎日松貢布三座雪峰環繞。雪峰、森林、草場、溪流、湖泊、瀑布和牧場木屋相映成趣。</b><br></h3> <h3><b>  在洛絨牛場三座雪峰盡收眼簾,北峰仙乃日(6032米),像一尊大佛安詳地端坐蓮華寶座。南峰央邁勇(5958米),山峰陡峭,線條優美,尖刃的峰頂直指天空。 東峰夏諾多吉水晶石般的山峰傲然聳峙。這三座雪峰自古就是藏民心中神圣的象征,念青貢嘎日松貢布藏語意為“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護法神山圣地”之意。公元八世紀,蓮花生大師為三座雪峰開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觀音(仙乃日)、文殊(央邁勇)和金剛手(夏諾多吉)命名加持,因此稱為三怙主雪山。從洛絨牛場出發往上行,到達曲九扎阿神泉,可以看見央邁勇雪線下西藏北方香巴拉王國神遣的柏樹。在此可用神泉水洗去人身積下的骯臟之物,乞求護法神靈曲九習丑的保護。</b><br></h3> <h3><b>  從洛絨牛場到牛奶海、五色海,往返大約十三、四公里,從海拔4150米到4600米,上下需六個多七個小時。從洛絨牛場出發可步行也可騎馬,如騎馬費用300元單程,大概一個小時,前段是小斜坡加一些階梯,相對好走。然后就是大臺階,坡很陡,馬到此為止。到此走了約4公里,如果身體好這段可看到高原湖泊、瀑布,隨著天空色彩的變化,湖色、景色也在綠色、藍色和煙雨蒙朧的灰色中不斷變化,人仿佛置身于空中,身體變的越來越輕而腳步越來越重,呼吸越來越需要鼻口共同來完成。就在這似人似仙的幻覺中無數人打了退堂鼓。</b></h3><h3><b> 爬上陡坡在尼瑪堆前放上一塊祈福的石頭,表達對神山的崇敬之情同時祈求我們一行一切順利!再留個影。</b></h3> <h3><b>  繞過尼瑪堆再向前1公里就到了牛奶海,1公里也就1000米,在平時10分鐘之內走完的路程我們走了30多分鐘,一是因為在海拔4300多米的山路上,再者已在海拔4000米以上行走了4·5公里。</b><br></h3> <h3><b>  牛奶海,又叫洛絨措,位于央邁勇神峰腳下的山坳里,是一個面積不大狀如水滴的古冰川湖。四周雪山環繞,湖水清瑩碧綠,湖畔則環繞一圈乳白色,故稱牛奶海。牛奶海是亞丁地區的圣湖之一,海拔4300多米。牛奶海湖水深淺不一,近岸由于湖底遠久植物的沉淀而略顯黑色,往里則是淺綠色的一帶,再深處則是碧綠色的水面,陽光照耀在靜靜的湖面上,水面如寶石般熠熠閃光。</b><br></h3> <h3><b>  站在如詩如畫的牛奶海邊,我腦海中想起了毛主席的《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中的最后一句:無限風光在險峰!</b></h3> <h3><b>  從牛奶海再向上登高200多米,手腳爬行需20多分鐘就來到了五色海風景區。五色海,藏名“丹增措”位于仙乃日與央邁勇之間,海拔4600米,湖面呈圓形。面積0.7公頃,現代冰谷下伸至湖畔,雪山倒影湖面,呈現奇幻的色彩,五色海由于在光的折射下,產生五種不同顏色而得名。是藏區著名的圣湖,據傳能“返演歷史,預測未來”。</b></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b> 傳說很久以前,珠穆朗瑪峰上的長壽五仙女中的壽祥仙女——扎西澤仁瑪,東來探望姑母貢嘎神女。她游遍雪山勝景,一天來到“登托那”后山海子玩,見海子景色宜人,山色聳翠誘人,十分高興。于是將五彩箭置于海東,火焰聚寶盆置于海之西。一瞬間海子里呈現出五彩繽紛的色彩,海子因此而得名“五色海”。后來扎西澤仁瑪與郭達山神當京多吉列巴相愛,雙雙變成金鴨子在五色海中嬉戲。每當十五月圓之夜,那對金鴨游出水面擊波撥浪,湖里頓時霞光萬道,五彩繽紛。</b> </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b>  山里天氣變化很大,一天中下了四場雨,而就是因天氣的不斷變化才造就了五色海這樣獨特的景觀。在景區游覽因沒有任何賣物品的,所以要備上水、食品、雨具(最好是上下分開的雨衣、雨褲,雨傘在這里并不實用,山上風大穿雨衣褲子也會被淋濕)。如果體力好,可帶自加熱米飯,在這里能吃上熱飯絕對是美味,當然餅干、巧克力也不錯。</b></h3><h3><b> 如果你是攝友,建議你住亞丁村。這里是拍攝日出、云海的絕佳地,也是拍攝日落后能居住的地方(因為當你拍完日落后可能下山的旅游車已收車)各種規格鏡頭、腳架、快門線都得帶上。</b></h3><h3><b> </b></h3> <h3><b>  因為誰也不知道山里天氣變化這么多,更不會想到一天中會遇到四場雨,雖帶了衣服可誰也沒帶衣褲分開的雨衣,六人不同程度的都被雨淋濕了,回到酒店為防止感冒拿出了姜糖包,沒想到都鼓的要暴了。</b></h3><h3><b> 出發前我們做了較充分的準備,帶上了血壓計和血氧儀,多虧我們帶了它們才發現有人血壓到了230,趕緊咨詢了醫生,買了降壓藥,并按醫生囑咐加以注意才一路無事。</b></h3> <h3></h3><h3><b> 9月9日我們8點準時離開稻城亞丁,走出四川向七彩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出發。</b></h3><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边坝县| 浦县| 松阳县| 博罗县| 靖西县| 泽库县| 荔波县| 阿图什市| 麻阳| 手机| 东乡| 白水县| 武穴市| 斗六市| 治县。| 青冈县| 龙川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南城县| 隆尧县| 万宁市| 蒲城县| 纳雍县| 西乌珠穆沁旗| 辽阳县| 漾濞| 洛南县| 鄂温| 陆河县| 兰西县| 长顺县| 象州县| 锦屏县| 滁州市| 壤塘县| 潜山县| 罗山县| 青川县| 天祝|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