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鐵道兵英雄模范單位和人物</h3><h3>一、中央軍委授予稱號的單位:</h3><h3>抗洪搶修模范連(鐵道兵一師四團一連)</h3><h3>唐山抗震救災搶修突擊連(鐵道兵十一師五十三團十二連)</h3><h3>唐山抗震救災搶修先鋒連(鐵道兵十四師六十八團七連)</h3><h3>二、中國人民志愿軍授予稱號的單位</h3><h3>楊連第連(鐵道兵一師一團一連)</h3><h3>三、鐵道兵授予稱號的單位</h3><h3>紅專機械連(鐵道兵四師土方機械連)</h3><h3>雪山鐵九連(鐵道兵五師二十四團九連)</h3><h3>鹽湖筑路攻關連(鐵道兵七師三十四團十六連)</h3><h3>逢山鑿路先鋒連(鐵道兵十四師六十八團七連)</h3><h3>文明施工模范連(鐵道兵八師三十七團八連)</h3><h3>引灤入津攻堅連(鐵道兵八師四十團二連)</h3><h3>精神文明先鋒連(鐵道兵九師四十二團十三連)</h3><h3>風火山尖兵連(鐵道兵十師五十團十三連)</h3><h3>引灤入津攻堅連(鐵道兵十一師五十二團二連)</h3><h3>機械管理標兵連(鐵道兵十一師五十四團十連)</h3><h3>精神文明先鋒連(鐵道兵十一師五十四團六連團支部)</h3><h3>寒區軍農先進連(鐵道兵東北嫩江基地二營七連)</h3><h3>軍農生產尖兵連(鐵道兵東北嫩江基地八營三十八連)</h3><h3>四、榮立一等功的單位</h3><h3>鐵道兵四師十七團十八連</h3><h3>鐵道兵十師四十八團三連</h3><h3>鐵道兵十師四十八團后勤處軍需股</h3><h3>鐵道兵十一師五十二團十連</h3><h3>五、中央軍委、國防部、中國人民志愿軍授予稱號的個人</h3><h3>志愿軍一級英雄楊連第(一師一團一連副連長)</h3><h3>鐵道兵硬骨頭戰士張春玉(三師十三團十六連副連長)</h3><h3>雷鋒式的好干部梁忠孟(十師四十八團副團長)</h3><h3>六、鐵道兵授予稱號的個人</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史阜民(一師二團五連班長)</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劉長嶺(一師三團五連排長)</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李云龍(一師三團戰士)</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周子和(二師五團二營副營長)</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閻萬庫(二師六團一連班長)</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袁孝文(二師六團十一連副連長)</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李文柱(三師九團副營長)</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馬壽昌(三師給水二連連長)</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李文生(三師給水二連連長)</h3><h3>志愿軍二級英雄陳伯悅(四師四團一連副班長)</h3><h3>志愿軍二級模范于琛(四師四團衛生連班長)</h3><h3>雷鋒式的好軍醫楊祖基(三師十三團衛生隊副隊長)</h3><h3>鉆爆能手李倫穩(四師十七團六連戰士)</h3><h3>雷鋒式的好職工陳錫疇(四師修理營二連職工)</h3><h3>紅專優秀志愿兵黃景學(六師二十九團十五連志愿兵)</h3><h3>技術革新能手肖光榮(六師三十團五連排長)</h3><h3>舍己救人 勇于獻身的英雄戰士鄧云昌(七師汽車營一連戰士)</h3><h3>模范汽車駕駛員吳長明(七師汽車營二連志愿兵)</h3><h3>引灤入津優秀鉆爆手劉光聰(八師三十六團七連副排長)</h3><h3>引灤入津模范工程師王國均(八師三十九團師令部工程師)</h3><h3>舍己救人 勇于獻身的英雄戰士周尚孝(八師三十九團三連副排長)</h3><h3>紅專材料員黃進智(十師修理營二連戰士)</h3><h3>雷鋒式的戰士薛銀合(十三師六十一團十二連班長)</h3><h3>雷鋒式的戰士陳漢松(十三師六十一團十二連戰長)</h3><h3>模范機械工程師楊樹禮(十三師后勤部工程師)</h3><h3>技術革新能手陳志能(六0一五工廠技術員)</h3><h3>新長征的突擊手高洪坤(六四一四工廠工人)</h3><h3>勞動模范王金山(六四一四工廠工人)</h3><h3>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模范青年劉全立(六四四三工廠工人)</h3><h3>七、一等功榮立者</h3><h3>一師 韓福堂 尹文珊 趙文彩 王清源 姜發玉 霍永福 戴榮芳 劉學鳳 楊遠財 李緒全 鄧孝成 陳友林</h3><h3>鄭興和 徐興保 王澤清 李安普</h3><h3>二師 宋明倫 馬福彬 王恩久 崔洪遠 任運田 尚國來 楊文奇 張純江 相銘王志林 范明申</h3><h3>李福全 李振海 李水光 王全江 何為華 吳以先 向成湘 李月光 黃伯海 豐如潮 張幫登 陳本祿</h3><h3>三師 王寶王殿宮 趙志誠 韓樹仁 王國章 謝素珍 龍均爵 楊永勤 劉國財</h3><h3>四師 鐘英歐文義 田清洲 吳青山 王鳳桐 秦盛何金山 孫明超 李光松 李興義</h3><h3>五師 向旺坤</h3><h3>六師 趙洪鈞 黃景志</h3><h3>七師 黃德元 向啟萬 董澤林 喬萬迎 楊小毛 黃恭衛 羅賢樹 劉緒清 成求仁</h3><h3>八師 陳滿祥 鐘煥光 唐喜良 吳關云 王根林</h3><h3>九師 陶成聚 秦義傳 譚建暉</h3><h3>十師 徐從伙</h3><h3>十一師 汪增輝 鄒本經</h3><h3>十二師 邵同根</h3><h3>十三師 賈法禎</h3><h3>十四師 張賢榮 鄧志高 彭成凱</h3><h3>直屬橋梁團 宋萬宏</h3><h3>獨立橋梁團 佟恩波 齊清泉 傅志均 汪錫祿 曠炳炎 王憲銀</h3><h3>獨立舟橋團 徐智</h3><h3>鐵道兵團干部學校 戚廣和</h3><h3>鐵道兵團隨軍職工 李壽山</h3><h3><br></h3><h3>于琛:二級英雄,一等功榮立者。吉林省雙陽縣人,一九二八年十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志愿軍鐵道兵團第四師第四團衛生連班長,立過一等功,獲二級英雄稱號。一九五一年二月,他冒著敵機的轟炸和掃射,沖過200多米長的大橋搶救傷員。經過一個多小時奮戰,終于把16名傷員包扎好,轉移到安全地帶。</h3><h3>?</h3><h3>孫明超</h3><h3>19團18連的政治指導員,一等功榮立者。1969年11月的一天,在京原線東域寺拉溝施工中,一輛運石渣的電瓶車溜到松石堆上,向一邊歪斜,眼看就要車翻人亡。孫明超同志撲過去用撬棍死死頂住電瓶車。電瓶車里的硫酸流了出來,濺在他身上燒傷了皮膚,但他硬是未退后半步。1970年6月22日,在京原線東長城二號隧道塌方中,為搶救其他同志身負重傷,因搶救無效光榮犧牲。那天,孫明超和同志們一起在隧道里施工,在一次爆破之后,他帶領4名同志到掌子面清理危石。正當大家緊張工作時,突然在戰士姜在平的頭頂上有兩塊2米多長、1米多寬的大石頭松動了。危急關頭,孫明超奮不顧身沖上前去,把姜在平推出危險區,其他同志脫險了,孫明超同志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1971年2月4日,鐵道兵黨委批準追記孫明超為一等功,四師黨委作出向孫明超同志學習的決定。</h3><h3>劉長坤</h3><h3>劉長坤是倉庫助理員,共產黨員,1969年,某材料廠一臺吊車的油箱意外著火,烈火越燒越旺,嚴重威脅著堆積如山的物資和人員的安全。為了撲滅烈火,劉長坤帶頭爬上吊車,幫助司機拖住滾燙的油箱進行搶卸。烈焰撲面而來,燒焦了他的眉毛、頭發,他忍著鉆心的劇痛,一直堅持到把油箱卸下來。當他們往車門口挪動油箱時,油箱碰到司機座造成晃動,汽油順著火焰噴出 噴的他渾身引起大火,成了火人。他不顧個人安危,拼命將油箱搬出吊車。在這場救火戰斗中,他燒傷面積達71%,燒傷度2-3度,前后接受了大小12次手術,左手殘疾。重返戰斗崗位后,在京原線建設中,他和傷前一樣,什么活都搶著干。還主動利用業余時間為戰士們補水鞋,不到半年時間里,為戰士們補水鞋200多雙。在施工中,為了學推車,竟用繩子將殘疾的左手與車柄捆在一起,由于皮膚燒傷,毛孔堵塞,渾身一熱 ,傷疤就癢的無法忍耐,同志們勸他休息,都被他拒絕,就這樣,他頑強地推著200多斤的小車,在京原工地來回奔跑著。</h3><h3>龔冬保</h3><h3>19團18連戰士,共產黨員,“雷鋒式的好戰士”,二等功榮立者。1977年3月5日《鐵道兵報》用一個整版刊登了龔冬保的先進事跡。他1973年入伍,有一年夏天,他和戰友小楊在工地執勤,夜里小楊突發高燒,他忙里忙外,凌晨3點,他冒雨跑3里多路,喊來醫生,小楊服藥睡了以后,他又熬夜將臟衣服和床單洗好,并做好熱湯面,白天又為小楊熬粥,細心照顧。1976年3月,連隊正組織戰士戰塌方,人人累的汗如雨下,口渴難耐,龔冬保悄悄跑回連里,沿著陡立的山間小道,冒著隨時有可能摔下山溝的危險,為大伙背來開水。同志們都非常感動,說他是心里裝著別人的好兵。探親回家時,他主動在火車上幫乘客打水,幫乘務員拖地板。幫助丟失錢包的乘客,為孤身遠行的乘客服務。1976年8月7日,龔冬保帶病參與隧道施工,剛打10多個炮眼忽然發生塌方,他為祖國的鐵路建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10月,四師黨委追記他為二等功。</h3><h3>宋仕玉</h3><h3>19團15連戰士,革命烈士,二等功榮立者。1982年,宋仕玉在退伍返鄉的列車上,發現4個青年強占傷殘退伍戰士崔邦能的座位,并肆意打罵崔邦能和另一名旅客,列車工作人員上前進行制止,車到一個小站停留時,那幾個青年又叫來同伙,用石碴往車廂里亂砸,并用扁擔歐打旅客。這時,宋仕玉勇敢地站出來,對他們的違法行為進行斗爭,結果歹徒結伙對他進行拳打腳踢,并用匕首刺穿他的肺葉,扎進心臟。宋仕玉犧牲后,鐵道兵指揮部黨委追認他為“革命烈士”,四師黨委給他追記二等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丹寨县|
年辖:市辖区|
成都市|
沾益县|
凤山县|
富顺县|
苏尼特左旗|
清丰县|
甘泉县|
迭部县|
彭山县|
高要市|
郓城县|
锡林浩特市|
会东县|
邳州市|
格尔木市|
虎林市|
且末县|
山丹县|
武陟县|
沁阳市|
高邑县|
繁昌县|
施甸县|
遵义市|
南投县|
潞城市|
金寨县|
霍山县|
卓资县|
准格尔旗|
济南市|
普洱|
苗栗市|
类乌齐县|
酒泉市|
北宁市|
望奎县|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