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的緬甸之行—曼德勒

虹里

<p class="ql-block">去緬甸真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家門口的小國家,行程又短,感覺就像到鄰近的縣里玩幾天。更讓人歡喜的是小梅特地從深圳坐高鐵來昌和我們同行。摩突之行別后其實也就三個來月,卻像久別重逢一樣!</p><p class="ql-block">飛機降落在曼德勒機場已是當地晚上11點了,酒店條件竟出人意外的好,干凈舒適程度堪比發達國家。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因其近郊曾是阿瓦王朝的古都,又稱之為“瓦城”。昔日“淘金”吸引大量華人涌入,是緬甸華人最多的城市。飲食等生活習慣和云南無太大差異,所以盡管你不懂當地語言,也能找到親近感。&nbsp;&nbsp; </p> <p class="ql-block">行程安排還算休閑,折騰了大半夜,大家睡到自然醒。早餐幾乎和午餐一并吃完,我們便乘車前往著名的“因瓦古城”。古城四面環水,猶如小島般被水隔開,遠遠望去倒像是一個蹲守的獅子。隔江望去:佛塔林立,煙霧裊裊,古樸莊重的寺廟與遍布的龍船花看似不協調卻讓古城不失典雅與別致。渡船上穿裙子的壯實船工引起了我們的好奇,由于氣候炎熱的原因,緬甸人一年四季無論男女都穿著長長的筒裙,看起來好像就是用一塊長方形的布料圍住下身,然后在腰間打個結。男人的結打在正中,裙子稱為“基隆”;女人打在側面則叫“特敏”。男人們身著基隆,踏著拖鞋,手機和錢包別在腰間,無一例外。</p> <p>悄悄的和船工合個影</p> <h3>穿裙子的緬甸男人</h3> <p class="ql-block">過了岸后我和小梅乘漂亮的小白馬車游覽古城。馬夫是地道的當地漢子,矮壯的個頭黝黑的皮膚,由于語言不通無法交流。我們說什么他都憨厚的笑著,露著一口白牙,還似懂非懂的點著頭,讓人覺得可親又有趣。馬車夫大半天的小費只是一千緬元,聽起來好像不少,其實就是人民幣五元錢。</p><p class="ql-block">緬甸有“佛塔之國”的美譽,倚仗著全國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篤信佛教。佛塔有的聳立在都市中心,有的鑲嵌在鄉間曠野,有的在山嶺之上,有的在江河沿岸。或雄偉,或玲瓏,或壯麗,或古樸。當地人住的簡陋,但寺廟卻建造的富麗堂皇,多為金色也有白色和磚石自然色。但不管到哪個寺廟,必須脫鞋脫襪方可進入,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滿大街的緬甸人都踏著拖鞋了。緬甸人把寺廟視為最神圣的地方,女人衣著暴露的不準進入寺內。&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br></p> <h3>憨厚樸實的馬夫</h3> <h3>金黃的佛塔</h3> <h3>白色的佛塔</h3> <h3>古樸的廟宇</h3> <h3>  不同的寺廟各有千秋。亞榻那新彌寺古樸自然讓我很是喜歡。這里的佛寺已經毀壞,但三尊佛像安然的散落戶外。寺中有棵大樹,據當地人說已有600多年歷史。樹下有尊佛像端坐,寶相莊嚴,與廟宇中的金色佛像不同,殘破的黑白色讓人想起那首著名的佛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h3> <h3>亞榻那新彌寺</h3> <h3>&nbsp;&nbsp; 寶迦雅寺俗稱“柚木寺”,整座寺廟由267根柚木建造而成而得名。柚木寺是曼德勒阿瓦最古老的建筑,寺廟建于1770年,歷經戰爭沒有任何損毀,至今沒有翻修過。因曾經是緬甸王室接受教育的地方,所以整個建筑從門窗到墻壁屋頂都布滿了精美復雜的雕刻,看起來和金色的宮殿類似。幾個僧侶正在伏案學習,專注的神情令人肅然起敬。</h3> <h3>柚木寺</h3> <h3>柚木寺專注學習的僧侶</h3> <p class="ql-block">  馬哈昂美寺又稱“黃寺”,是因瓦遺址中最美的建筑,1818年由貢榜王朝孟云的皇后捐建為國師高僧的住所,初為木制結構后在大火中損毀傾倒,1838年又毀于地震,后在1872年修復。淡黃的墻體上層疊著繁瑣的雕花,陽光照射下的線條很是柔美,看起來就像一座歐式城堡。我和小梅在美麗的黃寺前流連忘返,狂拍不停。突然眼前一亮,二個外出化緣的尼姑緩緩而過,小梅急忙幫我閃拍下這張珍貴的照片。緬甸的尼姑都是穿著亮麗的粉紅色衣服故名“紅粉佳人”。她們從小就在寺院里修行,有的是孤兒,有的被家人帶進寺院,從記事起就生活在寺院中,與青燈黃卷為伴。與緬甸的男子一生中可在佛俗間來回往返不同,紅粉佳人一旦還俗將永不能再進佛門。我想每個紅粉佳人都是個有故事的人吧?</p><p class="ql-block"> </p> <p>看到我身后的“紅粉佳人”嗎?可是偷拍的哦!</p> <h3>不同角度的黃寺</h3> <p class="ql-block">黃寺內</p> <h3>學習中的紅粉佳人最美!</h3> <h3>街頭巷尾化緣的紅粉佳人</h3> <h3>有故事的紅粉佳人</h3> <p class="ql-block">次日我們一早出發,阿海告訴我們將要去參觀馬哈伽納揚僧院,觀看千人僧飯的盛況。馬哈伽揚僧院是緬甸最大的僧院,學生近2000人。每天上午10點,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至此,目睹千名和尚同用午餐。我們等候了近一小時,突然間人聲鼎沸,人潮向一方涌動,只見僧侶魚貫而出,長長的隊伍延伸數里,場面十分盛大,令人震撼不已!僧侶們對周圍喧鬧的環境并不理會,安然淡定,目不斜視,托缽前行,完全沉靜在自己的世界里。緬甸的男子一生至少要有一次出家的經歷,他們認為這是人生必要的修行和學習。一般在10歲左右就可入佛,之后也可還俗結婚生子,成家后也可再入佛門往返于佛俗之間。因此僧侶隊列中有不同的年齡層,穿醬紅僧衣的是成年僧侶,年齡小的穿白色僧衣。幼小的僧童稚氣未脫,看到周邊喧鬧的人群,有的也難免偷偷瞄上一眼,他們畢竟還是些不諳世事的孩子啊!想到國內這般大的孩子可能還在大人懷里撒嬌,憐憫之心油然而起,不斷有人將食物和貨幣放在他們缽里。緬甸僧侶一天只吃2餐,一餐在清晨4點鐘,一餐在上午10點鐘,過午不食,只能喝水。至于他們的伙食,葷素都有,雞鴨魚肉、水果蔬菜、茶水飲料一樣不少。因為緬甸的僧人可以吃葷,一般情況下,化緣得到什么就吃什么。緬甸人對僧侶特別大方,盡管他們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對化緣的僧侶盡其所能,慷慨解囊。</p> <h3>僧侶魚貫而出</h3> <h3>白衣僧童稚氣未脫</h3> <h3>馬哈伽納揚僧院千人僧飯</h3> <h3>午餐后游覽曼德勒山,該山為緬甸著名的佛教圣地,其實山并不高,海拔236米,卻是曼德勒最高的地方。我們坐一種類似小卡車的啰哩車上山。抵達山頂后沿途參觀白色佛塔、佛像及一尊鍍金之柚木雕像。傳說佛祖路過曼德勒山時,曾在山上用手指著山下說:“2400年后,這里會有繁榮的大城”,所以當時的國王于1857年建立了這塊依山傍水的安樂之地。我們在山上最高點鳥瞰曼德勒市全景,遠眺伊落瓦底江的迷人景致,真是神清氣爽,心曠神怡。</h3> <h3>曼德勒山上的廟宇</h3> <h3>在曼德勒山上鳥瞰曼德勒市全景</h3> <h3>第三天我們乘坐游船前往敏貢古城,該城位于曼德勒以北11公里伊洛瓦底江上游西岸處,是一座歷史文化濃厚的小城。城中有一號稱“世界最大佛塔”的敏貢佛塔。這是緬甸國王為他的王后建造的一座巨大建筑,可惜由于種種原因最后只完成了三分之一,1838年,巨塔在一次地震中損壞,塔身震開了一道裂痕。阿海戲稱它為“世界上最大的爛尾樓”。盡管這是一座未完成的建筑,但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磚制建筑之一,塔身為厚重的長方體,除大門為白色外,整個建筑為濃厚的棕黃色。如果按照計劃建設,塔身將達160米高,比仰光大金塔還高48米。有人說敏貢古塔的文物價值是世界級的,甚至不亞于埃及金字塔&nbsp;。</h3><h3> 敏貢大鐘位于敏貢古塔北側的一個小殿里,這是一座高8米重達90.55噸的銅鐘,大鐘原計劃要在敏貢佛塔修好后放在塔里的,但由于佛塔最后沒完工,所以只好在旁邊建了一座亭子掛起來。現在的大鐘所用的鐵架是在1896年重新建造的 ,之前的木梁在大地震中損壞,所幸的是大鐘完好的被保存下來。</h3> <h3>在去敏貢古城的游船上</h3> <h3>未完工的世界最大的佛塔—敏貢古塔</h3> <h3>敏貢大鐘</h3> <p class="ql-block">敏貢古城的辛比梅佛塔建于1816年,因外形像極了奶油蛋糕而又稱為奶油蛋糕塔,大家開玩笑說看了真想去咬上一口。據說這里是世界的中心點所以整體造型設計成大圓形,而辛比梅佛塔護欄都是呈現波浪形,也象征圍繞著世界的七座大山和海洋,真是創意獨特,形狀唯美,彰顯了設計者的匠心功力。</p> <h3>辛比梅佛塔,像奶油蛋糕吧?</h3> <h3>辛比梅佛塔波浪形護欄</h3> <h3>翡翠塔由一位緬族富豪獨家捐資建造,在2014年建成開光,免費對外開放。它是全球唯一完全由翡翠搭建的塔,為緬甸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記錄。翡翠塔里的翡翠琳瑯滿目,價值連城。女人們看了玉就挪不開步,美眉們紛紛動了在緬甸買玉飾的念頭,連我這個不太熱衷于購物之人都為之所動,只是苦于囊中羞澀,出不了手罷了。</h3> <h3>全球唯一完全由翡翠做成的塔—翡翠塔</h3> <h3>鎮館之寶</h3> <h3>敏貢古城的美食水果真不少,有專門把各色水果切成條塊的小販攤點,可方便游客多樣選擇品嘗,價格也挺實惠,但衛生條件實在太糟糕了,蒼蠅多的令人望而生畏,只能佩服緬甸人過人的抵抗力了!緬甸的榴蓮非常便宜,但個頭小味道不是很好。我最喜歡吃當地的菠蘿了,甜中帶點微酸菠蘿味十足,讓人吃了欲罷不能。緬甸的香蕉可能是沒用催熟劑的緣故,皮青個小其貌不揚但味道很不錯的,每天入住酒店的早餐可免費管夠。印象深刻的還有當地的榴蓮味冰淇淋,價廉物美好吃極了(合人民幣5元2根),我們抓住機會就來上二根,不顧形象大口大口的啃著,調皮的阿海及時的拍下我們的囧態,還惡作劇的把優雅的小梅P成萌萌噠的小兔,惹的我們又是惱又好笑。</h3> <h3>敏貢古城</h3> <h3>望而生畏的水果攤</h3> <h3>小攤販</h3> <h3>萌萌噠!</h3> <p class="ql-block">像緬甸男人的裙子一樣,緬甸女人和小孩臉頰上涂著的淡黃涂料也讓我們很是好奇。阿海說那是特納卡,是緬甸人自己生產發明的一種天然防曬美容面膜,還有清涼驅蚊功能。可我就有點不明白,防曬美容為什么只抹臉頰上而不均勻的抹在臉上呢?難道是覺得這樣美嗎?緬甸人用特納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家家戶戶都有制作特納卡的工具。中餐廳的老板娘還現場向我們示范制作特納卡的過程。其實就是用一段黃香楝的木段在一個碗大的石頭上蘸水用力碾磨成粉漿,難怪價格低廉。我們也紛紛效仿抹在臉頰上,涼涼爽爽挺舒服的,大家互相一望卻哈哈大笑起來,真不覺得有什么好看,可惜當時沒留下一張照片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抹特納卡的可愛孩子</h3> <h3>抹特納卡的漂亮女孩</h3> <h3>老板娘現場示范制作特納卡</h3> <p class="ql-block">在曼德勒最后一天的行程讓我很是期盼,那就是烏本橋觀日落。烏本橋之所以出名,源自于日落時的壯美,曾經被多家雜志和網站評為“十大世界最美日落觀賞地”之一和最佳拍攝地。遺憾得是天氣的原因我們無法觀賞到日落的壯觀美景,但天氣卻不能阻止我們欣賞烏本橋。這座世界上最長的木橋,全長1200米,橫跨東塔曼湖。建橋所用的木材全部來自皇宮的珍貴柚木,所以又被稱為“柚木橋”。烏本橋修建于貢榜王朝的敏東王時期,大約距離現在160多年。烏本橋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深受佛教影響的緬甸人把它看成是愛情和幸福的精神圖騰。緬甸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六種和睦互敬的精神,希望愛情長久甜蜜。所以它也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p> <p class="ql-block">烏本橋頭的小集市非常熱鬧,各種玉器、木器和各種小工藝品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根據阿海的推薦,我們很快發現有一家網紅路邊攤出售的椰汁冰淇淋很有特色,椰殼作碗,里面的冰淇淋上灑滿絲絲椰肉,細細嚼來香脆可口,余味無窮,價格合人民幣5元一份。晚餐是品嘗緬餐手抓飯,每人一大盤,盤中央是一團雪白的香米飯,上面蓋一金黃色的荷包蛋,四周用紅蘿卜條隔成五個方塊,里面分別放著炸排骨、雞肉絲、咸菜肉絲、青菜、雜菜。色香味俱全,既衛生又可口,很合中國人口味。說老實話,緬甸國家雖然不富裕,旅游業剛起步,但佛教傳統文化熏陶下的人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行程中我們的吃住水準不亞于任何發達國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h3>好吃的椰絲冰淇淋</h3> <h3>緬甸的手抓飯</h3> <h3>烏本橋集市的大樹</h3>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烏本橋上眺望,水天一色,湖水蕩漾,漁光泛舟。隨著百年老橋那輕微的咯吱聲,領略著被歲月腐蝕的木欄斑駁,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再堅硬的木頭,也躲不過歲月的煎熬與風雨的侵蝕。想到再過160年烏本橋還會有嗎?心情忽然間惆悵起來。烏本橋很長,可愛情有長度嗎?愿所有前來橋上許愿的年輕人的愛情像這柚木橋一樣,經過百年風雨侵蝕,仍然堅挺不朽。</p><p class="ql-block">就要回國了,真有點舍不得這個有靈性的國家。它不僅佛光普照,充滿了淳樸簡單的風土人情,還美的驚艷世界,低調的令人心痛!我愛緬甸,我喜歡曼德勒,希望能再次擁抱它!親吻它!</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昌吉市| 吴旗县| 班玛县| 营口市| 将乐县| 师宗县| 和静县| 灌阳县| 军事| 崇阳县| 浦城县| 怀集县| 阿拉善盟| 山东省| 庆城县| 梅河口市| 巴青县| 包头市| 扬中市| 虞城县| 平泉县| 胶州市| 礼泉县| 龙胜| 乌什县| 阿拉尔市| 遂川县| 贞丰县| 交城县| 灵丘县| 武夷山市| 福泉市| 湟源县| 石家庄市| 义乌市| 聊城市| 桃源县| 洪湖市| 肇庆市|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