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育孩子就是投資自己的后半生</b></h3> <h3>一位作家說過: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h3><h3>童年時,父母于孩子而言是萬能的,是唯一的依靠。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h3><h3>等到孩子長大了,獨立了,就會和父母漸行漸遠。</h3><h3>教育的黃金時期,也許只有十年!</h3><h3>孩子的教育是一場無法撤回的直播,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h3><h3><b><font color="#ed2308">在教育路上,千萬別放養孩子。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最終都會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1</b></h1><h3>教育的最大死敵</h3><h3>就是大人的“太怕麻煩”</h3><h3>每次孩子出現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的總是老師。</h3><h3>每當老師聯系家長,希望和家長一起商量孩子的問題時,得到的答復都是:</h3><h3>“老師不好意思,我現在正忙,可以晚一點再說嗎?”</h3><h3>每一次“晚一點”,都是對孩子教育的耽誤。</h3><h3>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是拒絕了教育孩子。</h3><h3>先捫心自問,是不是每次把孩子送到學校后,都會松了一口氣?</h3><h3>在學校里,孩子有老師管,有同學幫助,還有整個學校為孩子保駕護航。</h3><h3>學校和老師當然會盡全力保護和教育孩子,可回到家后呢?</h3><h3>有些家長工作太忙,每天甚至不能跟孩子說上幾句話;</h3><h3>有些家長力不從心,從來不管孩子的學習。</h3><h3>北大教育專家提醒,若父母長期缺席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人生終將會變成悲劇。</h3><h3>教育最忌諱的,就是父母怕麻煩。</h3><h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除了知識以外,孩子學到的絕大多數東西都來源于家庭與父母。</h3><h3>有研究發現:</h3><h3>父母越守時,孩子越會遵守紀律;</h3><h3>父母越嚴格,孩子成績越優秀;</h3><h3>父母一直陪伴,孩子幸福感就越強。</h3><h3>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h3><h3><b><font color="#ed2308">教育孩子不能圖省事,更不能怕麻煩,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b></h1><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師不是萬能的</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師能做的很有限</b></div></b></h3><h3>如果說中國孩子最大的“敵人”是誰?那一定是別人家的孩子。</h3><h3>父母總愛說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卻很少想過,您是不是也是別人家的父母?</h3><h3>在學校里,老師講一樣的知識,孩子聽一樣的課。</h3><h3>回到家后,有些孩子認真做作業,有些孩子完全將作業丟一邊。</h3><h3>到了周末,有些孩子還在學習,有些孩子只顧著玩耍。</h3><h3>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尖子生和差生的區別。</h3> <h3>這就是孩子越學越差的原因,在學校學了5天,回家2天就丟光了,教育就是0。</h3><h3>“我不懂教育,孩子就交給你了。”說這話的父母,孩子不會成才。</h3><h3>因為老師除了傳授給孩子知識,能做的并不多。</h3><h3>老師保證不了孩子的好成績。</h3><h3>但只要父母做好家庭教育,讓孩子在家里也熱愛學習,勤學苦練,孩子至少會不斷進步。</h3><h3>老師保證不了孩子的好習慣。</h3><h3>但只要父母擁有好的習慣,孩子就會模仿,用好習慣贏來一生的優秀。</h3><h3>老師保證不了孩子的好品行。</h3><h3>但只要家庭有好的教育,父母給孩子好的教養,孩子就會擁有良好的品格。</h3><h3><b><font color="#ed2308">老師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教育的成功,更多的是靠家長和老師、家庭和學校的配合。</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3</b></h3><h3>教育好自己的孩子</h3><h3>是家長一輩子的事業</h3><h3>每次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總有父母大搖其頭:</h3><h3>“我要賺錢養活一家子,哪有那么多時間管孩子?”</h3><h3>那些覺得賺錢最重要的父母,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貢獻給工作,以至于一次次缺席孩子的成長。</h3><h3>等到孩子教育失敗了,才真正醒悟:</h3><h3>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父母,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h3><h3>《開學第一課》上,董卿說過這么一段話:</h3><h3>“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賺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抵不過他敗家一年。”</h3><h3>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業,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業上最大的成功。</h3><h3>父親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母親決定了孩子的人性溫度,老師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h3><h3>您的孩子,只是老師眾多學生中的一個,可您不一樣,您就是孩子世界里的唯一。</h3><h3>教育好一個孩子,是由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完成的。</h3><h3>但在這三者當中,家庭教育是基礎,是品德、習慣、人生興趣、幸福感養成的地方。</h3><h3><b><font color="#ed2308">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投資孩子的未來,是每位父母必須做好的事業。</font></b></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4</b></h3><h3>教育無法重來</h3><h3>請對孩子親力親為</h3><h3>教育是能改變孩子一生的事業,但成長只有一次,教育不可能重來。</h3><h3>一位主持人說過:</h3><h3>生的容易,養的難;</h3><h3>養的容易,教的難。</h3><h3>所有孩子都是一顆等待破土的種子,所有父母都是一位善于澆灌的花農。</h3><h3>給孩子提供肥沃的土地,為孩子澆灌成長的養分,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培養方式,然后靜待花開。</h3><h3>越是優秀的父母,越懂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親力親為。</h3><h3>居里夫人十分重視女兒的教育,特意為了孩子開了個“兒童學習班”,親自教育。</h3><h3>在她的培養下,兩個女兒越來越優秀,她們一家共獲得四次諾貝爾獎,被稱為“獲獎專業戶”。</h3><h3>霍啟剛和郭晶晶經常帶著孩子參加親子教育活動,在他們心中,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孩子的教育重要。</h3><h3>“如果不珍惜這些時間,孩子很快就長大了。所以,學什么還不要緊,一定不要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自己就沒責任了。”</h3><h3>人生是一所學校,父母才是更好的老師。</h3><h3>雖然說,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育人卻容不得任何差錯。</h3><h3><b><font color="#ed2308">孩子的成長一旦錯過了,就會成為父母終生的遺憾。</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5</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千萬別在孩子身上偷懶</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那會變成最深的遺憾</b></h3><h3>我們常常思考,怎樣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h3><h3>報最貴的補習班?還是送去貴族學校?</h3><h3>但其實我們忘了最重要的,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師,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h3><h3>一位網友回憶起多年前的一幕,依然熱淚盈眶:</h3><h3>讀書時,媽媽就坐在旁邊給她削鉛筆,每天陪著她寫作業。</h3><h3>可媽媽并不識字,只認得自己的姓名。為了孩子,卻強迫自己讀書識字。</h3><h3>所謂教育,就是大人陪著孩子經歷一場與困難挑戰的旅程。</h3><h3>父母和孩子就是最好的戰友,為了同一個目標,肩并肩一起努力。</h3><h3>孩子成長得很快,能夠陪伴教育的時間并不多,不要等孩子長大了,才后悔沒有用心陪伴。</h3><h3>再好的老師,都比不過父母的言傳身教。</h3><h3>再好的學校,都比不上給力的父母。</h3><h3>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h3><h3>父母自帶光芒,決定了孩子的高度和溫度。</h3><h3>老師認真負責,決定了孩子的前途和命運。</h3><h3>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才能盡己所能去照亮孩子。想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自己首先要成為怎樣的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宁都县|
武功县|
施秉县|
化隆|
调兵山市|
建德市|
辽阳市|
东安县|
巴马|
广饶县|
思茅市|
保定市|
邯郸市|
蕲春县|
海口市|
乌兰县|
抚顺市|
临洮县|
翼城县|
鹿泉市|
聊城市|
桃源县|
阿拉善右旗|
铁岭市|
扶绥县|
秦皇岛市|
泸溪县|
涪陵区|
化州市|
奎屯市|
个旧市|
云龙县|
泽普县|
兴城市|
藁城市|
山阳县|
富阳市|
大姚县|
宿松县|
东宁县|